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上海201620)
《茶经》的译介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
刘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基础教学学院,上海201620)
摘要:《茶经》是我国重要的茶文化典籍,其译介和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下,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内涵和精髓的《茶经》之译介与茶文化的传播有着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茶经》译介;茶文化;对外传播;价值
近年来,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了我国在文化发展领域最重要的主题与指导思想,旨在通过加强中国的对外文化输出,提高国家文化方面的软实力,从而扭转文化贸易逆差,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地位。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在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其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不仅包括了种茶、采茶、鉴茶及饮茶之道,其核心代表及奠基之作《茶经》更是融合了中国文化三大支柱道、儒、释的重要哲学与伦理思想,并具有很高的实用指导性和审美性,因此对于《茶经》的译介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及文化传播价值。自古我国便与周边及欧美国家有着茶叶及茶文化的输出,对于茶文化在古代的对外传播及《茶经》译介历史的研究,能够为当代的文化输出战略提供指导及借鉴,而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对于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茶文化的继续传播同样具有极高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种植茶叶、同时也是最早形成饮茶之道的国家。唐朝时代,国泰民安,是我国古代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造就了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中国茶文化及其综合体系得以形成。陆羽的《茶经》便在这个时期问世,这部只有7500个字的茶文化典籍全面论述了种茶、采茶、饮茶及咏茶等方方面面的细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之道的著作,堪称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始通过“丝绸之路“开展茶叶贸易往来。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和郑和七次下西洋,促使了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诞生,古代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珍贵的物资源源不断输往沿途各国,促使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古代中国的繁盛文化。《茶经》问世并伴随着茶叶贸易输出之后,茶文化正式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在海外传播开来,并日渐显示出其文化地位。
1.1《茶经》在日本的传播
在古代《茶经》及茶文化的对外输出中,日本凭借地理优势成为受《茶经》影响较为深远的国家之一。《茶经》正式传入日本始于南宋时期,公元12世纪中期,日僧荣西两次来华,带回了茶籽和许多茶文化相关文献及典籍,如《茶经》手抄本。明清时期,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往来日本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茶经》中所记载的茶道文化也被带到日本,并逐渐在本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日本近现代,茶道之风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茶文化,如诸冈存依据《茶经》的信息及内涵撰写了《茶圣陆羽传》、《陆羽与茶经》、《茶经评译》和《茶经评释外编》四部作品。
1.2《茶经》的西传之路
《茶经》及茶文化的西传之路上,中东和西亚的阿拉伯人担任了媒介的角色。公元7世纪左右,他们来到经济繁盛的中国购买大量的丝绸和瓷器,同时也带回了茶叶和饮茶之风,并向西传至北欧、西欧甚至非洲。唐代中后期,南方多地开始频繁的与西欧通商,茶叶和瓷器等重要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茶文化也开始在西欧各国传播开来。到了明代,政府更加积极的推进东西贸易的发展,并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更直接的推动了茶叶的出口和茶文化的输出,如明代时期,威尼斯作家拉马司沃就根据《茶经》写出了《中国茶》。
由于语言形式与文化传承的极大差异,《茶经》在欧洲直至17世纪之后才逐渐显示出其影响力。由于部分商人及学者的推动,《茶经》在近代被陆续译为多种文字,如美国学者William Ukers于1935年出版的《茶叶全书》(All About Tea),1977年由Vianney和Soeur Jean-Marie翻译的《茶经》法文版,及1991年Marco Ceresa在台湾潜心学习了地道茶艺并研究了《茶经》后回国整理出版的意大利语版本等。
