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6-03-30 13:41林波
职业·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中职

林波

摘 要:本文提出根据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对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对接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的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货运代理与报关)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货运代理 岗位需求 中职 国际商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外贸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外贸基础的应用型人才。

然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难度高、体系庞大,光专业核心课程就有《进出口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汇兑》等。要想让学生面面俱到全都掌握,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个挑战。中职学校普遍实行的“两年在校,一年实习”的模式,根本来不及深入学习课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用传统模式培养的中专毕业生难以适应外贸企业的岗位要求,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函电、合同的书写能力极差,离外贸企业的人才要求相距甚远。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适应辅助性的外贸助理工作,上升渠道受限。

基于此,在原有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上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对接货运代理与报关岗位需求,探索中职国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依托岗位需求,建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删去一些国际汇兑等难度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性不强的课程,其主要知识在外贸业务协调中体现。把商贸法律与案例与商务谈判礼仪整合成一门课程商《贸案例与谈判》,并编写校本教材。最后,加入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实务等一些与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密切的相关课程。

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外贸业务协调》《外贸跟单与生产跟单》《国际汇兑与结算》《外贸商函》《外贸制单》《商贸法律与案例》《商务谈判礼仪》。

国际商务(货代与报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外贸业务协调、外贸跟单与生产跟单、报关实务、外贸商函、外贸制单、国际货运代理、商贸案例与谈判。

二、强化实训环节,引入专业模拟实操软件

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忽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业务规范,忽视实际流程等。笔者学校在学生实训平台上,引进了上海远恒公司与上海海关学院联合开发的“报关模拟实习平台”。该软件采用了角色扮演模式,让学生扮演报关员角色,亲身经历报关工作,以实际报关工作流程为背景,将教学重点落实到实践实习中。

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在校内模拟实训室完成一体化教学,实现外贸业务协调实训、外贸跟单与生产跟单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货运代理实训等实操任务。

三、加强考证教学,推行“学历+技能”双证制

中职学校都比较重视专业课考证,但对企业实际的证书需求还缺乏了解。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设置对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跟单员证书、货运代理从业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和报关员资格证书等的考证要求,专业课教师需要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考证教学对接,在课堂上完成考证课程的辅导。在学籍管理制度中,要求学生至少取得两种专业资格证书。

将考证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日常上课过程中逐渐渗入考证的信息。例如我们在外贸单证课程中与考证同步教学,把考证的题目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对于新出台的报关水平测试,把最新的报关考试信息渗入到相关课程的日常教学当中,并在学生第三学年考前集中辅导报关水平测试的内容。

四、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人与职精准对接

国际商务专业是实践要求非常高的专业,用人单位十分注重学生在校学习时的专业职业能力与实践经验。

在宁波地区寻找合适的外贸类及其相关港口物流企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或采取专业订单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外贸类相关企业培养人才。

作为港口城市,宁波市有大大小小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几千家。笔者学校与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国际贸易运输有限公司、宁波泛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本地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学生第三年去货代企业顶岗实习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扩大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进行改革,才能满足宁波外贸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才会让毕业生找到体面且受人尊敬的工作,才会让国际商务中职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才会换来中职教育的美好明天。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

猜你喜欢
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中职
装备实践课程几种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青年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基于岗位需求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与分析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