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化语境下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审美重构①

2016-04-04 21:28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美学艺术生活

俞 锋(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生活美学化语境下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审美重构①

俞 锋(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生活美学在理论和现实中双重勃兴,艺术元素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审美对象泛化和审美场域泛化成为生活美学的标识。这一美学转向表现在艺术教育实践上,必然要求实践主体对审美境界的本真表达、对生活品质的艺术追求、对健全人格的实践塑造,艺术教育实践应通过塑造有温度的生活审美情感、有筋骨的生活审美境界、有道德的生活审美标准、有品位的生活审美情趣来进行审美重构,以达到审美与立德、艺术与生活、形式与内在、技法与工具的融合与一致。

生活美学化;艺术教育实践;审美重构

国外社会发展经验表明,当中产阶级爆发式增长时,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都会向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转变,现代技术和消费市场强力嵌入文化领域,大众消费的文化特征迅速升温,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以文化泛化和审美泛化为特征的生活美学化便成为潮流。研究这样一种重要的美学转向——生活美学化对艺术教育实践的影响,析解生活美学化语境下审美教育的路径便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生活美学化的源起与特征

(一)生活美学化的源起

任何美学思潮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美学界日益呈现出“艺术哲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三足鼎立之势。德国后现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认为:“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做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1]

1.社会审视:后工业时代的审美泛化。

后工业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为艺术审美活动的无处不在。环视我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审美早已从高远庙堂悄然潜入生活起居。审美泛化首先表现在审美对象的泛化,艺术审美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词赋、舞蹈歌剧、油画雕塑,而是大踏步地走入寻常百姓生活,时尚广告、家装设计、现代时装、身体美容、流行歌舞、电影电视等等时时闪耀着艺术的光彩,审美早就从传统高雅艺术镜框中溢出,与日常生活紧紧合拍,审美的形式与内容成为品质生活追求的必修课。

艺术无处不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仅表现为审美对象的泛化,还表现在审美场域的泛化。购物广场、城市公园、社区书吧、文化街区、健身场馆等到处凸显出审美的匠心。人们日常的吃、穿、住、行、玩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审美体验。美的世界、美的生活、美的体验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和改变着大家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同一趋向消解着传统美学的曲高和寡,悄然改变着艺术审美的内涵和边界,也必将影响艺术教育的方式与路径。

2.工具审视:微媒介时代的审美传播。

日常生活审美活动的泛化与勃兴,不仅因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内需催动,而且受到方兴未艾的微媒介传播工具的鼎力助推。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广告、微商、微拍等使审美知识、艺术作品、审美活动可以在瞬间几何级数地传送、共享,极大地方便了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消费者的沟通、交流。

在这一审美传播过程,现代媒体技术首先革新了文化生产方式,“对于‘微时代’而言,数字技术的使用,关键在于它不仅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包括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在内的各种信息加工、存储与传播方式,提供了文字、图片、声音、动态影像等新的整合形态,而且,也是特别重要的,数字技术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社会交往的普遍化、开放化和多元化推向了一种新的现实,进而带来了文化生产形态变革的全新可能。”[2]这种图文声并茂的产品形式充分展示了艺术融合的美感,为审美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内容保证。

其次,现代媒体技术改变了文化消费的空间和模式。表面上微信的140字和订阅号的单篇20000字限制,制约了文化产品的容量,其实,微博微信开放自由的无限性大大拓展了文化消费的空间规模,朋友圈和订阅号、公众号给予消费者海量信息的抉择权,信息的即时性、海量性、碎片化,使消费者随时随处可以接收、浏览、研学,这种爆炸式信息传播使得消费者离开审美经验也可在多方位的信息比较中获得审美判断、培养审美情趣。

最后,现代媒体技术改变了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模式。传统文化生产和消费是区隔的、单向的,在现代微媒介条件下,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者和接受者是随时转化、即时互动的关系,人人都是媒体人,所看之物、所到之处、所思之词均可转化为图片、文字,受审美判断肯定的文艺资讯要么点赞要么转发,艺术审美体验的角色转换就在瞬间得以实现,这既加速了审美体验的丰富感、便捷性和即时化,也在迅速转化的过程中普遍地提升了“微众”的审美水准,审美传播的互动性、迅捷性、普及性得以充分凸显。

