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动力机制探析
——以马鞍山市为例

2016-03-29 05:56鲁正扣
池州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跨校职教职业院校

鲁正扣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安徽 马鞍山 243041)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动力机制探析
——以马鞍山市为例

鲁正扣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安徽 马鞍山 243041)

在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过程中,职业教育内在的矛盾运动是根本动力和内在依据,同城固有的空间、文化和产业环境等是重要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推进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既符合职业教育及其主要利益主体的需求,也面临一些导致其动力衰减的诱因。为此,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机制的关键是政府履行主导责任,职业院校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教科研的驱动作用,结合市场做好制度性安排。

专业群建设;驱动型需求;动力机制;同城跨校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可以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内职业教育的集约发展,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打造市域的职教特色和品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有些城市组建了职教联盟或职教集团,有的地方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职教联合协调机构,对推动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普遍看来这项工作的成效不十分显著,尤其是动力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以马鞍山市为例,对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1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根本动力和现实基础

推动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根本动力是职业教育内在的矛盾运动。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教育性、职业性、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这是对职业教育功能的科学界定。当前,马鞍山市职业教育面临的矛盾运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内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职业教育的现实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学生高层次的成才和发展需要与职业教育的现实培养能力相对不适应之间的矛盾;三是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与优质职教资源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切实有效地开展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有助于化解这三大矛盾,是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要求[1]。

城市及其与内外环境为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城市适宜的空间半径、内在的文化认同、独特的产业生态为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马鞍山市下辖三区三县,城市化水平较高,市区建成区面积86平方公里,交通便捷,职业院校日常联系紧密,服务发展的共性任务较多,面临的产业及政策环境基本相同,跨校建设专业群具有有利的时空条件。其次,城市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城市系统内外的知识、信息、资源、人才等发展要素的流动与交换既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马鞍山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区域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发达地区的辐射和牵引,服务面向的拓展和延伸为同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实施了更加有力的推动。

2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驱动型需求

行为主义认为,动机驱动主体采取行动,动机又主要源于主体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没有得到满足经过努力又能够得到满足的需求属于驱动型需求。同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的驱动型需求主要来自于职业教育自身及其主要的利益主体。

2.1来自职业教育自身的驱动型需求

职业教育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需要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从自然集合体向组织共同体跃升[2]。马鞍山市现有职业院校9所,其中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6所。这些职业院校中6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5所有旅游管理类专业,7所有电子信息类专业,4所有数控技术类专业,5所有机械制造类专业,4所有汽车技术类专业,3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4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4所有应用外语类专业,4所有食品类专业,3所有文秘类专业,2所有卫生类专业。不同院校的同类专业虽然日常联系较为紧密,教师间的沟通及信息交流较为顺畅,但这种联系属于一种低水平的松散的自然集合体状态。专业同质化同构化较为普遍,重复性建设较多,职教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低,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减少直至避免这些现象,进一步增强建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提高建设的质量、水平和效益,专业群跨校建设需要视情况打造一些形态适宜的组织共同体。

职业教育为提高服务社会和人才培养能力需要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从单一化、程式化向多样化、柔性化转变。近年来,马鞍山市在市职教联盟下主要依据专业类别相关性设立了十个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每个产教融合协作委员会依托一个学校推进专业群跨校建设,责任主体相对模糊,形式相对单一,机制不够灵活,工作进展缓慢。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整合职教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创新教学组织和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此,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需要视情况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结构方式和制度体系,因势因时因事生动活泼地采用产业链、岗位群、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的内在相关性等进行组织和建设[3]。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既为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提供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又给专业群跨校建设提出了提升质量水平,创新体制机制的新要求。

2.2来自职教主要利益主体的驱动型需求

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需要同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进一步提高专业对产业的支撑度。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专业对产业的契合度,更好地推进专业群与产业群耦合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与布局的柔性与可拓展性,提高专业(群)建设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对产业的服务能力。马鞍山市规划的主导优势产业为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和食品加工,传统优势产业为造纸印刷、金属制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规划还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以及面向农村的现代服务业。从前文所述的专业布点和实际的专业建设情况看,该市职业院校的专业对产业的支撑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多样化成才个性化发展需求需要同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进一步创新专业(群)组织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通过改革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课程、师资以及资源的可选择性;通过校际间的开放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优质职教资源的普惠性;通过优化配套的服务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学生由此可以更好地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实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赢得更好的人生出彩的机会。

同城职业院校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3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衰减的诱因

3.1来自城市外部环境的动力衰减诱因

城市周边人才高地、发达高教机构等的优质人力资源外溢缓解了城市发展对本地职业教育的需求压力。马鞍山周边的上海、南京、合肥等市高等教育发达,优质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南京,距离马鞍山乘高铁仅18分钟车程,宁马同城化演进很快,南京市高校林立,科教资源丰富,仅本科院校就有25所,是马鞍山市可以依靠的优质人力资源库。我国社会普遍有重视学历层次的传统观念,高学历人才供应充沛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对本地职业教育的关注,缓解了本地产业发展对本地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城市外围发达地区、吸引力大的产业等对人才的集聚效应分散了职业教育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马鞍山市地处安徽的“东大门”,临近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拉近了马鞍山与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空间距离。发达地区优厚的薪资待遇、相对更多的成就机会、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对各类人才都非常有吸引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马鞍山市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去了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有些专业甚至因此迷失了本应坚持的服务地方的专业面向,服务能力因此相对弱化。

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属性抑制了市场在职教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杠杆作用。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中,资源共建共享、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受制于教育系统固有的组织架构,各职业院校习惯于各自为政,专业群跨校建设的路径和机制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

