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认知模型:孤独感研究的新视角

2016-03-29 03:56黄国萍柳友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孤独感认知

黄国萍,柳友荣

(池州学院 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需要认知模型:孤独感研究的新视角

黄国萍,柳友荣

(池州学院 音乐与教育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摘要]局限于人际交往领域的孤独感研究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现代人的孤独感。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孤独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孤独感的需要认知模型。需要认知模型将孤独感的产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发展的角度对孤独感的概念、结构、维度、特征、性质和作用进行全面的阐释。基于需要认知模型的孤独感测量不仅可以评估个体的孤独感状况,展示孤独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还可以为孤独感的团体干预和个体辅导提供直接的依据。

[关键词]需要;孤独感;认知;社会比较

随着经济的发达和文明的进步,孤独感对人类的影响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社交网络不足和亲密感疏离时的痛苦情绪体验上,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存状态[1],成为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的危险影响因素[2]。3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孤独感的研究热度直线上升,但研究者一直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的孤独感理论,将孤独感的产生局限在人际交往领域[3-4]。这些理论是正确的,但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研究者总结出两种孤独感研究模型:社交网络中介模型(social network mediation model)与认知偏见模型(cognitive bias model)。前者认为个人特质通过社交网络变化的规模和维度影响孤独感的状况;后者认为孤独感状况是通过一种与人格有关的否定认知过滤器来解释孤独感[5]。后来有研究者综合以上两种模型的要点,提出了认知网络模型(cognitive-network model)[6]。以上三种孤独感模型均使用主观知觉和标准判断个体的人际交往状况,从知觉到的与渴望的社交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孤独感的概念。国内的孤独感理论研究非常少,以孤独感为核心的研究也不多见。李艺敏等将孤独感的研究领域初步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认为大学生孤独感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交往活动的范畴,还至少包括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关的内容。

现代人的孤独感不仅产生于人际交往领域,还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对自身各种需要满足程度的认知评价密切相关,与个体的各种需要有特殊的对应关系。已有的孤独感模型已不能全面地阐释孤独感及其产生,因此,我们提出用需要认知模型来全面理解和阐释现代人的孤独感。本文从孤独感的概念、结构、维度、特征、性质、作用及测量与干预等方面阐述需要认知模型的观点。

一、孤独感的概念

关于孤独感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基本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孤独感概念源于社会(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是人际关系网络出现某种质或量的重要缺陷时,人们所产生的不愉快的体验[7-8];第二类概念将孤独感聚焦在社交技巧缺乏和人格特质上[9];第三类概念源于认知差异理论,认为孤独感是社交知觉和归因的结果。当个体知觉到两种关系,即当个体渴望的社交模式和实际的社交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感到孤独[4];第四类概念来自对孤独感的进化分析,强调内含适合度[10]。这些概念都把孤独感限定在社会交往领域。低收入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11]。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水平关系密切[12],呈显著负相关[13]。需要认知模型认为,孤独感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个体知觉到期望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资源而难以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孤立无援的主观体验。孤独感受个体对自身需要与满足需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具备程度之间平衡状态的认知结果影响,这种认知与社会比较密切相关。遗传、生理素质、人格特征和环境等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而影响孤独感。

二、孤独感的结构与维度

孤独感随着环境的改变产生或消逝,但每个人能体验到孤独,而且每个人对孤独感有相对稳定的敏感性。Weiss提出孤独感的社交需要理论,并把孤独分为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且两者都以一种共同体验核心部分为特征[14]。需要认知模型认为,个体的孤独感状态是由多个小孤独感组成的复杂体验系统,任何小孤独感都由一般孤独感和特定孤独感两部分组成。这些一般孤独感是相通的,对个体的各种小孤独感和总体孤独感形成一种普遍的推动力,这些特定孤独感对应不同的需要。因此,个体的孤独感是一个结构较为稳定的多维的复杂情绪体验综合状态,不同人的孤独感既有相似性,又有独特性。

