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近50年来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区域经济变迁

2016-03-29 06:29
城市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市区人口制造业

◎ 刘 敏

浅析近50年来美国“波士华”城市群区域经济变迁

◎ 刘 敏

近50年来,美国“波士华”城市群通过产业结构转型,积极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和特色服务业,构建了富有效率的知识经济产业,成功应对了去工业化和区域关系演变带来的巨大挑战,在全球性竞争中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

“波士华” 城市群 产业转型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是全美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活动最集中、大都市区网络化连结程度最高的地区。沿大西洋海岸而下,从缅因州的约克县到弗吉尼亚州的加罗林县,绵延近720公里。这一地区面积仅为美国全部陆地面积的2%,人口达到4950万,占全美人口近18%,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1/5。①这一地区包括五个毗邻的大型大都市区: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特区。因此,取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的字母缩写组合而成BosWash(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下文简称“波士华”),是这一地区形象的别称。

一、戈特曼对“波士华”地区的开创性研究

自殖民地时期起,“波士华”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就是全美的中心,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其首脑地位无可撼动。从1942年至1961年,著名学者戈特曼教授对这一地区高度密集的城市群发展率先进行了专题研究,将其定义为美国的“主街”(Main Street of the Nation)。他指出,城市化的发展赋予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其人口大量集聚、人口密度极高、地域规模庞大,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高级脑力活动高度密集。这种高度的密集性通过交通、通信、银行业务或政治会议等方式表现出来。“波士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金融、管理、文化、科研乃至思想和决策中心。这一地区为整个美国提供大量必不可少的服务,同时也以全美范围为市场,利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其在全美和世界事务上的重要作用都是美国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②

此前,城市研究的先驱帕特里克·格迪斯和刘易斯·芒福德都注意到这一地区城市发展,但他们的看法是负面的。早在1915年,格迪斯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就写到,在不远的将来沿大西洋海岸500英里的地区将看见一条巨大的城市带出现,但是他认为这里的生活将是令人压抑的,疾病、愚昧、堕落、冷漠、懒惰和犯罪盛行,是一种不健康和不幸福的城市发展模式。他觉得有必要用一个新词汇来描述这种城市复合体,于是使用了“集合都市”(Conurbation)一词。此后,芒福德认为用格迪斯的“集合都市”来称呼东北海岸的城市化地区是合适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他们都对这一地区的发展持否定和批判态度。③

有趣的是,戈特曼津津乐道的一些事实,正是芒福德所深恶痛绝的。戈特曼认为这一地区集中了美国最富裕、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口,他们生活得更健康、消费更多的产品、有更多上升的机会。其代表了一种人口不断朝巨大的城市化区域集聚的倾向,并且这种人口的集聚与更高的收入水平和更好的生活水平一致。④然而这种量化的成功标准正是芒福德所不齿的,他指出超大城市为了增长而增长的盲目性、强制性和非人性,很多物质层面上的进步和巨大规模都是以人的精神萎缩为代价的。超大城市从不认为发展有其内在限制,从不警惕高速的增长会导致失控,其中人的精神不再丰富、感觉不再敏锐、生活不再完整,而是变得依赖、僵化、茫然、抑郁。“因而,这种经济生产了汽车、冰箱等大量商品,却无意去提供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优美的花园,或自由的非消耗性的安逸和闲暇。”⑤戈特曼视为使这一地区焕发活力和凝聚力的“白领革命”,在芒福德看来则是四面八方纠缠盘绕的官僚体制。戈特曼指出城乡分野不再明显的“星云结构”是一种典型而新颖的空间结构,芒福德则称之为蔓延的巨大畸形团块,像肿瘤一样恶性疯狂繁殖。

