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延伸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松江现代农业的竞争力

2016-04-02 23:14顾奇靖黄桂弟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松江区现代农业竞争力

■顾奇靖 黄桂弟

加快农业延伸产业发展有效提升松江现代农业的竞争力

■顾奇靖 黄桂弟

现代农业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传统农业与农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产业,而其延伸产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力量。从今后一段时期来看,传统农业的稳定性已经得到了有效保证,但要有新的突破点,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的发展水平将逐渐成为制约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延伸产业发展是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有利于促进松江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社会进步、城乡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本质的区别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传统农业即为产中领域,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四大类为主,部门结构、内涵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且作业分散,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以较少的产出、较低的效用占用较多的人力。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更为完善、物质装备更加先进、管理方式更加高效,经营突破了单一的农业部门。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了产业的拓展延伸,形成“接二连三”的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生产条件更为完善、物质装备更加先进,管理方式更加高效,经营突破了单一的农业部门。由此可见,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二)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是必然趋势

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国家开始注重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与工业、商业、服务业多产业领域的融合,拓展农业的内涵与外延,以此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不发达国家的农业仍然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发展中国家开始注重农业与加工业相结合,而发达国家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先进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都能代表农业的这种发展趋势。

201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在农村。“三农”工作2015年三大要点中,提到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支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把农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群众的自主选择。要因地制宜,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

(三)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的问题

一个完整的现代农业体系,包含了传统的农业,以及向二、三产业延伸的所谓“接二连三”部分。在传统农业稳定向好的基础上,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是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的问题。一个区域农业的发展状况,取决于该区域的竞争力大小,而该区域竞争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其产业内部结构状况。产业竞争力既是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又是综合竞争力的主体。而农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从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其做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与分析。但当进入实际应用领域,我们更希望能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把农业竞争力的强弱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出来。为此,我们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来反应映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寻找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为了更好地分析松江区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了解现存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我们通过引入产业竞争力概念来进行综合评价。

(一)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产业竞争力是个比较概念,为了更好地把握竞争力程度,需要对它进行综合评价。产业竞争力可以是不同地区的同一个产业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产业间的比较,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把握松江区现代农业中“接二连三”产业竞争力强弱,以便为松江区的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的发展寻找对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二是重点和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二)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

根据竞争力的内涵和研究的需要及指标选取原则,从市场竞争力、产业营利能力、产业增长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技术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六个层面共选取了13个指标,建立了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市场竞争力指标(市场占有率、拥有出口企业的企业占比、产品具有品牌的企业占比)。按照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市场竞争力反映了产业开拓市场、占据市场的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市场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产业当前竞争力的强弱。

2.产业营利能力指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它反映了企业生产能力和产业获得利润的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3.产业增长能力指标(销售增长率、从业人员增长率)。它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产业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4.产业发展水平指标(采用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企业占比、职工平均工资)。产业的发展是通过企业的微观发展来实现的,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产业持续增长的基础力量和主体力量,企业的发展及其竞争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水平。

5.技术竞争力指标(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近5年有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占比、技术创新费用投入比率)。技术进步速度是产业开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一般情况下,产业技术进步越快,则产业越有竞争潜力。

6.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它是产业长期良性发展及竞争力持续提升基础。

(三)评价方法的选取

为了得到全面、详实的数据,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区涉及现代农业“接二连三”的企业进行了《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问卷》的全面调查,涉及全区所有的16个街、镇,共计280家企业。在问卷数据整理方面,对回收的280份问卷进行有效性判断,对其中由于疏忽导致的错填漏填形成的畸高畸低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确定有效样本256份,再根据评价体系相关计算公式整理,得出松江区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样本数据。

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计算,近5年松江区现代农业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呈现波动性起伏

从5年得分来看,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在50分上下起伏,说明现代农业延伸产业发展相对处于起步阶段;从趋势来看,呈现下降态势,从2010年的50.9分下降到2014年的42.8分,下降了8.1分,较为明显。但从5年的过程来看,并不是简单的一路向下,而是夹杂着波动性起伏,分别在2011年、2013年出现了54.0和52.6两个高点,使得5年呈现M形的走势。

