黄建轶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前景思考
黄建轶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属于政府行为。我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有12年,发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来,出现申请积极性降低的不良循环发展局面,整个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逐渐趋于瓶颈。本文就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前景提出个人的思考。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发展前景;思考
20世纪末,我国每年因为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损失达150亿元,农畜产品污染损失达160亿元,食品安全问题首次成为热点话题。1999年两会代表、委员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提案、建议较往年成倍增长。2001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试点,1年后在全国推行,2003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正式实施开展。由此,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诞生,它是为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而实施的政府质量安全担保制度,属政府行为,公益性事业。
我省对无公害农产品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一是出台政策扶持。紧随“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步伐,省政府下发《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通知》,明确全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思路、目标及工作重点;随后出台《四川省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近年来又不断出台《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扩大规模,提升效应。二是积极发展无公害产地认定。2007年率先在全国推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将原来单家独户申报认定产地的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改变。执行以县级人民政府为申报主体,全县耕地纳入监测的产地认定模式。这一举措得到极好反响,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不断突破新高。截止2015年底,已有141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工作,认定产地378.84万hm2,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3.2%(2014年《四川年鉴》统计全省耕地面积599.63万hm2),另有无公害畜产品基地763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98个。三是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稳步提升。随着产地认定面积的不断扩展,带动产品数量不断稳步提升,截止2015年底,全省无公害农产品达3558个,其中种植业产品2563个,年产量1432.5万t,畜禽产品697个,年产量152.5万t,水产品298个,年产量20.3万t。认证产品涵盖蔬菜、水果、茶叶、肉、蛋、鱼、虾、蟹等,产品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西部地区第一。四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有保障。2015年我省无公害农产品例行监测抽检产品数309个,合格率为100%,从抽检结果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2.1持续发展积极性低
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有效期为3年,证书到期后有一个复查换证的过程。部分获证主体由于自身发展情况不够良好或受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持续发展的积极性不高,未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发展局面,整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发展逐渐趋于瓶颈。
2.2过于注重形式审查
认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要历经县、地、省、部级分中心、部中心5个部门。各级花费大量时间在材料审查环节,而对申报主体实际生产状况、质控措施、产地环境等情况掌握的信息不足,现场检查力度不强。这种认证审查形式,难以对申报产品的质量状况真正了解掌握,也无法对申报主体质量安全意识起到警示作用。
2.3优质优价未形成
无公害农产品虽为认证产品,但和普通农产品相比,价格上并无太大优势。一方面,申报产品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大部分产品产量低、规模小,仅限于本地销售,没有市场竞争意识,主体能动性较差;另一方面,市场准入制度未完善,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难以体现。
3.1明确定位
各级政府一定要再一次明确无公害农产品定位,切实认清其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单纯的农产品品牌,更是代表国家公信力和政府的安全承诺。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解决机构、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加大政策引导,加快制定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优惠政策,推荐有条件的无公害农产品包装上市,设立销售专柜、专区、放心店。
3.2着力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突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控制农药的潜在危害,加强农药使用风险预警,加快淘汰高毒、高残留、高风险农药;二是加强现场检查。严格对申报主体实施现场检查,重点针对植保用品选购和施用、质控措施、产地环境等内容开展检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申报;三是强化证后监管。严格执行退出机制,加大例行监测力度,发现问题,坚决令其出局。
3.3管理重心下移
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础门槛,建议将其从“认证制”向“承诺制”过渡。由申报主体承诺产品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并出具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级例行监测,对所有“承诺”的无公害农产品开展定期、不定期抽检,出现质量问题的立即取消其称号并进行通报,实施宽进严出政策。一定程度地稳定和提高无公害农产品保有量,使无公害农产品真正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