芒福德的悲观有其道理,因为他更重视城市发展的人文内涵。城市物质上的进步,不仅难以带来人类的幸福,而且不能带来持久的安全。但是,戈特曼的乐观也自有其道理,他是一位地理学家,习惯于以具体的数据和标准来衡量事实。他并非无视城市过度聚集所带来的各种弊端,但他强调正是在努力解决这些弊端的过程中产生了人类最重要的一些进步。他甚至针锋相对地提出必须警惕这种对城市的谩骂。尽管城市的增长被广泛讨论并从道德背景上加以谴责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整个城市发展史证明,这种谴责是不公平的。现代政治生活及其关于自由、自治政府和民主的概念来自于城市的增长。同样,城市促进了大部分的科学和技术发展。他认为当前应做的事情不是对城市的发展进行道德评价,而是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都要尽最大努力使结果变得更好。⑥历史的发展证明,戈特曼对于“波士华”的乐观精神是值得认可的。他的研究开创了在空间范畴上最为宏大、综合的城市化研究层面,并对这一地区的后续发展有一种前瞻的洞见。他所提出的枢纽、孵化器、郊区化蔓延、多核心结构、信息社会、白领革命等概念,有着长久的学术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中,戈特曼尤其强调产业结构的革新是“波士华”成长壮大的一大重要因素。大量的人口集中到这一地区,是因为这里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而提供经济机会并不需要太多的自然资源。最开始的海外贸易带来了劳动力和资本的集中,使得制造业顺利发展。拥有大量的物质和财富之后,这一地区推动了大陆开发,随着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地区发展起专门化的服务产业,在金融、管理、政府和文化教育方面成为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从而能够稳定发展并保持全国的领先地位。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职业结构的分化,在“波士华”非农产业的就业中,白领工作超过了蓝领工作。戈特曼认为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白领革命”(White-Collar Revolution),其长期后果也许可以和工业革命相媲美。其所指的白领职业并非广泛意义上的服务业或第三产业,而是与“管理、分析、研究、决策以及政府和教育相关的产业”⑦,并建议在经济活动中划分出第四产业用于专门称呼。戈特曼认为这种白领工作的迅速增长,正是这一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最值得重视的因素。

二、20世纪后半期“波士华”地区面临的困境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整体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全球化资本的流动和经济活动的分散带来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造成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的重大转折。面对美国西部和南部“阳光带”的强势崛起,“波士华”地区的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人口增长缓慢,去工业化导致结构性失业,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由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再一次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性因素。

1950年,“波士华”地区人口约3200万,2000年,其人口增加到约4900万;但是这一地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20.9%下降到17.3%。⑧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口离开了“波士华”地区。相比于西部和南部的大都市区,这里主要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缓慢的。例如,1950年,纽约大都市区人口为约1291万,洛杉矶大都市区人口为约437万;2000年,前者人口约2120万,增长了39%;后者人口约为1637万,增长了73%。⑨

人口增长缓慢意味着本地经济活力的下降。20世纪后半期,“波士华”经济的去工业化导致大量中等收入工作的减少,这一地区经历了经济结构性转型的阵痛。制造业长期以来在这一地区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就业部门和主要的税收基础。1900年,“波士华”地区在全国所有制造业工人中的比例约为1/2,到1950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3。1954年时,制造业工人绝对数量达到空前的460万人,占这一地区全部非农工人数量的近1/3。⑩戈特曼著作发表时,他已经注意到地区经济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迁移的前兆,并敏锐地指出,“第四产业”的发展是“波士华”的真正实力所在。然而这一转变更为剧烈的后果和深远的意义此时才刚刚拉开序幕。

从1958年至1997年,这一地区制造业生产工人数量从占全国总数的27%下降到12.3%。该地区自1958年来丧失了超过150万个制造业就业。尽管同一时期美国整体经济都出现制造业就业下降和服务业就业上升的普遍趋势,但该地区制造业的衰退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去工业化主要发生于中心城市。1958年至1997年,“波士华”地区中心城市制造业生产工人从1,553,394人减少到451,484人;而郊区的制造业生产工人从1,156,400减少到1,047,222人。相比之下,郊区制造业就业占整个地区的比例上升到70.5%。例如,纽约县(包括全部曼哈顿区以及布朗克斯区的一小部分,纽约市的核心县)是全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1958年拥有335,369名制造业生产工人,到1997年,这一数字跌落至93,784人。这一地区其他大城市同样如此,同一时期内,费城制造业生产工人从207,951人减少到33,884人;巴尔的摩从82,305人减少到21,898人;波士顿从63,845人减少到12,521人。该地区较小的传统制造业城市无不如此,例如,康涅狄格州的沃特伯里(Waterbury)制造业生产工人从17,000人减少到 4,940人,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Lowell)从13,045人减少到 3,540人,伍斯特郡(Worcester)从25,548人减少到 8,780人。而这些城市曾是美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所在,长期以来制造业都是本地支柱产业。11其次,该地区的制造业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传统的纺织服装、制革制鞋、食品加工等轻工业,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面对全球化竞争时,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从而大量分散到海外。这些行业不仅衰退较早12,而且在资本全球市场的运作下,基本难以重返美国。纽约市的辛格缝纫机公司的发展史可算是个明证。1873年,它离开了曼哈顿前往郊区的伊丽莎白(Elizabeth)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连续经营了109年之后,1982年的伊丽莎白已没有太多的田园风光,辛格公司关闭了它的本地工厂,据说是因为外国竞争所致。13

