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2016-03-29 20:09许佳淇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业化经济学茶叶

许佳淇(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我国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许佳淇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茶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茶叶产业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茶叶产业化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探讨了产业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茶叶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茶叶;产业化;经济学;策略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也在不断地推进和提升。而茶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政府的倡导及推动下,我国茶叶产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根据我国农业部于2013年对全国农业产业化的调查,茶叶产业化组织在全国12000个产业化组织中所占比率不足10﹪,茶叶产业化规模及程度仍然比较低。因此本文根据茶叶产业化的经济学概念及特点,以我国茶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学内容为依据,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茶叶产业化进程,以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1 茶叶产业化及其特点

在经济学上,茶叶产业化即是以茶叶市场作为导向,以茶叶资源为主要优势,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把茶叶种植、生产、科研、流通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茶叶经济联合体。它通过茶叶区域化的布局、茶叶专业化的生产、茶叶规模化的经营和服务的形式,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以农、工、贸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布局。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形成阶段是以政府为主导,提供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为茶叶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发展阶段是实现功能结合的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不同形式逐步建起规模型茶叶核心的龙头企业;市场阶段是以紧密型产业发展为重点,放眼全球来构建跨国茶叶企业,达到跨国茶叶经营目的。茶叶的产业化作为农业产业经济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主要以茶叶为核心产品,把茶叶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按照市场规律组合在一起,形成新型产业体系。茶叶产业化在形式上实行茶叶生产与销售一体、农工商一体的经营模式,把茶叶种植主体与茶叶销售企业结合为新的利益共同体。而在内容上,茶叶产业化即是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联结在一起,将农业经济、工业、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促进茶叶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产业的转变,茶叶增长方式由无序粗放型向有序集约型发展,进而提高茶叶经济的增值力和综合效益。

2 我国茶叶产业的经济角度分析

世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及我国对茶叶经济产业化认识的提升,为我国茶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由于长期的无序发展,我国茶叶产业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1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机遇

首先,茶叶生产的发展稳定增长。我国茶叶经济通过数十年发展,茶叶技术、茶叶种植规模、面积都有了充分的进展,据农业部2014年统计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为260万hm2,茶叶产量更是达到180多万t,2015年将预计为210万t左右。同时茶叶产品逐渐地打破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的局限,运动茶、降糖茶等多功能茶类逐渐丰富。其次,我国的茶叶消费稳定。根据农业部对2005-2013年茶叶产业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年消费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从2005年的0.48kg开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上升,并于2012年达到0.57kg。茶人均消费量的增长的刺激下,我国茶叶总消费量预计2020年会达到172万t。同时茶叶消费也随着茶叶品质变化趋于多样化,为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再者,我国茶叶流通模式的发展。随着我国茶叶物流的发展,我国茶叶流通领域的发展逐渐明朗化,形成了传统茶叶集贸市场、茶叶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及网络市场等多元化的流通形式,同时茶叶流通主体也逐渐丰富,包括茶农、批发商、代理商等改变了以往单一国有销售主体形式,保证了茶叶在全国和世界上的运输和保存。最后,世界茶叶贸易发展,从1999年至今世界的茶叶贸易总量逐年上升,于2014年达到近500万t,而亚洲茶叶贸易量也逐渐成为主体,占世界消费量的40﹪,其中我国的茶叶贸易量也在改变,达到了30万t,价值12.7亿美元。

2.2我国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茶叶产业在国内外市场都拥有发展的机遇,但是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首先:缺少茶叶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我国茶叶市场处于混乱的无序竞争阶段,市场中多为小型、中型企业。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我国有近8万家茶叶粗制厂,5000家茶叶精制厂。众多企业中很少能有占3%的茶叶市场,很难做到规模化的茶叶生产效益,同时导致茶叶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品牌的开拓能力较低。其次,我国茶叶产业的基地建设滞后。当今,我国的茶叶商品的产业基地数量少、面积小。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小型的家庭生产模式,导致茶叶生产的标准化较低,农药残留的问题非常严重,极大的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同时我国的优质茶树和茶叶种植量较低,不足总种植量的30%,甚至低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其他产茶国家,难以为茶叶发展提供优质的茶品,缺乏有机茶的开发能力和资源。再次,我国茶叶产业缺乏对参与主体利益的保护。由于我国茶叶种植以小型家庭种植为主,让茶农在市场经济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局面中,茶农丧失竞争主动权。另外由于缺乏维权意识,茶农利益难以维护,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最后,政府指导作用欠缺。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上虽然对茶业产业化较为支持,但缺乏相应法律和具体调控手段,无法为茶产业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扶持。

