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2016-04-02 20:02:03韩长赋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十三五化肥农产品

■韩长赋



“十三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韩长赋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十三五”规划纲要做了全面的部署,我们要突出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长期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五个重点任务。

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

“十三五”时期我们不追求粮食连续增产,我们是不是要“十三连增”、“十四连增”?不追求这个,但是要巩固和提升产能,年度可以调节,但是只要市场需要,就可以产得出、供得上。目前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多隐忧:一是耕地数量减少。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城市发展快、工业发展快,1996年到2011年全国耕地净减少了1.25亿亩,当然我们也讲占补平衡,也造了新地。二是耕地质量下降。我们占的地都是好地,城边、路边可灌溉的好地,我们补的地很难和占地质量相提并论。另外这些年超负荷耕作,一些地方土地越种越硬、越种越薄,耕作层变浅、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凸显,耕地质量堪忧。三是科技支撑能力依然不强。跟发达国家比,我们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比人家低10-2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0-40个百分点,不少科研成果还在实验室里。因此这些问题也是我国粮食产能的瓶颈制约。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首先要抓住耕地保护这个根本。对此中央态度十分鲜明、十分坚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保护耕地要像保护文物那样来做,甚至像保护大熊猫那样来做”。所以“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现在我们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农业部和国土部正在做这项工作。根据纲要部署,要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要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与保护提升行动,总的来说要做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藏粮于技”,就是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农业要转到创新驱动上来,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第一位的是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搞农业要有效益,没有效益要素都流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上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这几年,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需求快速转变,可以说是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但农业存在着产销不对路的问题,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还不多,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可以说市场“买难、卖难”并存。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需要,提升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使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当然我们这样调整结构也不是简单地“压粮扩经”,过去我们搞过,教训很深刻。

“十三五”时期,我们的结构调整要做好加减法,要增加高端的有效供给,减少低端的无效供给,推进农业供给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有的时候,我们说中高端消费的阶层可能还是少数人,少数人在别的国家可能就是少数人,在中国少数人也不得了,中国有13多亿人,少数人就是很大的量,10%是1亿多人,20%就是2亿多人。全世界哪里有2亿人中高收入,但是这一两亿人就是一个大市场,所以很多国家为什么喜欢变成中国人旅游的目的国,就是想要中国人来买东西,中国不少人有钱。我们很多人到国外去抢购农产品包括抢购奶粉。其实咱们的奶粉不错,但是大家还是不太放心,抢购奶粉给人家送钱,人家还限购。所以两会的时候,面对记者采访我说了一句话,国人到国外抢购奶粉是中国人的耻辱。我说这句话网上反应还比较强烈。我们要调结构,要增加中高端的供给。现在大家搞网购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是产品的一致性。我们产品一致性的问题,不光农业,工业也有这个问题,你买第一个东西挺好,买第十个东西就不灵了,农产品要有一致性。第二是标准化的包装、冷链运输、物流配送,这套都得有,不然淘宝淘来的东西可能就变质腐烂了。网购农产品比如苹果,它也不可能从陕西自己飞过来,所以我们现在这套东西都要搞。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玉米、生猪和牛奶三个品种的调整。

一是调减玉米。因为这些年粮食增产多,大头是玉米,现在粮食库存多,主要也是玉米。由于连年丰收,需求下降,目前玉米库存较多出现的阶段性剩余需要适当调整。现在石油降价,玉米就卖不出去。我在吉林工作过几年,吉林有很大的企业生产燃料酒精,石油只有涨到每桶60美元以上时,企业生产燃料酒精才能赚钱,每桶60美元以下就不赚钱了。前几年,每桶石油曾经达到120美元,那个时候用玉米生产燃料酒精很赚钱,现在石油一降价就有问题了,所以多种原因造成了玉米的阶段性剩余,现在我们在进行玉米年度种植的调整。去年,农业部制定了玉米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玉米的面积要调减5000万亩以上,今年要调减1000多万亩,估计接下来要调两三千万亩,到2020年,那个时候种植面积比现在要减5000万亩。调减的主要区域是北方的农牧交错带、西北干旱地区、西南石漠化区,形象地说就是“镰刀弯”地区。这一区域是过去十年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发展最快,也是产量低而不稳的非优势区。调减玉米,重点是种养结合、粮豆轮作,发展青贮玉米和青饲料等作物,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

