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亚洲食学论坛,搭建东西方跨界交流平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食学研究专栏的运筹与发展

2016-03-29 03:36刘祖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报论文研究

刘祖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楚雄 675000)



携手亚洲食学论坛,搭建东西方跨界交流平台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食学研究专栏的运筹与发展

刘祖鑫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云南 楚雄 675000)

“食学研究”是《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着力打造的重点专栏,是食学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专栏站在国际视野、学术前沿,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学术界已产生广泛影响,今后的发展将继续依靠各方力量,整合资源,精心策划,培养研究团队,加强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专栏的质量和影响力。

“食学研究”专栏;发展;交流;影响

中国目前约有各种期刊9000种。据权威统计,我国高校所办期刊共有2500多种,约占全国期刊总数的1/4,其中大学学报就有1700种左右,占高校期刊总数的67%,平均每所高校有1.26种。[1]大学学报作为一所大学的科研出版平台和学术窗口,应及时发表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培养学术研究队伍,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食学研究”专栏,共同期待

1.大学学报该如何办出特色

地方性大学的学报如何办?如何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如何把自己所办的学报提升为名刊?应该说,这是每一个编辑团队(尤其是主编),甚至是每一个办刊人都会思考的问题。然而,一份期刊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报在学校的地位、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资金的支持、编辑思想和导向、办刊队伍的水平、作者的投稿等,都会对期刊产生影响。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大学的体量和招生快速增长,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类学校目标定位不准确,特点不突出;大多数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雷同,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许多学校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环节的现象;教师数量较多,但大师级高水平的教师比例偏少;教师科研成果不少,但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成果不多;师资水平的整体偏低,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等等。高校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学所办学报出现小而全、栏目设置重复、特色栏目不多(或特色栏目不特)、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在学术界、出版界,批评大学学报“全、散、小、若”,“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之声不绝于耳。面对学报的现状和困境,各家学报的编辑团队(尤其是主编)也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学报的质量,办出有个性、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在办刊方面,办刊人也发生分歧,比如大部分人认为学报是一个大学的学术窗口,是本校重要的学术阵地,担负着培养本校人才的重任,应该主要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学报是一个学术平台,不应该有校内、校外的区别,不应该有内稿、外稿的限制。因此,一些编辑部为了提高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不惜花重金、找关系约名家、大家稿;和文摘刊物的编辑拉关系,提高转载率;和一些刊物、作者约定互引,提高他引率。笔者认为,作为一所大学付出人、财、物办的学报,应该是本校的学术窗口和学术阵地,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担负起培养学校人才的重任,当然我们也不能闭门办刊,约一些高质量的稿子和接纳一些投稿也是应该的。

2002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就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在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承担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充分肯定了我国的大学学报,他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社科学报的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报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明显提高,一些重点大学的学报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学术界和相关方面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的重要信息来源”;“高校社科学报的迅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也充分肯定大学学报的发展,他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科研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高校期刊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

2.“食学研究”专栏的确定

地方性大学学报的办刊,首先要考虑的是刊物的定位,如何定位刊物?如何定位栏目?这是摆在每一位编辑部领导面前的课题。进入新世纪,大学学报面临更大的挑战,“名刊”、“百强”、“特色栏目”成了各大学学报追求的目标,然而要达此目标又谈何容易!2012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走过了26年的办刊历程,刊物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学术界、学报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办刊成绩得到专家学者、管理部门和同行的肯定。在总结20多年办刊经验的基础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领导经过认真的调研和思考,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资源,对现有栏目进行调整,并决定增设一至二个历史类和文化类的特色栏目,在调查中发现国内有近千家大学办有食品、烹饪、饭店、餐饮、旅游等专业,但办有“饮食文化”栏目的学报只有三、四家,经过专家学者的多次论证,逐步聚焦到“饮食文化”方面。云南大学方铁教授建议设置“饮食文化研究”专栏,并推荐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担任该专栏主持人。

