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水梅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及其实施方案研究
包水梅
摘要: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跨学科性、问题导向性是该学位项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避免以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设计与实施教育博士项目;跨学科培养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跨学科;问题导向
1.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项目概况
2012年春,哈佛大学宣布设置教育领域的哲学博士(Ph.D.)学位项目。该学位项目由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和哈佛文理研究生院联合提供,学制为5年,要求学生全日制学习并提供全额奖学金。该学位项目旨在使学生能够致力于前沿的跨学科研究,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体系中深奥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解决复杂的教育研究、政策和实践问题上,培养学生成为卓越的学者、研究者、决策者以及能提高美国乃至全世界教育成效的领导者,以直接决定和影响教育政策和实践。项目将充分利用哈佛大学各种卓越的跨学科资源和力量,哈佛大学所有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的教师和其他教育资源都无限制地向该学位项目开放。正如校长Faust说:“新的跨学院的教育领域的Ph.D.项目将利用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和文理研究生院的显著优势,将吸引整个学校卓越的师资力量”[1]。目前,经过长期的规划和筹备,该项目已正式开始实施,首届24名博士生已于2014年8月入校报到。
2.哈佛大学设置教育领域Ph.D.项目的根本动因
(1)教育研究生院提升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的迫切需要。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各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中都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其相关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并且,由于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为探索新知识而进行的学术研究,因此传统上学术性博士学位较之专业博士学位有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Ph.D.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学位,而专业博士学位如Ed.D.常常被视作次一级的博士学位[2]。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一直没有Ph.D.学位授予权,博士生教育层次只有Ed. D.项目。在哈佛大学,Ph.D.学位的控制权始终归文理学院,任何一个学院或者专业要想授予Ph.D.学位,都必须经过哈佛大学学术委员会、文理学院教师议会讨论和研究通过后方可进行。但正如M.E. Haggerty指出的: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最初的目的不是提供普通教育而是培训工作者。它所追求的重要知识不是一般性的综合知识,而是针对特定需要的特殊而有限的知识[3]。即教育研究生院最初只是一种教师职业训练机构,而非探索知识、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研究机构。因此哈佛文理学院及大学学术委员会都不同意教育研究生院单独授予Ph.D.学位。不具有Ph.D.学位授予权,意味着哈佛教育研究生院一方面面临着其他具有Ph.D.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教育学院所带来的生源、质量、学术声誉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在哈佛大学内部庞大的学术体系中被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教育研究生院迫切需要争取Ph.D.授予权。经过长期的努力,教育研究生院早已由当初只是哈佛大学里的一门课程和一个席位,发展成了内部规模十分庞大的教育学专业知识生产体系和外界各方力量都不能忽视的学术势力。随着其影响不断扩大,哈佛教育研究生院一再提出设置Ph.D.学位项目。2012年3月,哈佛大学宣布由文理学院和教育研究生院联合提供教育领域的Ph.D.学位项目,虽然教育研究生院仍不具备单独授予Ph.D.学位的资格,但这仍然意味着其在追求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2)教育研究生院明确学位性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虽然哈佛大学在美国最早开设了Ed.D.学位项目,开创了美国培养教育领域专业博士的先例,但自设立以来,对它的批判就未曾停止过。主要的批评集中在:哈佛的Ed.D.名义上是专业博士学位,旨在培养实践性人才,但在实践中却与Ph.D.趋同,倾向于理论研究,培养研究人员[4]。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术院长Hiro Yoshikawa也指出:哈佛大学Ed.D.本应该是一个实践型的专业学位,然而,如今却已经是一种研究型的学位[5]。Ed.D. 与Ph.D.界限不清,必然导致其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社会期望;并且由于定位不明,培养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实践训练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等,由此严重影响了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博士教育质量和声誉。鉴于此,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开始采取措施对不同学位进行清晰的定位并着力提升其质量,具体的办法是取消了定位模糊且备受争议的Ed.D.项目,重新设置界限分明的专业学位和学术性学位,分类培养高质量的教育研究者或实践者:2010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首创了学制为3年、全日制、基于实践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项目,该学位性质上属于专业学位,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学校系统、教育行政机构、国家政策组织、基金会、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部门等组织系统培养高级教育领导者。紧接着,2012年,哈佛大学宣布取消有着90年历史的Ed.D.学位项目,而批准设置教育领域的Ph.D.学位项目,该学位属于研究性学位,目的是促使学生能够致力于涉及到认知科学、经济学、医学、人文科学等的跨学科教育研究,培养学生成为卓越的学者、研究者、决策者以及能提高美国乃至全世界教育成效的领导者。
1.使命与目标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Ph.D.项目设置之初即提出要培养教育领域卓越的学术领袖,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贡献。具体的培养目标是:促使学生能够致力于前沿的涉及到认知科学、经济学、医学、人文科学等的跨学科研究,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体系中深奥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解决复杂的教育研究、政策和实践问题上,培养学生成为卓越的学者、研究者、决策者以及能提高美国乃至全世界教育成效的领袖,以直接决定和影响教育政策和实践。该项目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就业领域非常广泛,“学生能在研究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决策部门从事高级领导职务;或在世界上最好的学府中作为师资继续从事他们的研究;或作为创新性的实践者对教育实践作出影响等”[6]。
2.专业方向