二是稳定生猪。“猪粮安天下”。近期猪肉价涨比较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轮价格上涨是经历了三年多的低迷,从去年4月份开始上行,到今年3月末,猪肉零售价格同比上涨38%,活猪价格同比上涨57%。我们最便宜的时候,活猪4块多钱一斤,现在9块多钱一斤。这轮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生猪周期。过去三年猪价低迷引发产能适度调减,我们的存栏下降,母猪也减少,所以生猪周期进入价格上涨的通道。因为三年多低迷,养猪亏得一塌糊涂,散户都退出,就剩下规模养猪场了,所以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恢复性和补偿性,这是一个猪生产周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供给减少。猪确实少了,大城市郊区、水网密集区、人口密集区,都在调减生猪的规模,现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周边都在禁养、限养。我们前段时间调查10个省,这10个省就同比减少饲养量2000多万头。另外养殖主体也在调整,我们这些年在抓生猪规模化养殖,因为散户一涨价全补栏,一降价就卖光。现在村庄在搞环境治理,所以大量的散户、小规模饲养户纷纷退出。我们多年的经验数据是,如果出栏超过5%以上,价格就会大跌,如果小于5%,就会大涨。预计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但不会出现暴涨,四季度随着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趋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生猪区域布局,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生猪养殖绿色发展,保障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既让老百姓吃得起,又让养殖户有钱赚。我们很多的物价特别是食品,这头涨价了,城里人就有意见,那头一降价,农民就有呼声,所以政府得两头顾。但是,农民说你们在城里,离城里近,你们光听见城里人的叫声,听不见我们的哭声。

三是提升牛奶。“奶瓶子”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2000年的时候,我国人均乳品占有量不足8公斤,现在提高到近30公斤。市场上乳制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奶业以前出现过一些问题,最典型的是三聚氰氨事件。八年过去了,但是市场对国产奶粉还缺乏信心。其实这些年我们国内的奶业也是痛定思痛,牛奶品质在不断提升,现在我们90%以上的牛奶都是机械化挤奶,除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还有一些游牧民族自己挤牛奶打点奶酪、做点茶以外,商品化的牛奶基本上没有人工挤的,看不见挤奶姑娘了。只有机械化挤奶,才可以封闭运行,防止非法添加,才能够发展冷链运输,保鲜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目前营养和卫生各项指标,均符合优质奶源的标准。今后我们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选育优良品种,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提质量、保安全、打品牌,恢复国人对国产乳业的信心。

此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还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休闲农业,使城里人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赏花摘果、体验农耕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时可能一到周末去郊区会出现行路难,越是风景好的地方越拥堵,但农民心里会高兴。

三、推进生产标准化和监管信息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质量安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确实我们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食品安全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但是也有一些是不实的传言,比如说吃香蕉会致癌、草莓是被催熟的。而且比较头疼的是,农民的草莓下来的时候传这个,农民香蕉下来的时候传那个,确有问题咱们要解决,但是不要跟农民过不去。春种秋收,丰收之后卖不出去,农民怎么办?经常有人在网上号召不要吃鸡,有的鸡确实有问题,但是号召不要吃鸡那就是不负责任。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谣言,就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小的恐慌,影响市场信心,给生产者造成极大的损失。当然我说这个是现在存在的情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要把它摆在优先的位置。

习总书记曾经讲过,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品,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人民政府有责任保障人民吃得安全,所以这个事我们农业部门责无旁贷。农产品进市场进工厂之前,质量安全是由农业部门负责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履职尽责。实事求是讲,目前我们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在提升,不是稳步下滑,不是越来越差。我们抽检几大类农产品,抽检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比我们在2001年开始进行抽检工作时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当时搞了一个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不光农产品,包括食品,说没标准,那个时候确实没标准。现在我们标准很多,几乎天天制定标准。那个时候没标准,怎么就安全?怎么叫无公害?讨论半天,最后有的同志提出来,形象地说,就是“吃了不倒”。现在我们的标准和那时不一样了,应该说我们的标准制定、检测手段,都已不能同日而语了。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就,的确是不容易的。

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农产品的消费量、食品的消费量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很小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而且还要看到,我们农产品以及食品安全领域里面存在不少隐患,有两大隐患是发达国家没有的:一个是我们经营主体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种菜,发达国家都是大企业,我们有多少农民种菜,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菜。我们有6000多万个养猪主体,农业化社会企业都有几千家、销售单位60多万家。我们千军万户搞生产,千军万马搞流通,所以我们的监管难度比他们大多了。第二个,我们民族的消费方式也和他们不一样。我们的饮食习惯是风味小吃,喜欢吃鲜活,生猛海鲜,现宰现吃。活鸡、活猪、活鱼长途贩运。在西方人看来,这个鸡能运2000公里,猪也跨好几个省,不可思议。他们是就地屠宰、检疫、冷链运输。我们不行,我们得吃活鸡。这个消费方式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我们过去很多问题发现不了,是因为以前很多东西没有标准,而现在的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以前的设备相对落后,现在我们的设备越来越好,检测项目越来越多,很多以前发现不了的问题,我们现在都可以发现,给加强农产品以及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了支撑。尽管一些问题是局部发生的,总体可控,但也要看到,我们很小的比例就是很大的绝对数,搞不好就可能酿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尽管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虽然不能做到零发生,但是要坚持零容忍,即使有1%的问题,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千方百计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源头可控制。要在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推广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要依法严管、全程监管,搭建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可追溯体系。这块肉、这个菜从哪来的,从哪生产的,要实现全流程的监管。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农业要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的短板,坚持“合理利用”和“保护治理”并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要通过努力,使绷得过紧的农业资源利用强度减下来,以前复种指数很高,今后不能这么复种,复种指数越来越高不行,要使农业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必须打好三场硬仗。

