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芳
(甘肃省山丹县东街小学,甘肃山丹734100)
浅谈小学教学的养成教育
陈芳
(甘肃省山丹县东街小学,甘肃山丹734100)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帮助健全人格,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期,在这一阶段之前,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还未完全养成,因此,在这一阶段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教学以至于让学生有最好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目前的主要研究问题。
小学教学;养成教育;责任心;传统美德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占主导作用。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其既不是先天养成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时间反复练习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最终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小学阶段是学生接收系统化学习的初期,同时也是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引入养成教育无论是对与学生学习方面还是做人方面都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很多学生从幼儿班过渡到小学时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在这段时间内,就需要一个责任心强,以身作则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是一个神圣的存在,堪比于父母,有的时候学生甚至更听从教师的话,在这个时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生面前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
经实践研究发现,板书潦草的教师,其学生的字大多都“龙飞凤舞”;而板书很端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字型都有板有眼,这足以说明教师对学生影响力的巨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首先自己应该做到,如不随地扔垃圾,最后走时注意门窗是否全部关好,教师在做这些的同时,学生会予以关注,并会逐渐学习,从而在教师的带领下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系统化学习的初级阶段,并不具备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的故事,如孔融让梨、闻鸡起舞、凿壁偷光等,这些故事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能够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还能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懂得分享的良好习惯。
由于目前大多家庭都是典型的三口之家模式,学生大多饱受父母的宠爱,在人格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往往不会为他人考虑,做任何事情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为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然后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筛选出最适合对学生最有帮助的故事,在课前几分钟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些故事进行理解,并写出一份读后感,教师通过对学生读后感的阅读在进行下一步具体的教学,并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习惯意识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课内习惯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做小动作的现象,教师在这个时候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代替批评责骂对学生进行帮助。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走到这位学生旁边,直到学生注意到教师的存在,将注意力放回到课堂之中。在对学生课内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听课习惯的培养。
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上课回答问题时学生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举手示意,举手的姿势以及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发音的高低,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举手,给学生进行示范,同时给予纠正。然后在平时课堂提问中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最后形成一种行为习惯。
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多肯定、多表扬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以及需要被肯定的需要,适当的赞扬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对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课外习惯
课外习惯的培养既包括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又包括对学生文明礼仪方面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要制定“养成教育”的教育体系,让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推动剂的作用,促进教育的发展。
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能力,学生犯了错误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识。
2.家校互动。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在小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在学校和在家中判若两人,为使教师对学生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应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3.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虽然认真负责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但毕竟不是同龄人之间的,学生对教师只会更加尊重,而不会产生竞争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夸奖一些在日常表现良好的学生,让这类学生成为班级中的榜样,表现不好的学生为成为教师赞扬的对象,也会约束自己平时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为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将养成教育理论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让养成教育成为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的一种方式。为使其与学科联系更加密切,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小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并清楚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其次,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养成教育理论渗透到学科之中;最后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考察,观察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是否得到改善提高,确定这种教学方式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
养成教育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观念,同时注重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改变传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昏昏欲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金东]
G62
A
1673-9132(2016)33-0108-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