对于《茶经》的英译版本,由于Ukers仅在其著作的第二章节译了《茶经》的片段,而且只保留了《茶经》中一般信息的介绍,相关的典故、传说及历史人物皆被隐去,并没有传达出原作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神韵,因此被认为并非《茶经》真正意义上的英译本,但是即便如此,这部著作仍然在欧洲茶文化输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几乎包罗了茶文化在历史、文化、艺术等等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给予了《茶经》极高的学术评价,在茶文化的宣传及《茶经》的译介与传播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F.R.Carpenter于1982年所著的全译本The Classic Of Tea:Origins &Rituals则被认为是第一部正式的《茶经》英译本,是国外学者在《茶经》译本中的代表之作。Carpenter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掌握使得他的译文在文化的交际转换方面较为游刃有余,对于很多细节的处理比较合理,从而受到《茶经》英译研究者的推崇,如对于原作第四章中的“体均五行去百疾”一句,Carpenter将其译为Harmonize the five elements in the body and you will banish the hundreds illnesses。对于不懂得中国“五行”知识的外国读者,Carpenter又在注释中对于five elements进行了加注处理:the five elements are fire,earth,water,wood,mental。这个处理方式,说明Carpenter不仅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深谙《茶经》所传递的中国哲学和伦理思想,因此,其在译作中对于很多专有名词、历史典故及人文内涵的翻译都是可圈可点的,是当今学者研究《茶经》英译的重要学术资料。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在与国外文化价值观的碰撞中有些黯然,很多承载着华夏文化精神的传统体系正在逐渐流失,尤其年轻一代对于“洋化”的追求,对于欧美文化的盲目崇拜,更是将自己祖先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化宝藏弃如敝履。因此,要实现文化“走出去”,应先在当代文化年轻一代的继承者间加大国学的弘扬和培养力度,让国人领悟到自己祖先流传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使他们成为文化“走出去”的中坚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融合了中国文化儒、道、释三大支柱内涵的茶文化的传播及其核心典籍《茶经》的译介在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展现出其极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茶经》的创作者陆羽生活在大唐盛世,儒、道、释三教融合的文化大背景给《茶经》的创造提供了宽沃的土壤,同时也使这一文化融合的特征糅杂到了《茶经》的字里行间。例如第四章“茶之器”中有一刻在火炉上的话“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陆羽运用了三个卦象“坎、离、巽”来说明煮茶中包含的自然和谐的原理,一个“中”字传达了道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儒家的“谦和中庸”之道;又如烹茶一节,既观“坎、离、巽”,又体会煮茶物性变化中的微妙与玄理。在陆羽看来,茶饮中溶合着大自然最纯净的品性,在烹制茶品中应做到天人合一,把个人融于大自然之中;再如陆羽提倡“茶性俭”,指出饮茶能将人们的内心和灵魂由纷繁复杂的物质社会带回到朴实纯净的静简世界里,在这种心境下,人们可以清心寡欲、内观守中、回归真我、顿悟真理,这便符合了释家倡导的“净心自悟”思想。这些都说明《茶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类文本,更是文化精髓的载体,极其具有推广和传播的价值。
但是,《茶经》作为古代茶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信息文本的外在形式加上三教融合的文化特质也造成了《茶经》译介的困难,虽然历史传承中有不少国外学者尝试对于《茶经》进行翻译,但是毕竟囿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对中国文化体悟的程度而存在诸多的问题甚至谬误。随着当代中国大力提倡和推广传统文化,国人自译《茶经》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9年大中华文库资助出版了姜怡、姜欣教授及部分学者学生共同翻译的The Classic Of Tea,这是首部由国人翻译的《茶经》全译本,填补了《茶经》对外翻译史上的空白。这部The Classic Of Tea的翻译由从事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士主持,在学术积淀和文化背景上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诸多茶文化专家的指导,使这部译著能够更深刻的阐释《茶经》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对于茶文化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中茶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带动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作为古代茶文化经典之作的《茶经》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当代“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指导下,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着重要价值的茶叶及其茶文化应该在新时代的“一带一路”上重现光彩,肩负起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程.透过陆羽《茶经》解读茶文化的内涵[J].黑龙江史志.2009(16):65-66
[2]陈倩.《茶经》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14(春之卷):133-139
[3]姜怡.茶典籍的对外译介与文化传播[J].农业考古.2009(6):288-290
[4]金珍珍.信息论视角下的《茶经》英译与茶文化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4):65-69
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