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逢 超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00)
关于中国编辑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李 逢 超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淄博255000)
编辑职业压力是指与编辑工作有关的内部与外部因素所导致的编辑个体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失衡反应。编辑职业压力源是指引起编辑压力的事件或外在客观环境。我国编辑职业压力源主要包括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影响编辑职业压力的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编辑个体的。目前编辑职业压力源研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当加强编辑职业压力源的定量研究和动态性追踪研究,重视编辑压力源测量工具的开发,强化对编辑职业压力心理发生机制的研究等。
编辑;职业压力;压力源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无可避免地会给人们带来社会、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其中又以职业压力尤为突出。正因为如此,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学界对教师、医生、护士、警察等领域的职业压力相关性研究比较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编辑职业压力源的研究还比较少。应当看到,职业压力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这种两重性使它既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也是一个影响工作绩效和身体健康的不良因素。个体如果长期承受职业压力,必然会危害到身心健康。编辑在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处于主导地位,如果长期承受工作压力,而自身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调整,不仅会影响其健康,无疑也会妨碍工作,甚至会误导受众。因此,无论是从编辑的身心健康还是从出版事业发展的角度看,应当关注并缓解编辑的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职业紧张、职业应激均译自英文的Occupational stress。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学界在探讨职业压力时,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所以对职业压力的解释众说纷纭。虽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但是所有对职业压力的解释只是在细节上有一定差异,其总体方向还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职业压力是外在环境刺激与个体特质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和反应。由此可见,职业压力是一个多侧面、多维度的概念,职业压力的产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也是由各种刺激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是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并且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有一定的连续性。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性格特征与外部刺激相互作用,引起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变化。
编辑职业压力是指与编辑工作有关的内部与外部因素所导致的编辑个体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失衡反应。根据这一定义,对于编辑职业压力的研究主要针对编辑职业的压力源、压力反应与干预管理等方面。
编辑职业压力源是指引起编辑压力的事件或外在客观环境;而压力反应则指编辑个体对各种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心理适应或引起的紧张压迫感。压力源的范围非常大,既包括外在的各种需求,也包括个体的内在状态。这些需求既来自周围的事件或他人,也来自个人的内心挣扎。因此编辑职业压力源不仅包括编辑工作环境的刺激,同时也包括编辑本人对客观刺激的主观解释。编辑职业压力源作为影响职业压力的因素,它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构,主要包括编辑的社会支持、事务管理、职业发展、工作条件和要求、组织中的角色、组织的结构与倾向等内容。
我国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关于编辑职业压力的研究则始于21世纪初。通过中国知网以“编辑职业压力”为篇名进行检索,首篇发表于2007年,截至2016年10月,关于编辑职业压力研究的论文有9篇;以“编辑工作压力”为篇名进行检索,首篇发表于2013年,截至2015年底,关于编辑工作压力研究的论文仅有3篇,2016年尚无有关研究文献;如果扩大范围,以“编辑压力”为篇名进行检索,首篇发表于2003年,截至2016年10月,关于编辑压力研究的论文有40篇。这些成果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主要是探讨编辑职业压力源;第二种是对编辑职业压力的测量;第三种是对编辑职业压力的体验和干预职业压力的方法进行探讨。职业压力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性现象。人们对职业压力的研究都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一些理论假设、模型、量表以及其他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职业压力,从而丰富了职业压力的研究内容,扩大了研究的领域。
从编辑职业压力源研究成果的总量上看,国内学界不太关注编辑职业压力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薄弱。我们希望通过研读、梳理上述编辑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路径提出一些见解。