期刊栏目的调整和增设是期刊编辑部的中长期规划,设置“饮食文化研究”专栏的构想提出后,编辑部又在本校展开调研,充分摸清楚家底:本校设有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有旅游方面的专业,开设有“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有近10位教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与地域文化相关,通过引导和培养可以转向饮食文化研究领域;成人教育学院在今后条件成熟时可以开设相关的高职高专专业。因此,开设“饮食文化研究”专栏有校内外的基础和条件。2012年9月,编辑部主任刘祖鑫同志电话联系赵荣光教授,说明开设“饮食文化研究”专栏的初步打算,并邀请赵教授主持这个新栏目。赵荣光教授哈哈一笑,电话中侃侃而谈,开设“饮食文化研究”专栏似乎早就胸有成竹,经过几次电话交流,“饮食文化研究”专栏的实施方案初步定型。紧接着,赵教授邀请编辑部参加在杭州召开的饮食文化国际研讨会,刘祖鑫主任欣然接受邀请。2012年10月中旬,刘祖鑫主任带着栏目编辑陈兰同志到杭州参加会议,并到赵教授家拜访,在3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双方就“饮食文化研究”专栏的名称、专题稿件的组织、作者队伍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共识。至此,“饮食文化研究”专栏的筹备几经变迁,终于定名为“食学研究”。这一名称的确立,标志着《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在新领域探索的步伐已正式开启。

“食学研究”专栏由知名学者、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赵荣光教授主持,依托每年举办一次的“亚洲食学论坛”,站在学科前沿,与国际食学界紧密联系,并得到广大食学研究者的大力支持。该专栏每期3篇论文,集中讨论一个主题,从2013年第1期开始与读者见面。

2013年5月20日,编辑部邀请浙江工商大学赵荣光教授、云南大学方铁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周建达教授等知名学者以及州内、校内各领域的专家30余人,在编辑部召开了“食学研究”专栏研讨会,编辑部主任刘祖鑫编审介绍了“食学研究”专栏的设立和发展情况,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对“食学研究”专栏设置一年半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赵荣光教授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办这个栏目,意义重大,我非常有信心地在这里讲,不出两年,这个栏目就会让国际瞩目。我们的撰稿人都是国际上的一流专家,而且都是研究前沿的著名学者,高端的研究论文源源不断。这个栏目将会在中华文化史、学报发展史、食学研究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第二个问题,我们学报搞这个栏目并要使其发展,就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办了十几期了,我们要请有关专家来研讨一下,提提意见,希望得到更多的建议和支持,把这个专栏办得更好。并且在学校层面上对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做一些相应的考虑,我们学院应该培养年轻人来搞这个研究,可以先在学校搞选修课,然后再进一步发展。第三个问题是亚洲食学论坛,亚洲食学论坛已经成为品牌,全世界都在关注,适当的时候可以在我们楚雄搞一次,如果这个会在楚雄师范学院召开,我想一定会得到云南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食学的发展前途无限广大,中国的食学研究在目前国际上是领先的,我们的学报也是食学研究的高端交流平台,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我们的学报完全有可能独立出来,办成食学研究的专业杂志。”方铁教授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已经搞了‘食学研究’栏目,说明我们赶在前面了,搞学术研究就是要抓住制高点。下一步,这个栏目的建设,我建议应当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超越学校研究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平台,让这些文章有全国性的事业;第二,要把专栏看成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并且成立研究所,发展成对云南普洱茶、云南菜式、云南饮食文化推动的力量,如果这个搞得好了,一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另外,如果这件事做得好,开办了专业,就可以招本科生,甚至招研究生,推动学校的发展。”周建达教授则从学校与刊物的关系、编辑与刊物的关系、刊物与作者的关系、刊物与刊物的关系发表了意见,他说:“就专栏的问题来说,我们要建立一种思路,就是说以专栏带动刊物的发展,我们以前学科都很平常,没有突出的影响,有了专栏就是要凸显出它的影响力,专栏一定要做到专题化,就是说每一期我们都要有一个相对的主题。”

二、“食学研究”专栏的精彩亮相

截至2016年第5期,“食学研究”专栏共发表国内外学者撰写的论文90篇,在食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统计,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或摘录,“食学研究”专栏荣登《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6期的“专栏介绍”,被广大研究者认为是国内外食学研究领域的高端平台。

