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研究

2016-03-29 20:09郑卫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广西崇左532200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左江表现特点

郑卫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广西崇左532200)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研究

郑卫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系,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在广西左江的少数民族地区,采茶之风十分盛行。当地人民喜爱在采茶时进行音乐表演,其采茶音乐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情况,然后通过对《开台茶》、《迺茶》、《麒麟灯》这三种具体曲调类型的介绍,研究并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希望能对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特点;表现

广西左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人民,自古以来拥有勤劳善良的美德。自清朝起,采茶技术传入当地,许多壮族人民都学会了有关采茶的知识和技术,当地优良的自然条件也适宜茶叶生长,促进了采茶技术的发展。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经常编排一些歌舞在采茶时进行表演,这种艺术发展至今,拥有了多种形式,成为广西左江少数民族采茶音乐的特色。

1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概述

在广西左江中游一带,居住着许多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该地域长久以来流传着采茶之风,人们在采茶过程中喜欢进行民俗音乐表演,因此,广西壮族左江采茶音乐成为了土生土长,植根在左江少数民族区域的独特艺术,并在历经多年演变后,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据广西左江民间老艺人叙述:在清朝光绪年间,钦州曾有一名瓦匠,赶到左江中游地域的崇左县驮卢镇灶互村,为当地人民打瓦。这位瓦匠白天勤奋打瓦,晚上就向当地人民传授采茶知识和技术。后来,周围村子里的青年男女全都慕名而来,向这位瓦匠学习采茶。因此,采茶技术从灶互村传到了屯村、伏廖等地,又继续向更多地区传播开来。由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讲求礼节相访,所以每到逢年过节时,总是会采用唱歌跳舞的采茶形式访问对方。这一习俗又逐渐流传到周围许多乡镇,如左州、渠铭等地,从此被更多人民所接受。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技术,就如同一枝生于壮乡、长于壮乡的美丽花朵。当地劳动人民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开拓创新,在两百多年以后,为左江采茶渗入了壮族的民俗文化。由于受到了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风民俗、语言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壮族左江采茶音乐也开始逐渐改变、发展,最终演化成了如今的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

广西壮族左江采茶,属于一种歌舞结合的广场式民间表演艺术,通常用于表达喜庆、贺岁等情感。左江采茶音乐总共分为七个曲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开台茶》、《迺茶》、《麒麟灯》这三大曲调。广西左江采茶音乐的歌词大多为七字句,每两句为一段,上句和下句都必须押韵。

广西左江少数民族采茶音乐从一开始就有专门的乐队伴奏,并且打击乐在其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广西左江采茶音乐的表演形式是以群体活动为主,大家载歌载舞,众出群入,因此需要统一鲜明的节奏。这种鲜明的节奏提示就必须依赖于打击乐的拍点。

2 广西少数民族左江采茶音乐的特点和表现

2.1《开台茶》

《开台茶》是广西壮族左江采茶音乐的首个“闹台”表演曲目,也就是开场时第一个表演的曲目。《开台茶》这一曲调的风格欢快热烈,旨在利用奔放的音乐与舞蹈,庆祝当地人民在过去的一年内兴旺发达、风调雨顺、幸福美满。

2.1.1《开台茶》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在演绎《开台茶》之前,通常会先引出一段节奏轻快的打击乐,借此营造出较为热闹的开台氛围,当地人民将其称作“闹场”,即演绎者的出场音乐。这段打击乐的持续时间要以表演场地的规模为基础而决定,此外,演员出场如果较远,则打击乐长;演员出场若近,则打击乐短。《开台茶》曲调的词和曲构造比较特别,原本很简单的上下句歌词,却经常运用具有强烈口语化性质的“呀”、“哪哟”、“哎哟”等词,将歌词从中间截开,然后再重复每句歌词的后半截,将整个音乐结构拓展成四句,成为一种完整的四句单段歌曲结构。曲调的第一句开头不是从副拍而起,但此后每一句歌词的开头都要采用副拍而引入。这种形式首先是吸取了当地少数民族歌曲“唱加”的特点,习惯从副拍起步。其次是迎合舞蹈演员从热闹的音乐中上场然后停下,开始演唱的需要,这种方式能够跟上演绎者的表演节奏。

除了《开台茶》演唱开始时第一小节的节奏之外,此后的曲调都是由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切分音符而组成,再也不会出现第一小节中X·XX|这类的节奏形式。这是由于表演者伴随着欢快热烈的音乐开场,在围绕整个表演场地转一圈之后,需要停下来歇息一会儿。这种形式在当地称为“叹句”。“叹句”之后,曲调的节奏通常会变得比较密集,尤其是在衬词演唱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2.1.2《开台茶》的旋律特点

《开台茶》和当地少数民族歌曲的“唱加”极为类似,都属于羽调式,其级进上行小跑下行,音域也不算宽广,多为六度,但基本都是回旋其中,音区十分明亮,大多数人都能很好地掌握并演绎。这种类型的旋律和音调,洋溢着当地少数民族的乡土气息,具有较强的民俗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受人喜爱的少数民族歌曲对左江采茶音乐的影响非常之深。

