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青贵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崇信县分校,甘肃 崇信 744200)
对崇信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与思考
信青贵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崇信县分校,甘肃 崇信 744200)
通过对崇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现状研究,深入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因此,深化农民教育培训改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将进一步推进崇信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近年来,崇信县围绕现代农业建设,抓投入、创机制、夯基础、促统筹,大力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经营领域拓宽、运行质态向好、带动作用增强的良好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壮大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引进了方盛蔬菜保鲜库、鑫源果品气调库、东信牧业、伊顺祥牛业、新丰园种植等产业龙头企业8个,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2家,500万元以上的1家,百万元以上的3家。方盛蔬菜保鲜库投产以来,收购冷藏各类蔬菜9.4万吨,远销到厦门、杭州、深圳等地,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在黑、汭河川区建成了标准化蔬菜和百万棒香菇生产基地。东信牧业公司推行养牛、生物有机肥生产、白酒酿造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生产“嘉施宝”生物有机缓释肥,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新丰园科技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发展铁皮石斛、灵芝、香菇、樱桃等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喜人。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带动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按照“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组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争取实施省财政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4个,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比“十一五”增加了95户,其中种植业41个,畜牧业60个,林业2个,服务业2个,其他1个,发展会员2 807人,带动非成员农户4 945户。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示范社建设,创建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1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散户、组织大户、对接企业、链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于家湾华芮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 500亩以上,全村从事蔬菜产业的群众达到350户,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得到加强,县、乡两级以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成6个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配备粮油、蔬菜、果树、畜牧,土肥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治、农村能源等基层农技专业技术人员50多个。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设立了乡镇防疫检疫站,选聘了专职防检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密度达到100%目标,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坚持农产品品质和数量并举,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并举,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并举,形成了培育、发展、检测、保护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成县城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11个,加大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等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激活了农村消费潜力。
崇信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低: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来看,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层次偏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水平低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带动能力不强。家庭农场以种粮为主,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生产模式比较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成员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松散型多、带动型少。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
(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带动力弱,与一般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回报率低,加上土地流转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规模经营主体大多不愿投入、不敢投入,农业基础条件差。
(四)服务水平低
政策扶持不到位,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中,面向千家万户的普惠式政策较多,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较少,尤其是用地、用电、用水、融资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化服务滞后,突出存在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规模弱小、服务能力不足、服务理念陈旧问题。公益性服务方式、内容与新型经营主体的个性化需求有较大差距。经营性服务方面利益联结较为紧密的订单式、托管式、全程式服务还较少,金融信贷、市场信息、决策咨询、产品营销、品牌创建等生产性新型服务业态滞后。政策性保险水平低,保险补助标准低,保险品种覆盖面窄,赔付标准低,核灾定损不规范。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必然选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一)围绕农业发展保障,强力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一是推进家庭农场加速发展。把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予以培育和扶持,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专业特长的农村专业大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同时集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通过财政直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认真对照农业部提出的家庭农场的7个条件,量身定做扶持措施,加快认定和注册登记步伐。二是推进农民合作社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在进一步做好合作社“扩面”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向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二三产领域延伸;鼓励和支持发展合作联社,围绕粮食、畜牧、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以产业和产品为纽带,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品牌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企业集团;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依托区域特色产业,等发展方向,重点招引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经营销售等领域的企业,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引导龙头企业向集中区集聚,做大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加工贮藏等优势产业集群。四是积极探索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鼓励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互利共赢。
(二)立足社会化服务保障,强力推进各类服务组织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公益性服务机构。继续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三大体系条件、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机制,转变公共服务机构职能,着力在具有较强公益性、外部性、基础性的领域开展服务。二是大力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在主体培育上,把农资经销企业、农机服务队、农技服务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组织等纳入政策支持范围,作为加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抓手。在服务领域上,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品牌创立和宣传、农业综合信息提供、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在服务模式上,挖掘适合农民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农资经营公司+农户+基地”等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
(三)着眼人才资源保障,强力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培养
一是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大力开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户、合作社带头人和龙头企业主等培训,加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财务、营销、技术等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管理和经营能力。依托涉农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和涉农培训机构,整合培训资金,探索“菜单式”等培训方式,加大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发挥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作用,加强对职业农民的跟踪辅导,在重点农事季节和关键性生产经营环节,实行“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现场技术培训指导。二是加快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采取工资补贴、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就业,创办家庭农场。对大学生、大学生村官和返乡青年农民工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在培训指导、政府补贴、项目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1]孙中华.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J].农村经营管理,2012,(01).
[2]黄祖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刘建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农业,2013,(30).
(编辑:刘国华)
F323.6
A
1673-9019(2016)08-0059-03
2016-04-15
信青贵(1973-),男,甘肃崇信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