3.2来自于建设责任主体的动力衰减诱因

责任主体的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是职业教育的举办者,对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负有主导责任。但城市普遍存在的产业发展优先政策一定程度挤占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投入和关注,跨校建设专业群固有的困难和复杂性诱发了相关责任人员的畏难情绪,外部环境优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期降低了对跨校建设专业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职业院校应该是专业群跨校建设的主体,但跨校建设专业群并非其基础性需求,受独立性、自主性思维的影响,在没有外在压力驱动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多数不愿意为此“主动出击”。

责任主体间的协同机制有待完善。马鞍山市虽然建立了职教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职业教育联盟,但上位的学制系统设定、平行的财税和产业政策等与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内在要求仍然不够协调配套,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建设方案和具体措施没有得到系统设计,没有明确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各职业院校间没有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也没有科学有效的计划、督查、指导、评估办法和保障措施。专业群跨校建设团队不具有独立性,难以有效地推进建设工作。

学生、企业等利益主体在专业群跨校建设方面组织化程度偏低,对专业群跨校建设的需求虽有相当大的规模,但总体呈现为零散的、隐性的状态,没能有效集中显化为统一、强大的现实诉求力量。

4 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机制建构的建议

建构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机制的关键是要明确责任主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利用同城有利的环境条件,妥善处理导致其动力衰减的各种诱因,扎实推进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以更好地化解职业教育的内在矛盾,满足职业教育及其主要利益主体的需求。

4.1政府要切实履行主导责任

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公益性属性决定了推进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政府应当准确地把握推动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内在矛盾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城市外部环境的人才供求状况与本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要之间的关系,着眼于增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城市的文化内涵,精准回应本地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企业、学生等职教利益主体的需求,系统设计积极推进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打造职业教育强市,造福社会民生。要创新建设思路,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目标指向打造生动活泼的专业群形态,根据专业群的类型和特点,建构灵活有效的专业群建设组织架构;要加强规划引领,明确专业群跨校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步骤,加强人员、经费和资源等保障措施,为专业群跨校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要加强信息交流、经验总结和业务指导,适时优化专业群跨校建设方案,协调并整合各方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和工作制度,督促措施落地和建设任务落实,确保专业群跨校建设取得实效。

4.2职业院校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职业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又是职业院校的主体责任。任何一种目标指向的专业群都必须有一个核心专业。这个核心专业应该是在专业群形成和创建过程中依靠自身特色和综合实力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围绕这个核心专业的专业群既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自觉组建的;既要有内在凝聚力、发展力,又要有外在的支持力、推动力。因此,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按照“专业人办专业事”的原则,专业群跨校建设必须根据核心专业依托于某个职业院校开展工作。相关院校要牵头落实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协调与合作,合理组织专业群跨校建设团队,配套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必要的经费保障等,给予专业群建设团队必要的支持,指导专业团队制定科学有效的建设实施方案,配合政府联合有关方面加强对专业群建设情况的监控、督查和评估,确保将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主要基于建设团队的专业群跨校建设机制,妥善处理好学术与行政的关系,精心选拔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带头人,切实调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关键作用,支持他们激发团队成员的成就动机和事业意识,引导并保障他们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4.3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驱动作用

专业群跨校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促进专业群与产业群耦合发展,又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更好地适应学生高层次的就业与发展需要;既要建设团队独立自主开展工作,保障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又要为政府和院校的统筹积极进言献策,争取各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既要建立稳定高效的专业群建设团队,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又要科学处理专业群的圈层关系,打造合理的引领和辐射场域;既要推进专业资源、师资力量的共建共享,提高职教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又要保障稳定高效的教学和管理秩序,营造良好的专业群育人环境;既要科学设计群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标准,保证各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又要统筹群内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方面的衔接和匹配,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既要鼓励群内各专业有序创新,差异化发展,形成合理的竞争关系,又要引导群内各专业着眼于共赢,加强沟通与协作,营造规范和谐的合作氛围……[4]。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纯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各级主体和责任人员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和策划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建设方案和政策措施,驱动专业群跨校建设良性发展并取得实效。

4.4要结合市场做好制度性安排

在专业群跨校建设过程中,校际间的课程互选、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学籍共管等都是题中应有的内容。但不同的利益主体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专业群跨校建设势必将会使院校内部的建设与管理趋于更加复杂,任务更重。在这种情况下,片面过度地强化政府推动有可能会诱发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因此,专业群跨校建设除了明确主体责任,强化使命意识外必须要妥善处理它们的利益关系。由于教育的公益性特点,专业群跨校建设的内容和进程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但可以通过院校间的平等协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将相关的利益诉求、合作内容以及主要举措等通过协议或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根据院校主体以及市场的变化情况等适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安排[5]。政府还可以通过拨款、预算、信息发布等途径对专业群跨校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激励和调节。

开展专业群跨校建设需要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有序参与,政府可以结合市场状况加强制度设计,更好地履行激励和调控职能。

5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内在矛盾运动,职业教育及其主要利益主体的驱动型需求,同城固有的空间、文化和产业环境等是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机制的内核。为克服导致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衰减的诱因,政府履行主导责任,职业院校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科研的驱动作用,结合市场做好制度性安排,这些是构建同城职业院校专业群跨校建设动力机制的关键。

[1]马树超.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路径和政策设计[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2(6):1.

[2]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发展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41-48.

[3]罗勇武,刘毓,肖冰,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6):19-22.

[4]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一个基于耗散和突变理论的新视角[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18-21.

[5]邢晖.跨区域合作: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3-08-27(05).

[责任编辑:束仁龙]

G710

A

1674-1102(2016)03-0125-04

10.13420/j.cnki.jczu.2016.03.0032

2016-02-19

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级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项目(2013zdjy160)。

鲁正扣(1968-),男,安徽肥东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跨校职教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跨校体育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