1.论文选题的引导

“食学研究”专栏每期的专题策划、稿件组织、稿件审定是由栏目主持人完成的,主持人站在食学研究的前沿,结合亚洲食学论坛的最新动态,精心策划选题,约请食学研究专家撰写文章,或从投稿中选择与专题相契合的论文,组成一期的专栏文章。正如赵荣光教授在2013年首期“食学研究”主持人语中所说:“‘食学研究’专栏,是顺应国内外食学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应海内外食学研究者呼吁,并经国内诸多知名学者磋商之后搭建的旨在及时反映学科‘学术前沿、理论深度、国际视野、生活现实’的学术研究平台。将围绕学科建设与理论方法,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社会餐饮文化研究、高校餐饮文化、餐桌文明与进食方式、少数民族食事、茶酒学与文化、大众餐桌情态与问题、食事历史探析、中外食学交流、国际食学研究等逐一展开与深化。”在专栏稿件的组织和选择上,主要体现“新”和“精”的特点。“新”即是选题新、视角新、观点新的食学研究者的最新成果,让读者看完内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作者新观点的启发;“精”即大多数专栏论文的作者是食学研究领域的名家大家,是食学学者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学界有影响的精品之作。

2.作者队伍的结构

“食学研究”专栏自2013年第1期与读者见面,到2016年第8期共发表论文90篇。现对论文作者的情况分析如下:从国别与国内地区分布看,国外学者的论文8篇,约占8.9%,分布在美国、日本、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国内学者的论文82篇,约占91.1%,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中、江浙等,几乎全国各省都有。从内外稿来看,本校作者论文5篇,约占5.5%,校外作者论文85篇,约占94.4%,其中校内稿2013年没有,2014年1篇,2015年没有,2016年4篇,说明本校研究力量正在加强,研究队伍正在壮大,初步形成学术团队,栏目的学术研究引领和人才培养作用明显。从职业来看,作者的职业主要是三类,高校教师及高校所设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论文61篇,约占68%,其他研究机构和餐饮行业学者论文29篇,占32%,其他研究机构和餐饮行业主要是博物馆、食品安全和营养配置、餐饮管理和餐饮服务等机构的文化学者。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作者论文58篇,占64%,主要是高校的教授、副教授;中级职称以下作者论文32篇,约占36%,主要是高校的讲师和在读博士生以及社会其他机构的文化学者。从专业结构来看:所发论文涵盖了历史、文化、民族、旅游、食品、烹饪、饭店、餐饮专业和服务领域,显示了研究领域宽,覆盖面广的特点。

3.重点讨论的问题

在“食学研究”专栏刊发的90篇论文中,从重点讨论的问题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针对“食学学科”的讨论

“食学”一词最早由萧瑜(1894―1976)在台湾出版的《食学发凡》(1966年)中首次提出;随后,台湾学者狄震(1909―1983)出版了《中华食学》(1970年),这是第二本以“食学”命名的研究著作。进入21世纪,“食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热烈讨论,“食学研究”专栏的设置,更是把“食学”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何宏先生的《赵荣光食学思想发展探析》(2013年第1期)、赵荣光先生的《时代餐桌的国际视野对话——序第二届亚洲食学论坛(2012曼谷)中国大陆学者论文集出版》(2013年第11期)和《大爱无疆:食学研究在中国》(2014年第1期)、王斯女士的《2013绍兴·亚洲食学论坛会议综述》(2014年第1期)、赵荣光先生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食学研究历程》(2015年第2期)、郑南女士的《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会议综述》(2015年第11期)、杨杰宏先生的《食学的概念内涵及学科属性》(2015年第11期)、周鸿承先生的《从“饮食文化”到“食学”——赵荣光先生食学科构建思路初探》(2015年第11期)等论文都从“食学”理论上探讨了“食学”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五届“亚洲食学论坛”都有为数不少的论文和学者交流讨论“食学学科”理论,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的圆桌会议更是以“食学”学科建构为主旨展开讨论,石毛直道(日本)、萨班(法国)、纽曼(美国)、周永河(韩国)、苏姬达(泰国)、赵荣光、季鸿崑、何宏、郑南、格列柯(意大利)、尤里(俄罗斯)诸位学者围绕主题发表见解。

