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青
“关雎之乱”释读
王山青
对于孔子的“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中的“乱”字,有很多解读。一般认为“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但通过比对思考,可以推出“乱”的意思应为乐章的尾声。
关雎之乱 古代音乐 尾声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其特殊的位置、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等,历来为人称道。围绕此篇,有众多的评论,汗牛充栋不足以概括,《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孔子的“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中的“乱”字理解为:“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与‘《武》乱皆坐’中的乱,是一个东西;鲁大师挚配合了《关雎》而创造的乱的音乐部分,正是非常动听的部分;鲁大师挚对于《关雎》,是作了音乐上的加工,而不是作了音乐上的简化;而孔子所称赞的,正是他加工创造的部分。”也是说,师挚是最先创造《关雎》中的精华——“乱”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为孔子所称赞。但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很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郑玄认为:“师挚,鲁大师之名;始,犹首也。周道既衰,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大师挚识《关雎》之声,而首理其乱。”他把“始”理解为第一个,而“乱”理解为整理,也就是说,他认为鲁大师挚曾第一个整理了《关雎》的音乐,才使得这首乐曲恢弘壮丽,余音不绝。这和上述的观点,完全不同。但是这种看法只能理解成是一个汉儒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解读。学者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这样解读这句话:“师挚之始,关雎之乱:师挚,鲁乐师,名挚。关雎,《国风·周南》之首篇。始者,乐之始。乱者,乐之终。古乐有歌有笙,有间有合,为一成。始于升歌,以瑟配之。如燕礼及大射礼,皆由太师升歌。挚为太师,是以云师挚之始。升歌三终,继以笙入,在堂下,以磬配之,亦三终,然后有间歌。先笙后歌,歌笙相禅,故曰间,亦三终。最后乃合乐。堂上下歌瑟及笙并作,亦三终。《周南·关雎》以下六篇,乃合乐所用,故曰关雎之乱。升歌言人,合乐言诗,互相备足之。洋洋乎盈耳哉:此孔子赞叹之辞。自始至终,条理秩然,声乐美盛。或以洋洋盈耳专指关雎合乐,或以关雎之乱专指关雎之卒章,恐皆未是。《史记》云:“孔子自卫反鲁而正乐”,当时必是师挚在官,共成其事。其后师挚适齐,鲁乐又衰。此章或是师挚在鲁时,孔子叹美其正乐后之美盛。或师挚适齐之后,追忆往时之盛而叹美之。不可确定矣。”这一解读,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此推出:“乱”应该和“始”相对,意为乐章的尾声。一“乱”字本身是个会意字,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本义是:理丝。在劳动时“理”的动作基本属于最后一个环节,所以,“理”代表了劳动的结束。二“始”为乐曲的开端。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相对的“乱”就应该为合奏乐、乐曲的结束。三如果“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那么作为诗歌总集的《诗经》,应该有大多数的篇章都应用“乱”这一手法,为何孔子要单独提出“《关雎》之乱”呢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为“从师挚演奏开始到奏完《关雎》最后的乐章,美妙动听的乐曲一直在耳畔回响。”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关雎》之乱’与‘《武》乱皆坐’中的乱,是一个东西”,这一观点也不准确。据文献所载,西周初年的大型乐舞《大武》有“乱”,《礼记·乐记》中的《宾牟贾篇》曾记录道;“《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是周代具代表性的乐舞,也是一部流传很久的乐舞。关于这部乐舞的产生,《吕氏春秋·古乐篇》记周武王即位后伐殷,“以锐兵客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作为《大武》。”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编创内容也是以开国君主的战争功绩为歌颂对象。如果这里的“乱”理解为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那么就应该理解为“《大武》非常精华的部分是演员皆坐在舞位上”。这有两点不通,一是在演奏“不乱”之时,难道演员是站着的二是和后面的“周召之治”在意思上衔接不上。基于此两点,这里的“乱”,应该理解为“结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大武》舞演至末尾,演员皆坐在舞位上,象征天下一统,武力不用。
在屈原的作品中,用到“乱”的,一共有六篇,分别是《离骚》、《招魂》以及《涉江》、《哀郢》、《抽思》和《怀沙》。而这里的“乱”可以理解为乐章尾声的延伸义,即辞赋中最后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也就是说,“乱”的含义还是和“结束”相关联。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乱”是古代乐曲曲式术语,而在琴曲中称为“乱声”、“契声”。其处于“正声”之后,作为乐曲的结束部分,形成音乐高潮。晋孙该《琵琶赋》描绘道:“每至曲终歌阙,乱以众契,上下奔骛,鹿奋猛厉,波腾雨注,飘飞电逝。”这是前人对音乐高潮中的“乱声”的生动描述。因此,“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的说法,有待考量。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