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清
(包头市第四医院骨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秀清
(包头市第四医院骨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将对留置针时间影响的相关因素去除,降低因留置针引起的并发症,尽可能将留置针的优势发挥出。
临床;护理;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即套管针,其主要是由先进优质的生物材料制作而成。近些年来,套管针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且已经成为当下临床供给营养以及急救用药的关键途径。套管针的主要特点为:套管柔软以及操作简单,此外,还具有不因留置套管时间久而导致血管壁穿破的优点。在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导致的痛苦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效率提高。但如何使留置针的使用更具准确性,是当下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热门内容。本次主要讲套管针技术应用的情况综述如下。
在对血管进行选取时,尽可能选择长度以及粗直适宜,同时较为充盈的血管。避免选取下肢静脉,静脉选取应较粗、留置针选取应较细。如此方可促进血管与管路间的血液流动,尽量减少其内壁相互接触的机率,进而使静脉炎发生被降低。留置针时间得以延长。
对于需要卧床过久的患者而言,留置针的使用应避免选取在下肢静远端,同时留置的时间尽可能较短。主要原因在于长期卧床患者很容易产生血栓,且其下肢的发生率相对于上肢要高得多。
穿刺时可选取活动方面且弹性较好的血管,在距离穿刺点10~15 cm的位置进行止血,对穿刺的部位实施消毒后,将留置针套管旋转松动并通过15°~30°进针,待见回血后将穿刺的角度稍稍降低,其后持续往血管中进针,进针深度约为1~2 mm,确保外套管尖端完全置入血管。其后应用右手对针芯进行固定,而左手则将外套管缓慢推入,将止血带松开后便可实施固定措施。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单手在退针芯的同时将外套管置入,此种方式的穿刺成功率也较高。
固定时一般应用3 M透明胶体,将穿刺点作为中心进行固定,在针体固定的同时还可对针眼进行有效保护。此种固定方式易行简便。应用盐水实施封管处理过后,可将留置针延长的一部分于留置针外侧根部紧贴,同时顺着穿刺端进行反折。将反折的部分应用胶布于针翼上固定牢固。无血液于留置针反折部分进入便能够使导管使用期限被延长。
本次应用的肝素帽可选取正压接头来代替。仅需应用盐水0.9%5 mL实施封管便可,降低了加药程序过多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具有不易堵塞、简单经济、有效操作的优点。
有关静脉留置针最理想的留置时间我国当下尚无明确的标准。研究得出,美国输液护理学指出为3 d。另有相关报道提示为5 d,则静脉炎出现的可能性为零。因此本次可建议将5 d视为留置时间。经在临床使用中对留置针进行观察后得出,留置的时间还会为血液粘稠度所影响,异常血液粘稠度的患者其静脉留置针所留置时间与正常患者相比明显要少。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得出发现,若固定无效,则会导致留置针出现脱出以及移位情况。对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来说,特别是在夜间,留置针极易被拔掉,因此必须要妥善固定,若患者依从性较差可与其家属进行沟通,情况必要时可应用约束带。
(1)静脉炎护理:静脉炎主要表现为:顺着静脉的走向有条索状红线形成,患者局部组织有疼痛、灼热、肿胀以及发红等情况。偶有发热以及畏寒等症状。对此需采取的护理措施为: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应用碘伏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同时对患者的局部反应进行仔细观察[1],若患者主诉不适感或有异常情况出现则需及时采取拔管措施,同时避免在此部位进行输液。静脉炎发生后将患肢抬高并实施制动处理。早期可采取冷敷,而晚期则可实施热敷,如果出现合并感染情况,则需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液体外渗的护理对策:一旦出现液体外渗的情况,则需即刻停止输液[2],将针头与穿刺部位更换后再次穿刺。在此过程中需将导管固定妥善。嘱咐患者尽量减少肢体活动量。情况必要时可对其肢体进行约束,将患肢抬高以使肿胀减轻,此外,还可实施局部热敷,使渗出液吸收与静脉回流得以促进,最终使患者的水肿和疼痛减轻。
(3)套管堵塞的护理措施:为有效防止套管出现堵塞的情况。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后,需对其管道实施彻底地冲洗。治疗过后应用盐水进行冲管,确保残余的药液均于血管内冲入,封管时正确处理。
(4)皮下血肿的护理:穿刺动作不规范、静脉穿刺不成功,置管操作与穿刺技巧不够熟练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静脉留置针穿破血管进而使皮下血肿形成。对此,护理人员需对静脉穿刺技术有熟练的掌握[3],在实施穿刺时确保动作的熟练与平稳。依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取合理的血管进行穿刺,有效防止出现皮下血肿。
[1]夏莉华.试论1253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心理医生,2014:329-329.
[2]任 伟.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2):276-277.
[3]杨 艳,张亚梅,蒋文娟.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学术研讨会综合刊,2014.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
A
ISSN.2096-2479.2016.09.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