(2)针对“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的讨论

“食品安全与饮食健康”是古今中外每一个国家和个人都关注的问题,而在当代食品安全纷繁复杂、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从所发表的论文看,这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领域,不乏有大家名家之作。荷兰莱顿大学Katarzyna J. Cwiertka教授的《历史视野中的欧洲食品安全》(2013年第8期)、日本岡田恒周先生的《健康与和平:我们坚持的“正食”理论与原则》(2013年第11期)、日本石毛直道先生的《发酵食品文化——以东亚为中心》(2014年第5期)、美国贾桂林·纽曼博士的《美国的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一体化》(2014年第8期)、阎力君教授的《植物营养成分对慢性疾病的影响评估——转基因技术面临的挑战》(2014年第8期)、郑南博士的《关于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与思考》(2014年第8期)、葛柏浩先生的《我的“健康餐饮”五大标准与落地方法》等论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探讨了食品安全与餐饮健康的问题。

(3)针对“社会餐饮文化”的讨论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再加上中国人历来注重吃,“民以食为天”就是最好的写照,但这个“食”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由于地域的不同,食材差异较大;民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东西南北中地域的差异和民族的差别形成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季鸿崑先生的《追溯中国饮食哲理的祖宗——碎片化的阴阳五行说》(2013年第1期)、赵荣光先生的《中国近期饮食态势分析》(2013年第4期)、龙建民先生的《我国餐饮业应逐步由资源型产品结构向文化创意型产品结构的转变——以鲁莱餐饮业发展为例》(2013年第4期)、傅祖浩先生的《高校餐饮现状透析与稳定保障长效机制建设探索》(2013年第5期)、滕召华等先生的《贵州省高校食堂工作特点、困难及其对策》(2013年第5期)、余正华等先生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6T管理实证浅析》(2013年第5期)、游修龄先生的《农业、农产品加工及饮食文化》(2013年第10期)、邵万宽先生的《中国南北区域美食文化自然习性之比较》(2014年第5期)、陈学智先生的《剖析餐饮业“霸王条款”之“霸王”何处?》(2014年第7期)、刘小会先生的《“伯温世家”餐饮文化解析与个案考实》(2014年第7期)、季鸿崑先生的《孔孟食道与当代中国的反腐倡廉》(2015年第1期)、姜晓莉女士的《西方分餐制和AA制的个人主义文化渊源及与东方相关集体主义饮食文化的对比》(2015年第10期)等论文,对不同地域的餐饮文化进行了讨论,特别是一组对高校餐饮文化讨论的文章,分析了高校餐饮的现状、高校食堂的工作特点、食品安全等问题,针对性强,值得高校餐饮管理者借鉴。

(4)针对“茶酒学与文化”的讨论

茶是中国的国饮,种植历史悠久,在云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的茶山,还有众多的古茶树,树龄最长的已有两千多年。茶不仅融入人们的生活习俗,还被文人雅士写在诗、词、歌、赋中,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丰富多彩、独树一帜,特别是进入21世纪,普洱茶再次受到人们的追捧,普洱茶的研究也成了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方铁教授的《普洱茶与清代滇南社会》(2014年第2期)、陶德臣教授的《历史时期普洱茶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2014年第2期)、方悦蒙讲师的《普洱茶与茶马古道》(2014年第2期)、释仁空大师的《浅谈禅茶文化思想和意义》(2014年第4期)、贤志法师的《莲花曙月,资国茶香:资国禅茶创始人贤志法师答问》(2014年第4期)、佛心大师的《借茶话禅机——茶禅公案三则》(2014年第4期)、丁文先生的《中国古代茶叶经济与丝绸之路》(2015年第5期)、梁子先生的《明代茶道文化简评》(2015年第5期)、文野、英峰先生的《中唐湖州茶文化圈——兼谈陆羽等与茶道文化的诞生》(2015年第5期)等论文讨论了中国的茶文化,为“食学研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讨论