(1)社会学方向:文化、制度和社会(CIS)。该方向旨在探讨教育、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其中,学生要探究更广泛的与终生的教育都相关的文化、制度、组织和社会等问题。比如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是什么?文化、制度和社会因素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教育改革又是如何改变更广泛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我们如何衡量社会分层和制度上的不平等?此外,还涉及到对课堂、家庭、社区、学院和大学、宗教机构、非营利性组织、政府机构等各种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探讨。该方向的研究将运用到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经济学方向:教育政策和项目评估(EPPE)。该方向的核心任务是探讨如何开发出最有效的教育政策和项目。其中,学生将研究那些会影响美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幼儿教育、K-12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育政策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具体说来,涉及到对与诸如受教育机会、教师效能、学校财务、测试和问责制度、择校、财政援助、高校招生及其稳定性等关键问题相关的个别项目和政策的评价和评估。该方向的研究将运用到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社会学、历史学、哲学和统计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强调的是,该方向与“CIS”在部分研究主题上相似,但更专注于公共政策、项目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3)心理学方向:人的发展、学习和教学(HDLT)。该方向主要探讨“个体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学生将致力于提升科学研究在教育政策、改革和实践中的作用,聚焦于发展性变化的课程和情境以及学和教的复杂过程。学生需要在人的发展、学习科学、导致学习和发展路径差异的教育学、学科知识、社会文化因素等复杂机制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该方向的研究将运用到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和语言学、哲学、生物科学、数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招生录取与分阶段培养计划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Ph.D.项目招生过程是高度选择性的,录取率大约只有9%。项目仅在每年秋季学期招生,实行申请入学制。对项目申请人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可被证明的领导潜质、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以及具有通过开创性的跨学科研究来改善教育、在世界上产生积极影响的强烈愿望。
被成功录取到该项目以后,学生可以通过与指导教师和论文指导委员会密切磋商来确定自己的个性化课程修读计划和设计原创性研究计划,但所有学生均需完成分阶段培养计划(具体如图1所示)中所涉及的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①课程修读。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前两年,学生至少需要修读16门课程,64学分,具体如表1所示。②博士学术研讨会。该博士学术研讨会贯穿整个学位项目始终,学生们在最开始就被要求出席。研讨会每周举办,重点要求展示个人工作进展和一些前沿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整个攻读期间,博士生们要在研讨会上作主报告两次。③研究学徒期。研究学徒期同样贯穿于整个Ph.D.项目始终,目的在于提供持续的训练和指导以发展学生的研究技能。学生一旦被该项目录取,就会被指派一个指导教师,这种指派基于师生双方的学术背景、经验、研究兴趣等。主要的指导教师由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担任,但要有其他学院的教师作为学位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④综合考试。与Ed.D.学位项目不同,攻读Ph.D.学位的学生,要通过综合考试。该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笔试既测验学生的综合知识,也测验其具体的专业知识;口试则旨在测验学生对他们所选择的专业领域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设计、开发和实施原创性研究项目的能力。综合考试要在第四学年中期前顺利完成。⑤学位论文。在最后两学年,学生们要集中进行原创性的学位论文研究与写作。
图1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P h.D.项目分阶段培养计划
4.师资配备
一方面,教育研究生院本身拥有卓越的师资。他们致力于进行前沿性的研究,探索教育领域主要的问题,开发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且,他们的工作和成果已经深远地影响到了世界教育。另外,他们与在政策和实践第一线的主要的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从波士顿个别的班主任到一个非洲大国的教育部长。毫无疑问,卓越的师资力量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关系网为教育领域Ph.D.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另一方面,该学位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哈佛大学所有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的师资,包括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肯尼迪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据统计,目前有近50名来自其他学院的教师参与到该学位项目,具体说来:①在CIS领域,来自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有14位,另外文理学院13位,肯尼迪学院1位;②在EPPE领域,来自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有13位,来自肯尼迪学院的3位,文理学院9位,公共卫生学院3位,法学院1位,医学院1位;③在HDLT领域,来自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有27位,文理学院8位,医学院6位,公共卫生学院1位[7]。来自其他学院的教师参与到该Ph.D.项目中,这对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将接触到大量的跨学科资源和思想,还意味着学生能够自由地参加哈佛文理学院的博士研讨会,将更容易地参与到其他学科的研究小组中。
1.跨学科性
表1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P h.D.项目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Ph.D.项目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具体表现在:①跨学院联合授予学位。按照设计,该项目是由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和哈佛文理学院联合提供的一个跨学院的项目,攻读该学位的学生从事的是跨学科研究。正如哈佛大学校长Faust指出的:“新的哲学博士学位是哈佛第17个跨学院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跨学院的共同合作反映出一种承诺:推进作为‘一个哈佛的理念’和解决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紧迫问题”[1]。②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哈佛教育领域Ph.D.项目的专业方向是由心理学、经济学、政府管理、社会学的部分教授与教育研究生院的教师一起进行论证和确定的,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三个研究方向探讨的核心问题都是高度综合的,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学生必须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③跨学科配备师资。该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哈佛大学所有研究生院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接触一些世界上最有创造力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以此进行原创性的跨学科研究。目前已有近50名来自其他学院的教师参与到该学位项目中,他们的参与将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广泛的跨学科资源和合作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④跨学科设置和修读课程。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前两年,要求修读的16门课程中,至少9门可以跨学科选修;专业核心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属于跨学科性质的;而教育领域哲学博士生研讨会、阅读要求等更是跨学科的。
2.问题导向性
