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探究

2016-03-30 07:44:32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福建茶叶 2016年2期
关键词:色彩心理审美心理

冯 云(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探究

冯云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色彩心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的色彩而产生的主观心理反应。人们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并不是单纯的色彩反应,而是综合了多种信息的心理反应。本文通过对茶包装中的色彩心理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加深茶包装色彩心理的理解与认知。

关键词:茶包装;色彩心理;审美心理

色彩心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的色彩而产生的主观心理反应。不同的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会产生不同的色感,进而引起不同的情感心理活动。在茶包装设计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元素,它能够根据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更为活跃的视觉感受,引起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茶包装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对茶包装色彩的运用,如果能够将合理的色彩运用到茶包装设计中,必然能够提升茶包装的艺术效果,给人更高的审美体验。合理的色彩运用要求设计对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认知和观察力,充分了解不同的购买对象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预期,掌握人们对于茶包装色彩的欣赏规律,给予色彩更多的艺术魅力,使茶包装的整体效果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出来,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人们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并不是单纯的色彩反应,而是综合了多种信息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对于茶包装的色彩反应并不是单纯地从视觉体验中获得,而是综合了个人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知识以及对茶的理解与认知,通过这种综合性的感知,对茶包装的色彩有了一个综合的反应,这种反应与茶的文化特征与艺术内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的研究要以茶文化的研究为基础,而并不是单纯地研究色彩带来的视觉效果。

1 茶包装的色彩心理

1.1色彩心理

当人的眼睛在接受到色彩的刺激后,首先会有亮度的反应,同时会产生色彩的感觉。由于眼睛对光相当敏感,因此,对色彩的感觉也有一定的差别,对于不同的色彩,眼睛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心理就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色彩而引起的主观反应。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不同色彩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反应。人们的色彩心理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说,那些亮丽饱满的色彩更容易使人们愉悦,相反,那些混沌或模糊的色彩则使人压抑、痛苦。其次,从生理方面来说,在那些温暖的、刺激的色彩影响下能够使人身心愉悦,而晃眼的色彩则让人产生心烦的感觉。再次,从联想方面来说,如果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美好的想象,自然会引起人们愉快的反应,如果在色彩的刺激下引起人们不好的想象,则会引起人们低落的反应。例如,白色往往令人想到纯洁、善良、母亲等,因此使人身心温暖、愉悦,而黑色则使人联想到黑暗、死亡等不幸的事情,因此令人沮丧悲伤。可见,由联想产生的色彩更接近于人最真实的情感诉求,因此,在色彩心理的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这一方面。最后,从性格方面来看,当色彩与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也体现出了某种性格特征,当色彩让人感觉愉悦时,会体现高兴、忠实、有力等性格特征,当色彩让人不悦时,就会体现出固执、进攻等负面的性格特点,从这点来看,性格在色彩心理的研究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与联想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1.2茶包装色彩引起的心理反应

在茶包装色彩设计中,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有的色彩给人稳重质朴的感觉,有的色彩给人清新淡雅的感觉,有的色彩给人华丽气派的感觉。将不同的色彩运用到不同的茶包装设计中,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茶包装色彩设计中,最常采用的颜色是绿色,因为绿色是茶树的颜色,茶叶在冲泡之后的颜色也大多为绿色。在人们的生活体验中,绿色是茶最深刻的颜色体验。绿色是茶的基础颜色,能够给人一种安宁清新的感觉,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烦闷,感受一种平和的思想境界。对于那些深居城市,渴望自然的人们来说,绿色的运用能够给人传达一种平淡的生活真谛。在茶包装设计中,仅色彩的不同就能够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使人们对茶包装产生不同的印象,从而形成人们对茶商品印象的主要因素。

2 茶包装色彩心理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2.1与地域的关系

各个国家由于文化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于色彩也有不同的偏爱。在茶包装色彩设计中,也体现出各自的不同。

在日本的茶包装设计上,突出了地域特色。由于日本地域小,人口多,生活节奏较快。因此日本人更青睐清静雅致的色彩,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得到补偿。日本也有着丰富的饮茶文化,他们对茶包装的色彩与构图十分重视,在日本的茶叶“四季之汤”中充分地展现了其艺术构思。这种茶包装以白色为底,其中分别四种最具季节代表性的事物,设计元素来源于自然万物,并选用了淡粉色,彰显出温柔的东方情调特色。在我国的云南地区盛产茶叶,有一款绿茶名为“景谷茶叶”,这种茶叶在包装设计中充分地展现了景谷当地人民的喜好,由于当地是傣族人的聚居地,他们崇尚自然洁净,于是在茶包装的色彩中运用了深绿色和浅绿色,通过深浅的颜色过渡,突出了这一民族的文化特性。除了绿色外,茶包装上大部分留白的设计也反映了当地人喜欢洁净自然的心理,其中的字体运用了橙黄色衬黑底,使原本的偏冷的白色调增加了暖色,使色彩搭配更加平衡自然,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

