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代际转换对沿海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分析

2016-03-31 09:16徐建华
行政与法 2016年3期
关键词:代际市民化新生代

摘 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民工队伍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代际转换,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并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农民工代际转换在为加快沿海城市化进程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加快沿海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挑战。本文认为,在农民工代际转换过程中,推进沿海城市化进程,应探讨以下路径:一是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和素质为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二是以构建高效就业信息平台为重点,健全劳动力市场;三是以就地城镇化为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四是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营造制度环境。

关 键 词:农民工;代际转换;新生代农民工;沿海城市;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6)03-0046-06

收稿日期:2015-07-10

作者简介:徐建华(1964—),女,山东烟台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政经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民工‘代际转换’对沿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契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Z-JG-15。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民工队伍内部结构出现了代际转换现象,代际转换的结果是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而且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就沿海地区而言,其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水平。因此,分析农民工代际转换对沿海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探索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是推进沿海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民工代际转换的轨迹及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及户籍制度的变化,我国农村人口开始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大,一些南方沿海城市非户籍人口甚至超过了户籍人口。在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已成为主体并形成了代际转换,从其演变轨迹和特征来看可划分为三代农民工:

(一)第一代农民工及特征

第一代农民工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支配自己劳动时间的权利,农民可以自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这就使得其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农村对劳动力的需求,“地少人多”的现象逐渐显现。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三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一个月过年”已成习惯,由此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城乡关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政策上,国家逐渐放开了对农村人口流动的限制,农民可以走出农村到陌生的城镇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由此产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农民工。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外出就业务工多数在周边的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二是亦工亦农,农忙时回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三是离不开土地,他们大部分把钱带回家,养家糊口,继续种地。其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二)第二代农民工及特征

第二代农民工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这次会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此,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个时期的农民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外出就业务工多数在城市制造业,已不限于乡镇企业;二是“工多农少”,多数时间在外打工;三是季节性种地,一年中只有少数时间回家务农。他们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资金,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第三代农民工及特征

第三代农民工出现在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多元化市场主体开始形成,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农民工以80后、90后为主体,他们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就业务工主要在城市服务业和制造业;二是“只工不农”,长期在城市打工;三是虽然身份为农民,但不会种地,不懂农业,对农村不留恋,不安于务农和在农村生活。他们向往城市生活,最大的梦想是想成为真正的城市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作和生活,要求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融入城市并转换身份的意愿更为强烈。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城市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无论在职业选择和对土地的态度以及对农村的情感方面,还是在外出打工的目的与愿望等方面,新生代农民工都明显有别于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从代际转换的角度考虑,下文中我们将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称为老一代农民工。

二、农民工代际转换为加快沿海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机遇

在对三代农民工及特征的分析后我们发现,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沿海地区可以抓住农民工代际转换的机遇,运用国家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

(一)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加快沿海城市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

农民工代际转换之所以能够加快沿海地区的城乡融合,成为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强大推力,其原因在于:

一是新生代农民工是更容易市民化的群体。如前所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加强烈,因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从小就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与城市的孩子接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据有关调查显示,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从业劳动力的平均水平;而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容易融入城市。因此,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是更需要市民化也是更容易市民化的群体,而且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入地是东部沿海地区,这对沿海地区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二是农民工代际转换能够为沿海城市增添经济活力。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满足了城市相关产业的用工需求,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其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已经城市化,这既能够扩大城市消费,推动城市商业、服务业、交通、邮电、通讯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能够为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夯实基础。

(二)农民工代际转换所处政策环境的改善是加快沿海城市化进程的强大拉力

一是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城镇化。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而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的关键是资金。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7月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全国平均为13.1万元/人。[1]对此,有专家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要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2015年2月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将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是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城市社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城市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水平不断提高上。一直以来,城市居民对农民进城持有一种矛盾心理,既欢迎又排斥。欢迎是由于农民进城填补了城市就业的许多空白,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许多方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排斥是由于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后,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使得城市管理者和居民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排斥心理。近年来,随着有关农民工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城市管理者逐步认识到,只有给予农民工以基本的市民待遇,让他们分享城市改革、发展和繁荣之成果,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社会认同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环境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意愿和能力明显增强,再加上其融入城市的政策环境的改善及社会认同水平的提高,为沿海地区城市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农民工代际转换为加快沿海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即经济增速进入了“换档期”,经济结构进入了优化期,发展动力进入了转换期。沿海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相比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新的挑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技能素质满足不了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

