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解读与实现路径

2016-03-30 16:06卜小龙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卜小龙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从而破坏了生态的修复系统,以致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例如雾霾、极端天气等现象,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清楚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当代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所以,深入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这不仅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温经典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下的新发展,探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赤字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对于“环境”或“生态”的着墨较多,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并将其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使生态文明建设跻身国家”五位一体“战略方阵之中。所以在现阶段重温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下的新发展,探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解读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其包含生态文明“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内容。其中前者主要是指树立生态意识、发展生态文化和培养生态素质等内容;后者则主要是指制定生态化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以及构建一些物质设备的硬件建设。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众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经济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三方面内容。由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努力遵循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生态文明的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主要著作中,对生态文明观有较为集中地阐述。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两者的统一是内在的。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人是自然界发展且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且与自然共生一同发展。第二,自然界中诞生了人类,而人类的发展和生存都难以离开自然界。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客观存在,决定了人不应以自然界的统治和征服为目的,人类应当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在未来社会人类应当通过生产实践方式适应自然、改变自然,应该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根本。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

邓小平理论中的生态文明观。邓小平的生态文明观主要包括: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加强法制建设,使生态环境建设走向法制化的轨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内含的生态文明观是:把生态环境的建设上升到很高的位置,将其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中体现的生态观,包含着对生态良好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明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出了“两型社会”的重大论断。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重要归宿和出发点,更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和追求。

习李的生态文明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5月6日对外公布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既要推动科技创新,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党中央与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为实现经济的高增长,我国走上了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道路,为此付出了较为沉重经济与生态的代价,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赤字”,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面对资源环境的约束,我们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实现经济、生态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

2.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的新形势与新任务而提出的,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指引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即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我国工业不仅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实现了结构的优化调整,许多高新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中央指示,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探寻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例如上海杨浦转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4.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从实质上看是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生态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选择,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先进的大企业在此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渐渐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对社会有正效应,对企业自身成长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企业包括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天津冠达公司、鲁北化工集团公司等。据统计2014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20多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并且在20多个省市的20多个行业的400多家企业展开了清洁生产审计,其中总计有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000多家企业已经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已经获得环境标志。

5.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之上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的复合系统。在这一点上,吉林省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镇,这几年的发展转型都比较好。长春市努力地适应新常态,同时瞄准“绿色、智慧、人文”三个关键词和绿色宜居森林城的发展方向,为吉林省融入了“一带一路”,用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城市转型升级。长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大步跨入立体交通时代,城市面貌也因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有关部门统计,长春市总共改造巷道2302条,大中修道路475条,更换井具3万余套。公交系统方面,新建公交候车亭324座,新开和调整公交线路37条,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1458台。在垃圾清洁方面,长春市购置更新环卫作业车辆871台,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截止到2014年底比五年前提高了48.6%。在水系统治理领域,长春于2015年进行了伊通河流域综合治理、东新开河综合治理、永春河综合治理、南溪湿地公园建设等工作。在废气排放方面,长春市率先完成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燃煤污染控制、污染源末端治理等重要工程,除此之外还额外完成了火电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项目28个,淘汰燃煤小锅炉1000台,撤并小锅炉房616余座。由此可见,长春市的一系列生态方面改造进行的如火如荼并大有成效。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立法体系不够完备。环境立法体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明显不能包容需要进行环境保护的大量客观现实。

首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偏重于污染防治。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受当时的基本国情影响,该项法律无论是从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到法律责任方面都强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 而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这些改进措施方面只是作了8条简单原则性规定,这往往会使人们误认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单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其次,中央尚未出台真正的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律及法规。到现在为止,我国环境立法还十分缺乏对整个人类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法条还是针对单个具体的生态环境要素来制定的。在实践环节中,各环境单行法之间有很大交叉甚至矛盾,而且仍然有很多领域尚属空白,这些就造成了环境保护工作出现一些被动局面。

