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旭艳
一、 把握文章情感离不开品读文本
小语课本有很多情感丰富的文章,我们学习这些课文的目的,是要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从中明事理。而如何体验情感?朗读成了我们最好的手段。
在朗读指导上,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女教师,感情非常充沛,不管什么词句,都能带上调子去读。她们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来指导学生把握感情的基调,让语气跌宕起伏,却殊不知忽视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阐释及深入体会,就会分离文本与情感,从而导致事倍功半。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她一再强调整篇课文体现了五位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品质,要同学们读出豪迈的语气,要求气高声满,而对于文中主要的句子缺少指导,对于其中能体现英雄品质的关键词语更缺乏品味,从而导致学生读时一个个面红耳赤,只知道壮士英雄豪迈,而哪里豪迈,哪里英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很明显,这位教师只注重语音训练,却脱离了文本,隔离了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使教学处在浅层次的界面,这样的教学让我们很难确认学生的理解程度,它不仅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使本来鲜活的文本语言失去了魅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情感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放在对具体的词句的品读当中。如在上述课文教学中,教师在介绍背景后,若能抓住“狠狠地、吼、抡、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屹立、昂首挺胸、坚贞不屈”等词语来品读,让学生说说他们从中体会到什么,深挖一些,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他们也会读出发自内心的东西,情感也就能体会了。
二、 追求课堂效果不应弱化文本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语文课堂增色不少,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既获得了视觉、听觉上的感官享受,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可有些教师对课件录像的运用不够合理,有时又过于依赖,结果导致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效果却不太好。例如,我曾听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听范读,后来又一张一张地看幻灯片,最后又让学生将全部课文的录像再欣赏一遍。整堂课上学生异常兴奋,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沉浸在海底奇妙生物的画面中,而教师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也只是像配音似地讲了一遍。课后,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只停留在表面说好漂亮,从哪里看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学生并不清楚。
这一堂看似效果特好的课,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主要在于教师太过于依赖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而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但毕竟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直指人心,文本始终是构成语文的基本对象性存在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上述教学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理解词句困难的时候,借助于课件,适时穿插上一些精彩的录像画面,这样既能让他们穿行于文字之中,又能让他们游历海底世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才能让语言文字深入学生的心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发挥文本的功能,不应过分强调标准答案
在传统的制度化、课程化的语文教学之中,由于对升学率、分数的片面追求,有些教师在教学的最后,总喜欢对文中的问题给一个标准答案,可对于一些带有多元、多角度的问题,这样做就破坏文本的功能了,有些学生也因拘泥于怕扣分,而无法真正实现自由表达。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要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文本,插上想象和创造的翅膀去理解、阐释文本,走向自主学习语文的王国。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