制造业的衰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中等收入工作机会减少,蓝领中产阶级境况恶化。1994年邓禄普劳资关系委员会一份报告中指出:“这个国家已经从高工资的工业就业转向了低工资的服务业就业,哪怕后者工作时间更长,也难以挣到最低生活工资”。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分化为高工资的高技能工人和迅速增长的大量低工资的低技能工人。1977年至1992年间,美国60%的家庭实际收入下降,那些中等收入范畴的家庭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问题的关键不是就业的减少,事实上服务业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这些工作更多或是低薪,或为兼职,或需要搬家才能找到。14

因此,“波士华”的中心城市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面临了生死考验。大量中产阶级人口和就业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税收和人才,使城市越来越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维护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而穷人,多数是少数民族和外来移民,在城市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加重了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开支。许多城市越来越衰败,犯罪率激增,而税率的居高不下,进一步推动了白人中产阶级逃离城市,乃至逃离本地区。1975年,全国人口最多、最繁荣的纽约市陷入“破产危机”,城市财政入不敷出,无法保证偿债能力,被迫向银行家、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求援,最后通过大量削减公共服务和福利开支才得以缓解,成为“波士华”地区普遍城市危机的典型写照。对于老工业城市,新泽西州最大城市纽瓦克,这场危机则直接演变成了大规模的种族暴力冲突。

三、“波士华”地区的复兴

面对严峻挑战,“波士华”地区并未坐以待毙。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地区的城市和经济发展就逐渐显露出复兴的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最初十年,“波士华”地区主要城市的表现可圈可点。纽约市和波士顿市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人口减少后,随后三个十年期内人口都持续增加,这表明两者经济适应性强,在转型期很快抓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能够持续创造新的经济机会,吸引人口。纽约市在1990年至2000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9.4%,随后十年又增长了2.1%,人口达到约820万。相对其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一增长实属惊人。在郊区为王的时代里,富有活力的纽约市鹤立鸡群,不仅在纽约大都市区中居主导地位,而且是整个“波士华”地区的经济引擎。费城和华盛顿特区则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扭转了人口持续减少的劣势,首次出现了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前者增加了0.6%,后者增加了5.2%。15只有巴尔的摩市发展持续走低,这种情况与冷战结束后国防合同的大量减少以及高科技企业向弗吉尼亚州北部地区的转移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大量中产阶级人口迁离城市。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07全国平均收入最高的五个州,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和马里兰州均位于“波士华”的核心部分。162009年全国平均收入最高的十大都市区中有四个属于这一地区,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斯坦福德-诺沃克大都市区人均收入位列全国第一,达到74,767美元,比全国人均收入39,635高出88.6%。华盛顿大都市区位列第四,达到56,984美元;波士顿大都市区位列第八,达到53,553美元;纽约大都市区位列第十,达到52,037美元;巴尔的摩大都市区位列第18,达到48,201美元;费城大都市区位列第27位,达到46,075美元,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全国50个人口最多大都市区的高收入户集中度排名,华盛顿、纽约、波士顿、巴尔的摩、哈特福德五个大都市区均名列前十。以人口规模计算,它们拥有数量最多的高收入户。18相应地,2009年全国贫困率最低的十个州中有六个位于“波士华”地区。19

以2011年全国大都市区生产总值(Gross Metropolitan Product, GMP)来衡量,纽约大都市区以12,826亿美元高居全国第一,比第二、三位的洛杉矶大都市区和芝加哥大都市区的GMP之和还多。华盛顿大都市区以4,261亿美元居第四,费城大都市区以3,477亿美元居第七,波士顿大都市区以3,113亿美元居第九,巴尔的摩大都市区以1,444亿美元居第19位。在全国GMP前十位的大都市区中有四个,前100位大都市区中有20个都位于“波士华”地区,远胜其他地区城市群。“波士华”四大都市区生产总值在前十大都市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了47.3%。20