3.理论审视:美学思潮“回归生活”的共通取向。

对于跟随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而至的生活美学化现象,在学界得到了重视和研究。美学界将研究对象拓展为艺术、生活和环境。英国迈克·费瑟斯通教授(M.Featherstone)于1988年最早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2005 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率先出版了由安德鲁·莱特与乔纳森·史密斯共同主编的《生活的美学》之后,斋藤百合子 2007 年的《日常美学》、凯蒂亚·曼多奇 2007 年的《日常美学》、查克瑞·辛普森 2012 年的《人生作为艺术:美学与自我创造》和托马斯·莱迪 2012 年的《日常中的超日常:生活的美学》,这些都是西方“生活美学”的代表作,“生活美学”在西方可谓方兴未艾,从而形成了最新的“美学运动”[3]。德国美学家韦尔施在论文集《重构美学》中指出:“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首要策略。”[4]以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为代表的艺术流派不断向人们传达此种艺术观念。[5]

对于这样一种美学思潮的兴起,国内学者也积极参与,《浙江社会科学》于2002年率先推出一组关于文艺生活存在、传播方式的文章,陶东风开始探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王德胜于2003年在《文艺争鸣》上发表了《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也相继效仿,开启专栏,甚至《哲学研究》也加入其中,乐此不疲地讨论这莫衷一是的日常生活审美化。①参见陆 扬.文艺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转向,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103。刘悦笛在《哲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发表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将生活美学化思潮讨论的推向热潮。

不过,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界,都将美学研究视角投向了“日常生活”,西方研究者让美学“回归生活”[6]成为了共通取向,围绕“生活美学”尝试构建完整独立的美学理论体系,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纠结于哪些人、多大程度达到生活审美化、西方理论多大程度适用于我国等问题,但不回避文化扩张、审美泛化带来的日常生活的审美重构问题,正因为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勃兴,对于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必将提出新的对应性课题。

(二)生活美学化的现实特征

由于生活美学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消费的结晶,又有着现代技术的烙印,因而,分析生活美学化的现实特征,有助于把握生活美学化对艺术教育实践的影响。

1.审美现代性和日常性的统一。

在生活美学化的理念下,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技术产品本身,而且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技术产品充满现代的美感,产品的卓越性能和完美设计使用户充分享受到审美的现代性和愉悦感,而且这种技术应用深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刻,微媒介更是成为审美现代性和日常性融合统一的纽带。“美无处不在”既成为技术制造、营销推广的理念依据,又成为用户消费选择的审美标准。

2.消费功利性和审美快感的统一。

消费主义的强势,使文化边界泛化和审美活动泛化统一在生活美学化的旗帜下,产品的消费功用和审美快感在生活美学化过程中得到统一。产品的功能性、性价比逐步让位于消费场所的品质感、舒适度,让位于产品装帧设计的现代感和包装设计的华美感,这种审美愉悦快感的体验追求,实质是审美情趣的自我检视,是对品质生活的内在需求,是社会地位自我肯定式的心理满足。

3.精英审美和微众文化的统一。

在生活美学化的语境中,艺术和生活从未有如此接近,艺术创作的精英在现代媒介下,如广告、电影、微信等,直接融入微众的日常生活,影响、改变、提升着微众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境界,而微众也以前所未有的海量资讯、艺术观感检视着精英艺术审美,两者在和融中升华,在互动中共长。整个社会的美学氛围、美学追求、美学成就就在生活美学化的号角下蓬勃厚积与发展。

二、生活美学化对艺术教育实践的审美影响

生活美学通过审美现代性与日常性、消费功利性与审美快感、精英审美与微众文化的融合统一,使经典美学消融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在美学的润染下不断提升着生活的艺术品质,这一明晰的美学转向必然对艺术教育实践的审美教育产生影响,探求这种影响的特质,对于艺术教育实践的有效组织显然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审美境界的本真表达

传统艺术审美在审美境界的追求取向上,更多从艺术立意构思、艺术技巧表达、艺术意境渲染等多角度去实现艺术家内心的审美境界,而生活美学语境中,更多强调生活本体的艺术元素提炼,强调对审美境界的本真美感表达。

