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具体有四点,要求考生作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那些语言粗糙,缺乏美感,干瘪乏味的文章,不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就会被划入低档作文。那么,怎样使作文语言有文采呢?本文仅就用词贴切这一点作一些探讨。
首先,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
同学们多少都尝到了写作的甘苦:想到的不一定能写出来,写出来的又不一定能写好。写出来的往往比原先想到的其生动性和形象性要逊色得多,但文章总是以写出来的为准,真正是“茶壶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才能增强遣词用语的能力。
其主要途径:第一,将日常生活作为源泉。语言的宝库就在我们的口头上,生活中的语言才会是鲜活的。只有这样集腋成裘,才能在表达的时候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挑选最贴切的词语,写出生动的文章。例如2014年江苏卷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有这样的语言:“老妈患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的气氛‘捂暖和了”等等,作者的这些语言活脱脱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积累,读来鲜活灵动、亲切感人。
第二,向中外古今文学大家的语言作品学习语言。掌握词语的多少直接标志着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一些描绘事物生动贴切,作品内容深邃丰厚的大作家,一定是掌握巨量词汇的人。名著佳作读多了,有了比较、辨析,就能体会出词语的精妙之处,把它变为己用。比如2011年江苏卷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拒绝平庸》作者在结尾就化用了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另2015年浙江卷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杯春醪寄余心》开篇即语“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境界俱出,让人眼前一亮。
由此可知,此处对词汇的掌握是“理解—识记—运用”三步曲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量的积累。
其次,要养成推敲词语的习惯。
古人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古往今来,在读书和写作的人们中流传着许多炼字炼句的佳话。
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实“推敲”就是再三掂量,反复挑选,力求把最恰当的词语摆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去。
鲁迅先生曾说:“研究大作家的手稿,看他怎样修改。”这句话也应验到他的身上。《阿Q正传》中有这样的描写:“天色将黑,他睡眼蒙胧的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翻阅先生的手稿发现,先生将“钱”改为“银的和铜的”,不仅写出了画面感,且把阿Q的炫耀之意描得淋漓尽致。鲁迅曾说过,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确实,看他的手稿,不难发现,为文章“增光添彩”的修改是少数。更多的修改,是为了追求“用词贴切”。
文学家孙犁建议道:“我们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要熟悉你的语言,就像熟悉你的军队,一旦用兵,你就知道谁可以担任什么角色,连战连捷。写作,实际就是检阅你的军队,把那些无用的、在战场上不活跃的分子,当场抹去他的名字,叫能行的来代替吧。”
最后,语言和文章的内容要统一。
在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这一要求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2006年的“词语生动”改为“用词贴切”,“文句有意蕴”改为“文句有表现力”。变化后的措辞简明扼要,不仅涵盖了以往考纲的内容,而且又丰富了“有文采”的内涵。“用词贴切”比“词语生动”要求更高——要求用词不仅应该“生动”而且还要“妥当、确切”。
过去很多的学生为了掩盖文章内容的贫乏,遣词造句往往追求美,追求华丽,追求辞藻的堆砌,很多文字和话题毫无关联。有的考生平时作文训练不用功,有考试时背一些好词好段以“备用”的不良作文心理——搞什么万能开头XX例,万能结尾XX例,万能精彩段落XX段,背诵一些“放之四海皆行”的文字。考试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文题都往里硬塞。
为了纠正这种不良的文风,考纲提出要“用词贴切”,主要就是为了追求语言和内容的高度统一,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引,避免学生形成华而不实的文风。
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你所用的词儿,是别人没有用过的,甚至还没被发现的。决不能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模糊不清的语言戏法来逃避困难。”其实这就是用词的贴切,我们每次写文章都这样做,遣词用语就会“吹尽狂沙始到金”。
【参考文献】
[1] 洪宗礼 等.《母语教材研究(全十卷)》.
[2]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4]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5]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