“波士华”地区是美国无可争议的“智库”。2013年,《美国新闻》权威美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前十的大学中有七所都位于“波士华”的核心地区。21其中,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包揽前四,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分列第六、第八和第十位,并且这七所顶尖大学中有五所都位于中心城市。这里有全国最好的法学院、医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的基础专业也实力雄厚,可以说集中了全国最多的高学历人才。东北部地区一向在高端教育、学士及更高学位的人口比例上独占鳌头。从弗吉尼亚州北部的阿尔伯马尔县到马萨诸塞州米德尔塞克斯县沿东北海岸形成了一条高学历人口集中带。222010年,东北部学士及更高学位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为33.5%,为各地区之冠。23

这一地区还是全国的新闻出版中心。美国几家最大的全国性广播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总部均坐落于此,这里还有美国最大的通讯社——美联社以及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报纸中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可以说,美国主流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在“波士华”大都市连绵带内产生并影响着全国,最终塑造了整个美国的精神观念。而作为美国首都和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这里同样是美国和世界的政治中心。

“波士华”地区能够提供全国最好、最多的服务,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接近国家的决策和信息中心,研究和教育机构发达,因而这一地区拥有数量最多的大公司总部,尤以纽约独占鳌头。242012年,财富500强公司中有66家总部位于纽约大都市区,其中有43家位于纽约市。这充分说明纽约市在整个地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纽约、华盛顿和费城大都市区共拥有98家总部,远胜其他地区城市群,再次证明“波士华”在全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总而言之,在二战后美国区域关系的消长中,“波士华”地区并不是一个失败者。它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屹立不倒,底蕴精深,实力雄厚,其主要大都市区仍然是全美国人口最集中、最富裕、最有影响力的地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高度密集,“波士华”能够为整个美国和全世界提供大量高水平的服务和商品,仍然保持着全国的“主街”地位。

四、“波士华”地区的发展对策

“波士华”能够经受考验、巩固地位的关键举措在于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进行区域经济重构。巩固已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内涵,着重发展新兴产业,构建多样化产业结构,较为顺利地实现了整个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尽管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是全国的普遍趋势,但服务业是个包罗万象的产业部门,从极高薪的股票经纪、期货买卖、投资咨询、保险分销、证券管理、国际贸易、房地产等金融服务业,到高薪的人力资源、行政管理、法律、会计、财务、设计、市场、媒体、广告、出版、数据处理、计算机设备管理、无线网络服务、电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到一般低薪的个人生活和消费服务业,如零售、住宿和餐饮、行政助理等(其中包括拿最低工资的临时性工作:保安、保洁、收银员、餐厅服务生、家庭护理等)。显然,以“知识”为核心的先进服务业能产生高薪工作机会,从而成为经济繁荣的源动力。对曼哈顿经济结构变迁的分析指出,中心商业区的高薪人士,有猛涨的薪水和很少的时间,他们需要本地服务业提供高水平的个人和消费服务,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这些高薪工作会创造新的就业,增加本地财富,带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增长。25

因此,发展服务业经济必须分清重点,做强高薪行业,做大一般行业,这样才能构建多样化的经济基础,促进全面良性发展。早至20世纪80年代,“波士华”面对城市危机时便痛定思痛,抓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优势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产业领域。

第一,发展先进的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这一点在纽约市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恢复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1977年至1987年的十年间,该市增加了40万个新工作。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占了新创造工作的70%。结果,纽约市的劳动力职业构成总体上升级了。包括技术人员在内,1986年职业结构的高层部分占整个劳动力的31.3%。20世纪80年代,尽管主要工业衰落了,在以国际金融市场为主导的服务产业中,出现了更强大、更能引发经济价值的趋势。261992年至2007年,曼哈顿区在制造业和批发贸易业上损失了约8万个工作,而同一时期,在专业和企业服务业上增加了137,000个工作。尽管从就业总量上看变化不大,但就业结构上的转变反映了曼哈顿产业结构持续的现代化。曼哈顿经济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其持续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和灵活性正是曼哈顿能够顺利度过危机、复兴经济并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原因。27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方经济的成功较少依赖制造业就业,而更多在于其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保持和吸引知识经济。“波士华”地区自殖民地时期,就积极参与环大西洋三角贸易,在金融、投资、国际贸易和专业服务业领域积累了传统优势,20世纪后半期,这一地区强化了先进服务业在本地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金融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三个主要行业的就业人数分析,可以看出“波士华”无可争议的高度密集和核心地位。1997年,“波士华”的金融保险业就业人数为2,534,209人,占全国同类就业人口比例43%,而纽约大都市区占10%;其中的证券经纪业,“波士华”就业人数为568,939人,占全国比例高达81%,而纽约大都市区占33%。“波士华”的信息和数据处理业的就业人口为113,665人,占全国同类就业人口比例33%。“波士华”的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2,980,794人,占全国同类就业人口比例57%。28