(二)从市场竞争力来看,呈现逐年减弱态势

市场竞争力得分从2010年的21.9分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19.2分,呈现逐年减弱态势。主要涉及“市场占有率”、“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占比”和“产品具有品牌的企业占比”三个指标。“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的9.0分降至2014的5.9分,说明现代农业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逐年减弱。“拥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占比”则从2010年的2.5分提高至2.8分,并在之后的4年里维持了这个得分,说明有出口业务的企业比重常年维持在固定的水平,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的企业具备了开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产业的发展相对成熟。“产品具有品牌的企业占比”5年内得分保持在10.3-10.5分,得分相对较高,说明松江区现代农业企业的品牌意识较强,正是该项指标的高分,弥补了市场占有率得分的逐年下降。通过比较分析这三项指标不难发现,真正促使市场竞争力下滑的原因在于市场占有率的逐年下降。

(三)从产业营利能力来看,处于中等水平

产业营利能力得分从2010年的11.8分上升到2011年的16.1分,之后3年逐年下降,2014年降至8.7分。主要涉及“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销售利润率”得分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值,为13.5分,尽管之后逐年下降,但是相比目标值,实现程度基本上都达到50%以上;而“总资产利润率”尽管得分相对稳定,一直在2.5分左右起伏,但是相比目标值,实现程度仅在40%左右,处于中下水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产业营利能力缓滞不前,处于中等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资产利润率较低,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一般,资本收益率较低。

(四)从产业增长能力来看,表现为起伏不定

产业增长能力5年间得分起伏较大,高至2013年的9.4分,低至2012年的2.9分,说明产业发展受影响因素较多,并体现在生产销售上,还不能实现稳定增长。主要涉及“销售增长率”和“从业人员增长率”两项指标。“销售增长率”平均得分在4.5分左右,相比目标值13.6分距离较大,说明企业销售并不稳定,产品竞争力不强,通常一年大幅增长后便伴随第二年的增速大幅放缓。“从业人员增长率”得分较低,距离目标值2.7分有很大的差距。“从业人员增长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人员的增长通常与企业的发展规模、速度联系在一起。从业人员增速处于低位,一方面说明该产业的吸引力还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自身发展的速度并不快。

(五)从产业发展水平来看,处于较高水平

产业发展水平得分从2010年的2.5分逐年上升至2014年的2.9分,目标值实现程度高达85%,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涉及“采用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企业占比”和“职工平均工资”两项指标。“采用信息化经营管理的企业占比”得分从2010年的2.2分上升至2014年的2.4分,相比目标值2.8分实现程度达86%,说明现代农业企业采取了更为高效、科学的信息化经营管理。“职工平均工资”得分从2010年的0.3分提升至2014年的0.5分,表明5年间职工工资收入逐年提高,且增幅明显,83%的目标实现程度说明收入水平的绝对量也处于较高水平。从这两项指标的速度趋势与绝对量数据来看,在未来的几年发展中,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因此可以预见,产业发展水平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六)从技术竞争力来看,科创意识较强

技术竞争力得分从2010年的7.8分提高到2013年的8.9分,并且在5年间始终保持稳定的高分。主要涉及“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近5年有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占比”和“技术创新费用投入比率”三项指标。“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得分始终维持在0.3分左右,距离目标值0.8分差距较大,实现程度仅为38%,说明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十分突出,技术人员占比低会降低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同时也反映出研发投入的人力水平较低。“近5年有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占比得分保持在2.6-2.7分,实现程度高达90%,说明近5年里现代农业企业对于新产品的研发还是非常重视的。“技术创新费用投入比率”得分从2010年的4.9分提升到2013年的5.9分,并且5年间目标值实现程度一直维持在70%以上,说明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投入较大。综合对比这三项指标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企业的科创意识较强,投入巨大,但是在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上略显不足,如果能在费用投入与人才投入上做到平衡共进的话,整体技术竞争力的优势会更为明显。

(七)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看,不容乐观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较低,且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从2010年的1.8分降至2014年的0.9分,距离5.8分的目标值越来越远。得分的降低意味着产业能源消耗强度逐年提升,万元产出消耗的能源费用不断上升,意味着生产相同的产品,消耗的能源费用越来越多,这对于现代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进一步增强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1.提高产业营利能力

从5年总体情况来看,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竞争力中营利能力只是处于中等水平,产业营利能力主要由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两项指标决定。从数据来看,5年平均“销售利润率”为6.4%,且从2011年开始逐年呈现下跌态势,从8.8%下降到2014年的3.5%,距离目标值10.8%越来越远;另一方面,5年平均“资产利润率”为3.6%,较为稳定,但是距离目标值8.0%也有较大的距离。从分类分析得出的原因来看,营利能力薄弱的企业类型主要为2000年以前成立的老企业以及国有集体资产以外的其他内资企业,主要为私营企业。从数据来看,其他内资企业的数量最多,占比达到总量的75.5%,因此其营利能力的薄弱对全区的影响最大。

