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Moto接连折戟,可穿戴设备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

2016-03-29 07:48作者吴俊宇
通信世界 2016年33期
关键词:计算中心手环手表

作者│吴俊宇

苹果、Moto接连折戟,可穿戴设备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

作者│吴俊宇

IDC最新报告显示,虽然苹果手表仍是最畅销的智能手表,但2016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量为110万,与2015年同期相比预估下降了71%。即使此季度,苹果推出了Apple Watch Series 2,也未振兴销量。

由于销量下滑,在整体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上,苹果公司所占份额则仅为4.9%,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官方表示不会再推出搭载Android Wear 2.0的智能手表。

苹果、Moto接连折戟。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处于全面败退阶段。可穿戴市场的整体低迷是目前所有巨头都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环境。

智能手表“手机化”高不成低不就

自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行业就对可穿戴市场充满了憧憬。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环等一系列产品都层出不穷,承载了人们对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计算中心的期待。然而,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可穿戴市场依旧不温不火,纵使有小米手环这样千万销量的出彩案例,可穿戴市场依旧与人们最初所想象的那种科幻场景相差甚远。即使是业内最具创新能力的苹果,其Apple Watch在功能性和实用性层面也没有太大突破。

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初,SoC强大的处理能力曾让不少厂商幻想以智能可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正是如此,当时大量厂商进行了手表“手机化”。直到2013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市面上存在大量搭载着安卓4.0系统的智能手表,这类智能手表除了屏幕太小以外,几乎就是一款手机。

这样的智能手表被市场证明纯属“鸡肋”。因为智能手表过小的屏幕无法承载手机上点按、滑动等幅度较大的操作,而且显示屏也无法容纳人眼可以舒适获取的信息量。随之而来的,则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入“去中心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少厂商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不再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当成是取代手机的计算中心,只搭载少数传感器、与手机通过蓝牙等方式连接的智能手环成为了主流。

华米科技生产的小米手环正是这一阶段的产品。客观讲,小米进入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一市场很晚,2014年7月小米手环才正式发布。但正是因为把握了用户需求,只是做好记步、闹铃、解锁等少数几个功能,又把过去手环数百元的价格直接做到79元,小米手环通过品牌效应迅速俘虏了“尝鲜人群”,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千万级别的销量。而在这一阶段,华为等大厂也开始了自家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尝试,智能可穿戴设备似乎第一次真正在市场上立足。

手环销售“火爆”难掩可穿戴逻辑漏洞

虽说手环一时间很火爆,但不难发现,这样一款产品其实功能太过简单,且记步、睡眠等健康功能也很难做到真正科学。用户购买这样一款产品往往是因为便宜、尝鲜,在试玩一段时间感觉缺乏新意后,手环等设备很容易又被放进柜子里“吃灰”。于是智能可穿戴设备又朝着第三个阶段发展—加入更多功能,创造新的交互,让智能可穿戴设备成为手机以外的第二个计算中心。

这一阶段的代表是苹果的Apple Watch和摩托罗拉的Moto 360。这两款产品都采用了语音作为主要的人机交互方式,小幅度的点按和滑动被大量运用在产品之上。从绝对的功能来看,两款产品都远超过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而且也做到了科技属性和时尚属性的统一。但从可穿戴设备诞生之初那种“石破天惊”、“颠覆一切”的历史任务来看,仅仅是付款、通知、健康等一系列充当手机第二屏的功能让这两款可穿戴设备仍然难以令人“amazing”。

某手机大厂旗下独立智能硬件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早在2014年,他们也曾推出智能手表,尤其是他所在的手机厂商品牌形象越做越低,溢价能力不断下降,这种状况也影响了智能手表的发展。今年3月,某智能手表创业企业CEO也曾向笔者诉苦,去年一共才售出20万台,虽然毛利润可以达到30%,但是由于研发成本较高,目前尚未盈利。在资本寒冬中,智能可穿戴概念很可能会遭到冷遇。

从大环境来看,可穿戴设备依旧难逃逻辑漏洞。如果不能在产品层面进行颠覆式的革新,或是针对各种场景重新设计产品形态,很难从根本上迎来突破。

编辑|孙永杰 sunyongjie@bjxintong.com.cn

猜你喜欢
计算中心手环手表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发布
面向反应堆设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及应用
是谁拿了手表
腾讯云首个5G边缘计算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谁偷走了手表?
手表
疯狂编辑部之智能手环
嘻嘻猴手表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