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6-04-03 11:39李雪梅
关键词:康复护理人员儿童

李雪梅

(菏泽市社会福利院,山东 菏泽 274000)

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雪梅

(菏泽市社会福利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目的分析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孤残儿童64例,所有孤残儿童均给予换位思考活动护理,主要包括:社会群体、特教、康复锻炼以及心理辅导等。结果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纠正了孤残儿童的不良心理,进一步拉近了护理人员与孤残儿童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孤残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与适应能力,使其愿意与人交流与沟通。结论换位思考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孤残儿童护理的整体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孤残儿童;应用;换位思考;护理

孤残儿童,实质上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在于大多数孤残儿童均失去自理能力与亲人,而且在交流沟通、身体行为、情绪、感官以及智力等一系列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在社会中是弱势群体,急需社会的救助[1]。换位思考,实质上就是人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对事物进行思考与观察,因为孤残儿童在生活、生理上存在障碍,无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开展予以良好的配合,增大了护理难度,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进行换位思考[2]。本文主要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孤残儿童6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孤残儿童64例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23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15±3.41)岁;孤残状况:脑瘫25例,癫痫6例,弱智21例,其他疾病7例,正常5例。

1.2 方法

1.2.1 设施护理

由于孤残儿童在生理、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残障,因此其在医疗环境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护理人员应当为孤残儿童创造并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宽敞舒适的医疗环境,按照孤残儿童的年龄对房间予以合理分配,并确保房间内的温度与湿度,在床铺上安装床栏,于卫生间内防滑垫予以放置,同时将高度适宜的扶手安装在走廊与室内。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幼小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取玩具或者暖色调图案对房间予以装饰,在日常护理中与其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如通过书写、手语以及口语等一系列方式使其感到轻松、舒适,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爱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孤残儿童的实际状况,为其安排相应的任务,并督促、指导其完成,以此进一步提升孤残儿童的自主能力,并给予适当奖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提升孤残儿童具备的生活能力。

1.2.3 康复护理

孤残儿童的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训练与肢体训练,护理人员应当按照不同孤残儿童具备的不同特点,为其制定一个相应的康复计划,使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更具针对性、合理性。

1.2.4 社会群体活动

为了使孤残儿童更好的适应、融入社会,护理人员应当多组织、引导孤残儿童到邮局、超市、公园以及游乐场等一系列社会场所中去,向其说明到达目的地的具体路线与方法,使孤残儿童在感受优美风景的时候,对其视野予以进一步开阔。同时,社会群体活动的开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孤残儿童的社会公德、环境保护意识予以培养,这样不仅能够使孤残儿童做到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增强了孤残儿童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增加了孤残儿童的自信心。

2 结 果

孤残儿童护理中换位思考的应用,能够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角色互换,进一步增强孤残儿童服务的针对性、合理性,使孤残儿童能够积极主动的与外界接触,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对于自身的社会价值有一个肯定;本组孤残儿童64例护理中,护理人员进行换位思考之后,加强了所有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了孤残儿童的不良心理,无1例发生抑郁、自残行为。

3 讨 论

大多数孤残儿童在心理上均存在自卑状况,无法对自身的生理疾病予以正视,而且拒绝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喜欢与自己有相同境遇的儿童玩耍或者独自玩耍,导致自身性格孤僻,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非常差,甚至对于融入社会存在抵触心理,不理孤残儿童的正常生活与学习[3]。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孤残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当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孤残儿童考虑,积极主动的对其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予以处理,增强孤残儿童的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孤残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与心理实际状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

孤残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具有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予以特殊护理。换位思考要求每一名护理人员设身处地地为孤残儿童着想,还要求护理人员对孤残儿童的需求予以全面了解,从根本上了解孤残儿童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使孤残儿童敞开心扉[4]。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对孤残儿童的感受予以体谅,主要在于大多数孤残儿童均有自卑、自闭心理,对于外界会产生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对于外界交流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对孤残儿童的恐惧心理予以有效缓解,消除孤残儿童对外界帮助的抵触情绪,使其能够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

孤残儿童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功能障碍程度不尽相同,随着年龄增大其功能障碍程度也会愈发严重,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加大护理力度。相关研究报道中明确提出,应当从赋权、社会、生计、教育以及健康等一系列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无障碍”软硬件环境建设,在此基础上提高孤残儿童的社会理解[5]。

本研究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换位思考之后,所有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均一定程度的提升,孤残儿童的不良心理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1例发生抑郁、自残行为。这一结果表明,换位思考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孤残儿童护理的整体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1]董 莉.换位思考在孤残儿童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1):100-101.

[2]蒙丽萍.换位思考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12):66-67.

[3]潘晓琼.医患沟通与换位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2,7(20):3189-3190.

[4]郭淑萍,孙碧梅.浅谈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换位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55-956.

[5]王雪华.换位思考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 5(21):176-177.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6.09.112.02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人员儿童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