最后,地方性的环境立法发展速度慢。一些地方在环境立法上仅仅重视环境污染防治而轻视保护环节,没有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继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发生;一些地区在环境立法方面死板教条,实用性差,使得实施起来出现了许多很难解决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只是片面追求环境立法体系表面工作,把环境立法当成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造成很多的地方环境立法丧失原有的特性,缺乏实用性只能沦为摆设。虽然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应解决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但力度仍旧不够。

2.公民意识相对淡薄。生态意识其实就是广大公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矛盾时应当具有的一些生态学观念和知识。而公民的素质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公民生态文明的意识程度,然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公民整体生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就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大事,人们只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会变得坚实。

3.粗放型发展方式制约。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一直高速增长,使其他发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资源环境的制约,例如人口数量增速减缓、养老问题突出、染料原料耗费过大,而且浪费较为严重,尤其是生态赤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复,且成本相对较高,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能源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源动力,而能源问题也日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也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能源需求增长与能源供给紧缺的尖锐矛盾,更严重的是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资源的高消耗必然引起环境的高污染。例如我国每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达 12 亿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达到了 2000 多万吨,排放量已经上升到世界首位。

4.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联合国宪章》第三十三条是现代国际法所允许的在解决国际争端时应遵守的规定。但环境问题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国际争端,其具有复杂性和重要性,事关区域、国家乃至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也正因为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导致其解决起来显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入手。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性原则体系来增强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权威性和高效性,在这个坚实基础之上,通过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通力合作,防止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安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完善环境制度建设

一定要通过完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的立体化制度。具体来讲,转变政府的职能、深化改革体系,努力使政府服务趋于“企业化、市场化”,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首先是应该把发展循环经济当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各部门和地区要努力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以及高效实用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

其次是制定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列进全国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去,与此同时加大宣传普及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定量考核,建立健全废物回收的各种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公民这三个主体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义务;制定能够充分使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并且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等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这些环节对废物回收实施经济激励措施。

(二)培养公民生态意识

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学习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自然观”、“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努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统筹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原则。我们要开展“全民的道德革命”活动,以此来实现自下而上的生态改革。学者福斯特有一个特别重要而有意义的观点就是,他主张寻找一种更加人性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不是以生产甚至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从长远利益进行考虑,培养大多数公民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觉悟,使广大公民可以自觉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因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小到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大到一个企业,甚至整个国家民族,在这个范围内不仅仅包括所有生产者,也涉及消费者,所以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并普及循环经济理念和价值观,才能使其发展拥有较为广泛的公众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并不是GDP的快速增长那么简单和肤浅,经济增长一定要与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结合在一起,达到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满足感的双重提高。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成为了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节约生态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我们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改善人与自然日渐紧张的关系,就必须彻底地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要开发并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增加公共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培养出富于“创新思维”的现代经营人才队伍,以期不断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另外,开发一系列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清洁生产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等“绿色技术”体系,实现生产活动的高产出和低污染,尽最大努力把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在生产过程消除。其次,经济结构调整要提速。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每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数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条,同步推进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仅仅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它需要集结诸多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努力。我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更应该积极树立“全球化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活动中去,这样可以很好地达到“知行合一”确保在实现交流、增强范围内的整体福利基础上,不断促进国际交流的的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国家交流的紧密度。

结论

总之,生态文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无法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协调统一的良好状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文明理论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自然观精髓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完善立法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积极加强国际间的有效合作,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一份绵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正夫等.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人民出版社,2006

3.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4.高惠珠,徐文越.论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4)

5.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

6.钱箭星,肖巍.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循环经济引申[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9(4)

7.郇庆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向度[J].江汉论坛,2009(9)

8.杜秀娟.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张过.近年来国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述评[J].湘潮,2013(4)

10.李媛媛.论奥康纳的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4(2)

11.朱德超,孟凡明,于畅,刘会晶.长春城建:站在立体交通新时代 转向生态城建设主战场[N].吉林日报,2015-5-5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05/c_1115187518.htm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古丈毛尖制茶工艺的调查报告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的意义
浅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