第二,发展高科技制造业。尽管整体来看制造业是一个持续衰退的产业部门,但是并不能由此低估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衰退主要发生在那些技术含量较低或者劳动力投入密集的“夕阳产业”,而以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无论在产值、就业、产业孵化方面都有持续的增长势头。“波士华”地区依托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抓住高科技革命纵深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了本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这一地区的高科技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南北两端,以波士顿大都市区和华盛顿大都市区为核心。二战以后,成百上千家电子和高科技研发公司在波士顿附近建立起来,沿128号公路形成了与“硅谷”齐名的高科技聚集地。得益于充足的风险资金、研究机构的集聚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波士顿成为生物科技、精密仪器、计算机、软件和通讯设备等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波士华”的南端,由华盛顿特区蔓延至弗吉尼亚州北部,是近年来增长最迅速的新生地区。大量的人口涌入华盛顿和巴尔的摩大都市区的郊区,乃至农村地区。例如,马里兰州的霍华德县,1950年时人口才23,119人,主要产业是农业,到2000年时,人口已达247,842人,增长了近1,000%。弗吉尼亚州的劳登县同样人口激增,从1950年的21,147人增长到2000年的169,599人,到2004年,该县人口已达239,156人,成为弗吉尼亚州人口增长最迅速的州。南部地区的增长主要基于较高水平的联邦政府开支和政府部门就业。美国政府需要大量的商品和服务,政府采购合同最集中的地区是华盛顿特区附近郊县。政府开支还包括大量对科研机构的特定拨款,同样集中于这一地区。于是,围绕华盛顿特区发展起紧密的军事-工业-科学复合体。从《华盛顿邮报》每月刊登的采购合同清单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国防工业对于南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2005年,华盛顿大都市区各县获得的采购合同包括:费尔法克斯县价值1.17亿美元的五年合同,为驻伊拉克的美军伤员救护项目提供支持,以及价值23亿美元的五年合同,为美国陆军提供信息技术服务;阿灵顿县价值4.67亿美元的六年合同,为美国海军的战场传感器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亚历山德拉县价值5.73亿美元的合同,为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进行杀伤力测试,以及价值43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国海军提供空调设备。29

第三,发展特色服务业,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文化产业。这些行业属于个人生活和消费服务业,其职业构成比较宽泛,既包括高薪的专业技术工作,例如牙医和外科医生,唱片监制、出版发行、艺术设计、教授顾问等,也包括低薪的辅助服务工作,例如家庭护工、医疗助理、后勤杂工、服务生等。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是就业增长迅速,劳动力市场门槛较低,因而构成了地方经济的主要基础。以纽约市为例,从1990年至2008年,全部就业增长了6.4%,而医疗保健业增长了41.5%。30医疗保健业同样是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巴尔的摩大都市区的最大雇主。在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业的企业数量排名中,纽约大都市区拥有全国最多的相关企业,共有55,243家。费城名列第五,波士顿名列第九,巴尔的摩名列第21。31这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因此,积极发展医疗保健业,对于“波士华”地区应对未来人口发展压力,提高地区生活质量和吸引力都有重要意义。

教育、文化和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则是“波士华”发挥本地固有优势、构建特色行业的主要内容。“波士华”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这是其他地区难以速成的优质遗产。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纽约、波士顿和费城教育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2.19、3.12和5.31,远高于平均水平。32教育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无疑是本地经济创新发展的源泉。而其高等教育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还源源不断吸引着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荟萃于这一地区。

纽约的文化产业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力,在艺术、文化、娱乐等创造性文化产业方面,纽约在塑造美国文化模式上有重要影响。文化产业在纽约市的区位商高达6.34。从1990年至2006年,纽约文化产业就业增长了10.2%,就业数量为121,433。2006年,全国期刊出版行业有19.6%就业,全国报业辛迪加有26%的就业,全国舞蹈公司有26.8%的就业位于纽约。期刊出版、电影和视频制作和电视广播业就业占据了纽约市文化产业就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期刊出版业就业比例达到23%。文化产业在纽约市的高度集中正好体现了纽约市经济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意活动和专业人才。33

综上所述,20世纪后半期,面对全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消极影响,“波士华”城市群扬长避短,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全力发展本地区有传统、有积累、有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特色服务业,从而在美国城市体系中,“波士华”城市群长期保持着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区的首要地位。

注释:

①Regional Plan Association, “Northeast Megaregion 2050, A Common Future”, American 2050, November,2007, pp.6-7.

