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德(甘肃省榆中县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甘肃 榆中 730100)
甘肃彩薯产业发展管窥
——以甘肃黑美人土豆为例
高继德
(甘肃省榆中县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甘肃榆中730100)
洋芋开花赛牡丹——既是对洋芋这一品种的褒奖,也是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形象描述。在马铃薯被引种到中国将近五个世纪后,这种多年生草本作物被正式确定为国人的主粮之一。而作为马铃薯家族新晋成员的彩色马铃薯,正以其曼妙身姿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并正逐步成为研究、开发进而产业化发展的焦点。在甘肃,以黑美人土豆为代表的彩色马铃薯产业,正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姿态,从甘肃出发在全国多地开花结果。从长远来看,尽管还存在种植方式传统、深加工不足等瓶颈制约,但甘肃彩薯品种以及市场供需仍具有独特优势。
优势;深加工;趋势
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马铃薯至今已有一万多年历史,16世纪经西班牙人带到欧洲后得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种植。早在2015年初,我国就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农业部日前发布的《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提出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至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在这一背景下,马铃薯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而彩色马铃薯,作为马铃薯家族新成员渐成新宠。彩色马铃薯市场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种植者、投资者对彩色马铃薯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
在甘肃,近年来,以黑美人土豆、红土豆等为代表的彩薯品种种植、培育渐成规模,定西、兰州、临夏等地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繁育更新紧锣密鼓。这一产业在甘肃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周边青海、宁夏、新疆、内蒙以及山西等地种植户对彩薯种植的情有独钟。来自榆中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数据显示,2014年,黑美人土豆在甘肃的种植规模接近800亩,还有少量红土豆试验种植。令人欣喜的是,甘肃对于黑美人土豆的繁育,并没有停留在田间地头,而是通过互联网、现代物流等媒介,让打着甘肃标签的彩薯走向了国内多个省份,并大量在北方省份开花结果,由此,从田间繁育到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呈现出一派盛景。
在科研院所、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多年来,甘肃黑美人土豆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并形成了四大优势:价值优势。经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黑美人土豆富含抗氧化、还原自由基的花青素,这也正事普通土豆所缺乏的营养价值;资源优势。近年来,黑美人土豆种植在省内外已累计推广逾千亩,为甘肃彩色马铃薯生产育种提供了优质种源和具有特色“花青素作物”品种,并开拓了马铃薯鲜薯和加工品市场;互补优势,通过南北气候差异,企业、合作社利用沿海商品薯已经形成的销售网络和南方地区秋播、冬播的先天气候条件,源源不断向南方地区输送商品薯,将产出效益最大化;市场优势。多年来,通过媒体宣传、网络推广和活动营销,甘肃黑美人土豆已在全国形成品牌,并已形成一条生产、输出、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众所周知,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条件,甘肃是马铃薯种植大省,也是马铃薯产业发展重要聚集区。因为薯类作物相对其他作物对环境的需求低,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薯类的抗逆性比谷物更强,耐旱、耐高温、耐低温,比其他谷物更节水。相对普通土豆而言,甘肃彩色马铃薯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种植,要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
首先,由于专业化欠缺,缺乏大量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彩薯高技术产品少而又少,新品种研发较为滞后。目前,除了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参与指导外,彩薯繁育更多依靠企业或农民自主进行,而且大多采用基于经验的传统种植管理方法,在产量、疫病防控等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彩薯在马铃薯家族中占有更大分量的脚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由于缺乏专业化、科学化的种植管理,人们对彩薯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种植户大多依靠传统粗放的自留薯种种植方式,因病毒积累传播使得品质呈退化趋势,影响了潜在产能的发挥。
其次,彩薯产业发展面临深加工困境。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已达世界第一,而马铃薯单产和人均消费量却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平均水平为1.9吨,而我国目前马铃薯亩产量还低于1.3吨;同时,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为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而彩薯的生产消费显得更为低下,尽管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受传统饮食消费习惯、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彩薯在大众的食物链上微乎其微。究其原因,生产企业对彩薯加工成主食的配方、工艺和设备研发不够,产业化开发严重滞后。
在甘肃,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彩薯产业也不例外。下好彩薯发展这盘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努力,合力共推,对症下药。随着国家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市场对彩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未来,彩薯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借助土地流转等政策扶持的东风,规模化种植是大势所趋,产量将进一步增加;栽培品种将向多品种方向发展,并逐步向高科技化靠拢;种薯、食用鲜薯生产基地将不断涌现,种薯生产和加工转化能力有所提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将迅速增加,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在大趋势下,彩薯产业对技术力量的渴求将越来越强烈,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彩薯产业应从马铃薯产业全局发展的角度来通盘考虑,需从改善供给的有效性、提高生产效率、创新营销模式、培育优势品牌等多方面改革入手,绘就甘肃彩薯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
在政府层面,需完善扶持政策,在加大马铃薯产业发展财政投入的同时,对彩薯产业发展予以专项扶持;着力加强彩薯供应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建立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以农民和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的长效发展机制;指导企业、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稳定生产规模,避免盲目扩大种植;扶持繁育单位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改进种植模式;支持企业通过深加工、分级包装等方式来提升产品,谋求更大市场价值空间;突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彩薯从业人员予以培训提高,建立一支专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对优良彩薯品种予以审定。对彩薯种植、繁育、推广单位而言,要因地制宜,通过种植技术、种植方式的提升与改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利用现有的市场销售网络,开拓式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渠道建立合作共赢的供销关系,增强彩薯产品流通转化能力。
(编辑:魏翔)
S532
A
1673-9019(2016)11-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