建议进一步提高这些企业的产业营利能力,一是努力降低人工成本,67.5%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压缩了企业的营利能力。增加政府资金支持,全区仍有37%的企业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减免部分税费,建立企业用工补贴,或者适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以缓解劳动密集型企业暂时困难。二是丰富原材料购进渠道,从调研数据来看,44.5%的企业需要从外省购进原材料,甚至有8%的企业从外国购进原材料,无形中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可以在本市本区丰富原材料购进渠道,降低成本。

2.稳定产业增长能力

从5年总体情况来看,松江区现代农业延伸产业增长能力并不稳定,产业增长主要依靠销售增长。从分类定位的结果来看,共计有7种类型的企业需要提高产业增长能力,说明这是全区现代农业企业的共性问题。因此,建议进一步稳定产业增长能力,拓宽销售渠道,稳定产品销售量。从调研数据来看,企业的销售渠道较窄,78.3%是直接销售,电子商务使用率极低,目前松江区现代农业企业的电商营销建设较为缓慢,仅11家企业开通了电子商务销售渠道。2014年,9家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收入为1658.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7%,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是采用传统销售模式。全区“接二连三”企业中,设有电子商务部门的占7.9%;没有电商部门但正在筹划成立的占22.9%;没有电商部门且不考虑网络营销方式的占69.2%。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资金,电子商务虽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庞大的资金投入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担的;二是缺乏合适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政府组建的官方销售平台少之又少,靠自营网站来做电商销售成本又太大;三是在销售过程中,物流成本高、损耗大、网络产品同质化严重。

建议政府推出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政策。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特色搭建平台,区域内的相关企业解决冷链物流问题,并以自愿加入为原则,政企合作,使得产品在电商网络中进行流通销售,以此拓宽销售渠道,保证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提高部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从5年总体情况来看,松江区现代农业技术竞争力总体较强,但部分类型的企业技术竞争力较弱,如中心城区的企业、2006年以后成立的企业以及国有集体资产企业。这些企业技术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可归结为人才的缺失。2014年,松江区现代农业从业人数中,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仅占10.1%;拥有相关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7.8%。因此,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吸引技术人才。科技创新是提高销售量、利润率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费用投入比率降低,会造成整体产业盈利增长能力的退步。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相关部门可以设立相关资金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加快新产品的推出。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相关技术人才进入现代农业延伸产业来激活产业动力,提高技术人员占比,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可以采取政府企业通力合作的方式开展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现有人才的网络和营销能力;或是加强与大中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鼓励吸引相关人才到农产品电商领域来。另一方面引导相关营销人才进入现代农业延伸产业,营销策略的优化、拓宽市场、丰富营销渠道,是保持企业良好发展势头的重要因素。当人才缺失和创新停滞的问题解决时,相信这些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也会得到恢复。

(四)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5年总体情况来看,松江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尽管松江区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总量和规模,但是相比全市水平,仍有较大不足。

一方面龙头企业的引导力较弱。从构成来看,松江区“接二连三”产业占现代农业比重为47.3%,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而全市“接二连三”产业占现代农业比重已达72.1%,传统农业占比仅为28.9%。建议进一步提高松江“接二连三”产业的比重。根据期末从业人员数来划分企业的规模,不难看出,当前“接二连三”的企业中多为小微型企业。2014年,企业人员10人及以下的企业为113家,占44.0%;11-50人的企业为109家,占42.5%;51-100人的企业有15家,占5.8%;100人以上的企业有20家,占7,7%,且多为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因此,应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要注重产业延伸,抓好加工流通,要从中积极发展“龙头”企业。目前松江区有很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已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力度,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应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合作领域,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围绕特色产品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支柱性农业龙头企业。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突破。要强化产销结合,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参与农产品销售,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开辟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另一方面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得分较低,5年平均目标值实现程度仅为23%。主要为加工销售行业、西北片区的企业、2000年以前成立的企业以及外商、港澳台投资的企业,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建议政府着重加强扶持这几类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支持或政策指导,通过税收减免、提供高效服务、融资支持等途径,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顺利转型。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或资金支持,精简各类审批手续,建设与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销售平台,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保险体系,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松江区调查队)

猜你喜欢
松江区现代农业竞争力
行政法漏洞的认定与填补——以上海市松江区“天价砍树事件”为例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学四史”主题活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郊外の学生街・松江区で暮らす
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