孤独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在时程上,长期孤独感与短期孤独感有着显著的不同[15]。在内容上,Weiss把孤独分为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跨文化研究发现留学生体验到三种孤独,即社交孤独、情感孤独和由首要文化或语言环境缺失引起的文化孤独[16]。李艺敏将大学生孤独感分为社会孤独感、社交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和发展孤独感[17]。需要认知模型认为,应该从内容和时程两个方面来建构孤独感的维度结构,在内容上至少包含三大维度,即情感孤独感、发展孤独感和生存孤独感。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要求,社交孤独感是生存孤独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大维度下的孤独感类型因个体的发展阶段而不同,孤独感的水平又因人而异。内容维度与时间维度结合起来,可以将孤独感的每一种内容维度细分为两个时程(长期孤独感与短期孤独感),也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时间维度下,均包含情感孤独、发展孤独和生存孤独三种。

情感孤独感是个体知觉到与重要他人的亲密关系缺乏或不满足而产生的孤独体验。对于不同的个体,“重要他人”并不完全相同。恋爱状况、家庭结构(单亲或孤儿)[18]、亲子沟通[19]等因素与大学生的孤独感显著相关。

发展孤独感是个体知觉到自我实现、个人完善、发展等方面条件和支持资源未得到满足或难以满足时而产生的孤独体验。“知音难觅”或者自我实现的客观条件不足,容易产生较强的发展孤独感。

生存孤独感是个体知觉到生理(身体素质、身体残疾等)、生活质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交网络等方面的条件和需要得不到完全满足时产生的孤独体验。社交网络的规模、社交技巧以及在集体中的地位是社交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孤独感各维度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很难截然分清楚。如知己的数量更多地影响社交孤独感,而友谊质量(或亲密关系)对情感(友情)孤独感的影响更大;对父母的依恋主要影响情感(亲情)孤独感,而来自家庭的支持、理解与发展孤独感相关;各种发展条件与生存孤独感的相关性更密切。个体的孤独感状态也不是仅仅包含其中的一个孤独感因子,而是多个因子不同形式的组合。

三、孤独感的特征

研究者对个体和群体的孤独感现状和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未有人研究过孤独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孤独感的特征可以更好地解释孤独感,也能为孤独感干预提供依据和切入点。需要认知模型认为,从纵向角度看,孤独感具有发展性,一方面受到早期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个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并随之变化。从横向角度看,同一发展阶段的群体一般会有相似的核心孤独感和次要孤独感。而且对于个体而言,不同的孤独感体验会互相转化、相互影响。因此,孤独感具有累积特征、阶段特征、层次特征和共变特征。

孤独感的累积特征受孤独感时程和强度的影响。偶尔的孤独体验与持久的孤独状态不是完全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处于不满足状态,对应的孤独感虽然不一定在强度上表现出显著性,但会对个体形成长期的影响,甚至影响个体以后的孤独体验。高水平的孤独感经常伴随着过分敏感和焦虑,使个体对社交线索更加敏感,从而误解或夸大其他人消极或积极的意图。这种敏感性进一步破坏了弥补个体空虚、减少孤独的可能性。如果满足某种需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彻底失去,就会产生某种高水平的孤独感。如果找不到替代资源,这种孤独感可能转换为非高强度的长期孤独感,并影响个体其它方面的孤独感。长期孤独感相对稳定;短期孤独感受长期孤独感的影响,也有一定水平的稳定性。

个体的某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有些需要是在特定阶段才产生的,对应的孤独感也具有阶段特征。孤独感的阶段特征受个体年龄和人格发展阶段的影响。年龄与孤独感密切相关,但是相关关系呈倒U形,青少年期到成年早期(16-25岁)群体的孤独感在流行性和强度上都超过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除80岁以上的老人)[11],年龄与孤独感的负相关关系即使在个体失去社会角色(离婚或失业)时仍然保持稳定[20]。因此,研究孤独感需要区分个体在现阶段才开始有的孤独感与以前就有的孤独感,现阶段特有的孤独感与持续终生的孤独感。一些决定性因素如社交焦虑、家庭关系质量、友谊满意度等对所有年龄组的孤独感都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同时,其它一些因素随年龄而变化。与母亲关系的质量对年龄最低组孤独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于年长的青少年来说,与朋友接触的频率和关系满意度是更重要的孤独感预测因素[7]。