新常态的核心问题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要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沿海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对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对技工的需求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落后产能,一部分产业工人将成为新的失业群体。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明显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但与整个城市就业人员横向比较看,其职业技能水平总体偏低且掌握的技术比较单一,很难适应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从而较难在新兴产业中就业,最终难以融入城市。

同时,城市发展动力进入转换期,加大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度。城市发展动力进入转换期,是指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2]要素及投资驱动型经济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竞争环境相对宽松;但创新驱动型经济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城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的集聚,将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各类创新型人才,再加上创新驱动自然会带来产业高端化,这些因素使得在整个城市就业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难度大幅度增加,融入城市的难度也逐渐加大。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超过了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的需求

与就业增长密切相关的因素是经济增长率。在新常态下,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人数庞大,截止到2014年9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17561万人,同比增加169万人,增长1.0%,预计2015年将继续有所增长。[3]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自然会减弱。尤其是沿海地区,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已低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可见,沿海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庞大与城市吸纳就业能力减弱的矛盾会逐渐凸显。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吃苦精神,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又在参照城市居民;而在城市,农民工在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这就可能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失衡,进而产生一些社会问题。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推进了城市建设进程;另一方面在城市找不到适合的工作或生活不稳定时,又会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

另外,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障碍依然存在。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体现在多个方面,而突出表现为户籍制度。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仍为农村户籍,这导致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福利待遇。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市民化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

四、农民工代际转换背景下推进沿海

城市化进程的路径

(一)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为重点,加强职业教育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是促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根本举措。对此,可以借鉴德国推行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做法。在德国,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安排学生到一线实习和培训。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德国约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会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费用由国家承担,企业实践培训费用由企业承担。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培训的职业达350多种。[4]我国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此,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特别提到“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建设“制造业强国”的重大举措。2014年5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通过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使就业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了较好的结合。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发达、人才聚集的比较优势,整合教育资源,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实效,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

(二)以构建高效就业信息平台为重点,健全劳动力市场

一是建立城乡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在城乡建立用工信息网络,以方便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促进农村和城市劳动力市场接轨。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中介机构,将用工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并着力解决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资源库,及时掌握当地新生代农民工资源分布情况、文化层次、就业意向、技能素质等,以便更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相关的服务。缩小城乡间劳动力就业的待遇差别,在城乡之间建立起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使城乡劳动力平等竞争,自由流动。二是促进中介组织的发育。首先,政府应对中介组织准确定位,即中介组织要以非营利为目的,更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提供支持。其次,中介组织要及时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做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指导工作。再次,要加强中介组织的信息统计,保证用工信息的准确性。最后,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相关制度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中介的监督和指导,着重于宏观指导、监督管理,以加强劳动力市场中介行业协会建设为重点,促进行业规范、自律。

(三)以就地城镇化为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

一般来说,城市化就是将农业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实现城镇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和聚集,最终变为城市人口;二是就地就近城镇化。笔者认为,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一种现实选择,从各地实践经验看既现实又可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就为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空间。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大城市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后返回家乡,选择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小城镇就业和创业。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四化同步”的深入推进,县域和乡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为此,沿海地区应发挥经济优势,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打破思维定式,科学、合理地做好城镇规划,在稳定城镇数量的基础上扩大城镇规模、完备相关功能,尤其要以城镇中位置较好、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为发展重点。

(四)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营造制度环境

户籍制度改革的功效在于:一是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平等,打破户籍制度束缚,把户籍制度定位在控制个人信息上。二是建立城乡间人口流通渠道,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将《规划》提出的目标落到实处,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意见》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了三个方面11条具体政策措施。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等等。由此可见,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取向和政策已非常明晰,当前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要真正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将政策细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政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户籍改革:农民市民化财政成本平均每人13万元[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8-04.

[2]魏全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11-20.

[3]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仍严峻[EB/OL].http://money.163.com/15/0105/01,2015-01-05.

[4]与其他国家制造相比,德国产品究竟强在哪?[EB/OL].http://www.cncaa.org/news,2015-03-19.

(责任编辑:高 静)

猜你喜欢
代际市民化新生代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