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寒,郑春颖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关纪新《八旗艺文编目》初勘举例
刘玉寒,郑春颖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要]本文择选《八旗艺文编目》中《左传菁华》《渤海国志》《西藏志》《江源说》《卜魁赋》《绥服纪略图诗》《适斋奏议》《昌平遗记》《景秋屏先生行状》《参经臆说》《八旗诗话》等11条内容,逐一辨析,指明点校方面存在之不足,希望借此挖掘《八旗艺文编目》的史料价值,促进八旗文献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关纪新;《八旗艺文编目》;考证
《八旗艺文编目》由清末民初人恩华纂辑,因其资料丰沛、体例严谨,素来被视为八旗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优质工具书。关纪新先生对《八旗艺文编目》的整理、点校,为读者充分利用此书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白璧微瑕,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书中存有多处错误,这些错误或是致使原义含混,或是造成歧义丛生。有鉴于此,笔者撰文择选部分条目略作辨正,以期正本清源、良莠毕现。
一、“经类·春秋左传”之《左传菁华》
“满洲敦崇著。敦崇字礼臣,号铁狮道人,又别号聱叟,又号铁石,氏富察。由笔帖式累官广西思恩府知府、奉天总督。锡良调三省,保升道员。辛亥后赴八里桥投河死。”[1]6
此处将敦崇视为由笔帖式升官为广西思恩府知府,再到奉天总督。然既升奉天总督,复有保升道员之事,违背仕宦规律。《清史稿·宣统纪》记载:“宣统元年己酉春正月乙亥,调锡良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2]卷25《宣统皇帝本纪》,723东三省总督即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总督,文中“奉天总督”应是“锡良”的头衔,其后句号应删去。此处应作:“由笔帖式累官广西思恩府知府。奉天总督锡良调三省,保升道员。辛亥后,赴八里桥投河死。”
二、“史类·史纂”之《渤海国志》
“满洲震钧著。震钧字在廷,氏瓜尔佳。辛亥后该姓名唐晏。字元素,又号涉江。光绪壬午副榜,己丑举人。官江南知县,摄甘泉县事。父扬州知府英杰。”[1]15
此段文字不通。《清史稿》有震钧小传云:“震钧,字在廷,改名唐宴,瓜尔佳氏。有《渤海国志》、《天咫偶闻》”[2]卷486《文苑三·李云麟传》,3469。文中“该姓名唐晏”应作“改姓名唐晏”。此处应为作者粗疏而失校。
三、“史类·地志”之《西藏志》
“按:此书之首有和宁序,谓‘传为国朝果亲王所撰,得自成都,兹付剞劂’云云。原书《藏程纪略》篇末,署尾有焦应旗名,其余各篇亦非焦著。疑系藏中小吏编辑。记雍乾藏中情事可资参考。惟托名果毅亲王殊属非是。其志中各篇文多俚俗,与王之《西藏日记》渊雅有别,并有‘藏中衙门大人’之语,尤与亲王口吻不合。其为假托无疑。又考:王薨于乾隆三年,谥曰‘毅’。和简勤序在乾隆五十八年,相距已五十余载,岂有一二品大员序书不称果毅亲王而称国朝果亲王之理?又,序中称,引西藏多用印度故实,疑和序亦伪托也。或王另有《西藏志》,而非坊间传抄之《西藏志》欤?兹姑记之,以俟考。”[1]17
此处引号、书名以及断句均存在多处错误,兹重加句读于下,读者自相比较:
“按:此书之首有和宁序,谓‘传为国朝果亲王所撰,得自成都,兹付剞劂’云云。原书《藏程纪略》篇末署尾有‘焦应旗’名,其余各篇亦非焦著。疑系藏中小吏编辑,记雍乾、藏中情事,可资参考。惟托名‘果毅亲王’殊属非是。其志中各篇文多俚俗,与王之《西藏日记》渊雅有别;并有‘藏中衙门大人’之语,尤与亲王口吻不合。其为假托无疑。又考:王薨于乾隆三年,谥曰‘毅’。和简勤序在乾隆五十八年,相距已五十余载,岂有一二品大员序书不称‘果毅亲王’而称‘国朝果亲王’之理?又,序中称引西藏,多用印度故实,疑和序亦伪托也。或王另有《西藏志》,而非坊间传抄之《西藏志》欤?兹姑记之,以俟考。”
四、“史类·地志”之《江源说》
“满洲吴麟著。吴麟字子瑞,一字晚亭,别号黍谷山樵。氏吴查拉,隶镶黄旗。康熙戊子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乞休。乾隆丙辰荐举鸿博与修,《明史本纪》出其手,又为《明史纲目》纂修官,仍食中食俸。工山水。”[1]18
