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林
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是牵引整节课的主线,师问生答、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多种形式的问答,能将知识探究得越来越清晰,概念总结得越来越完整,方法讨论得越来越简捷。问题的设计要精练,要能真正起到有效探究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复名数》一课时,学生没有接触过“复名数”的概念,只有“单名数”的基础,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对这一新的单位名称有深刻的认识?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先出示“复名数”的概念,让学生去认识它。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理解得还是模棱两可,练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该带复名数单位时,带上的还是单名数。下面一则案例,学生对“复名数”概念的掌握,令人记忆深刻。
教师出示一组学生熟知的动物,有跑得快的猎豹、老虎、狮子,有跑得慢的大象。让学生初步感知哪些动物速度快,哪些速度慢。然后呈现一组带有路程和时间的表格,由学生自主去完成表格中每种动物的速度:
动物名称 路程 时间 速度猎豹 16千米 4分钟 4千米老虎 12千米 6分钟 2千米狮子 15千米 10分钟 1.5千米大象 20千米 5小时 4千米
师:对照表格,说说哪种动物的速度快?
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为什么跑得最快的猎豹和跑得最慢的大象速度一样,都是4千米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看出其中的缘由:原来猎豹的速度4千米是每分钟的速度,而大象的4千米是它每小时的速度。
师: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单位来表示它们的速度,才不会产生歧义?
教学到此,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用一个既有长度,又要包含时间的单位来表示更为妥当,最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习惯上用“/”来表示除号,统一为用复名数千米/时或千米/分,这样概念的引入就顺理成章。基于教师别具匠心的设计,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物速度,猎豹肯定比大象跑得快的生活经验,当学生发现它们的速度都是4千米时,学生就会产生疑惑,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会想到必须要用另一种单位来表示速度。“复名数”的概念油然而生,而且这样的概念会在学生大脑中根深蒂固。由于教师巧妙的设计和适时的追问,复名数这一概念就被轻松突破。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数学性质时,都会对性质中的几个关键词特别重视,因为学生对重点词语理解透彻,性质的掌握就了如指掌,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学生探究知识规律中,往往不能完整概括出数学性质,此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运用知识间的相互冲突,及时追问,再次探究,让粗糙的性质,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被打磨得更加精致和完善。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重点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下面一节课例,让我记忆犹新。
步骤一:教师分组发给学生三根不同长度的小棒,而且每根小棒都标记好长度,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围一围,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步骤二:学生汇报分到的小棒长度和围的结果,教师相机板书。(如下)
能围成的:(单位:厘米)①6、7、8②5、8、10③4、4、6不能围成的:(单位:厘米)④3、5、9⑤ 7、7、18⑥ 6、4、10
为使学生能从“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思考,教师在前面已经做过铺垫,让学生用两根不同长度的纸条去拼三角形,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到:把长的那纸条剪成两根,能围成三角形,把短的剪开,则围不成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能轻松得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
步骤三:教学至此,学生对三角形的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如何突破性质中必须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的一句追问,让学生对这一关键词语的理解变得易如反掌。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而表格中第④组数字,9+3>5,9+5>3,符合上面的特性,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异口同声)加上“任意”二字。
师:请同学们把三角形的性质完整地说出来。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师: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2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第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
虽然这一问题貌似拔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但由于教师及时的追问和学生充分的探究,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而快速地找到全部的答案。
课堂练习既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标尺,又是再次强化新知的必要手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时,学生往往用固定模式去思考,很难突破常规解题思路。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就觉得已经大功告成。有时,合理运用学生生成的解题资源,再附上一句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通分》后,教材上有一道练习题:你能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吗?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你还能再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因为本节课刚学过“通分”的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得到和,当发现它们之间还有没有数时,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生1:我用60作为它们的公分母,得到,这样就找到了这个数。
生3:我发现如果用120作公分母,能找到3个,公分母越大,能找到的数就越多……所以符合要求的分数应该有无数个。
这位同学刚发言完,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虽然学生都掌握了本题的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还是囿于通分母的规律。针对学生课堂呈现的常规思维模式,我顺势而为进行了追问:刚才我们都是把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的数,找到了答案。那么,还可以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更简便地找出符合要求的分数呢?
师: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方法,还体会到了方法的优势。
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笑声,我明白,这笑是对生5的不信任,肯定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我没有表态,让学生们动手举例去试试。一段时间后,教室里又沸腾了,原来验证的结果是正确的。其实这是初中代数一个关系式的特例,大小不同的两个分数,把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加得到的新分数,一定介于这两个分数大小之间。试想:如果没有后续的追问,学生一直都只是把分母化成相同的数来比较大小,更不会把初中的方法探究出来,这些难道不是追问带来的成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