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江
美学常识在现代编辑活动中的运用
马卫江
[摘 要]在当代社会中,美学常识在编辑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一名编辑,如何通过对受众审美观的准确捕捉和自身对美学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化,让美学常识成为为作品“点睛”的妙笔?这是本文试图探询的主题。
[关键词]美学知识;编辑活动;审美观
[作 者] 马卫江,《乌鲁木齐人大》编辑部。
(一)何为美学
美学(希腊语:Aesthetics),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在中国,美学起源于老子,他提出和阐发的“道”“气”“虚”“实”“玄鉴”等,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重大。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与文学、传播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联系紧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具象于媒体编辑活动中,主要是研究编辑所创作的作品的审美活动,使之与其产品购买者——受众(读者或者观众)的审美需求尽量统一、协调、一致的一项活动。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产品创作者,如报刊编辑、电视制作人等对于自身创造的产品有着“美”的评判;其二是他们也需要了解受众对于美的喜好和认识。
(二)媒体产品美的构成
任何事物的美都是由一定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而成,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都不可能产生美。构成一个媒体产品(报刊、图书、音像节目)的美也不外乎这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美。媒体产品的内容美首先反映在它的新闻性和传播性上,同时还要看作品的思想深度、社会反响、构思布局以及写作技巧。美的新闻作品要具有广泛的传播性,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能够给受众带来思想的启迪、阅读的愉悦感,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二是形式美。形式作为内容的载体,它的创作不能是漫无目的和想当然的,它必须遵循从内容出发的原则。换句话说,内容须借助形式才能得以表现,形式须与内容相结合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媒体产品的整体美。
(三)美学在编辑活动中的作用
媒体作品生产者对于美的评判标准应与所处时代大众的审美价值观一致。对此业内有着共识,行业内岗位的设置可见一斑,如美术编辑、视觉总监、视觉创达设计师等。但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的时代,受众对美的喜好和认识标准是不统一的,但无论出于什么时代背景之下,受众审美观的形成不外乎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既受地域、民族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个人价值观、经历、兴趣爱好等的影响。因此,受众审美呈现出的第一特点就是它的多层次、多侧面和多样化。二是能动性。在潜意识里,人们总是渴望通过阅读报刊、图书或者观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等方式解决自己在家庭、工作、生活、爱情等方方面面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或者找到直接的答案或者得到有益的启示,因此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三是变化性。一个人的审美随着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社会阅历的积累、对外界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实际上,大多数人即便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学知识培训,也能耳濡目染地获取普世下的大众审美观。因此,就目前个人的理解,编辑活动,所说的美学形态,更多的是以经验主义去归纳美和从理性主义去演绎美。正因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变化与统一、特殊与大众、现实与艺术、主观意愿和客观规律等方面的关系。一般来说,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变化不能损害统一,特殊要服从于大众,艺术不能脱离于现实,主观意愿要遵循客观规律。编辑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通过对受众审美观的捕捉和对美学知识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美学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化,让美学常识成为自己手中为作品点睛的妙笔。
美是和谐,是运动统一。传播媒介是固化的,信息是流动的,如何将这瞬息万变的信息更快地通过固化的媒介传播出去,“广而告之”?我个人认为,良好的美学知识功底是提升媒体产品传播效果的一个利器。
(一)在报刊中的展现
主要体现在版面设计水平方面,这也是一份报纸(杂志)留给受众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这份报纸(杂志)美与不美,受众能否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版面设计涉及点、线、面的组合,字体与色块的运用,照片的尺寸与选择,栏数的变化及留白等,既要独具匠心、突破固有模式,又要统而不死、活而不乱,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均衡与和谐,这主要依赖于编辑自身的美学功底。以2012年7月28日出版的《约翰逊市闻报》(Johnson City Press,美国田纳西州约翰逊市)头版为例。当天,该报头版主要报道了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主图采用的是一张在高空俯拍的奥运开幕式现场全貌,灯光绚烂,气氛热烈,场面宏大。大多数报纸头版用这样一张大图片也就可以了,但《约翰逊市闻报》的编辑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设计,围绕这个主图,在它的四周又安排了20张小图片,围成一圈,来烘托奥运盛会的气氛。这些小图片大多是对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面部特写。画面张张精彩,放在一起更为醒目。