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是本专栏创设时的重点板块,也是亚洲食学论坛的重要分论坛,但在栏目起步的两年,这一板块的重要性还没有显现出来,随着作者队伍的成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将会受到更多学者的重视。朱和双博士的《作为食谱的〈滇省夷人图说〉:因华夏而叛逆的边地故事》(2016年第1期)、王晓艳博士的《民族“特色”食物与食物的“民族性”——以云南德宏州景颇族、德昂族为例》(2016年第1期)、王斯博士的《大理双廊白族本主祭祀食事研究》(2016年第1期)、杨杰宏博士的《和实生物:纳西族饮食民俗类别及特征》(2016年第4期)、秦桂芬、秦莹女士的《纳西族农耕文化对饮食习俗的影响——以丽江古城区西关村为例》(2016年第4期)王猛、仪德刚先生的《蒙元宫廷烹饪刀工与烹饪方法考释——以〈饮膳正要〉为例》(2016年第4期)等论文,针对不同民族的饮食习俗展开讨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研究领域。

(6)针对“大众餐桌情态与问题”的讨论

大众餐桌是老百姓最普遍、最广泛的饮食方式,无论是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还是聚会时的宴席大餐或集体活动中的大众食堂,都与每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食品安全、食材特色、烹饪技术、工艺口味都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高成鸢先生的《“鲜”(中餐二元价值标准之一)的研究》(2013年第2期)、赵荣光先生的《中国近期饮食态势分析》(2013年第4期)、傅祖浩先生的《高校餐饮现状透析与稳定保障长效机制建设探索》(2013年第5期)、余正华、顾拯中先生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6T管理实证浅析》(2013年第5期)、游修龄先生的《农业、农产品加工及饮食文化》(2013年第10期)、陈学智先生的《剖析餐饮业“霸王条款”之“霸王”何处?》(2014年第7期)、美国贾桂琳·纽曼女士的《美国华人和作为同化标志的中餐食谱》(2014年11期)、冯延红先生的《基于天人合一理念下素食文化现实意义研究》(2014年11期)、周超等的《我国糟渍食品浅谈》(2014年11期)、张桂香等的《科学解读中国豆豉的功能保健价值与文化内涵》(2015年第7期)、法国萨班女士的《中国的牛奶消费调查》(2015年第10期)等论文把研究聚焦在当代的大众餐桌,对大众餐桌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很有时代意义。

(7)针对“食事历史探析”的讨论

从人类出现以来,“食”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文明发展的每一段历程,“食”的问题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人类进入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研究食学的学者们对几千年食事历史的探究,打开了历史的大门,为读者展现出一场场精彩的食事情境。谢定元先生的《花椒在中国古代人们饮食生活中的运用》(2013年第2期)、何宏先生的《民国时期杭州西餐研究》(2013年第7期)、姚伟钧先生的《民国时期武汉的饮食文化》(2013年第7期)、朱多生先生的《民国时期的成都餐馆初探》(2013年第7期)、吴昊先生的《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研究——以食料与食物加工为例》(2013年第10期)、方铁先生的《马可波罗所见南方丝绸之路的饮食习俗》(2014第10期)、俞为洁女士的《桂花饮食小史》(2015年第7期)、朱多生先生的《关于川菜麻辣味形成原因的思考》(2015年10期)、姜新女士的《三万里天供醉眼,二千年事入悲歌——陆游饮食诗历史文化意义试论》(2015年第10期)、俞为洁女士的《〈徐霞客游记〉中的僧侣饮食》、朱和双博士的《鸡与诗词:超越“南食”意象的终极言说》(2016年第5期)等论文,从历史的视角揭示了古代饮食文化的精彩片断,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三、“食学研究”专栏的整体构想

“食学研究”专栏是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而设置的特色专栏,编辑部邀请亚洲食学论坛主席、中国饮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食学研究大家赵荣光教授作为主持人,并与国内外最广泛的食学研究者群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专栏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该专栏现有的优势

“食学研究”专栏是站在国际视野、学术前沿创设的特色栏目,是国内食学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是一个高水平、高起点的专栏。

