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志
(中共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委党校,甘肃 会宁 730700)
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张凤志
(中共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委党校,甘肃 会宁 730700)
精准扶贫工作中,首先需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明确“扶持谁”的问题,其次,要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最后,要找准穷根,精准发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思考
日前,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要努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突出“短板”,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既是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回顾和总结多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要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发扬基层民主,注重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为此,我们要组织贫困村群众通过集中学习、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贫困人口识别的政策、程序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使其在全面知晓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精准扶贫工作。其实,生活在同一农村的居民最清楚“谁是真正的贫困户”。因此,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最可靠的基础和最有效的办法。
二要坚持阳光操作,确保识别质量。在贫困人口的识别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流程,还权于民。要按照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要求来进行。帮扶人员要带领乡镇和村组干部事先集中力量和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一次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工作,现场“解剖麻雀”。全面准确地掌握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具体情况后,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由村“两委”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在贫困村社内部实行公开测评;然后由农户自我申请,民主推选,集体决策,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对群众有争议的贫困户再入户实地看、实地察,听当家人自己算、干部帮着算,把收入支出算尽算准后,重新召开由以上人员参加的会议。通过民主讨论,公开比选的方式,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按照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扶贫对象。要让贫困户的识别自始至终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使识别出的贫困户在村组群众中比得、论得、公示得,确保识别工作不出现任何矛盾和问题。
三要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打牢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严把信息采集质量。贫困村、贫困人口调查数据收集必须从基础和源头抓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要规避人为因素,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确保建档立卡的信息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年终根据实际情况,对扶贫对象及时调整。对已脱贫的及时退出,对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的及时登记纳入,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的动态管理办法。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探索、总结一些适合各地实际且准确度高、易操作的识别方式,使贫困人口的识别更加简单高效。比如,贵州省威宁县总结出的“四看法”识别经验,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等简单易行、又能最大程度保证准确性的贫困人口识别方式。这些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做好了,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才能够把“钢水用到刀刃上”。从而从源头上克服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大部分人有份的扶贫方式,实现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达到扶贫效率的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一是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贫困村的“一把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必须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贫困村的“一把手”。要从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和选拔村干部,建设一支比较好的引路人队伍。同时要按照县一级负主体责任、乡村两级负直接责任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委县政府要在紧密加强与市、省两级帮扶人员的协调配合的基础上,总体谋划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要担负起脱贫攻坚工作的直接责任,特别是村“两委”班子要充分运用对村情民情比较熟悉的优势,及时为上级决策提供最准确的一线信息。主动加强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学习,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用最新的思维和知识更新头脑,增强实践能力,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带头引领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是配强扶贫部门领导班子,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和业务工作的指导。扶贫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事有人干,有人干事,为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吃透弄懂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工作一系列政策和操作规程,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标准,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这一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方向、靶位和质量。
三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帮扶干部队伍,壮大扶贫工作力量。相关单位要把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配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干部要把扶贫攻坚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份内职责,坚持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中去,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蹲点调研、督查落实、指导解决问题上。要当好乡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助村“两委”根据村情实际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帮助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和服务;协助贫困村“两委”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
四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其依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依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各地在指导贫困村制定精准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充分与帮扶单位和干部、贫困户代表衔接沟通,充分听取广大贫困群众的意见,由干部定思路,让群众选项目,使脱贫方案符合贫困村实际、符合群众意愿。除了给贫困户一定的资金、项目、物资等扶持的同时,思想观念的扶贫很关键,要引导帮扶对象转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教育他们树立积极向上、自力更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依靠自身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和最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要把宣传发动群众、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帮助群众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的理念,防止越扶越懒、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现象。使贫困群众与帮扶干部在脱贫致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双向互动,共同努力,消除贫困。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更为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按照不同致贫原因和扶贫诉求,靶向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从而真正把各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一是要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乡镇一级要彻底摸清本乡镇的贫困村还有多少公里的道路没有硬化、有多少群众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多少危旧房需要改造、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需要多少投资等问题,列出时序表、绘出“作战图”,积极争取帮扶部门和单位帮助解决。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去年,甘肃会宁县整合了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共计“6个千万元资金”,集中力量将全县的安全饮水、梯田建设、道路硬化、农网改造、生态建设和住房改造等基础工程项目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切实帮助乡镇和贫困村解决了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有力地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做法得到了甘肃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值得积极推广。
二是要精心培育富民主导产业。一般贫困村的农户普遍依赖于传统的种养业,缺计划、缺技术、缺规模,产出率低,生产效益不高,主导产业弱。贫困村群众普遍希望借助精准扶贫的机会,发展符合本村实际,收入高、见效快的特色产业。针对这一实际,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具体地讲,该调整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结构,符合发展养殖条件的发展规模养殖,有条件发展林果业的扶持发展林果产业,对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优势旅游资源,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旅游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特别是要大力扶持一些基础条件好、信用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好的产业发展带头人,通过劳务等方式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此,甘肃省大力推行“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党员能人+贫困户”模式,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协会,带动贫困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中脱贫致富。在培育富民主导产业上,要立足当地资源,因村施策,努力为贫困村打造富民主导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是要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挪穷窝”,安置一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认真实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规划,按照“下山入川、出村进镇、离乡上城”的思路和“精准搬迁、精准管理”的要求,重点抓好安置点选址、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基础设施投入三项工作。选好安置点,就是要把易地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园区建设有机结合,既考虑后续配套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又考虑贫困群众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承受能力,因村、因户而宜,合理确定安置区域;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结合入户调查,加强动员引导,充分调动贫困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基础设施投入,就是要积极争取并切实用好上级配套资金,整合部门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建设移民集中居住点,配套建设水、田、路、房等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搬迁移民从事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使有条件的转为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
四是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有效遏制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技能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有道是“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
虽然近几年我们在农民技能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导致培训效果也不明显。对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提高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
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需求生成机制,重点对照这次调查中农民的培训需求清单,制定农民培训年度计划,实施“菜单式”培训。采取“群众点菜,专家主厨”的方式,组织“科技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使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在贫困村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信息、送法律活动,使家家户户有一个政策、科技和信息方面的明白人,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
同时,我们要把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样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农民的下一代才不至于成为“贫二代”,这是最根本的扶贫之策。贫困户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不够重视,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因此,要抓住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接受教育这一“拔穷根”的关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小学开始实行学费全免政策,并对职业学校或高校毕业的贫困户子女,国家帮扶其实现顺利就业。
五是要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推扶贫攻坚和同步进入小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随着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要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同时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苦干实干,坚持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编辑:魏翔)
F323.8
A
1673-9019(2016)09-0013-03
2016-04-06
张凤志(1964-),男,甘肃会宁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