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绘画中“静物”角色的转变

2016-04-04 22:15文/陈
书画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静物画静物水墨

文/陈 晨

浅谈中国绘画中“静物”角色的转变

文/陈晨

内容提要: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在传统中国画中“静物”多是作为花鸟和人物的配角出现。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静物”的角色也慢慢独立开来。其中两宋时期的折枝花卉成为静物绘画初现端倪的表现,而近现代的齐白石、林风眠等人更开辟了静物画发展的新道路,后又有刘进安等人不断地探索水墨静物的表达,赋予了静物画新的高度。

静物;气韵生动;水墨语言

“静物”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绘画的题材中。从古典人物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静物是以装饰画面的方式来呈现的,直至宗教改革后,静物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17世纪的荷兰画派正式发展了静物绘画,以致出现很多静物画画家。传统中国画的题材大致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在传统的中国绘画中“静物”也多是作为花鸟和人物的配角出现的。相较于西方绘画中的静物,中国绘画中的静物多是“活”的,这种“活”一是表现在物体的鲜活性,二是绘画中表现的一种“活”着的气韵。

一、静物在中国绘画中最初的表现

中国绘画最早有记载是原始社会的岩石壁画。岩画涉及的内容多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北方多表现动物和狩猎的场景,画风比较粗犷;南方多表现人物或者人物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战国时期的彩陶中出现了很多图形,如鸟、鱼、花瓣等。隋唐时期的人物画出现了大量的生活物品,但还大多作为绘画中的配饰。这个时期的静物趋向写实,人们的主观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置于桌案上的器具,都是作为静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此时的静物还是附属在画面中,仍然没有独立出来。

二、两宋时期静物在绘画中的表现

(一) 宋宫廷画院的静物表现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文化的繁荣,两宋建立的宫廷画院得到空前的发展。宫廷贵族的装饰需要富贵华丽的画风来配合,花鸟画在贵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此花鸟画的题材逐渐趋向于色彩艳丽的名花贵枝、珍禽异兽。在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们重写实,尽精微,形成细腻艳丽,精密不苟的画风。

(二)文人士大夫的静物表现

文人士大夫的悠然生活使他们更加关注悠游园囿,栽花植竹,寄情于物,把人文情怀对准了自然花鸟。两宋时期的折枝花卉成为静物绘画初现端倪表现的典范,至此“静物”不再仅仅作为画面的装饰,而渐渐的独立开来。

宋李嵩《花篮图》把不同的花卉置于花篮中,通过描绘花卉不同的形状、色彩以及彼此间的疏密关系来抒情达意。虽是静物绘画但和西方静物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画重自然,强调“意”。谢赫《画品》中“六法”首要的是“气韵生动”,而“气韵”是画家的思想境界、生活阅历、艺术修养以及作品传达的独特境界的总合。此后文人画家还经常托物言志,写胸中逸气,通过梅兰竹菊等表现自己恬淡自如的情操。

三、近现代静物在绘画中的表现

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西文化艺术不断的相互借鉴,画家们也开始不断的对传统绘画进行革新和发展,同时也对艺术语言的表达不断探索,静物绘画也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齐白石大师衰年变法,常常把生活中的各种喜闻乐见的物品画入画中,让绘画的题材更加丰富起来。在题画《菌子》中写道:“此种菌出于南方,其味之美,远胜北地蘑菇,白石老人平生所嗜”。白石老人以“浑厚华滋”的笔墨和“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的理念进行创作,自成一家。

留学法国的画家林风眠受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不断的进行探索中西方绘画的结合。在他的彩墨静物绘画中更多的是近似西方静物画的描绘,明确的把“静物”作为绘画题材,借鉴西方绘画中的光影素描、构成、色彩等理念,运用中国人本体的艺术思维和人文情怀进行艺术创作。相对于西方静物画,林风眠先生的彩墨又独具特色,既有水墨晕染带来的韵律流动感,又有色彩带来的生动丰富的视觉效果,既有东方意趣又有印象派的浪漫主义情怀。

20世纪末的“85艺术新潮”艺术家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人文情怀。艺术家不断的拿西方的艺术体系和艺术流派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来操练,他们更多的是要表现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在大的背景下,水墨绘画语言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刘进安为代表的水墨画家进行尝试水墨静物的探索。“水墨静物强调水墨性质,由于主体形象的改变,水墨自然在秩序之外重新寻求合适的手段”。刘进安大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水杯、水瓶、不锈钢杯甚至烟灰缸放入画中。在表达静物时大胆的打破原有的造型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强化水墨的独特语言。刘进安把传统国画中的皴擦点染更加直接化—“直率笔墨”,以《一碗水果》为例,墨线直接勾勒出物体的外轮廓,通过笔墨的枯湿浓淡,线条的曲折变化表现着画面中节奏的变化,再用大的墨色施以黑白灰关系,这种线带动墨,墨带动面的布局是画者意识上对于水墨情绪的表达。六张静物时而以面造型,时而以线造型,时而置线面于一体,涂涂抹抹,看似无法其实完全让“静物”置于“写意”的精神中。

结语

静物绘画在当代被赋予了更多的表达语境,画家更多的从人本观念去寻求静物绘画的本质。在物体本身的“物性”中去寻找精神指向和价值追求,不断探索符合当下的静物语言。静物绘画的发展还有无限的空间,在坚守中国艺术价值的追求上不断创新,静物绘画定能赋予新的高度。

[1]郎绍君.林风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56.

[2]郑岗.学院美术30年:刘进安[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61.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2014级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约稿、责编:金前文

猜你喜欢
静物画静物水墨
静物画要领
潘明达作品
静物写生
论静物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水墨
静物画中的秘密符号
静物(节选)
最适合考生的水粉静物画法与步骤
泼尽水墨是生平
怎样写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