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性休克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

2016-04-05 00:24郑瑞强陈齐红於江泉窦英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流行病学

邵 俊, 郑瑞强, 陈齐红, 林 华, 於江泉, 窦英茹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ICU, 江苏 扬州, 225001)



ICU感染性休克流行病学的回顾性调查

邵俊, 郑瑞强, 陈齐红, 林华, 於江泉, 窦英茹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 ICU, 江苏 扬州, 225001)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流行病学; 回顾性调查

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是全身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ICU中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研究探讨感染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排除标准:年龄<18岁,妊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肺水肿,活动性出血,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终末期,住院时间小于24 h。

1.2研究方法

1.2.1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转入科室、入住ICU的时间、主诊断、感染部位、病原菌、器官衰竭数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ICU住院时间、28 d转归;是否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累计时间;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否存在医院获得性感染;ICU每年收治的患者总数。

1.2.2零时间点选择:以感染性休克入住ICU即刻,或在ICU诊断感染性休克即刻。

1.2.3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按5个自然年分别进行统计,通过5年间一般资料、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的比较,分析感染性休克流行病学资料的变化趋势。

2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收集本院ICU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338例,符合条件的共255例。有83例因故剔除,其中44例因入ICU时间不足24 h,12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肺水肿,9例恶性肿瘤终末期,8例活动性出血,7例年龄<18岁,2例大面积烧伤,1例妊娠。255例患者中,男178例,女77例;年龄19~93岁,平均年龄(67.42±16.31)岁;患者来源方面,内科、外科、急诊分别86、64、105例,占33.73%、25.10%、41.17%; ICU住院时间(13.50±12.86) d; APECHE Ⅱ评分(21.68±5.44); 医院获得性感染共145例,占56.86%; 合并ARDS共138例,占54.12%; 机械通气时间(91.86±42.14) h;使用CRRT共43例,占16.86%; 感染性休克发病率为9.41%(338/3594), 28 d病死率为39.22%(100/255), 器官衰竭数为(3.71±1.16)。见表1。

2.2不同年份间基本资料及治疗情况的比较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LSD检验,5年间年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器官衰竭数无显著差异(P>0.05);2013年较2009、2010、2011、2012年APACHEⅡ明显增高(P=0.000、0.043、0.000、0.026),其余各年APACHEⅡ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经Pearson卡方检验,来源于内科、外科以及急诊系统的患者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历年间在性别、医院获得性感染、机械通气、ARDS、CRRT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2009—2013年感染性休克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8 d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历年间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2.3感染部位及病原菌

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共163例,占63.92%, 排在2~5位的依次是血液30例(11.77%), 腹腔25例(9.8%),肠道13例(5.1%), 泌尿道9例(3.53%)。历年间主要感染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G-菌)为主,为156例,占61.18%; 革兰阳性菌(G+菌)17例,占6.67%;其他病原菌感染10例,占3.92%;培养结果阴性72例,占28.23%。历年间病原菌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不同ICU因收治患者、功能设置的不同,其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发病率不同。本研究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数占ICU总收治患者数由2009年8.35%上升至2013年10.35%,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平均发病率为9.41%,与法国一项研究[1]报道的9.7%比例相近。

本研究结果表明,5年来虽然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逐年加重,但病死率却逐年下降,2009—2012年APACHEⅡ逐年升高但无显著差异,2013年较前4年APACHEⅡ显著升高,这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疾病危重程度逐年增高的趋势。患者病死率由2009年的48.72%逐年降至2013年的33.33%,但5年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28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5年感染性休克平均病死率为39.22%,低于国内刘刚等[2]报道的58.9%及国外Vincent等[3]报道的54.1%。分析上述趋势的原因,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①本科室医护人员对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不断提高[4-5];②本科室近年来持续对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依从性以及液体管理策略对病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4-7],并已将成果应用至临床实践中;③本研究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感染、衰竭器官数是影响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由于本研究组的努力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医院获得性感染率及器官衰竭数逐年下降,这与病死率逐年下降趋势相符合。5年间收治患者性别、年龄、患者来源、合并ARDS、使用CRRT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本研究结果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部位仍以肺部为主,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6-8]。革兰阴性菌仍为首位致病菌,与国外研究报道一致[9],但革兰阳性菌甚至真菌感染呈逐年增加趋

势,与国外报道相似[10-11],值得引起重视。本研究中明确诊断感染性休克患者有72例培养结果阴性,占28.23%, 与Castellanos-Ortega等[12]报道结果相似,如何提高培养阳性率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的局限性: ① 病例数较少,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由此可能造成患者选择以及诊治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一定的偏倚而影响结果的推广,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 ② 病原学资料的研究对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意义重大,本研究缺乏具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Annane D, Aegerter P, Jars-Guincestre M C, et a1. Current epidemiology of sepsis shock[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3, 168(2): 165-172.

[2]刘刚, 江宇, 卢中秋, 等. 感染性休克死亡率和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10): 1229-1231.

[3]Vincent J L, Sakr Y, Sprung C L, et al. Sepsis in European intensive care unit: results of the SOAP study[J]. Crit Care Med, 2006, 34(2): 344-353.

[4]陈齐红, 郑瑞强, 林华, 等. 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对病死事影响的前瞻性临床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 20(9): 534-537.

[5]郑瑞强. 陈齐红, 林华, 等. 集束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依从性及其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09, 2(3): 162-164.

[6]陈齐红, 郑瑞强, 林华, 等. 提高集束治疗依从性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9(2): 150-153.

[7]陈齐红, 郑瑞强, 林华, 等. 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1, 23(3): 142-145.

[8]Nguyen H B, Corbett S W, Steele R,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bundle of quality indicator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mortality[J]. Crit Care Med, 2007, 35(4): 1105-1112.

[9] Sands K E, Bates D W, Lanken P N et al. Epidemiology of sepsis syndrome in 8 academic medical centers[J]. JAMA, 1997, 278(3), 234-240.

[10]Martin G S, Mannino D M, Eaton S, Moss M.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00[J]. N Engl J Med, 2003, 348(16): 1546-1554.

[11]Martin G S. Sepsis,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changes in incidence, pathogens and outcomes[J].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2, 10(6): 701-706.

[12]Castellanos-Ortega A, Suberviola B, Garcia-Astudillo LA, et al. Late compliance with the sepsis resuscitatuin bundle: impact on mortality[J]. shock, 2011, 36(6): 542-547.

收稿日期:2015-11-21

基金项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资助(2011-3)

通信作者:郑瑞强, E-mail: 13952721411@163.com

中图分类号:R 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1-185-02

DOI:10.7619/jcmp.201611068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流行病学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动抬腿试验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意义探析
每搏量变异度监测指导感染性休克术中容量治疗的应用价值
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