第一个硬仗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治理攻坚战。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大家都很关注。我们提出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就是要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把禽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基本利用起来。但化肥农药要控制、减量,不等于不用。第一,化肥肥料包含氮磷钾等元素,庄稼需要。第二,不用化肥,农产品将大量减产。现在有的研究人员算账,说把化肥用的总量都除到粮食身上,10斤粮食需要1斤化肥。账不能这么算。现在粮食使用的化肥大体占化肥总量的40%左右,另外40%多用在水果、花卉上。别看我们的花搬在家里挺鲜亮,其实都用化肥的,还有绿化需要用,种树、种植草坪都用化肥,也占到10%以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确实化肥用得多、肥效低、利用效率低,这是必须要解决的。

我当村干部的时候没有肥料找化肥,集体经济指标一年给我2吨化肥,玉米追一遍肥都轮不上,所以说就得为生产大队的地去想办法找化肥。那个时候研究怎么增加化肥,因为缺嘛,现在研究怎么减少化肥。但是你说当年找化肥不对,我也不那么认为。说到农业的面源污染我还得说一个事,很多同志以为农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这个说法不够准确。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量不等于实际的污染量,田里的化肥虽然只有35%的利用率,实际上剩余的部分,被农田沟渠缓冲带,还有下级农田吸纳了,真正流到水里的只有7%。为什么我们的华北平原,还有黄淮海平原,第一种麦子,第二种玉米?上一季麦子没吃净的化肥可以接着用,玉米就吸收了,玉米叫懒庄稼,玉米不用管,到秋季收就是了。另一方面,农业的面源污染很多是可逆的,工业污染是不可逆的,只能靠稀释。农业面源污染很多可以通过农业吸收消化,比如种芦苇就可以稀释,可以消减、吸收。还有一条,农业本身就是最大的绿化工厂,到东北看看,六七八三个月,满眼绿色。所以对于农业的污染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解决,但是也不能脱离实际过度渲染,这是一场硬仗、持久仗。

第二场硬仗是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主要是三大任务:一个是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主要在湖南一些地区搞试点,治理修复是一方面,还有调整结构,不种富吸收镉的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第二个减少地下水超采区小麦生产。小麦要灌溉,不下雨就得抽地下水,抽水地下水位就会下降,所以不种麦子,改种雨热同季的玉米。还有一个东北黑土地退化问题要治理。现在黑土地土壤变硬问题解决了,因为我们使用大量拖拉机深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黑土层变薄的问题、肥力下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们正在采取措施,研究制定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在长株潭地区和河北搞治理试点。

第三场硬仗是实行轮作休耕和退耕还林还草。“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试点,从今年开始试点。但是大家要理解,不是简单地弃耕,而是要让土地的生态恢复,更好地永续利用。所以现在我们正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轮作休耕办法,对北纬25度以上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总的是要把生态承载力弱、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下来,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可以发展畜牧业。这些耕地全国大概有几千万亩,退出来以后,对全国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很小,因为它产量很低。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过去我们依靠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承包经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是很难得的。目前我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7亩多,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现代生产要素引入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所以“十三五”时期,要在扩规模、育主体、提服务上下功夫,提高农业规模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扩规模就是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我们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不是简单地小户归大户,土地流转是一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多种形式,既可以土地流转,也可以是土地托管、土地入股,还可以搞合作社。现在土地托管很受农民欢迎,有的是全托,我打工去了,家里老人种不了,我就把土地托管给别的农户、种植大户,或者托管给合作社,或者托管给农业企业,每年你给我多少粮食,或者其他产品。还有一个是半托,我自己种地,但耕地、播种、灭虫托给你,收获的时候,我没有收割机收割也托给你,这都是适度规模经营形式。

土地流转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和主体经营能力相适应,不是进度越快越好、规模越大越好。要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搞大跃进、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对于留守妇女和老人不愿意完全放弃土地经营权的,既可以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土地全托管半托管、联耕联种等形式,也可以让小规模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政府主要是搞好指导服务,当前要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育主体就是要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给传统农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总体而言,我们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还需要扶持和引导。中央提出要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当然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绝不能排斥、忽视农户,这是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决定的。

提服务就是要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越是现代农业,越要发展现代化服务。“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公益性服务。现在很多都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大户来搞,包括抗旱浇水,都有专门的浇水专业户。要支持多种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比如小麦跨区机收、农机合作社代耕土地。这些都是比较好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可以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种理想格局。□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展望十三五”报告会上的演讲稿节选)

猜你喜欢
十三五化肥农产品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44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