这种本真表达指的是生活本体,无论是生活环境、生活物品还是生活主体,从其本身出发,对蕴含的艺术美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以美化、设计化、艺术化,从而形成与生活本体浑然一体、本真自然、充满天趣的设计效果和美学体验。如北京的798艺术区,依托老厂房独特现浇灌的建筑空间和硕大的明亮天窗,经艺术家的依势改造,将艺术、文化、时尚、美味融为一体,成为设计室、画廊、古玩交易所、艺术家工作室、美食酒吧等业态的聚合体,充满着先锋意识和传统情调、实验艺术和生活情调的融合。

相对于经典美学更多地强调艺术家的审美境界的超越、对深邃的美学意义的追求,生活美学对审美境界的本真表达,主要是依托于审美主体的接受心理,将审美主体的美学需求进行现实化,用审美体验的满足来带动审美主体对生活环境和物品的认同和消费,强调的是审美体验的心理愉悦和情趣惬意。因而,艺术教育实践中,实践主体应注意站在审美主体的需求视角,而不是设计主体的审美需求视角,可以以设计主体的美学修养和美学理念,引导审美主体接受新的美学设计并不是替代,更不是越俎代庖。这种本真表达强调的是对生活本体的美的意义的挖掘和发现,加以巧妙艺术设计和美学再造,赋予符合消费主体审美心理需求的艺术元素和美感形式,应是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统一,而不应是与物化环境和物品本身毫无关联、重砌炉灶式的艺术设计。

(二)对生活品质的艺术追求

生活美学之所以蓬勃兴起,最主要的是将艺术元素全方位融入日常生活,从居住、购物、服饰、饮食、健身、旅游、社交等等甚至身体本身,风格美学和个性美学全力介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和质态,艺术和文化的无处不在,使人们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又激起了更高艺术品质的追求欲望,人们对艺术品质生活的普遍鉴赏力、审美力也随之提高。

生活美学语境中对生活品质的艺术追求,是对吃饱穿暖式的传统生活的一次质的飞跃,其生活的品质性,体现在所涉及领域的广泛性上,但凡人生存和发展所要涉及的空间和物品,都沐浴着一场美学的洗礼,经历着一次艺术的加冕;还同时体现在所涉生活变化的深刻性和持久性上,美学追求的无止境和无限开放性,使人们生活中的美学适用,范围不断扩展、程度不断深入、观念不断革新。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实践主体要倡导、引领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要有对生活美学发展趋势的判断洞察,对设计环境和物品所涉及的细分市场趋向的准确把握,对传统艺术和经典美学的深厚积淀,对传统文化、潮流流变、时尚设计的融合运用,对现代技术和制造工艺发展的清醒了解,对传播媒介和营销推广的娴熟利用,唯如此,方能推动生活美学大踏步地走入日常生活,激发人们对艺术品质的生活追求。

(三)对健全人格的实践塑造

生活美学蓬勃兴盛的更重要原因,是契合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精神需求。表面上,或简洁流畅或繁复经典、充满设计感和艺术元素的外在表达语汇给予环境和物品无声的魅力,吸引了人们的审美目光,传递出人们的审美愉悦;但在内在层面,生活美学满足人们更好生活品质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对自身审美情趣的高雅定位。

所以说,生活美学在给予人们愉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更多是对审美主体自身人格的全面塑造。生活美学强调的是审美主体身体和心灵对品质追求的一种深化解读、一种升华境界,主张克服工具理性所带来的短视、褊狭、功利,坚持前瞻、全面、长久的精神充实,不断厚积人文精神空间的美学滋养,这是一种精神丰裕和富有基础上的心理愉悦,是可以感染他人、影响别人的心理正能量。

追求生活品质就意味着学习、意味着革新、意味着坚守、意味着智慧,它必然是对审美主体和设计主体的心智锤炼。作为艺术教育的实践主体,需要完善自我人格,将美学理解、美学理念通过学习、通过创新、通过坚持,外化为言行、谈吐、举手投足,在言谈中浸润深邃的生活艺术哲思,在举止中弥漫着浓厚的生活美学表达。

三、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审美重构

艺术教育的实践在当下艺术教育系统中,存在着明显的制约与瓶颈。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基于功利性等原因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着对于审美个性、差异性的抑制、对审美与立德的割裂、对美学技法的过度依赖等现象,在艺术教育中审美评判标准的同一性和审美需求的多样性的对立尤为突出。这种艺术教育实践或者只能说“艺术参与的尝试”,也许可以和艺术专业人才的生产、就业与社会化相安无事地共存,但却和生活美学化语境下的艺术审美格格不入,也难以汲取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追求的现实主义生机。因此,塑造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审美观范式,需要克服狭义艺术教育观念的障碍,基于快乐生活、品质生活的目标,重构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审美观,以此推进艺术教育实践的现代转型。

