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2016-03-30 08:20李静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福建茶叶 2016年5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发展策略成因

李静(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壁垒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李静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摘要:由于国际茶业贸易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我国茶叶出口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茶叶出口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本文以我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及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分析了贸易壁垒出现的成因,提出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宏观及微观策略,以期为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茶叶出口;贸易壁垒;成因;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茶叶种植及品质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茶叶生产国及第二大茶叶出口国,至今与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相关贸易往来。但根据我国海关及茶叶协会2014年数据统计,虽然我国2014年茶叶总出口量为30万吨,出口总金额超12.7亿美元,增长了约2.1%,但出口总量下降了约7.5%,其中起支撑产品的绿茶总计出口25万吨,下降约6%,红茶约出口3万吨万吨下降了16%,同时乌龙茶、花茶、普洱茶也分别下降9.7%、15.7%和25%。虽然我国仍能保持较稳定的茶叶供给量,但并没有形成国际市场的垄断局面和优势,究其原因这与国际市场为我国设置的重重贸易壁垒有着直接的关系。

1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面对的贸易壁垒

根据我国海关于2013年数据统计,我国茶叶出口贸易过程中,贸易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是阻碍我国茶叶出口最大的障碍,导致我国茶叶价格下降近20%,出口总量减少近8%,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

1.1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所谓茶叶的贸易技术壁垒,就是某些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健康安全为由,实施的针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强制性及非强制性的苛刻规定及措施,主要有茶叶技术性法规、茶叶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包装与环境标准等要求,这些针对我国茶叶出口的技术性规定直接影响了我国茶叶的输出。如1999年欧盟新药物残留规定的实施,就让我国茶叶在欧盟输出量显著减少,而2000年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将其禁止和限制的农药范围由29种增为62种,农药的残留标准及检验内容、种类较1999年提高了约100倍,直接导致我国茶叶欧盟的输出量大幅度减少,尤其在德国从2000年至今,我国茶叶出口额及出口量分别减少了约30%和39%。日本2003年的《食品卫生法》、2005年的食品《农业化学品列表》的颁布导致我国从2006年起至今,对日茶叶出口年平均下降约20%,约8000吨,而出口额年平均下降约18%约1000万美元,可见发达国家新实施的贸易性技术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茶叶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

所谓茶叶绿色壁垒(GBS),主要指茶叶进口国家以环境保护为由,限制我国茶叶进口以保护本国或地区茶叶,通过制定针对中国的苛刻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检验、审批、认证等非关税性壁垒对我国茶叶贸易蓄意设置的壁垒。随着国际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等以绿色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限制速度也不断地加快,影响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如1999年之前我国红茶在欧盟是第二大茶叶输出国,但由于欧盟2005对茶叶中硫丹残留由每千克30mg改为0.01mg/,将环境监测标准提高了近三千倍,让我国红茶欧盟出口一落千丈,在2012年我国冲茶全球出口量中,欧盟仅占份额的10%,尤其在英国销售额年平均下降20%。同样2006日本的《食品残留化学品列表制度》,也针对我国茶叶,将原83种农药残留增为144余种,而农药的残留限量一律为统一的0.01pm,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农药检出机率,严重得影响了茶叶的影响力及接受度。

2 茶叶贸易壁垒产生原因分析

2.1 国际茶业市场的原因

首先,由于国际发达国家的茶叶贸易保护意识,导致壁垒的产生。我国茶叶出口的发展,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茶业贸易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本国茶叶贸易的发展,阻止我国茶叶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经常采用其资金、技术、法律优势,在茶叶进口方面制定苛刻的茶叶准入法规、标准、技术认证机制等措施,提高茶叶技术含量及农药残留标准的检测力度。发达国家这种高标准的法律法规,其实是一种针对我国茶叶输出能力的禁止性壁垒,让我国部分茶叶未达其制定的标准而失去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次,贸易壁垒也是国际茶业科技水平发展、环保意识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技术壁垒还是绿色壁垒都源于茶叶科技的发展,随着如茶检测、茶包装等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我国茶叶出口质量提高要求。同时国际茶业市场对我国茶叶这一特殊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包装、运储、检疫检验的标准仍然会继续的深化和改革,我国茶叶输出的挑战也会愈加严峻。

2.2 我国茶叶生产自身原因

首先,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茶叶出口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发达国家有机会设置壁垒。我国出口茶叶总体上以初级的低品质茶叶为主,茶叶自身的附加值也较低,这主要由于我国国内茶叶的生产的技术工艺仍以传统工艺为主,没有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对茶叶种植、生产、包装等方面进行改善,与茶叶国际市场基本脱轨。其次,我国茶叶的行业标准较低,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与国际茶叶标准差距较大。我国茶叶执行的行业标准目前仅有茶叶的《卫生标准》及《无公害食品茶叶》两部质量检测标准,与日本、欧美国家在细化程度上相差甚远,并且也一直没有根据国际标准进行修改。

