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萍 戴希希 刘丹 余良忠#(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南昌330046;江西省抚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江西抚州344000)
蜂胶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文萍1戴希希2刘丹1余良忠1#
(1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南昌330046;2江西省抚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建立蜂胶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蜂胶的性状、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氧化时间、乙醇浸出物含量、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检查,采用薄层鉴别对蜂胶进行特征性鉴别,并对蜂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蜂胶各项指标的标准限量;建立了蜂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测定了15批蜂胶中总黄酮的含量,确定了含量范围。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蜂胶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蜂胶;总黄酮;质量控制
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已经成为保健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是常用的保健食品原料,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其功能为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收敛生肌[1~3],用于抗菌消炎、调节免疫、抗氧化、加速组织愈合、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辅助治疗[4~6],但蜂胶尚无保健食品原料质量控制技术标准。本课题组前期对蜂胶提取物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7],同时收集到有关部门颁布的9个蜂胶的相关标准,这些标准主要还是从蜂胶提取物的形态、色泽、气味、滋味、总黄酮含量、氧化时间、乙醇浸出物等指标来控制蜂胶提取物的质量,对蜂胶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仅具有感官和理化指标要求是不够的,缺少特征鉴别和特征成分的含量检测指标,无法检测出真假,严重影响蜂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采(收)集了160多批次合格或不合格的蜂胶原料样品,及杨树胶和造假主要原料杨树芽,通过对样品性状、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氧化时间、乙醇浸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查,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的研究及确定,为蜂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1仪器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TU-1800S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CQ-250超声波清洗器(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AG135双量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Mettller Tkledo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2试药乙醇、苯、甲醇、磷酸、石油醚(B.P60~90℃)、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甲酸(均为分析纯);CG-161M美国AMBERCHROM色谱树脂(北京春达科技有限公司),聚酰胺薄膜10×20 cm(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硅胶G高效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1.3试样
1.3.1对照品白杨素对照品(批号:111701-200501),高良姜素对照品(批号:111699-200501),乔松素对照品(批号:100080-200707),芦丁对照品(批号:100080-200707),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1.3.2样品蜂胶为本课题组收集,产地为云南(样品编号16、17)、四川(编号35、37、38)、江西(编号90、99、103,104,106)、湖南(编号111,117,119)、山东(编号128、129)、河南(编号27、43,45,47)、山西(编号50、52、57)、内蒙(编号130、134、136)、辽宁(编号138)、陕西(编号2、4)、甘肃(编号10、15)、新疆(编号31)、浙江(编号86、87、88、89)等地,经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余良忠研究员鉴定为蜜蜂采集植物树脂等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等分泌物混合形成的胶粘性物质。杨树胶(编号58、59、62、63、64、65、66、153~159)购于河南。巴西蜂胶(编号91号)、乌拉圭蜂胶由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提供。
2.1蜂胶性状根据95批次样品的观察结果、口尝滋味、鼻嗅气味,再将样品至烘箱中加热至30℃以上,观察其是否软化。结合国标(GBT 24283-2009)蜂胶标准,蜂胶性状定为:团块状或不规则碎块,呈棕黄色、棕褐色、青绿色或灰褐色,具光泽,10℃以下质脆,30℃以上逐渐变软,气芳香,无异味,味微苦,略涩,有辛辣和微麻感。
2.2一般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蜂胶氧化时间规定项下的方法和附录ⅨG、ⅨK进行操作,通过对不同批次蜂胶样品的测定比较,规定蜂胶干燥失重不得过4.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氧化时间不得过22 s。
2.3乙醇浸出物含量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批次的蜂胶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合格蜂胶醇浸出物含量在40.50% ~66.60%,不合格蜂胶醇浸出物含量在13.70%~ 39.20%。不合格蜂胶浸出物含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为蜂蜡多,其次为杂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蜂胶项下规定,醇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50%,根据江西汪氏蜂蜜园有限公司近几年大生产提取数据和本课题组浸出物测定数据表明,合格蜂胶乙醇浸出物大多在40~50%之间,因此,为充分利用资源,规定蜂胶醇浸出物含量≥40.0%。
2.4蜂胶薄层鉴别取蜂胶样品100 mg,加甲醇10 ml,超声提取15 min,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蜂胶对照药材0.1 g(取87号蜂胶作为对照),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1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甲酸(5∶5∶1)为展开剂,40℃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365 nm)下检视。杨树胶157、158、159、自提杨树芽胶95和杨树胶153~156,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斑点均不相同,可以判断为假蜂胶或杨树芽胶,其余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特征斑点Rf值适中。此方法可以用于鉴别蜂胶真伪。