(一)有温度的生活审美情感:审美与立德的统一

现代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显示出马克思揭示的“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7]的必然性。审美过程中蕴含的“立德”功能将成为艺术教育贡献社会的标志,成为传承传统文化、造就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素养、发展社会文明的审美情感构成要件,从而改变对艺术审美的各种狭隘、偏颇和滞后的看法,以形成一种融合整个艺术实践过程的整体性、全人化、多内涵的审美理念。生活美学化语境下的艺术实践,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审美能力的形成,更应是一种以生活美和生活艺术(内容)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中介)和美感体验(接受)的综合育人活动,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精神追求、意志品质、美学创造的整体性提升,关注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和人格完善。由此形成艺术感悟与科学认知相辅相成、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共同完善、“情商”与“智商”优势互补的系统性的生活审美情感。

“审美”与“立德”在艺术教育和审美实践中的统一,需要在实践教育中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即实践主体从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积极打造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的创新型实践课程,创设生活情境的创意氛围,鼓励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参与审美创作过程,成为审美主体,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作品的阳光、进取、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的赋予,以使消费者或用户在审美体验中获得积极、正向的启迪与感悟,收获愉悦和美好的消费心理,获得知识与道德的双重体验。因此,生活美学化语境下的艺术实践,是在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上的审美观教育,既要关注生活品质的艺术性提升,也要关心人心灵境界的价值性追求,这样才是完整意义上“以美立德,以德育人”的艺术教育。

(二)有筋骨的生活审美境界: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如果说生活审美情感的塑造是面向群体化的审美观塑造,那么生活审美境界则是立足于个体的审美观体验。德国哲学家马丁·布博把人生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你的人生”,一种是“我他的人生”。后者被称为被使用的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作为我认识、利用的对象,都是满足“我”的利益、需要、欲求、欲望的工具。而“我你的人生”,是超越主客二分的人生,是诗意的人生,是当下应追求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主客二分的性格,用审美的眼光和审美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体验无限的意味和情趣,从而享受现在,回到人的精神家园。①参见叶朗.精神境界与审美人生.中国艺术报.大视野1版.2015年7月3日.基于生活美学化语境的艺术教育实践,讲求在生活中体验更深刻的美,并为之感动。在这种审美观指引下的艺术实践,参与者努力把所渴求的深刻深邃深远的美所蕴含的力量和价值“化育”成为自己的美学境界,再把审美过程的感动转化为挑战生活的热情和力量。

我们说,这种生活审美境界是“有筋骨”的,代表着主动、进取、至善、尚美。在这样的境界之下,审美观所要求的“化育”不是直接拥有某种美的表现形式,甚至不是某种美的单一本质,而是美之对人生整体体悟冲击的力度。从这个视角说,审美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借“审美”实践这种一旦被揭示了的局部体验,进而反观自身的整体生命,不允许自己其他部分在生活和实践中仍处于低级的生活状态,要求自己生命能力的强弱程度配得起所理解到的这种美的水平,否则就会感到羞辱、压抑,而必然催促自己去自我实现。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拒绝人的异化的审美过程,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所感受到的美的程度,被转化为一种对自己生活所应要求的高度和生命本身所要求的张力。审美在这里所发现的美的程度(而不是美本身),成为人生其他领域的刻度,这里已经将外向的审美过程转化为内向的自化过程,将审美境界和生命境界打通,完全不再像前两个境界是就美而论美、为美的,而是借着被美所感动的机缘,对自身的审视、理解、反省和要求,激发内在的力量,召唤起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三)有道德的生活审美标准:形式与内在的一致