孤独感的层次特征受孤独感累积特征和阶段特征的影响。个体孤独感状态中小孤独感的地位是不同的,可以分为首要孤独感(核心孤独感)、主要孤独感和次要孤独感。一般情况下,与特定年龄阶段关系最密切的孤独感往往成为群体中大部分个体的首要孤独感或主要孤独感。受孤独感累积特征的影响,个体的首要孤独感也不尽相同。随着年龄阶段的转换或重大事件的发生,个体的首要孤独感、主要孤独感和次要孤独感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孤独感各维度的水平不能等同于孤独感维度的重要性,个体的某种需要强度较弱,或容易找到满足需要的社会支持资源和机会时,对应的孤独感水平就较低。

孤独感的共变特征受孤独感层次特征的影响。孤独感的时间维度之间、内容维度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交互影响的。当满足某种需要的社会支持资源严重缺乏或彻底失去时,对应的孤独感会显著增强,同时其它小孤独感因一般孤独体验的推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当显著增强的孤独感处于首要或核心地位时,这种共变性尤其明显。孤独感的共变特征不容易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但共变性的具体表现随个体孤独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如恋爱可以很好地降低个体的孤独感水平[21],失恋或来自单亲家庭的个体容易体验到更高水平的孤独感。

四、孤独感的性质和作用

孤独感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体验,它可以促使个体进行深度的自省,有时间进行创造,还会促动个体自身努力去减轻孤独,但目前对孤独感作用的研究并不多见。有中度孤独感的青少年比很少或经常感到孤独的青少年的调节能力更好[22]。需要认知模型认为,孤独感的性质是消极的、不愉快的,即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孤独感的作用不一定是消极的,个体对孤独感的评价也未必都是消极的,大部分大学生对孤独感持积极评价态度,认为适度的孤独是有益的。对孤独感的认知、评价和归因对个体的孤独感水平和孤独应对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孤独感持积极评价的人更能接受和适应孤独的情景,体验到的孤独也会更低。

五、孤独感的测量和干预

研究孤独感的目的不仅是了解孤独者的孤独状况和水平,更要通过科学的干预,使孤独者的孤独感调适到合理的水平,维持其心理健康。现有的孤独感测量与干预及相关因素、预测因素等研究都是分开进行的,已有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孤独感的状况,不能提供孤独感原因等方面的信息,不能为孤独感干预提供直接的依据。

Russell提出了孤独感一维理论,并据此编制了UCLA孤独量表。这个量表是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孤独感量表。但有研究发现,UCLA量表并不是一维的,而是包含三个维度(一般孤独感,社交孤独感,情感孤独感)[23-24]。Weiss最早提出孤独感的多维理论,西方学者据此编制了十几种孤独感测量工具,但这些量表都未能穷尽现代人孤独感的所有侧面。基于需要认知模型编制的孤独感测量工具不仅可以通过被试对其各种需要满足程度的自我评价,较为全面地评估出其孤独感各维度的水平,同时可以较为明确地了解被试孤独的原因和时程,为研究者提供快速、科学制定孤独感干预策略的依据,同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研究群体孤独感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对孤独感研究的深入,个体如何应对孤独感以及如何对孤独感进行干预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对于孤独的干预与治疗,目前尚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有研究者梳理了国外的孤独感干预研究,总结出四种最基本的孤独感干预方式:提高社交技巧,增加各种社会支持,增加社会接触机会,调整社会认知方式[25]。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可以促进大学生孤独感改善[26],但长期效果不佳。需要认知模型认为缺一不可的主客观因素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所以孤独感的干预也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认知重建,即协助孤独者客观评价自身需要与社会支持资源之间的关系,必要时积极寻找替代资源;二是通过行为强化帮助孤独者学习社交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根据孤独感的特征开展发展性的团体辅导,以预防或减弱孤独感。

需要认知模型把孤独感的产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通过孤独感与需要的联结阐释现代人孤独感的概念、结构、维度、性质和作用,通过研究孤独感的特征,寻求孤独感测量和干预的最高价值和最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Adam K E, Chyu L, Hoyt T L, et al. Adverse adolescent relationship histories and young adult health: cumulative effects of loneliness, low parental support, relationship instability,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loss[J].J Adolesc Health,2011,49(3):278-286.