为什么要大量使用人脸的特写?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视觉美学的基本规律。人类对所有的画面印象最深刻、能够最快被大脑接受的视觉信息就是人类自身的面孔。
为了突出这些照片,编辑还特意给这组照片铺了一个黑底,每张照片下用统一的字体标出反白图说,将视角、景深不同的画面统一。有强烈黑白对比的统领,让千姿百态的画面更加和谐,外加规整、一致的视觉符号(反白的图说)将画面中可能出现的撞色、各种视觉噪音协调一致。这里如果没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功底,很难让出自不同光线、背景、角度的画面和谐一致,赏心悦目。
(二)在广播电视中的重要作用
美学知识在报刊上有着应用,在广播电视的包装中也体现美的概念。目前的广播电视包装所涵盖的要素大致有音乐音效、标识设计、版式安排、录音(镜头)剪辑、色彩配置等诸多方面,这些要素对一个整体广播电视节目的包装互为辅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听语言中的众多要素,与人类的感知纷纷对应,色彩配置是其中之一。掌握好色彩本身属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视听语言的传达度和审美品位。
我们看到央视综合频道的频道包装,以及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台如CNN等,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深沉稳重的蓝色。这是因为蓝色表现了海纳百川的宽广、包容、冷静、客观,这与世界大台的定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对于丰富的色彩,配置的思路则更加开放。
(一)形态结构
身为东方人,从小耳濡目染传统的东方美学理念。东方的美学更多的是在讲意境,写意画就是最典型的作品表现方式,如虚谷的《花果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意境是审美意象中特别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其基本规定性是“境生于象外”,具有无规定性、无限性的特点。
这种东西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经验总结。“纸上无墨、心中有画”。这类学问可复制性太差,所以推广有难度。而西方的一些美学概念,如黄金比率、黄金矩形、黄金分割、基本色彩搭配等,是美学形态与结构的重要内容,掌握好这些原理,对于做好美编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美是一种和谐,蕴藏在自然万物中。媒体的编辑活动是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深刻了解这些赋予了宇宙结构统一形态的基本原理,并了然于心,用于媒体产品,给产品“靓装”,有美的外形。
(二)色彩
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分色彩的差别,每一类色彩的差异,会使受众的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纯色的运用:纯色是指100%饱和度的单一色彩。当两种纯色配在一起时,它们就能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觉得一种颜色在向前凸起,另一种颜色在向后退却,而这种反差便产生强烈的立体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强烈的纯色对比会产生冲撞效应,所以在运用时要格外小心。
明暗的运用:黑白是最强烈的明暗对比,这种对比同样能够制造鲜明的立体感。《纽约时报杂志》封面上曾经出现过一把黑色调的枪,边缘被挖空,而底色是白色,在视觉上形成了三位空间,使得这把枪就像搁放在画面上,伸手便可以拿下来一样。
冷暖色调的运用:在一个画面将冷暖色调合理地交织在一起,冷色调会向后退,暖色调则扑面而来。印象派画家十分注重这种对比手法,在他们的风景画汇中,背景的天空和云彩等往往是明亮的、流动的、远远的,用淡淡的冷色调,画面主体则往往是暖色调,显得稳定、突出,仿佛就在近前。
深浅层次的运用:利用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深浅形成对比,自然地显示立体感,是彩色报纸设计常见的手法。《圣何塞信使新闻》及其杂志的封面照片就是这样处理的,加大了反差,使立体感更加鲜明。
五光十色的标题和图片确实能够使作品漂亮起来,一下子吸引一些人的注意,但这并不是现代媒体产品的标准。要编好符合现代要求的彩色产品,编辑必须对色彩的构成和功能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并根据现代受众的需求合理使用色彩,使色彩成为传播的手段,让它说话、传情,显示媒体产品自身的格调。
综上所述,美学基础是一名现代媒体编辑的必备知识,只有运用自如,才能得心应手地开拓市场、赢得受众,迅速实现媒体产品的价值,从而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琦,刘康宪.谈编辑美学原则在编辑活动中的运用[J].编辑学刊,1996(5):13-15.
[2]吴瑞云.书刊形式美的内涵和标准概述[J].南昌高专学报,1996(3):31-34.
[3]王左军.对编辑美学原则及其特征的探讨[J].编辑学报,1995(4):224-226.
[4]张惠民.编辑美学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67-171.
[5]潘非寒.新闻编辑中的艺术美学应用[J].今传媒:学术版,2011(6):143-144.
[6]于晓婷.试论美学技巧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2):34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