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聪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发展状况已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育的个性化和办学的特色化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般人都会认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普高学校,要能历久弥坚,学校的办学规模应该较大,硬件条件也必须过硬。然而就有这样一个有着六十校史,校园面积只有六十多亩的微校,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浪潮中,熠熠发光,连续十五年获得该县级市评比的教育综合评估一等奖,正是有如此显眼的成就,所以在该地区该校被传为美谈,她就是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该校地处长江北岸、如皋南窗,宁通高速北侧,新204国道和江平公路交汇处。学校校园面积很小,只有六十八亩,学校硬件条件非常一般,是该地区唯一地处农村的普通高中,但该校布局合理,做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在格调紧致的校园内,却见到的是楼群辉映,松柏苍翠,紫藤摇曳,雕塑生辉,方亭流彩,长廊通幽,绿草成茵,花木扶疏的美丽校园景色,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探究该校能够一路走来,一路辉煌的原因,是特色建设给了她旺盛的生命力。正如该校校长所说:学校唯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经得起百年风雨的洗礼,也才能兴盛不衰,永葆生机。该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之路、办优质教育、求特色发展”。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强校之路。学校认真制定《特色建设规划》,坚持规划先行、重在实践。
一、用一般的物质条件,打造不一般的育人效能
在学校很一般的物质环境的建设上,该校努力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壁皆有情,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设施都能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同呼吸、共成长,使校园环境在动态管理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校园内处处点缀着文化景点和文化标牌,橱窗、报廊内定期更新的内容,不断激励师生“努力就有收获、人人都会成功”,这些都使学生的精神教育由无声变有声,由无形变有形,大大提高了育人效能。
该校将综合楼定名为“敬孺楼”,激励全体教师“敬重孺子”,“俯首甘为孺子牛”,重视教育和培养未来的国家建设人才;并肩而立的“格物楼”、“致知楼”,勉励着莘莘学子为探究事物原理,修养身心,端正诚实之心;知行楼启迪着学生探知求行,“知行合一”;退思楼、三省楼、映雪楼,是在启发学生学完一天功课,退回宿舍时,三省其身、温故知新、调养性品,以做到“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每当学生步入“润身楼”用餐时,就会联想到要仿效古代君子成为“意诚”之人,常怀感恩之心。
创设这种和谐育人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教育阵地作用的实践,让我们感悟到:这是一部富有吸引力的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立体教科书,是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扩展、补充着学科课程,濡染、启迪着每个学生以聪慧的心灵、高雅的气质和美好的形象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二、用“活动单+问题单”双单导学教学特色,打造激情高效课堂
该校秉承“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让每颗金子都发光”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深化“活动单导学”模式课程改革为抓手,推进具有该校校本化特色的“活动单+问题单”双单导学模式,打造激情高效课堂。“双单导学模式”唤醒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变“他律”为“自律”、变“被动”为“主动”。课堂上学生敢于当众剖析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困惑、敢于帮助别人纠错,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释放,鲜活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构建了激情、高效、智慧的生命课堂,着力推进了“美妙”课堂建设。
三、用“科技为龙头、体艺为两翼”特色成才计划,引领学生的多元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该校立足生源实际,改变千军万马挤“文化高考”的模式,学校鼓励学生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潜力、人生规划、家庭愿景和未来社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发展方向选择。为此该校全面实施“学生多元发展成才计划”。在“文化高考”的基础上,做强“美术高考”,尝试“编剧高考”,开辟“音乐高考”“体育高考”“科技特长高考”途径,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型。
该校从2011年开始,经市政府、市教育局批准,增加了“科技特色班、体育特长班”中考招生计划。学校由此把“科技为龙头、艺体为两翼、切实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先后制定了《科技教育特色发展五年纲要》、《体育教育特色发展三年规划》、《艺术教育特色发展三年思路》。值得一提的是该校针对高中阶段是学生创新能力开发、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把“科技”作为龙头特色建设,尤其把“海洋科技”作为科技特色的中心项目打造,与十八大“海洋强国”战略不谋而合。学校正在全力建设的“海模陈列室、海模制作室、海洋探究室、科学创想室、科学体验室、科学发明室、科学实验室”得到了省科协和省青少年科技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其中大洋洋流季风实验模拟模型、天气气象测报平台和海洋污染及处理实验探究,符合未来海洋时代的需要。与熔盛造船等企业的校企共建、与上海海洋学校等高校的联盟等,使学校特色充满“开放性、前沿性、综合性”的氛围,既适应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又满足了高中生好动手、喜实践、想创新的特点。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一旦顺应了学生的需求、一旦紧密与高中课程结合,将极大的激发潜力、迸发激情,使学生在体验成功、创造快乐中实现教育质量的增长。另外,该校教师在校本特色创建中,也实现了由原来的“单一专业知识教师型”向“导师型、研发型、综合型”的转变,而这正是学校实现教育质量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目前,该校是本县唯一一所获得“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学校”称号的高中。学校正在努力把特色教育在“普及型、兴趣型、专业型”三个层面进行推广,力争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江苏省科协副主席陈惠娟和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周景山对该校“海洋科技”特色建设考察后认为:学校的“海洋科技”建设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紧贴潮流,创意新颖,立意长远,其中的“海科楼”一楼八室建设的设计高点定位,功能优化,着眼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功能。学校的科学教育工作坚持以提升青年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坚持“特色引领,全面发展”的工作定位;坚持“重在普及,兼顾提高”的工作思路;坚持“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教育为一体”的工作内容;坚持“寓教于乐”、“做中学”的工作原则;将科学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统一规划,差异指导,分层推进;实行常规教学和活动载体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做到科学教育管理规范化、内容系列化、方法多样化、活动主题化;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品质、科学习惯细化到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到了“示范性、辐射性”。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让每颗金子都发光”是该校特色建设永恒的追求。该校特色建设,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选择权利,因此,该校每年以“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为载体,以学生社团建设为抓手,依据“以生为本、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发展理念,着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努力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切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让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释放,鲜活的个性得到张扬。近年来,学校成立了特色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培养了一批兼职教师;形成了多本地方和校本课程,其中有2个典型案例被写入南通市中小学科学活动课程;校排球操、舞蹈社团在全市中小学影响很大;获得“如皋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如皋市特色项目学校”等一系列称号。
探究这样一个只有六十多亩的微校,她一路前行、一路辉煌的原因,是特色建设给了她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生特质发展的互促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批准号为D/2013/02/696。】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