[2]Cacioppo T J, Hawkley C L, Berntson G G. The anatomy of loneliness[J].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3,12(4):71-74.

[3]Doane D L, Adam K E. Loneliness and cortisol: momentary, day-to-day, and trait associations[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0,35(3):430-441.

[4]Michela L J, Peplau L, Weeks G D. Perceived dimensions of attributions for loneliness[J].J PERS SOC Psychol, 1982,43(5):929-936.

[5]Levin I, Stokes J P.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o loneli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6,54(4):717-733.

[6]Larose S, Guay F, Boivin M. Attachment, social support, and loneliness in young adulthood: a test of TWO model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2,28(5):684-693.

[7]Weiss S R.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M].[S.l.]:Cambridge, MA: MTT Press,1973.

[8]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词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9]Marangoni C, Ickes W. Loneliness: a theoretical 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measurement[J].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89,6(1):93-128.

[10]Cacioppo J, Hawkley L, Ernst J, et al. Loneliness within a nomological net: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6,40(6):1054-1085.

[11]Pinquart M, Sorensen S. Risk factors for loneliness in adulthood and old age——a meta-analysis[J].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 2003,19:111-143.

[12]何安明,惠秋平,刘华山.大学生的感恩、孤独感与社会支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10):782-785.

[13]谢其利.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逆境信念与孤独感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5(1):84-86.

[14]Russell D, Cutrona C, Rose J, et al.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an examination of Weiss's typology of loneli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46(6):1313-11132.

[15]Gerson C A, Perlman D. Loneliness and expressive communication[J].J Abnorm Psychol,1979,88(3):258-261.

[16]Sawir E, Marginson S, Deumert A, et al. Loneliness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 Australian stud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8, 12(2):148-180.

[17]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2):465-468.

[18]Tuncay U T. Correlates of lonelines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J].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MENT Health, 2008,2(12):29.

[19]Hojat M. Loneliness as a function of parent-child and peer relations[J].J Psychol, 1982,112(1):129-133.

[20]Schnittker J. Look (closely) at all the lonely People[J].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2007,19(4):659-682.

[21]Dykstra P A, Fokkema T.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among divorced and married MEN and women: comparing the deficit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J].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7,29(1):1-12.

[22]Roscoe B, Skomski G G. Loneliness among late adolescents[J].Adolescence, 1989,24(96):947-955.

[23]Dussault M, Fernet C, Austin S, et al. Revisiting the 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cal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 a sample of teachers[J].Psychol REP, 2009,105(3):849-856.

[24]Borges A, Prieto P, Rivvhetti G, et al. Cross validity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factorization[J].Psicothema, 2008,20(4):924-927.

[25]Masi C M, Chen Y H, Hawkley L C,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lonelines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11,15(3):219-266.

[26]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115-117.

Need Cognitive Model: A New Perspective of Loneliness

HUANG Guo-ping, LIU You-rong

(Music and Education Institute, Chizhou University, Chizhou Anhui 247000, China)

Abstract:The studies on loneliness limited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can’t fully reflect the loneliness of modern people.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es of loneliness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and explained the Need Cognitive Model of loneliness. Need Cognitive Model extended the source of loneliness to social life, and explained from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he loneliness’ concept, structure, 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properties and role. Measurement of loneliness based on the Need Cognitive Model, can not only assess the status of individual loneliness and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loneliness, but also provide the direct basis for group intervention and individual counseling.

Key words:need; loneliness; cognitive; social comparison

[作者简介]黄国萍(1979- ),女,讲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柳友荣(1966- ),男,教授,博士,从事理论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团体辅导研究”(2011SQRW149ZD);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农村青少年孤独感及团体辅导研究”(AHSKY2014D33)。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1-0017-05

[收稿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孤独感认知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