2.2《迺茶》

“迺”在这里是状语,即“请”的意思。《迺茶》是广西左江采茶时一种礼节性的表演形式。演绎者通过《迺茶》的表演,给现场观众敬茶,一边唱歌一边拿起茶盘,走到观众面前,以优美含蓄、彬彬有礼的姿势向观众递烟敬茶。观众在抽了烟、喝了茶之后,会给演员送上一到两元的红包表示感谢,演员们一边唱歌一边接收红包,红包收完之后才结束表演。这种有偿表演的方式比较文明,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观众认为,或多或少地给一点红包,是对演员的尊重和肯定。《迺茶》音乐的表现特点是婉转、含蓄、柔美、清澈、动听,要与前后曲调形成鲜明对比。在整个广西左江采茶音乐中,《迺茶》具有较为典型的抒情特征。

《迺茶》的歌词也分为上下句,喜欢运用第一人称,如“四妹出来”,就是“我四妹出来”的意思。《迺茶》的歌词和曲调构造与《开台茶》类似,都是运用衬词与短句拖腔,加上对后半截歌词的重复,甚至是重复歌词中的某一个字词,直到将整个音乐结构填补对称,从而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这种形式和当地语言口语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歌唱起来较为流畅,也表现出了完善的音乐句法。

2.2.1《迺茶》的节奏特征

《迺茶》所用的节拍是小节中前松后紧的|XXXX|XXX|以及前紧后松的|XXXX|,这两种都属于规律性较强的三拍子节奏,其中的元素可以交叉运用,贯穿全部曲调。这类三拍子节奏可以让演员比较方便地在表演过程中敬烟敬茶。很显然,《迺茶》三拍子的节奏构造,类似于西方圆舞曲的节奏模式,听上去会让人产生欣赏乡村圆舞曲之感。

2.2.2《迺茶》的旋律特征

《迺茶》的曲调为徵调式,其主要旋律是以小三度小跳与级进这两类音乐形式构成。《迺茶》的音域通常在八度之内,其高潮部分不明显,表现得较为平缓,旨在打造出少数民族少女以温柔诚恳的姿态邀请客人用茶的音乐形象。《迺茶》的演唱风格清新柔缓,能让抽烟品茶的观众感到悦耳动听,从而陶醉其中。乐曲构成了整个音乐的核心要素,每段乐句的开头都需采用这样的曲调,并使之贯穿全曲,称作“保头变尾”,可以让全曲主题获得集中体现。

2.3《麒麟灯》

《麒麟灯》是广西左江采茶音乐中的高潮和终结曲调。不论从音乐层面看,还是从舞蹈层面看,都属于最欢快热烈的部分,《麒麟灯》运用的道具很多,包括麒麟、狮子、凤鸡、花灯、彩扇等等。其打击乐也是紧锣密鼓,十分热闹,渲染出一派节日气氛。

2.3.1《麒麟灯》的音乐结构和节奏特点

《麒麟灯》的表演内容在左江采茶音乐中属于最为复杂的部分,所以其音乐结构也比较繁杂,拥有三种截然不同的音乐段落:A+B+ C。C段落是重点,增加了一个结束句,第一段与第二段都只需唱一遍,将重点落在最后一段。但A、B、C三段音乐都能够脱离彼此单独存在,这是因为中间有一段节奏相同的打击乐,还有一段同样类型的节奏,将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麒麟灯》所用的节奏也比较特别,三段曲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节奏类型。三段连接都采用了二拍子,但第一段与第二段的演唱时却选用了三拍子,在第三段又转变成二拍子。这两类拍子融合得十分自然,不会让人感觉突兀。第一段的节奏以十六分音符为主,第二段则是以十六分切分音符为主,第三段以十六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音符为主,明确划分出三种不同的节奏段落,彰显出个性色彩。第三段中,XXXX XX|XXX XX|的节奏比较明快,能够为高潮部分打造出热烈的氛围。

2.3.2《麒麟灯》的旋律特点

《麒麟灯》有着三个旋律不一的段落,三者既能够融为一体,也能够自成一家。三段音乐虽然都属于羽调式,但在表现形式上都拥有自己的音乐特点。A段音乐比较柔缓抒情,其材料源自于《开台茶》的曲调,并加以提炼和转化而成,第一句属骨干音上行,第二句则是骨干音下行,总体呈弧形走向,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适于大多数人演唱。B段的曲调也源自于《开台茶》,但其节奏和旋律发生了较大的改动,产生了一些新的元素,如停留音等。C段在旋律的走向方面有了更大的改变,其旋律一开始就在属音区的小三度持续跳动,然后转至级进与小跳的下行,给人以清新、明亮、流畅之感。段落结合了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与小三度跳进、级进等元素,有利于表达出愉悦欢快的情感。在曲子最后一部分,还增添了一个收尾句,其材料来自于上一句音乐的简单处理和演变,让音乐有一个简洁明了的收尾,同时也强化了结束部分歌词的语气。

参考文献

[1]易俏.广西玉林《采茶歌舞》的起源与地域性演化[J].歌海,2011(4): 34-37.

[2]覃乃军.论广西壮族左江采茶的音乐特征[J].作家,2009(20):194-195.

[3]温泉.桂南采茶戏唱腔音乐的形成与演变[J].艺术探索,2013(1): 48-50.

作者简介:郑卫新(1973-),男,壮族,广西来宾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左江表现特点
悠悠左江情
广西左江、右江流域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巫山
花山,锦绣画图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