②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The M. I. T. Press, 1961, pp.3-4, 7-8.

③Elizabeth Baigent,“Patrick Geddes, Lewis Mumford and Jean Gottman: Divisions Over ‘megalopoli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8, 2004; Luca Muscarà, “The long road to Megalopolis”, Ekistics, an-Apr 2003.

④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pp.3, 15.

⑤Lewis Mumford, the City in History, New York, A Harvest Book, Harcourt, Inc., 1989, p.545.

⑥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pp.13-15.

⑦Jean Gottmann, Megalopolis, p.576.

⑧John Rennie Short, Liquid City, Megalopolis and the Contemporary Northeast,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Press, Washington, DC, p.23.

⑨U.S. Census, Selected Historical Decennial Census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ounts, Demographic Trends in the 20th Century, 1900-2000.

⑩John Rennie Short, Liquid City, p.59.

⑪John Rennie Short, Liquid City, pp.59-60.

⑫Ronald E. Kutscher, Valerie A. Personick,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shift to services”, Monthly Labor Review, June 1986.

⑬Kenneth T. Jackson, Crabgrass Frontie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⑭Janet L. Abu-Lughod, 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n Global Cit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9, pp.280-282.

⑮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2, Table 27.

⑯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State Personal Income 2007.

⑰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2, Table 683.

⑱Adam Bee,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Briefs,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High-Income Households: 2007-2011, February 2013.

⑲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2, Table 709.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Below Poverty Level—Number and Rate by State: 2000 and 2009.

⑳The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Mayors, Top 100 U.S. metro economies, Metro Economies Report,June, 2011.

㉑U.S. News,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http://college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colleges/ rankings/national-universities/spp+50.

㉒Kurt J. Bauman, Nikki L. Gra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2000, Census 2000 Brief, August 2003.

㉓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2,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y Selected Characteristic: 2010.

㉔Dallas Regional Chamber, The Business Community, Fortune 500, Fortune 1000 and Forbes Top Private Companies, http://www.dallaschamber.org/index.aspx?id=DFWFacts.

㉕Michael L. Dolfman, Solidelle F. Wasser, Kevin Skelly, “Structural Change in Manhattan's post-9/11 Economy”, Monthly Labor Review, October 2006.

㉖(美)曼纽尔·卡斯泰尔.信息化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27-228.

㉗Solidelle F. Wasser, Bruce J. Bergman, and Michael L. Dolfman, “Manhattan's Financial Sector and the 2005-07 Employment Dynamic”, Monthly Labor Review, October 2009.

㉘John Rennie Short, Liquid City, p.63.

㉙John Rennie Short, Liquid City,pp.40,44,64.

㉚Martin Kohli, “Health Care Industries and the New York City Labor Market”, Monthly Labor Review,September 2009.

㉛Economic Census: Local Business Snapshot,business.census.gov.

㉜Michael L. Dolfman, “Structural Change in Manhattan's post-9/11 Economy”, Monthly Labor Review,October 2006.

㉝Michael L. Dolfman, Richard J. Holden, Solidelle F. Wasse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Creative Arts Industries: New York and Los Angeles”, Monthly Labor Review, October 2007.

(责任编辑:陈丁力)

Review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of Bos-Wash since 1950

Liu Min

Since 1950,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structure and the progress of advanced production service sector, high technology manufacture, and distinctive services, Bos-Wash has built efficient knowledge economy, and successfully dealt with the huge challenges caused by de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Sunbelt on the last half of 20th century. Bos-Wash has still maintained 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global competition.

Bos-Wash; urban agglomer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F299.712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4.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资助(10YJC770055)。

刘敏,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美国史、城市史。

猜你喜欢
市区人口制造业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本月主题 在市区 Downtown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2016年1-3月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