首先,专栏主持人理论水平高。赵荣光教授是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是国内外食学研究的名家、大家,在国内外食学界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早在20世纪末期,饮食文化研究领域形成了北南两座高峰,被誉为“北赵南季”,北赵即指赵荣光教授。何宏先生在《赵荣光食学思想发展探析》中说:“赵荣光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专诸从事饮食文化领域的研究以来,至今对本学科的思考与探索已近40个年头。在他关于饮食的文化意义探索的几十年中,经历了从以探讨来龙去脉、发展走向的饮食史研究,到以探讨文化意味、精神实质的饮食文化研究,再到统领饮食史、饮食文化并超越其内涵的食学研究,从概念的提出到宏观、微观的阐释,给中国饮食人文研究领域留下太多的财富。”赵荣光教授的学术理论方法、选题路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长时间以来被海内外食学界称为“赵氏理论”、“赵氏体系”,学界对其研究成果的征引不计其数。“食学泰斗”、“亚洲三大家”、“中国饮食文化对外代言人”等称谓的专属性,在海内外学界无有异议。20多年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读书周报》、《中国食品报》、《社会科学报》、《朝日新闻》、《韩国日报》、Chinese Restaurant News、CELEBRATE YUAN MEI'S BIRTHDAY FLAVOR & FORTUNE等海内外数十家报刊对其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予以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其采访十余次,日本国NHK、韩国MBC、韩国KBS、法国Union Media International & Lyon电视台均专程来华对其专访。赵教授在食学领域的研究可谓是开疆拓土,为食学学科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刊发的论文质量高。“食学研究”专栏每期精心策划一个讨论主题,向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约稿,围绕策划的主题展开讨论,形成一系列的专栏文章,比如对“食学学科”的讨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讨论、对“普洱茶”的讨论、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讨论等,这些精心策划的专题主旨突出,特色鲜明,在食学界影响大。三年多来,刊发的论文大多是著名专家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是几十年研究的成果,不乏精品力作,也有一些年轻博士新秀,开始展露出他们在食学研究方面的实力。

第三,高起点的国际视野。“食学研究”专栏创设时,在论证和策划过程中就把目光投向亚洲食学论坛。在三年多的专栏建设中,发表了国外学者的论文8篇,占总发文量的8.9%,石毛直道(日本)、贾桂琳·纽曼(美国)、萨班(法国)等学者都是享誉国际食学界的名家、大家,他们的论文能够在“食学研究”专栏发表,真正体现了这一专栏高起点的国际视野。

2.该专栏产生的影响

“食学研究”专栏创设三年半以来,在食学界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专题式的策划、组稿和讨论针对性强,影响力大,刊发论文的国内外著名学者多,是公认的食学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6期“学术专栏介绍”对“食学研究”专栏及第8期发表的3篇讨论食品安全的专栏文章进行了介绍,方悦蒙的《普洱茶与茶马古道》(2014年第2期)、邵万宽《中国南北区域美食文化自然习性之比较》(2014年第5期)分别被《新华文摘》第11期和第19期“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摘登。

“食学研究”专栏的创设推动了本校教学与学科建设,壮大了食学研究队伍。专栏创设之始就依靠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师资力量,再整合校内其他研究力量,在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开设《中国饮食文化》选修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一个教学和研究团队,通过几次学科建设与课题讨论会,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发展新专业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人才培养和学术团队初显成效,团队现有近10人的研究力量,高级职称和博士占到团队成员的一半。2016年,团队成员完成并发表食学研究论文4篇,即朱和双博士的《作为食谱的〈滇省夷人图说〉:因华夏而叛逆的边地故事》(2016年第1期)和《鸡与诗词:超越“南食”意象的终极言说》(2016年第5期);刘荣老师的《21世纪中国大陆食学发展现状浅析——基于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视角》(2016年第5期);李秀寨、夏华敏老师的《基于历史地理学视角的区域食材种类数量研究——以云南楚雄州为例》(2016年第5期)。此外,团队成员还有几篇待字闺中的论文,比如朱和双博士撰写的《说食依旧:从“九斤黄”到“武定壮鸡”的概念史研究》对云南第一美食“汽锅鸡”的集体记忆展开讨论,很好地助推了滇中地区“武定壮鸡”产业的健康发展。预计在今后几年,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每年将撰写完成不少于5篇的专题论文。