2.5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2.5.1铅、砷、汞分别按GB5009.12、GB/T5009. 11、GB/T5009.17规定的方法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的样品重金属铅含量测定结果相差较大,铅含量实测值在0.75~22.10 mg/kg,砷含量实测值在0.13~0.71 mg/kg之间,汞未检出。根据实测结果及日本《保健食品原料手册》中蜂胶乙醇提取液、蜂胶粉末制品的规定,Pb≤20 mg/kg,最终标准规定蜂胶铅含量≤20 mg/kg,砷含量≤1.0 mg/kg,汞参照无公害蜂胶标准NY5136-2002制定,含量≤0.3 mg/kg。2.5.2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19规定的方法测定,结果不同批次蜂胶中有毒有害物质六六六、滴滴涕均未检出。限度参照无公害蜂胶标准NY5136-2002制定,规定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为≤0.05 mg/kg。
2.6蜂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8~9]
2.6.1溶液的配制取蜂胶粉末约0.1 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15 min,取出,放置至室温,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 ml,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乔松素对照品约20 m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2.6.2方法学考察取蜂胶粉末约0.1 g,按照2.6.1项下同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2 ml,以甲醇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A)操作,在290 nm处测定吸光度,并对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进行考察。结果精密度平均值为0.356,RSD=0.11%;溶液稳定性平均值为0.361,RSD=1.19%、重复性平均值为25.04%(总黄酮含量),RSD=0.84%、平均回收率为99.67%,RSD=0.77%(n=6),说明本方法准确性好。
2.6.3样品测定按照2.6.1项下同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2 ml,以甲醇为空白对照,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A)依法在290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批次合格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在18.63%~47.36%之间,不合格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在6.07~22.59%,杨树芽及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在1.25~24.15%。根据测定结果,合格蜂胶中只有9号蜂胶中总黄酮含量为19.66% 和117号蜂胶中总黄酮含量为18.63%,<20.0%,其它批次蜂胶中总黄酮含量均>20.0%,最终规定蜂胶中总黄酮含量(以乔松素计)应不得少于20.0%。
本文利用现代的薄层色谱技术,确定蜂胶以及蜂胶提取物中的专属性薄层色谱,方法简便易行,为真伪蜂胶的鉴别提供依据。通过多批次蜂胶的性状、一般性检查等实验研究把合格蜂胶定义为:团块状或不规则碎块,呈棕黄色、棕褐色、青绿色或灰褐色,具光泽,10℃以下质脆,30℃以上逐渐变软,气芳香,无异味,味微苦,略涩,有辛辣和微麻感。蜂胶干燥失重不得过4.0%、总灰分不得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0%、氧化时间不得过22 s。蜂胶醇浸出物含量≥40.0%,铅含量≤20 mg/kg,砷含量≤1.0 mg/kg,汞含量≤0.3 mg/kg,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均为≤0.05 mg/kg,蜂胶中总黄酮含量(以乔松素计)应不得少于20.0%。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对蜂胶进行检测,建立了系统、全面、科学的质量控制技术,确保蜂胶质量稳定可控,规范蜂胶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蒋春红,吕武清,胡棠洪.蜂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42-43
[2]孟晓英,王玉华,魏春琴.蜂胶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45
[3]王亚群,任永新.蜂胶的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J].食品与药品, 2006,8(12A):75-76
[4]王浩,张庆乐,徐晓燕,等.蜂胶总黄酮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880-2882
[5]杨明,隋殿军,孙红,等.蜂胶总黄酮抗心肌缺血作用[J].中草药, 2006,37(2):253-255
[6]张波,王东风,王爽.蜂胶总黄酮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2005,16 (19):1458-1460
[7]吕武清,文萍,姚剑平,等.蜂胶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J].中草药, 2014,45(6):791-794
[8]范婷婷,文萍,姚剑平,等.蜂胶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69-70
[9]周立东,郭伽,余竞光.北京蜂胶的黄酮类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 1999,24(3):162-163
Research of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Propolis
WEN Ping1, Dai Xi-xi2, LIU Dan1, YU Liang-zhong1#
(1Ji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Nanchang330046; 2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of Fuzhou City, Fuzhou344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propolis. Methods: Checked the characters, loss on drying, total ash, acid insoluble ash, oxidation time, ethanol extract content determination, toxic and harmful substances of the propolis, used TLC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olis, and studied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flavonoids in propolis. Results: The standard limit of each index of propolis was determined.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flavonoids in propolis was established, and b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he 15 batches of propolis, the range of content was determin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reliabl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ropolis.
Key words:Propolis; Quality control; Total flavone
*基金项目: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1BBG70075)
#通讯作者:余良忠,E-mail:ylz@sohu.com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2.044
收稿日期:(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