3 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应对贸易壁垒的策略

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茶叶出口的贸易壁垒严重的影响了我国茶叶的出口,而我国政府、茶叶企业都必须客观地、积极地看待当前的国际市场形势,以宏观和微观的形式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产品的质量进行合理规范,才能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牵头,宏观上保证茶叶质量

首先,我国政府必须建立起合理、健全的出口茶叶的生产标准及质量体系。我国出口茶叶的科技含量及质量都必须立足于严格的质量体系,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形成全面完整的茶叶行业及国家标准。在政策的鼓励下,加大对现有出口茶叶的检测力度,并逐步地建立起我国对出口茶叶的质量问责制度,以增加其出口的竞争力。

其次,我国政府必须对农药残留的限量予以明确,与国际接轨。无论是欧盟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还是日本的列表检测制度都将农药残留作为限制我国茶叶出口的技术壁垒,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加大对茶叶农药的使用限定及法律规定,以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为目标建立起统一的农药检出标准,对违规用药予以严厉处罚。

最后,我国政府必须利用其WTO公平贸易原则保护我国正常的茶叶出口,为我国茶叶出口争取更多、更大的合法权益,解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茶叶竞争的争端。同时我国政府应该以更大的力度干预国际市场的不公正竞争行为,敢于以谈判、诉讼等手段对违反茶叶国际自由贸易的国家说“不”。

3.2 企业以质量品牌,树立中国茶叶新形象

首先,我国茶叶企业必须保证茶产地的茶叶安全与质量。作为生产的主体,茶叶企业必须在茶叶生产中发挥其主动性,将质量和安全做为茶叶生产最重要基础。茶叶企业可模仿日本茶叶发展模式,建立无公害、有机的茶园,在种植中采用有机肥,避免超规定的农药使用。同时在茶园中推广生物技术、物理杀虫技术,来减少农药使用频率及使用量。

其次,企业必须向发达国际的茶叶标准进行靠拢,对本企业茶叶出口产品进行国际认证。在我国的茶叶企业中,如ISO环境认证、质量管理认证、HAC-CP认证等国际常用认证体系必须走进茶叶生产的各个流程,让认证观念和标准走向种植、采收、生产、储存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国际认可的茶产品。以质量认证及标准,开发我国的茶叶出口名牌,以名牌茶叶发展为整个茶叶市场击碎壁垒障碍。为此茶叶企业要在质量标准基础上,筛选适合国际标准,甚至超越国际标准的茶叶名牌,以如“中国绿茶”等名牌产品提高我国优质茶的知名度,拓宽国际市场。

最后,我国茶叶企业必须创新茶产品、茶销售渠道来规避贸易壁垒,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我国以往出口茶也以原料茶、散装茶为主,如我国出口日本、韩国的乌龙茶大都以低价低质的原料茶为主,缺乏新型的茶品构成。因此我国茶叶企业必须在加强茶叶科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环境情况大胆对茶叶品类进行丰富、创新,生产能满足不同国家需要的新茶品,同时在包装上也要更加的卫生、现代、方便、多变,同时要努力研制茶功能饮料、药品等茶叶拓展商品。研制和创新产品形式,满足发达国家的产品认知和消费理念,以精品茶、礼品茶、功能茶等形式打破贸易壁垒的阻碍。除此之外,我国茶叶企业必须创新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当前,我国茶叶企业大都缺乏国际化的营销眼光和意识。难以形成茶业大型经营模式,仍以小型的茶馆、茶模式应对国外市场,难以获得国际认同及影响力,所以我国茶叶企业应该加强和国际大型茶叶企业、超市、餐馆的合作,在实体经营的基础上,尽力创建茶叶的国际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多渠道对茶叶及茶文化进行宣传。培养国外茶文化及茶市场,让我国茶叶真正被国外接受和喜爱。

4 结语

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着国际市场的重重阻碍,必须客观地看待贸易壁垒为我国茶叶带来的挑战,不能回避国际茶业市场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政府、我国茶叶企业首先树立了国际竞争的发展理念,在茶叶质量、茶叶检疫检测、茶叶认证标志、茶叶品类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与国际茶业市场发展的形式保持同步,从政府的宏观层面及茶叶企业自身的微观层面上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我国茶叶的绿色进程,才能打破贸易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的阻碍,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周路.茶叶出口中的绿色壁垒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 (12):4-5.

[2]谢芬.中国茶叶贸易面对的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J].茶叶科学技术,2005(04):6-8.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河北正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发展策略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