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类本质与类内本质比较分析

2016-03-29 11:37杨爱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杨爱华

(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人的类本质与类内本质比较分析

杨爱华

(广州大学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两个核心观点是“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前者揭示的是人的“类本质”,后者揭示的是人的“类内本质”。这两个观点并不是一个代替另一个,一个超越另一个的关系,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逻辑层面揭示了人的本质的不同内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解放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回归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属人化过程。

类本质;类内本质;人类解放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都非常关注的的问题。虽然他们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但由于脱离了实践的立脚点,因此他们对此问题的回答都没有经受住时间的检验。马克思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从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人的本质观中各取其精华,从人的类本质和类内本质两个维度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人的本质”的问题。

1 人的类本质的科学内涵

所谓类本质是一个类或者说一类事物作为整体所具备,而其他一切事物的类作为整体所不具备的本质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的类本质呢?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即实践。

首先,实践使人从自然中提升了出来。马克思以动物作为人的比较对象,动物与人的生命活动和进行活动的目的不同,进而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动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不同。一方面,动物和其活动之间是没有分别的,即动物本身就把自己当作活动,他们的活动是没有任何意识的,只是一种为了生存的本能行为。然而,人的任何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例如,人类的劳动行为就是以满足自身以及社会需求为目的的活动。另一方面,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依附于自然界的,它们总是从自然界中取得所需物质然后直接使用。然而,人类却从主体的角度利用自然创造自己所需的生存物质,即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动性意识去改变周围的环境,自由自觉地、全面地进行人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1]

其次,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着人类自己的历史。人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这种意识会支配人的行为。在行动的过程中,人类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自然物质现有的状态和形式,使之成为有益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仅改变了自然也带动了自己身体状态的变化,其中最为有用和明显的是一些原本隐藏的能力被开发出来,并在以后的活动中得以充分利用。反过来,人类依靠劳动从动物的意识中脱离出来,在不断改造客观自然条件的同时,充分使用自己的大脑,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意识。“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1]作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并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这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否则人就无法作为“类”而存在。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类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以人类为劳动主体,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资料改造环境,使之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马克思认为这种活动就是人的“类活动”,从活动中可以引出人的根本属性——“类”的特性。

2 人的类内本质的科学内涵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类内本质。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理论把社会关系的总和确定为人的本质,而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强调了人与人的区别和对立,实际上它从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内部规定了不同人的不同本质,因而可以看作是类内本质。

首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相区别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同。这里“总和”即是“综合”。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具体人与具体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与其他成员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具体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在社会关系之外的本质是人与动物而非人与人的区别。另外,人的本质放在社会关系中来看,是一种系统的本质。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多层次决定着人的本质也是多层次的。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成员之一,具体的人与他人发生着各种联系,每一种联系都是从单独一方面规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一种社会关系就能诠释的。另一方面,身处于不同时代的具体的人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

其次,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历史条件不同或者同一历史条件下不同人拥有的社会关系也不同,所以人的具体本质就不相同。马克思强调:“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2]

3 人的类本质和类内本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辩证关系

3.1人的类本质决定人的类内本质

首先,自由自觉的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起源的基础。自然界的产生源于自身的条件,自然物质存在的状态就构成了基本的自然状况。然而人类社会却恰好相反,离开了实践活动就无法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因此,社会关系是实践的产物。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形成过程中,人类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一切历史所需的要素,所以人类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历史。人们相互联合、进行劳动、运用劳动工具进而产生劳动成果,这一系列密不可分的环节构成了自由自觉的活动。实践就像是人类之间的“隐形粘合剂”,使得人类的社会性逐渐加强,相互结成紧密的社会关系。

其次,自由自觉的活动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内容。人的社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之后达到的状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这一论断说明社会化不可能脱离实践而实现。对于一个具体的人而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就是通过群体实践形成的。在参加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时,具体的人在其群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执行着不同的任务、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随着参加活动的数量增加,人的社会化程度就越深,拥有的社会关系也就越纷繁复杂。

最后,自由自觉的活动决定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其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会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过程会使得人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人与其周围人的社会关系也会相应改变,这就是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

3.2人的类内本质对人的类本质的反作用

人是实践的人,而实践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因此,社会之外就不可能存在实践,自由自觉的活动只有可能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社会中进行。马克思曾指出:“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存在的基础。”[3]所以,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之中才能实现。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会随之改变人类的实践,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激发自由自觉活动的进行和发展,旧的落后的社会关系会阻碍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甚至导致异化的产生。

3.3人的解放的历史进程是人的类本质和类内本质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人的类本质和类内本质是人的本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不是“应然与实然”的关系,而是关于人的本质的侧重点不同。如果自由自觉的活动被视为一种“应然”,也就是说人的活动,例如劳动就成为了未来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那么人类的劳动活动就变成了没有实现的活动。就此解释来看,这种观点就与现实相矛盾了。所以,这就更加证明了劳动与社会关系的进步对人类的解放有着各自的功劳。第一,劳动改变了人的自然本质,使得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正因为劳动才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的前提、主体也正是人。同时,人类也是劳动的产物、结果。所以人类历史就可以被看作人凭借劳动而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人在劳动中不断地改造自身,包括自己的本性。例如,人的五官感觉会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得敏感;人的思维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拓展;人的智力会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得以提高。这种种变化都是劳动带来的人类自然本质解放的外在表现。第二,人的解放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随后它们又成为人类各种活动的社会形式。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同时,相互之间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会反过来制约人、塑造人。在商品经济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个人依靠生产力在自然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每个人也因此在社会中获得独立性。但是由于这种独立性受异化的社会关系支配并且社会关系是以物的形态而存在,因此人的独立性就必须依赖物而存在,这会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异化。为了消除这种异化状态,人类就必须使社会关系优化。而社会关系的优化离不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能力的提升,人类的社会关系也因而发生变化,并最终发展成为更加人性化的、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关系。

综上可见,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生产劳动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矛盾不断形成,又不断得到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人越来越从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必然性中解放出来,具备了成为真正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现实条件。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2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

责任编辑周丁力

B038

A

1674-5787(2016)03-0066-03

10.13887/j.cnki.jccee.2016(3).17

2016-05-03

杨爱华(1993—),女,河南兰考县人,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例说“自然界的水”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