如果说前两条路径塑造致力于实践主体的视域,那么道德观照下的生活审美标准则致力于对审美观的客观统辖。哈贝马斯用规范性社会批判理论确立了社会中三种互相独立、自主的领域,将划分出的科学、法理和文艺审美来统领各个领域的自律性,并以此反诘总体性的审美主义批判。而在生活美学化的语境下,营构审美与道德在生活中和谐,更符合转型期中国社会、艺术走向现代转型的要求,两者在形式与内在的统一性,可以从中西古典生命哲学中找到依据。孟子《告子上》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亚里士多德则说:“培养心灵应兼备愉悦和高尚的要素;幸福的心灵是这两者合成的心灵。”[8]贺拉斯据此在《诗艺》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主张。这些都系统论证了审美本源性与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了审美活动与审美道德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经济全球化也裹挟着艺术实践异质化的空气,一些商业化、庸俗化、快餐化的艺术生产让形式浮华和内涵虚空之作泛滥,另有一些则饱含着牟利之求或宣示动物本能之求,而“走穴艺术”、“行为艺术”以及色情、怪诞、灵异的“艺术”也充斥于市场、剧场、网络乃至墙壁、课桌、厕所等公共场所。这种审美观与道德观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割裂与偏离,无疑与生活美学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只有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出审美与道德的根本一致,才能承载并表达出艺术精神,揭示出一定社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道德面貌,才能形成审美主体间的规范关系、反映出审美主体引领品质生活的水平与境界。因此,艺术精神不可能自发扩散传播,只有通过道德参与下的审美标准,从艺术实践者的心理深层结构上构建一个按照“美的规律”来发展的教育本体,才有可能完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审美观塑造,回归“全面发展的人”的艺术教育理念本源。

(四)有品位的生活审美情趣:技法与工具的结合

审美情趣虽发乎于内心,如古人说“生生不息”,就是生而又生,创造再创造,“生生不息”就是创造的人生。但是创造的人生和审美的实践需要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代结合,注重技法工具在艺术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如果说社会对艺术实践现代性的期许,在于带来生活的艺术化,那么基于生活美学化情境下对审美观的期待,就必然是艺术的生活化,是文化艺术的美感与理性渗透至艺术生产、传播,文艺技法的运用和文化工具的衍生的各个环节。当下,一些小众的文化领域在艺术实践中总是被贴上“先锋”和“先驱”的标签受到曲高和寡的追捧,艺术现代性思潮中的科学理性有时候侧重于技法和工具的过度使用,造成形式大于内容。脱离了生活情境的审美情趣就像美国学者弗兰克·帕金(Frank Parkin)认为的所谓“共同集团的迷宫”:“共同体内部,依靠群体的某些‘同质性’建立起相互交往,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与大众隔离的状态,而转向寻求自我共同体的认同。”[9]在理想的状态下,满足人们功能性需求的艺术审美情趣,理应融入现代技法和科学工具,民众在丰富的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要感受艺术现代化的魅力。正是这种文化艺术和现代生活融合的土壤,是生活美学化极具生命力的原因。

因此,我们尤其需要以技法和手段提升文化生产和传播推广的广度与效度,以多元化的艺术生产、现代科技手段以及传媒平台,尽可能让小众化的艺术产品得到社会支持和民众接受。如通俗民歌和高雅音乐的糅合、海派清口和交响乐的互融等,借助现代声光电舞台技术,一样可以雅俗共赏、口碑爆棚,实现自身华丽转变,赢得市场的青睐。还要更多地借助微信、微博、微拍等现代媒体技术,使精英艺术审美大踏步地走入人们日常生活视野。只有传统技法和科技手段的完美结合,生活中的审美情趣才能彰显,生活美学化和美学生活化才能深入人心。可以说,艺术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只有注重培养更多有品位的生活审美情趣,通过不同技法、工具和传媒手段的使用和扬弃,才能在保存生活品的艺术品质和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表达出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和多元性,使艺术实践充满个性创造和审美情趣的独有魅力。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承认和尊重现代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一方面也要按照经济转型和文化强国的路径推进,以最大化地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4(4):94.

[2]王德胜.“微时代”的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14,(5):162.

[3]廖明君刘悦笛.走向全球与回归本土的“生活美学”——刘悦笛博士访谈录[J].民族艺术2013,(3):44.

[4](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2.

[5]王德胜,李雷.“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文艺理论研究2012,(1):12.

[6]刘悦笛.气氛美学、超逾美学与显现美学——当今德国的“生活美学”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63.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79. [8]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418.

[9](英)齐尔格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51.

(责任编辑:梁 田)

J01

A

1008-9675(2016)06-0112-05

2016-04-20

俞 锋(1970-),男,江苏海门人,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管理、公共管理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校园创意街区在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2015SJB211);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本科招生艺术专业考试办法调整研究”(2016JYZD01)。

猜你喜欢
美学艺术生活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纸的艺术
纯白美学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