王晓宁(2006)指出编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稿件质量把关和发稿期限、稿件取舍、知识更新、职称评审晋级、市场竞争等方面[1]68-69。彭雷生(2008)指出,编辑职业压力首先是来自编辑工作本身的压力,其次是学术科研的压力[2]93-95。邹岚萍(2008)认为,编辑产生职业压力主要在于:工作性质复杂——编辑工作周期长、范围广,工作繁重烦琐;工作强度大——编辑常年处于工作饱和甚至超负荷状态;工作要求高——编辑出版工作要保证质量,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58-59。车轩玉、杨继成、刘宪福(2009)研究指出,编辑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稿源、审稿、编辑、退修、排版、校对)、人际交往、职称晋升等方面[4]125-126。王世华(2010)研究指出,总体上看,编辑至少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压力,从业时间、年龄、职称、出版周期、单位所在地区对编辑压力有显著影响[5]37。李宁、叶红波、宋冬英等(2012)认为,编辑的职业压力源主要有角色转换带来的心理压力、数字环境带来的办公压力、评价体制带来的稿件压力[6]75-76。张彬(2013)通过编辑职业压力源的职业发展、工作条件、角色冲突、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析编辑职业压力与心理素质水平间的关系,调查数据说明,编辑工作压力源各因子与心理素质水平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成就感、意志力因子显著相关[7]157-159。王兰锋(2014)认为,编辑的职业压力源主要有社会环境、工作单位、个人三个方面的因素[8]134-136。杨怀玫、陈静(2014)认为,编辑职业压力主要是在管理体制中得不到重视,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劳动强度大,精神负担重;学报质量要求高,编辑业务必须过硬;人际关系复杂,沟通压力大;家庭生活与工作冲突产生的压力;身体素质不高,健康状况堪忧等[9]99-102。王继红、肖爱华、邓群(2014)调查发现,高荣誉地位科技期刊的编辑普遍具有压力,其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家庭和人际关系。其中工作压力主要是由于工作单调繁杂、时间紧迫、负担过重、责任过重等[10]602-604。赵正、陈小萍(2015)认为,编辑角色定位不准确、人际关系不良、职业晋升缓慢、组织机制缺乏公平等职业压力源都容易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11]121。蔡歆(2016)认为,编辑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工作繁琐、质量监督、指标考核、人际关系四个方面[12]。
通过上述梳理可知,编辑受到的压力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由于编辑是精神文化的引导者和传播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其受到的压力也有非常明显的职业特殊性[12]。
(一)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使出版物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编辑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顾及经济效益,因此承受的职业压力必然加重。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学术期刊在追求双效益的过程中,只能在学术性强、发行量小的狭缝里寻找立足之地,这种压力最终还是要落到从事具体工作的编辑身上。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期刊的“开放存取”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出版模式和信息交流方式,这些变革迫切要求编辑必须在数字化转型中,及时适应工作方式转变、工作技能提高带来的职业压力,适应行业发展与转变的需求[13]22-25。研究证明,社会性压力源是一种普遍存在,社会文化的变动,体制改革的深入,往往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波动,这种“文化震荡”正是编辑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
(二)组织因素
组织导致员工压力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发展、工作特点、薪酬收入等。从编辑的职称晋升来看,2002年国家开始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统一规划。出版专业的初级和中级职业资格要通过全国统考才能获取;高级职业资格通过考试,按规定评审取得。获取了职业资格的责任编辑每年必须参加72课时的继续教育;出版专业人员要晋升职称还必须有相应的学术科研成果。可见,在个人发展上,编辑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出版业的工作特点容易导致编辑的低成就感。编辑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其中多为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其工作是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嫁衣”,是一个帮助他人将科研、学术成果公开出版的过程。编辑工作具有枯燥性、程序化、循环性、时限性的特点,特别是编辑工作成果比较隐匿,很难得到相应的利益体现,其付出的辛苦劳动也不足以为外人道,“高成本—低回报”的结果往往让编辑产生心态不平衡[14]107-116。有些出版单位缺少激励机制,使得部分编辑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的消极体验中产生极端的工作倦怠。在组织的惰性管理下,正如阿伦森所言:“编辑仅仅凭着专业上的能力与个人的热情,完全担负起推动出版社发展的重大责任,却可能无以为继。”[15]27
(三)个体因素
导致压力的刺激是客观存在的,但能否使个体产生压力感则要视个体差异而定,如工作经验、性格特征、意志力、个体认知等方面。当个体认为内在或外在的要求高于其能力而不堪重负时的主观感受就是压力。通俗说,压力源其实就是令人苦恼的事情,面对同样令人苦恼的事情,编辑个体可能由于归因方式、认知方式、个性特征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主观压力感受,并会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张彬的研究证明,不同心理素质水平的编辑在职业压力源的多项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素质水平较高的编辑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7]157-159。
(一)对编辑职业压力源定性研究得多,定量研究得少,应当加强编辑职业压力源的定量研究
分析近几年我国学界有关编辑职业压力源的研究文献,发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或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很少进行定量研究。有些研究者虽然侧重了实证分析,但是使用的多是自编问卷,编制过程并不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方法不科学导致研究结论不可靠,无法令人信服。已有的关于编辑职业压力源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与澄清的问题。因为编辑职业压力源涉及主客观多方面因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逐渐发展而形成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编辑职业压力源的复杂性要求在探索编辑职业压力源时,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
(二)对于编辑职业压力源静态研究得多,动态研究的少,应当加强编辑职业压力源的动态性追踪研究
