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

2016-04-03 16:39:14张艳杰
关键词:月经不调护理人员康复

张艳杰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实施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

张艳杰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分析实施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8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康复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月经不调女性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心理护理;月经不调女性;作用

月经不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有研究指出,月经不调康复效果与患者情绪有紧密关系。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对月经不调女性康复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98例进行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7.58±4.2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66±2.37)年;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34±4.1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79±2.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其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采用柔和的态度和恰当的语言、语气与患者沟通,始终保持微笑,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掌握患者的病情、病史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评价患者的情况,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对焦虑、悲观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果患者质疑疗效,护理人员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和作用,详细地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月经不调的定义、临床症状及危害性等,保证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护理人员采用音乐疗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播放轻音乐、古典音乐等节奏舒缓的音乐,保证患者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全身放松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嘱咐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采用HAMD、HAMA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记录患者康复效果。康复效果判断标准:无效: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未改善;有效: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显著好转;显效: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试验组H A M D、H A M A评分分别为(71.37±5.26)分、(72.82±5.39)分,护理后为(32.27±4.55)分、(33.19±4.26)分;护理前,对照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71.96±5.44)分、(72.35±5.68)分,护理后为(48.55±4.37)分、(49.23±4.08)分。试验组护理前HAMD、HAMA评分优于护理后(t=39.35、40.38),且优于对照组(t=23.36、24.42,P<0.05)。试验组无效3例,有效5例,显效41例,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无效11例,有效9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77.55%。试验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33,P<0.05)。

3 讨 论

在现代医学中,月经不调是患者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而引起的征兆,从心理、生理学角度,下丘脑和垂体均属于调节患者情绪行为、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研究指出,临床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护理前HAMD、HAMA评分优于护理后,且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康复效率。月经不调患者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异常、月经周期不规律,该病的发生于患者生活状态、情绪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等有紧密联系,如果生活压力过大或患者自身身体素质较差等[3]。月经不调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相关研究指出,心理护理有助于强化月经不调治疗的效果[4]。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

者的心理负担,从而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采用柔和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能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从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能为后期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基础知识,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能强化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认识,改善患者对疗效的看法,有助于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并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总之,心理护理在月经不调女性康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刘云肖,陈金金,桂 林,闫翠环,马惠荣.心理护理联合中药治疗高考女生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 2388-2389.

[2] 姜忠敏.探索运用心理干预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2):84,87.

[3] 章慎磊,赵绪振.为虚寒性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1):22-24.

[4] 杨 俊,董红梅,潘士华.心理护理在月经不调女性康复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2):163,165.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5-8803.2016.07.141.02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护理人员康复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12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浅述任督冲与月经不调的相关性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