2.2与年龄的关系

人的年龄与色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对于色彩的认知与理解也在不断提高,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据统计,儿童非常喜欢鲜艳的颜色,例如黄色、红色等,到了青少年时期,更好喜欢绿色、白色等颜色,在不同年龄中,对色彩的喜欢程度不尽相同,但是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红色绿色普遍受到欢迎,大多数人不喜欢黑色。未成年人对于色彩的偏好完全来自于视觉体验,由于绿色和红色使人联想到充满朝气的大自然,以及年轻旺盛的生命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越来越丰富,对于色彩的偏好也不仅仅局限于直观的视觉体验,而是融入了更多与生活相关的文化元素。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色彩心理,是茶包装色彩设计的重要内容。

西湖龙井茶是针对成年人的审美心理而设计的。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也运用一些稳重的颜色。由于西湖龙井茶是一款高档的茶叶,多以馈赠礼品为主,因此,对成年人而言,要体现它不张扬的个性特点。在茶包装色彩上选用了深棕色,深浅相融,图案色彩也以墨色为主,其中运用的红色是中国传统印章样式,既有鲜明之处,也有古朴之感。整个设计浑然天成,与茶叶性质十分吻合。康师傅冰绿茶就是针对年轻人而设计的茶饮料。它选择了绿茶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后酸甜爽口,十分适合年轻人饮用。在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选用了绿色为整体色调,抓住了年轻人的色彩心理特征,同时这款茶饮料还选用了极具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作为代言人,整体的包装效果十分鲜明,给人印象深刻。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包装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喜爱,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2.3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不同时代人们的色彩审美意识也不尽相同,人们受到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对色彩的认知与理解存在一定差异。色彩心理及审美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变化。新的文化思潮及科学技术的产生,也能够影响人们的色彩心理,色彩被赋予了时代精神的含义。为了迎合人的思想、兴趣和爱好等心理,不同的色彩也产生了不同的感染效果。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匮乏,审美意识也相对单一,对艺术文化内容的关注更少。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也非常简单,很少能够融入人的心理感受,茶包装设计中考虑的最多的是其物质功能,例如如何包裹茶叶以及保护茶叶的储藏,如何运输等等实际功能,而忽略了本身色彩设计带来的视觉效果。茶包装发展到今天,茶的内涵功能被充分地体现出来,设计师更重视了茶包装色彩带来的心理需求,充分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通过一些文字、图案以及文化风格,使茶包装更具艺术欣赏力,给人们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茶叶的综合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审美标准也得到了提高,茶包装设计的发展获得了较大进步,人们越来越讲究茶包装的色彩美观,选择一些搭配和谐美观的茶叶作为馈赠礼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色彩设计中又提出了环保自然的标准,这对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过去的茶包装色彩中所运用的金粉、银粉等颜色,虽然象征着高贵华丽,但是如今的茶包装色彩中,人们更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因此,那些有毒的金属原料被禁止运用到茶包装中,茶包装设计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这种色彩的转变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 结语

我国的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色彩是茶包装最直观的视觉体验,色彩心理的不同又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设计师只有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才能抓住人们的消费心理,在色彩设计中寻找到一种最能迎合消费者的色彩搭配,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更好地赢得市场。由于色彩心理所包含的因素较多,各个民族地区之间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对不同的群体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的色彩喜好,针对他们的审美特点搭配和谐的色彩,使色彩心理能够更恰当地运用到茶包装中去,这样才能使茶包装的色彩设计更加完美,更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

参考文献

[1]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 138 -139, 145–147.

[2]王国伦,王子源.商品包装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57.

[3]曾景祥,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 10- 11, 159.

作者简介:冯云(1979-),女,辽宁营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色彩心理审美心理
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的色彩配色
科技资讯(2016年36期)2017-04-21 01:48:42
解读设计中的儿童审美心理
东方教育(2016年20期)2017-01-17 20:20:03
儿童剧《马兰花》的艺术审美魅力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1:53:38
先秦道家审美心理发现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重要性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53:47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分析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 11:19:03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电影文学(2016年16期)2016-10-22 10:11:21
植物的色彩象征在儿童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6年2期)2016-03-15 11:17:52
房树人绘画投射测验中的色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