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6-04-03 11:45冯芳梅
文学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燕子写作能力习作

冯芳梅

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冯芳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语文教师要优化作文教学方法,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在课程资源上有新的视野,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教师不仅是作文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同时还要成为作文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

小学作文教学 兴趣 观察 阅读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语文学习。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如何搞好小学作文教学,笔者陈述几点认识。

一.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教师要挖掘教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学习《燕子》时,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围绕“燕子”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景图。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来写,首先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燕子可爱机灵的外形特点,接着写燕子融入春光为春天增添了无限生机,最后描写了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势展示其动态之美与燕子停歇在电线上时的静态之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光的赞美之情!这样持之以恒地引导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汲取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由于小学生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对身边经常见到的事情往往观察不细致,认识不深刻,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写一篇观察习作》时, 我以沏茶为主题让学生写作。虽然,沏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想让学生有条理地把这一过程写下来并不容易。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为学生准备了沏茶的用具,让学生在课堂上亲历沏茶这一过程。我先让学生观察了沏茶的用具,说说它的名称;再让学生开始沏茶,注意观察沏茶的动作;茶沏好后,让学生细心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最后,当茶在水中完全泡开后,让学生闻一闻茶水的气味,再尝一尝茶水的味道。这样一步步的精心设计,让学生从细微之处亲身经历了沏茶这一过程。因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更细致入微,更有条理了。

日常生活中的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使学生在参与中逐步感受到写作源自生活,源自情感的需要,这一观念的形成正是学生迈向写作的第一步。

三.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低年级学生开始了独立阅读,此时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写作产生长远的影响。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读书活动,我在班级里开展“每日阅读”的评比活动:根据老师每月推荐的书籍,与家长每天共同阅读30分钟,请家长按时记录阅读情况,每周总结评比。低年段的孩子好胜心强,表现欲旺,每周的评比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年多来,我班的不少孩子爱上了阅读,养成了每日读书的好习惯。

课外读物,不仅是指文字的读本,还应该包括磁带、录音、电视等。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以为这样的训练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语言的积累,二是增加练笔的机会。

四.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学生是参与者也是合作者,活动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内容,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作文活动课,我先在黑板上画个漫画头像,让学生蒙着眼睛上前贴鼻子、摸眼睛、摘耳朵、塞鼻子,再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学生演后,再让学生描述当时教室里的氛围及表演的场面。学生表演得很滑稽,描绘的生动形象。如出现“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知所措、鸦雀无声、哄堂大笑等”生动象形的词。“眼前一片漆黑”“心里怦怦直跳,”“笑得合不拢嘴,”“脑子一片空白呆若木鸡”等形象佳句。然后再让学生写下来,因为学生亲身活动过,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又感人,还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习作教学的源头,习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树立写作不难的信心。作为作文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学习、吸纳,让一股股清新、愉悦的活水流入学生写作的源头。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燕子写作能力习作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燕子叫
燕子一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