3.该专栏建设的目标

“食学研究’专栏是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一个特色栏目。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依靠各方力量,加强专栏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专栏的质量和影响力。

首先,以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为目标,努力把“食学研究”建成名栏。教育部名刊名栏工程从2003年起步,到2014年已评选出三批名刊名栏,尽管对于特色专栏在学术界、学报界还存在分歧,但名刊名栏建设已成为高校学报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地方高校的学报来说,要建成名刊目标太高,而要建设一个名栏,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通过几年、十几年的努力,是有可能达到的。因此,在今后的3至5年,加强专栏建设,强化内涵发展,继续依靠各方力量,努力把“食学研究”专栏建设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名栏。

其次,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深化学术研究。“食学研究”专栏的创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经过3年多作者队伍的培养,本校已建立起近10人的学术团队,团队中高级职称和博士占到一半,2016年上半年已发表食学研究论文4篇,初步展示了团队研究实力。在短期和中期发展中,学科研究团队将继续努力,发挥团队的优势,每年组织申报1至2项省级以上课题,壮大研究队伍,提升科研团队的研究能力,打造一支具有团结精神和研究实力的作者队伍,为专栏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再次,发挥“食学研究”专栏的引领作用,加强学科建设。经过三年多的专栏建设,“食学研究”专栏已建成国内食学研究的高端平台,在国内外食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的培养,这两个方面也是栏目策划时的中长期规划。在今后中长期发展中,我们将依靠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师资优势,推动食学学科的发展,努力推动该学科入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待条件成熟时在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或学报编辑部成立楚雄师范学院的研究机构——饮食文化研究所或食学研究所。

最后,召开“食学研究”专栏研讨会和食学研讨会。专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总结经验,作出一些调整,以便专栏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在适当的时候需要邀请学报办刊专家和食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对专栏进行总结,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一段时间改善的措施和对策。

加强不同学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亚洲食学论坛及相关食学研究方面的学术研讨会,组织团队成员撰写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动楚雄师范学院与相关学术机构合办(或承办)食学方面的研讨会,最后争取开设食学专业。

[1]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2002,(6).

[2]李东东.新闻出版总署:高校学术期刊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N].2009-12- 23,中国新闻网,http ://www. chinanews. com/edu/edu一zcdt/news/2009/12一23/2033460. shtml .

(责任编辑 陈 兰)

Cooperating with the Asian Food Study Conference to Build the Cross-border Communication Platform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Development Plan of the “Food Studies” Column of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LIU Zuxin

(JournalEditorialOffice,ChuxiongNormalUniversity,Chuxiong, 675000,YunnanProvince)

As a high-profile platform for exchange of ideas on food studies, “Food Studies” is one of the key columns of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versity. After a few years’ development, this column has created some influence thanks to its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its exploration in the academic frontier. In the future, its development cannot be sustained without support from all parties concerned, resources integrated from all channels, careful planning, a good research team or continuous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its quality and fame be further enhanced.

“Food Studies” Column,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2016-05-28

刘祖鑫(1963—),男,《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审,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地方文化。

TS971

A

1671-7406(2016)07-0001-08

[主持人语]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烹饪热、饮食文化热的持续升温,食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入,出版与期刊编辑、传媒制作随之形成强势领域。本期的三篇论文反映的是当代中国食学研究诸多重大事项中三项:《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之“食学研究”专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之“饮食文化研究”栏目、《中国饮食文化史》(区域史10卷本丛书)的编辑。三位作者都是各自事项工程的主要责任人,他们分别从各自经历体悟出发的叙述与讨论,是当代中国食学研究极富意义的选题,提供的信息与见解应当会得到热心读者的欢迎。

学科主持人简介:赵荣光(1948—),男,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城市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饮食文化。

猜你喜欢
学报论文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致敬学报40年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