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娇燕
唐代元日朝会诗的构图意识
李娇燕
唐代元日朝会诗是唐代诗人记录唐代正月初一在皇宫举行的大型朝拜仪式的诗歌。元日朝会诗的画面感极强,本文仅从画面结构这一方面分析诗人在元日朝会诗中的构图意识,以期从审美的角度为这类诗歌的研究作出些许的探索实践。
唐代元日朝会诗构图结构
不管诗人们是否拥有自觉的构图意识,元日朝会诗趋向于呈现一幅朝会盛况图,画面感极强。而画面中呈现的构图和布局则是呈现它的最重要的方法,以此有效地展现了唐王朝盛大的国家实力。
1.背景的设置。元日朝贺开始的时间是在天将亮之时,元日朝会诗中有写到“暧暧城霞旦”(李元操《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先知曙色分”(张莒《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都有花费笔墨在勾勒绘制元日朝会图的背景。以破晓为背景是适应朝会图主题的表达的。既然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朝贺就要开始,而且朝会的礼仪之繁杂,每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那么朝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必然要在开始之前,即黎明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因此,可以想象,在朝会开始之前,整个皇宫必定灯火通明,那时的灯火都是自然火,为橘色或黄色,整个大明宫庄严肃穆的宫殿在那一天必定金碧辉煌。而且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认为:“橙色是处于最辉煌的活动性焦点。”[1]从背景上就为整首诗定下了辉煌华丽的底色。诗人们以破晓为整个元日朝贺诗的背景,不管诗人是否有意为之,但是这类诗歌中大多都会绘制破晓背景。《全唐诗》中有记载的元日朝贺诗,提到朝贺开始的时间是在黎明曙光初现时,如许敬宗《奉和元日应制》的“霜空澄晓气,霞景莹芳春。[2]”《元日早朝》耿湋“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3]”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经过诗人们的选择,但从客观事实的结果来看,又确实达到这种效果。正月初一正是寒冬之时,北方破晓的早晨异常寒冷,“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4]”(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空气中还带着凉凉的薄雾,与风尘仆仆赶来上朝的人和正在朝中准备朝拜事宜以及即将开始的朝会活动形成对比,为突出元日朝会的热闹喜庆打好了冷色调的底色。
2.空间分布。元日朝贺诗中的空间布景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不一样,它几乎不留空白,不给欣赏者留有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在这种不留空白的空间构图中,诗人以最强烈的色彩和声音充斥着欣赏者的耳目,似乎要让他们无暇顾及个人的情感表达。如王建《元日早朝》,这首诗描写的是朝会举行前后两个不同的画面。在朝会前的画面,主要是通过视觉上的“填塞”绘制的:宫中全景是已经备好的礼乐用具,宫门外的是准备入场就席的各国使节和穿戴好元日朝会的礼服衣帽,宫中是尚在寝宫的帝王,环宫城内外的是正在守卫皇宫安全的羽林军士。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东方尚未露出白光的夜色里,夜色笼罩着皇宫中昨晚早已遍布群殿的彩旗和仪仗。整幅图画都布满了参与朝会的人和物,画面上再没有可以填充的空间了。
而在朝会开始时,仪仗队分庭左右为皇帝开路,皇宫里被音乐、舞蹈充斥着,呈现出热闹欢快的气氛。音乐演奏者用音乐之声为皇帝送上新年的祝福。诗人开启视觉、听觉,去感观当时朝会的盛况,呈现的是三维动态的效果,不但将画面毫无缝隙地填满,更是将朝会现场的声音、影像用文字记录了下来。
3.虚实的处理。艺术境界的虚实相生之美,从艺术创造的具体技法上看,是虚实与显隐藏露、疏密详略、浓淡聚散、宾主倚正等。[5]这里主要谈朝会诗的显隐藏露。上文提到的背景的处理,也是一种显隐藏露的一种处理方式。元日朝会诗画面上的显隐藏露主要体现在声音的处理上,这与写实的绘画不一样,诗歌用文字描写声音,欣赏者则用自己生活经验和想象再现当时声音的原貌。如“鸣珮随鹓鹭,登阶见冕旒。”[6]百官腰间佩戴的玉配饰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由“鹓鹭(鵷和鹭飞行有序)”可知,百官正班型有序地行走在路上,玉佩发出的声音必然不只是一处,而是一列列的队伍同时在碰击着,就像钢琴键上被演奏者按照一定的旋律按下音符键一样,在演奏一曲曲清脆的乐章。
诗人们像史官一样如实地记载了唐代元日朝会活动的整个过程和礼仪,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诗歌的语言将其呈现于纸上,历史的真实和诗歌的美在这里统一起来。笔者认为,元日朝会诗要体现的是中央皇权,凸显大唐帝国威仪,重心不在个人情感的表达上。因此画面美就成为这类诗歌美的价值所在,而它的构图则是造就画面美的重要方式。
注释
[1]郭凯军《色彩心理浅谈》[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2 期2003年6月转引自(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2]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35_5,[M]中华书局,1979年.
[3]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69_17,[M]中华书局,1979年.
[4]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93_63,[M]中华书局,1979年.
[5]胡立新,余国宇《解析艺术意境的虚实相生之美》[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4期,2001年8月
[6]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280_52,[M]中华书局,1979年.
(作者介绍:李娇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