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慧霞(甘肃省平凉市河道建设管理处,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市高效节灌发展对策初探
史慧霞
(甘肃省平凉市河道建设管理处,甘肃平凉744000)
近年来,平凉市果菜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促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配套高效节灌措施,是促进果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笔者在总结分析平凉市高效节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高效节灌;发展;对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凉市按照“抓点示范,全面推广”的思路,结合果品、蔬菜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崆峒天门塬、静宁吴庙、庄浪三万坪和高邵坪、泾川五里铺、华亭龚阳、崇信九功、灵台中台、独店等一大批喷、滴、管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探索出了产业配套、建管结合、群众参与等各具特色的节水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全市节水工作。截止2015年底,全市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43万亩(其中:管灌8.69万亩,喷灌0.47万亩,微灌4.25万亩),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客观地讲,平凉市高效节水灌溉整体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我省其他市州特别是河西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来看,高效节水建设工作还相对滞后。一是高效节水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平凉市属雨养农业补充灌溉区,对灌溉的依赖程度较低,各级对高效节水灌溉的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节水意识不强,传统灌溉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缺乏推进高效节水工作的主动性和迫切性。二是高效节水发展缓慢。由于受投资和政策制约,全市高效节水项目总量不足,高效节灌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8.3%,高效节水农业比重严重偏低,且大部分工程规模化程度不高,小打小闹,仅局限于建点示范、观摩参观,投入大、产出小,形象工程和花架子工程多,效益不突出,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三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大部分县(区)普遍存在着高效节水项目建设方案外业勘测不细、基础资料不实、建设方案不合理、缺项漏项较多、概算编制不完整、执行标准不统一,项目前期质量不高等问题。实施过程中,个别工程随意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所建工程同设计批复不一致,工程建设标准不高、问题不少。四是建后管理不到位。近二十年来建成的一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由于管理经验不足、管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到位等原因,致使绝大多数工程运行2~3年后就出现水源枯竭、设施损毁等问题,难以长久发挥效益。五是政策机制不完善。水价方面,缺乏调节机制,对高效节水没有优惠政策,群众积极性不高;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流转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土地分散经营,种植结构不统一,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有效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难以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价改革等工作同高效节水建设不匹配,制约了高效节水发展。
(一)发展高效节灌是落实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节水优先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把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先导作用和刚性约束。加快完善用水定额、计划用水、计量监控等制度,大力推进工业、农业、生活节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实施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着力发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这些精神充分说明中央高度关注高效节水建设,充分说明了高效节水是今后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也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高效节水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
(二)发展高效节灌是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水资源总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问题并存。全市入境水资源量5.91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量6.4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57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5.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339立方米,仅为全国、全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28.3%和36.9%。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特别是煤电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如何解决全市水资源保障问题,只有走开源节流的路子。节流方面,农业节水将是重点,全市3.1亿立方米的用水量,农业用水1.8亿立方米,几乎占到用水量的60%,通过农业节水将有限的水资源调剂配置到保障生活用水和产出水平较高的工业项目,能够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益。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空间和潜力巨大,据相关资料介绍,管灌可节水20~30%,喷灌可节水50%,微(滴)灌可节水70%。因此,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可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需求,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缓解我市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发展高效节灌是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改变传统灌溉模式,不仅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劳,而且增产增收增效,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平凉市果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中苹果产业已经形成了品牌优势,种植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已成为平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果产业的提质增效和换代升级,对节水灌溉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像灵台县引进的海升集团矮化密植果园,高效高产,发展潜力较大,这种果园对水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极高,只有配套高效节水措施,才能保证果园丰产和果品品质。另外,泾河、汭河、达溪河、黑河川区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也需要配套高新节水来保障产业用水,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高效节水就是要突出“高效”二字,既要体现节水的高效率,更要突出产业的高效益。要针对产业发展,科学配置高效节水措施。当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要以管灌、滴灌和喷灌等为重点,将工程建设与土地集中流转、农业产业布局、农田节水措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组织、水价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相结合,形成多元化高效节水投入和推进机制,引导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参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建管结合、以建带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要注重凝聚工作合力
高效节水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要依靠政府,凝聚发改、财政、国土、农牧等有关部门力量,共同推进高效节水工作全面协调开展。同时,要拓宽投入渠道,创新扶持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投资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加快高效节水建设步伐。
(二)要突出发展重点
以发展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灌溉为重点,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果产业节水上,优先配套滴灌,探索渗管、微喷等技术;蔬菜产业节水上,推广管灌、滴灌和微喷等措施。充分挖掘和利用全市35座水库、120多座淤地坝和塘坝等骨干水源工程的潜力,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水源保障能力较差的山台地,要利用已建成的20多万眼水窖,发展微型节灌工程。要利用好2 000多眼机电井水源,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维修配套、节水扩灌、提质增效。
(三)要加强现有灌区高效节水配套改造
要进一步完善田间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发展常规节水,着力推广喷灌、管灌等高新灌溉技术,把中小型灌区建设成为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龙头项目和示范项目。要突出“整体推进”的规划设计思路,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载体,以片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推进末级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要在要求迫切、规划完善、前期工作充分、发展基础良好的灌区,优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四)要抓好科技创新和服务队伍建设
要大力引进和总结推广适合市域实际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农村高效节水灌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及技术指导,加强对参建企业的约束管理,明确技术保障措施和建后服务职责,保证群众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项目管护,确保工程管得好、用得好、长受益。
(五)要抓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管理和建后管护
要规范建设管理,建立完善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按照农田水利建设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新要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土地流转大户、农场企业、基层村组等既是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初始申报者,也是项目的实施主体、管护主体,要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和监督。要通过水价改革、县级配套等方式多方筹措工程维修养护费用,及时更换维修工程配套设施,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六)要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
群众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的受益主体,也应当成为建设与管理的主体。要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让群众真正认识到高效节水在农业增产、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高效节水的积极性,确保每个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都成为建得成、用得上、顺民声、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1]张会言.平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R].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14.
[2]陈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N].中国水利报,2016-1-13.
(编辑:魏翔)
S275
A
1673-9019(2016)11-0049-02
2016-04-18
史慧霞(1978-),女,甘肃平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