3 我国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3.1加强政府调控和管理职能

由于茶叶供求关系经常受到自然环境、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市场杠杆的调控,经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局面,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对茶叶产业进行调控。首先,政府加强对茶叶种植的引导。我国茶叶种植特点大都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技术含量和综合生产的能力不足,在多变的市场竞争面前,很难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茶叶种植的计划和安排,这就需要政府及时提供种植信息、市场反映、扶持政策让茶农从种植上对茶业生产进行初级阶段的规划,为今后生产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必须对茶业的龙头企业进行金融性、政策性支持,可通过贴息、担保等方式为企业吸收社会资本,扩大茶叶企业的规模。同时在税收方面,对茶叶企业予以政策性减免优惠,同时提高茶叶保险的政策性措施,全方位保证茶业企业的利益。最后,我国政府必须完善茶叶产业法律体系建设,从茶叶种植、茶叶生产、质检、销售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制性、规范化调控,这样既可以保证茶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基础,而且也能保证茶业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3.2推进茶叶产业国际化合作

当前我国茶叶及世界茶叶经济的生产和销售逐渐趋向于多样化,而茶叶产品也向着方便、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无公害茶、有机茶、茶饮料、保健茶以及茶提取物逐渐成为茶叶消费的热点,这就要求我国茶叶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在生产和加工中运用新技术对传统种植和生产进行改革,以数据化、自动化管理技术的运用改善我国茶叶生产水平。同时以国际标准对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工艺进行调整。除了在技术上对茶叶生产进行国际化接轨,茶叶企业也要加大与国际企业之间的茶叶事务的合作和交流,如采用联合、收购、租赁、兼并、融资重组、控股等形式壮大我国茶叶企业的规模,创建优势茶叶品牌。除此之外,在我国茶叶企业中要运用国际先进的茶叶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产权、责任、管理的明晰化,积极引进国际茶叶产业中专业型人才,对我国茶叶产业的结构、开发、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我国茶叶产业的技术含量,以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化的进程。

3.3建立现代化茶叶流通体系

茶叶产业的流通体系是维系整个产业运转的必要环节,是茶叶产品输出的必须环节,所以要想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创新茶叶产品的流通渠道,采取茶叶企业的连锁经营模式,对区域性的茶叶流通体系进行建设。在茶叶产地充分地挖掘茶叶组织及采购的功能;在茶叶销售市场建立市场销售信息体系,对茶叶销售情况或趋势进行及时分析,在茶叶的交易市场建立全球化茶叶交易平台,在三类市场之间实现产供销三者的联合。进面建立现代化茶叶交易手段和方式,通过线下的物理茶叶交易和线上网络茶叶交易的结合,地区交易和远程茶叶交易之间的结合,茶叶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茶叶交易综合体系,并对之统一规划管理,实现茶叶流通信息化,基于虚拟综合化流通体系建设,为茶叶企业在整个流程中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竞争了的提升,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

3.4抓好茶叶产品质量关

产品是整个产业的核心,没有好的茶叶产品,茶叶产业也就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国茶叶企业积极地推广优质茶叶,对低端茶园进行改造,提高我国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优质的茶树品种是茶叶产业生产及生产价值的最关键因素,但是我国绝大多数茶生产地年代久远,茶树品质参差不齐,单产较低,难以满足产业大规模、高质量的要求。因此我国茶叶企业要高度关注茶叶质量的提高,与科研机构、农业机构及教育机构加大合作,依据本地茶产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广和种植优质茶产品。同时对茶业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个方面进行绿色管理和监控,让茶叶产业的各个环节符合国家,甚至国际化标准,为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把好质量关、标准关。

4 结语

总之,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茶叶在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背景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我国茶叶产业就必须从政府层面、国际合作、流通体系、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入手,促进茶叶产业竞争力提高,加快我国茶叶产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廖万有.试论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J].中国茶叶加工,2004(04):4-8.

[2]姜爱芹.影响我国茶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J].中国茶叶,2003 (02):33-35.

作者简介:许佳淇(1980-),女,吉林长春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产业化经济学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简明经济学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香喷喷的茶叶
系统产业化之路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