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0070)齐丽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院(102200)王居新
钱穆先生曾经对中国文化历史的特点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一、悠久,二、无间断,三、详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迄今为止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中医药文化正是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辽阔而肥沃土地上的参天大树,它吸取了传统文化文、史、哲之精华,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中医药理论以及治疗疾病的方法。无可否认,中医是世界范围之内达到了成熟科学水平的传统医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必将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1.1 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与中医药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通过长达五千年之久的文明积淀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物质、社会、精神等层面的共同认知。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始终是一个主导性观念,这个思想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之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认识自然的方式是不分主体、客体的,其思维方式也主要以类比性思维、直觉思维和整体性思维为主。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世间万事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两者义理相通、思维同源,注重从整体、从自然界的变化过程中来探讨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既重视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以及内在联系,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五四以降,质疑中医者不在少数,其实从根本上是对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中西文化的差别是两种看待世界与自我方法的差别,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因为常偏于向内看的缘故,看人生和社会只是浑然整然的一体。这个浑然整然的一体之根本,大言之是自然、是天;小言之,则是各自的小我。‘小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这便是中国人所谓的‘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常看世界是两体对立的,在宗教上也有一个天国和人世的对立[1]。”这是看待世界的两种路径和方法,中医只能按照中医的内在逻辑发展,绝不能按西方科学、西方医学的模式发展。为了实现中医学的全面复兴,就必须遵照中医思维模式和规范,慎言中医西化。
1.2 《周易》中的阴阳学说与中医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源头、群经之首——《周易》与中医有着密切而深远的联系。正所谓“医易同源”,医乃易之用也。传统易学利用两种形体相对、合抱互补、互相转化的图形构成了阴阳八卦图,而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阴阳概念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各个方面,而阴阳平衡的观念则是中医治疗理论的根本理念。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阴阳不能断然割裂。从传统医学看,人之一身,不外阴阳,在《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这样的来论断:“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素问》说:“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3]。”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就成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明代医家张景岳在《医易义》中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4]。”中医理论就是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目的是使阴阳、五行、生克以及内外环境的诸多条件达到综合平衡状态。在气候和节气的不断变迁中,脏腑、气血、体液要做出相应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和源泉,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对《周易》阴阳学说的应用和表现。传统中药就是于阴中求阳,于阳中求阴,权衡以得其平。
1.3 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医医德形成的基础唐代药王孙思邈医术高明,医德也极为高尚。孙思邈提出了身为医家应具备“恻隐之心”,比较全面规定了医生的“仁爱”观,把重视生命作为医家根本价值,把济世救人作为医家最根本的行医动机。这种医德来源于儒家仁学思想。儒家思想以“仁”为基本的主线,贯穿于儒家思想体系中。在《论语》之中,“仁”字一共出现了109次,可见其重要。“仁”在儒家思想中具备两层基本的涵义:一则“仁者,爱人”;二则“仁者,人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仁者,本心之全德。”儒家仁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涵养了我国历代医家的高尚道德并不断指导着他们的实践,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德的理论基础。在理论体系上,中国传统医德将天道、人道和医道相贯通,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系统,这个理论体系在今天依然对于我们现代医院的医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中医形成发展达数千年之久,方剂种类以及诊疗方法都经历了很多变革和演化,但其“医乃仁术”的精神内核则是经久不变的,集中反映着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矛盾激化事件频发,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甚至伴有暴力化倾向。这种现象的出现多有体制方面的因素,医疗机构医德建设滞后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从客观上讲,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呼唤着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回归。以仁学思想为中医理念的基石,加强中医医德教育,会给中医药乃至整个中国医疗体系带来新的生机。
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讲:“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5]。”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延续了几千年从未断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1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 张岱年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以及存在感的基本依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传统自我封闭的文化已经不存在了,展现在人们面前更多的是多样性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日益卷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化面临着失去自己文化主体地位的危险,传统文化由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冲击,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思想,强调“和而不同”的文化存在方式。文化自觉也就是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几十年来中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体地位,以西医数字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医。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的、非常有疗效的方剂,居然要拿到实验室提炼它的有效成分以证明其有效性。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是为了迎合西医的标准而给中医设定的一个不合理的预设,毫无主体意识可言,无异是对中医的毁灭性破坏。所以作为中医药从业者要自觉地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树立中医文化的主体意识,这不仅有利于中医的振兴,也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
2.2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发扬中华人文精神 今天的医生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手段进行诊疗,医患面对面的沟通却越来越少,部分医生只见疾病、不见病人,只热衷于各类治疗技术的应用,却不愿关爱病人本身。这是现代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却忽视人文精神建设的结果。中医的整个学术体系,不是单纯的方剂、针灸等技术性问题,也不是单纯是医学理论问题,正所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承载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它涉及到文化问题,应该将其纳入人文领域去思考。
楼宇烈先生认为:“对于搞中国哲学、对于搞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我想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由于中医文化体现着以人为本、仁爱等人文精神,所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治疗方法和手段的传承,也是一种中国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所以继承中医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仁爱精神,不仅仅是传承中医药文化也是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2.3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扩大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10年来,已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234个团体会员加入进来,区域覆盖五大洲。中医的独特疗效也正在为世界医学界所认可,中草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和太极拳等在全球呈盛行的趋势,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在逐年递增,这些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为中医的进一步国际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
虽然种族、国家、地区有所差异,但对医学都有需求。与普通文化相比,医学文化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效力以及接受能力相对更强。中医是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符号,在进行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中医药学和中医技术的跨文化传播,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与核心内容的传播和推广。这不仅能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也搭建了让世界人民熟识中医文化背景、底蕴的桥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必将因中医学的国际传播而在世界上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