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博士生培养方案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强调要紧密联系现实问题,积极参与到社区活动和教育实践中。具体表现在:①人才培养方面,针对教育领域Ph.D.项目的人才培养规格,教育研究生院教务长Bridget Terry Long指出:他们并不倾向于工作在象牙塔之内,而是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对教育实践进行创造性的改革。Ph.D.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将来能致力于前沿的研究以指引人们发现潜在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能真正的与学区、大学和其他教育实体携手并交流[6]。可见,该项目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强调培养的博士生要能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基于上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也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性:比如专业方向划分与课程设置,基本以教育领域的关键问题为基准,强调对教育研究、政策和实践问题的整合。②科学研究方面,并不推崇纯粹的理论思辨研究,而是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突出表现为教育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反应。正如在该项目设置之视其使命与目标中所表达的:项目旨在通过前沿的跨学科研究,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体系中深奥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解决复杂的教育研究、政策和实践问题上,即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最终要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
1.我国要避免以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设计与实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
虽然哈佛大学开创了美国培养教育领域专业博士的先例,但自设立以来,Ed.D.项目就广受批判,主要是因为其实施过程与Ph.D.项目趋同,倾向于理论研究、培养研究人员,这恰恰背离了Ed.D.项目创设的初衷,未发挥其作为实践型的专业学位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博士教育质量和声誉。正是基于此困境,哈佛教育研究生院取消了定位模糊且备受争议的Ed.D.项目,重新设置界限分明的专业学位Ed.L.D.和学术性学位Ph.D.,对不同类型的学位进行清晰的定位,分类型、高质量地培养教育研究者或实践者。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受教育资源、实践经验等所限,再加上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历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极容易走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老路”——与Ph.D.项目趋同,以Ph.D.项目的标准和模式设计与实施Ed.D.项目。事实上,目前已经存在这样的问题:教育博士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教育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只是在具体环节的要求上略有不同,比如各高校的教育博士培养中,几乎有着与教育学博士相同的培养方案设计、类似的课程体系、同样的教师配备、同样的学位论文要求等。这就偏离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最初的设计愿景,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因此,以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位项目发展为鉴,我国尤其要避免以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设计与实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项目。
2.跨学科培养模式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当今时代,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给博士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科学技术不断分化的同时,也走上了高度综合的道路。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甚至超越了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这就需要大批具有跨学科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从多个视角和学科领域出发,协同解决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博士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上述外部环境的变化意味着博士生教育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还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与思维以及应对全球性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相应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就需要作出变革,从传统的单一学科内培养人才的模式向跨学科培养模式转变。
哈佛教育研究生院清楚地认识到了上述挑战和变革趋势,不仅大力支持跨学科研究,而且高度重视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创新增长点,在高度专业化的本科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若不能突破学科边界,就很难取得创新”[8],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亟待借鉴国外先进的博士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大力拓展和推进博士生跨学科教育,在博士生教育中强调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合作和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复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FAUST C D.Ph.D.in education approved[EB/OL].(2012-03-27)[2015-01-10].http://www.gse.harvard.edu/news/12/ 03/Ph.D.-education-approved.
[2]CLIFFORD C J,GUTHRIE JW.Ed school:a brief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3]The doctorate in education:issu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California[R].ERIC document,1987.
[4]PERRY JA.To Ed.D.or not to Ed.D.?[J].Kappan Magazine,2012,94(1):41-45.
[5]YOSHIKAWA H.Ending the first Ed.D.program[EB/OL]. (2012-03-29)[2013-04-16].http://www.Inside highered. Com/News/2012/03/29/Country%E2%80%99s-Oldest-Ed. D.-Program-Will-Close-Down/.
[6]LONG B T.Five questions with Bridget Terry Long[EB/OL]. (2013-08-30)[2015-01-10].http://www.gse.harvard.edu/ news/13/08/five-questions-bridget-terry-long.
[7]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ducation faculty[EB/OL].(2012-02-20)[2015-01-10].http://www.gse.harvard.edu/doctorate/doctorphilosophy-education/faculty.
[8]龚克.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其他[R].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会议报告,2014-12-22.
(责任编辑刘俊起)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YJC880001)
DOI:10.16750/j.adge.2016.02.014
作者简介:包水梅,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