编辑职业压力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的,但是编辑职业压力源作为研究对象,往往被看成一种相对固定或静止的状态,而看不到它是可能随时改变的。学界对于编辑职业压力源主要进行横向考察,分析其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的状况,而没有进行长时间的动态性追踪分析,也就无法对它的发展进行长期纵向、深入的了解,难以构成完整的体系;研究者在收集研究材料或数据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仅收集一些孤立案例与事实,针对单一个体进行研究,而没有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框架,其中的比较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就未来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来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编辑职业压力源是一个随时发生变化的量,这就要求研究者需要实施更多的长期跟踪调查,从而能够客观、科学、全面地研究编辑职业压力源。
(三)目前缺乏专门的工具以测量编辑职业压力源,应当加强编辑职业压力测量工具的开发
中国学界对于职业压力源的研究多针对教育领域,这一领域的测量工具也比较多,如教师职业压力源方面开发的量表有:《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量表》[16]117-119、《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17]43-44、《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18]1等。有些特殊行业,如警察职业压力源测量工具也比较多,如《基层警察压力源量表》[19]315-317、《公安机关警察职业压力源量表》[20]470-475。医生、护士等情感付出较多的职业也颇受关注,这方面开发的量表有:《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21]1、《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22]1、《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23]129-131等。
相比之下,我国编辑职业压力源量表的开发基本还是空白,研究者往往采用一般职业压力问卷作为工具对编辑职业压力源进行研究。这样虽然能够测量出编辑职业与其他一般职业中共有的压力源,但是一般职业压力量表所用的理论假设、模型与编辑的工作环境、工作特征并不符合,所以使用一般职业压力问卷无法有效测查编辑职业的独有压力源,难以深入分析编辑职业压力源。可见,开发规范、科学的编辑职业压力源量表,是编辑职业压力研究的重要方向,还需要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继续努力。
(四)目前缺少对编辑职业压力心理机制的研究,应当改变这种现状
已有编辑职业压力源研究过于看重对压力源本身的分析,很少关注编辑职业压力产生的机制,针对编辑职业压力心理机制的研究相还是相对薄弱。今后应注重编辑职业压力心理发生机制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这能够使人们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压力源是如何影响编辑并造成职业压力的。今后应该更多地采用那些能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分析的科学方法,研究编辑职业压力的心理发生机制以及作用机理。
[1]王晓宁.编辑的压力[J].中国编辑,2006,(2).
[2]彭雷生.学术编辑心理压力的缓解与调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5(11).
[3]邹岚萍.论编辑压力管理[J].中国出版,2008,(11).
[4]车轩玉,杨继成,刘宪福.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压力解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4).
[5]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李宁,叶红波,宋冬英,等.数字环境下高校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压力浅析及其调适[J].编辑学报,2012,24(S1).
[7]张彬.编辑的心理素质优化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J].学报编辑论丛,2013.
[8]王兰锋.编辑出版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其干预策略[J]. 科技与出版,2014,(7).
[9]杨怀玫,陈静.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压力与应对[J].梧州学院学报,2014,24(3).
[10]王继红,肖爱华,邓群.高荣誉地位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心理压力调查及分析——以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视角[J].编辑学报,2014,26(6).
[11]赵正,陈小萍.工作压力对编辑职业倦怠的影响[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6).
[12]蔡歆.从双元视角看编辑的职业压力[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7-13.
[13]徐东.关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3,(10).
[14]罗玉越,舒晓兵.付出—回馈工作压力模型:西方国家十年来研究的回顾与评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1).
[15]阿伦森.从拍卖会到电子盛会——编辑学在美国的演变[M]//格罗斯主编.编辑人的世界.齐若兰,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16]史雅静,张灵聪,郝兴昌.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7]许延礼,高峰强.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
[18]李逢超.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19]陈晨,胡兴旺.基层警察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
[20]李艳青,江光荣,任志洪,等.公安机关警察职业压力源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6).
[21]王仁鸿.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22]陈建萍. 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3]王妤,孟宪璋.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
(责任编辑 石学军)
2016-06-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西方学术期刊出版机制比较研究”(10BWX011)。
李逢超,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编审。
G23
A
1672-0040(2016)06-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