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6-03-29 08:10闫美丽
甘肃农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广校师资队伍师资

闫美丽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天水 74102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闫美丽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肃 天水 741020)

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农广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不同角度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解决思路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离不开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农民培训师资队伍。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资队伍的优劣往往决定了农民培训事业的成败。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前置性问题。农广校要完成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一重任,就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结合的农广校教师队伍。本文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农广校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商榷。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农广校教师队伍现状

(一)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

当今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多样化,农村生产岗位越来越多,需要培训的专业也随之增加,而农广校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现状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和生产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民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多数农广校非常缺乏能满足农村生产实际的专业老师,影响了农广校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专业性非常强的培训内容,多数教师都是停留在理论上,没有动手能力,实习实践水平低,传授的知识大多经不起实践的推敲。尤其是农民朋友迫切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更是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师队伍人数不足,知识老化,综合素质不高

麦积区农广校师资队伍这几年一直在发展壮大,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教育的要求。

一是理论功底不扎实。农广校教师多数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理论功底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自学意识不强,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还有一部分是非农专业人员,对农业科技知识学得少、见得少、用得少,有的甚至非常陌生,从而不能满足指导农业生产的需要。

二是知识结构老化,求知欲不高。大多数农广校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没有一次深造或者学习培训机会,专业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同时,由于忙于事务,求知欲不高,淡化了更新提升专业知识的意识,对于比较枯燥的专业知识和农村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缺乏“钻”劲。因此,教学方法是老传统,技术指导是老一套,明显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综合素质不高。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科技化、产业化、商品化的新特点,“上台能讲课、下地能种田”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在只懂本专业知识,缺乏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实践指导能力;只懂种植技术,不懂市场营销;只懂个别指导,不懂整体规划,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的特殊要求。一部分教师没有实践经验、不了解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专业知识与现代农业新技术不能有效对接;另一部分教师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技能水平较高,但存在着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专业教学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缺乏教学经验等问题,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对策

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教师肩负着了解农民需求、传达知识、推广技能、接受反馈、答疑解惑等责任,教师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培训技能水平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消化和吸收效果。因此,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农广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外聘、横联、内培养,整合大农业、大教育专业技术资源,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建设一支稳定的,既精于理论讲解,又能指导学员实践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搞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要建设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应从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师队伍制度建设

授课教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核心,授课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育的质量。加强授课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全面提高授课教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首要任务。

一是加强授课教师思想教育,培养授课教师良好的敬业精神,提高师德修养。

二是定期开展教学练兵、岗位比武、教学能手比赛等活动,通过教学观摩和教学评比,加强教学方法、经验的交流学习,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做得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以调动广大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三是定期举办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方面以提升能力为核心选派专兼职教师外出进行轮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重视校内的学习培训,要制定校内培训计划,采取师带徒形式,使教师在边教、边学、边研究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四是发挥农业部门专家集聚优势,选聘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壮大教师队伍。

五是建立能力规范制度,实行专职教师“实践化”与兼职教师“示范化”。倡导重视业务学习,内强素质,提高技能,缩短与农民需求的距离,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操作技能强、能说会讲敢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是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到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中去,依托示范园区、示范基地进行实地锻炼,让教师在贴近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业的实践中得到充实、完善和提高。

(二)做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人才培养

一是根据培训的目标选拔确定师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培训目标就是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根据这个目标,确定农民培训的师资应该定位于农业科研人员和取得一定业绩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农业政策法规研究人员、现代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利用他们扎实的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迅速提高受训农民的现代农业技能,扩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覆盖面,可显著提高培训的效果。

二是师资培养要有系统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受训人员涉及管理、经营、生产、服务等各个岗位,贯穿于现代农业系统的各个环节,因此师资的选拔培养必须立足全局,兼顾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等要素,打造系统化的师资队伍。系统化师资的构成不但需要重点加强与科研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的协作,成立不同的“双师型”专兼职农业专家系统或专家库,为农民培训提供师资保障,而且要把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乡镇农技人员、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纳入师资人才库,以农培农,让身边的能人对农民进行最有说服力的言传身教。同时,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化教学手段,扩大培训的受益面。形成农业专家、乡土人才、电化教学“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师资系统。

三是重视师资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前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强调知识的丰富。现在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讲的是科技发展迅速,师者也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农民培训同样如此,因此,农广校必须重视师资的继续教育,就像电脑软件必须及时升级更新一样,对农民培训的师资定期进行“软件升级”,重点对相关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进行培养提升,从而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顺利实施。

四是培训教师对培训要有灵活性,能适应培训的差异性。随着农业经济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行业分工、岗位分工日益明显,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岗位不同,对培训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对培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首先要根据农民的需求差异进行差别培训,具体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的差异。其次,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呈现出培训对象分散、培训需求千差万别、培训时间有较强的季节性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在培训组织设计上,要紧紧围绕农民和农时的需求,因人、因地、因时进行组织,将不同需求的农民进行合理归类,区别对待,差异施教,确保各个层面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随着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广泛实施,给农广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农广校教师要顺应形势,自我加压,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提高途径,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技能,以适应办学发展需要。各级农广校领导要全方位关心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和机会,积极搭建教师素质提升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创新更好的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农广校在职业农民培训中的排头兵作用,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刘国华)

F323.6

A

1673-9019(2016)08-0057-02

2016-04-30

闫美丽(1979-),女,甘肃天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农广校师资队伍师资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模式下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云南】大理州农广校组织参加中央校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推进工作视频会议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