此段文字不通。《清史稿》有吴麟小传云:“辽东以诗文名者,又有吴麟。字子瑞,号晚亭,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四十九年举人,授内阁中书。与锴同举鸿博,与修明史,纂本纪,充《明史纲目》纂修官。善诗文,兼工山水。著有《黍谷山房集》。”[2]卷485《文苑二·吴麟传》,3427
可见原文因断句不妥,产生两个错误,一是将“与修”、“明史”四字割裂,无法反映吴麟参修《明史》的事实;其二,将书名号误植于“明史本纪”四字前后,从而混淆了原文的两个分句,未能反映原作者之本意。所以原文应为:“乾隆丙辰荐举鸿博,与修《明史》,《本纪》出其手,又为《明史纲目》纂修官,仍食中食俸。工山水。”
五、“史类·地志”之《卜魁赋》
“满洲英和著。……十六年得刁公岩园居。是夏入山题所居曰‘观颐山墅’。二十年卒。赏三品顶带。观保从子,德保子,奎照、奎耀父。”[1]19-20
“入山”是道家“出家”的术语之一。 原文应在此处断句,即:是夏入山,题所居曰“观颐山墅”。
六、“史类·地志”之《绥服纪略图诗》
“蒙古松筠著。松筠字湘浦,氏玛拉特,隶正蓝旗。……十九年改英武殿大学士。二十五年谪骁骑校。复官至热河都统、吏部尚书。道光二年降员外郎,迁光录寺少卿,累官兵部尚书。十四年以都统衔休致,卒年八十有二。赠太子太保,入祀惠远城祠,谥‘文清’。”[1]20-21
“武英殿”在清朝康熙年间为词臣撰辑之地,乾隆朝以后,武英殿成为专司校勘、刻印书籍之处。“光禄寺”为官署名,掌酒醴膳馐之政。文中把“武英殿”误作“英武殿”,把“光禄寺”作“光录寺”,应为作者粗疏而失校。
七、“史类·政治”之《适斋奏议》
“满洲崇实著。崇实字子华,号朴山,道光癸卯举人,庚戌进士,散官授编修,累官至刑部尚书,署盛京将军。卒,谥‘文勤’。麟庆子。”[1]27
在古代,“散官”和“散馆”具有不同的意义。从文义上分析,上文中的“散官”当即“散馆”之讹。“散馆”在《八旗艺文编目》中多次出现,这里应是作者疏误所致。
八、“史类·政治”之《昌平遗记》
“荣恒字心庄。由知县累官大名府知府,调天津知府。成都驻防旗贯。俟考。”[1]34
原文意思应是荣恒在成都驻防,而他的旗贯未知,有待他日考证,所以此处标点应为“成都驻防,旗贯俟考”。“旗贯俟考”在本书里大量出现,如本书35页《说帖摘要抄存》《明刑管见录》皆是,此种错误实属作者粗疏所致。
九、“史类·传述”之《景秋屏先生行状》
“满洲治麟著。治麟,字舜臣,氏颜札,隶正黄旗。光绪丁丑进士,散馆授编修,官国子监司业。以毁卒入《国史·孝友传》。秋坪先生子。”[1]39-40
根据原文标题《景秋屏先生行状》,“秋坪先生子”应为“秋屏先生子”。另外,“以毁卒入《国史·孝友传》”一句,应在“卒”字后加逗号。
十、“子类·释道”之《参经臆说》
“辅国公裕瑞著。公字思元。尝画鹦鹉地图,索同人题咏。又通西番语,谓佛经皆自唐时流入西藏,近日佛藏皆书一本,无可校雠,乃取唐古特语译,以复佛经之旧稿十余簏,悉存于家。盛祭酒昱犹及见之。又善画兰竹。裕通亲王裔。”[1]60
原文断句不妥,应在“以复佛经之旧”与“稿十余簏”之间断句,加一句号。无句号,则“复”的是“旧稿十余簏”;有句号,则“复”的是佛经的“旧”(原貌)。而“稿”指的是裕瑞佛藏新译本。 原文应作“辅国公裕瑞著。……近日佛藏皆书一本,无可校雠,乃取唐古特语译,以复佛经之旧。稿十余簏,悉存于家。盛祭酒昱犹及见之。又善画兰竹。裕通亲王裔。”
十一、“子类·诗文评”之《梧门诗话》附《八旗诗话》按语
“抄,内仅有履贯及诗目,而已非定本也”[1]64
此处断句有误,应为:“抄。内仅有履贯及诗目而已,非定本也”。
以上列举翻阅中发现的11则典型性错误,标点、校注并非易事,偶有疏漏在所难免。希望这篇小考可以引起学界对于《八旗艺文编目》的更多关注,促使更多学者投身八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促进八旗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细化。
[参考文献]
[1]关纪新.八旗艺文编目[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作者简介]刘玉寒(1984-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郑春颖(1974- ),女,教授,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75-03
[收稿日期]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