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观的传说

2016-03-29 08:50严佳宜
西江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点水葛洪白鹤

严佳宜



白鹤观的传说

严佳宜

崇尚道教的唐高祖李渊曾下令各州至少建一座道观。梧州白鹤观,就是盛唐时期全国兴建的1687座道观之一。

历经千年沧桑的白鹤观,在梧州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

白鹤观

白鹤仙翁与白鹤仙姑

时光倒流1600年。

一叶轻舟自羊城飘出,取道西江,逆流而上。岭南道教的创始人葛洪和妻子鲍姑头戴竹笠立于船首,他们的身旁群鹤簇拥。这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头缀红艳艳的绒毛,浑身雪白,一双漆黑的飞羽在背上叠成自然妩媚的交叉状,加上青色长喙和褐色长腿,雄姿英发,雍容华贵。

轻舟迎着江水奇峰,穿越点点村舍、重重滩涂,来到桂江和浔江的交汇处,只见桂江扬雪浪,浔江翻金涛,清浊相交,泾渭分明,仿佛阴阳两极,又似鸳鸯相偎,神奇有趣,气象万千,夫妻俩看得入迷,遂唤船家靠岸。

葛洪是东晋道教理论家、化学家和医学家,曾任咨议、参军等职,晚年辞官谢客,离开家乡江苏远赴广东,到罗浮山建庵,炼丹著述,因闻说桂东出丹砂,便携妻由广州往广西,刚进入广西东大门梧州,即为奇山秀水所倾倒,于是在鸳鸯江畔逗留了一段日子。

桂江西岸,靠山临水,山上古木参天,藤蔓摇曳,江中水光潋滟,鱼跃虾跳。山腰草坪上,傲然挺立着一株高大的榕树,盘根错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葛洪与鲍姑登坪眺望,顿觉心旷神怡。二人在榕树下扎茅结庐,采石砌灶。茅庐虽然简朴,却虔诚供奉着道家始祖老子,及葛洪的师傅即鲍姑父亲鲍靓的泥塑像,香案上终日青烟袅袅,吸引周围百姓纷纷前来敬拜。

每天,葛洪、鲍姑忙于为烧香的群众授道解惑、诊病施药之时,跟随他们的白鹤就在周围活动嬉戏,一只只挺胸伸颈,舒展身体,扑打翅膀,悠闲自得;时而高视阔步,健稳而行;时而翩翩起舞,像朵朵盛开的白菊花;时而一飞冲霄,鼓翼翱翔……

于是,人们将仙风道骨的葛洪、鲍姑夫妻称为白鹤仙翁与白鹤仙姑,将他们落脚的山岗称为白鹤岗。

艇妹滴水助刺史

西江将梧州城分作东、西两大片,从前江上无桥,两岸交通全靠篷船摆渡,俗称“横水渡”。梧州人往来于河东与河西之间,不叫“过河”、“过江”,习惯叫“过海”。

1100多年前的唐朝咸通年间,有位在城南门外码头与白鹤观码头之间摇横水渡的姑娘,她自小随老祖母于江上载客度日,船家女没正式的名字,人们唤她作“艇妹”。

“十八姑娘无丑女”,艇妹每天赤着一双黝黑的脚丫,撑篙划桨,风吹日晒,出落得英姿飒爽,浑身透出一股令人艳羡的健康美。艇妹待人热情,渡船又划得快捷平稳,“过海”客都喜欢帮衬她。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艇妹把满船客人从河东送到河西,在等客时,抽空将早已备好的一大壶竹叶茅根凉茶,提去重修白鹤观的工地。

此时,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有140多年历史的白鹤观,已是远近闻名、香火鼎盛的道观。据传,最初的白鹤观除主殿三清宝殿供奉着道教至尊之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外,还设葛仙殿、吕祖殿,供奉葛仙翁、鲍仙姑和吕洞宾的塑像,纪念他们在梧州的活动。

咸通十一年,翰林承旨学士郑畋遭屈贬,任梧州刺史。郑畋在任五年,办了不少好事,修缮风雨剥蚀、摇摇欲坠的白鹤观便是其中一项,梧州市民非常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艇妹是有心人,对“过海”修建观宇的民工、官员都不收船钱,还常常给他们送凉茶止渴解疲劳。这天送竹叶茅根凉茶的时候,艇妹看见郑畋领着几位儒雅风度的文人,围着从三清宝殿门楣拆落的那块金字匾额指指点点,便好奇地走过去瞧热闹。

原来,匾额上“三清宝殿”几个字在百年沧桑中屡遭磨损,早就缺横少竖,但匾额木质名贵,大家舍不得丢弃或刨削,只有恢复原貌为上策。郑畋请城内饱学文士大展身手,将大部分笔画补齐,剩下“清”字的三点水 ,各出奇招仍配不好,烦得郑畋抓耳挠腮。

艇妹笑着给每位先生敬了碗凉茶,提着水壶走开。郑畋一口气喝干凉茶,觉得甜丝丝的直沁肺腑,当他的目光转回匾额时,竟发现“清”字有了三点水,并且与未脱漆的其他字体相配,郑畋惊喜地问道:“谁用水写的?”一位文人答:“刚才,艇妹提起凉茶壶,倾壶嘴往匾上滴水留下的。”

议论间,艇妹与年逾八旬的老祖母来了。艇妹道:“阿嫲,匾上的三点水是这样吗?”

老祖母点点头,向众人行礼说:“请莫见笑,我们水上人家世代不识字。我年轻时,匾上的字还金光闪闪,听白鹤观道长讲,中间这个字左边叫三点水,我越看这三点水越觉点得好看,得闲就提水壶在艇板上照样子滴水,滴多了,随随便便滴也不走样。孙女跟着我,学得似模似样。”

郑畋赞道:“鸳鸯江确实人杰地灵啊!”

藤鼓的故事

明朝正统六年。

与桂东重镇梧州近在咫尺的桂平弩滩至武宣勒马江,天然地长着一根大藤,长数丈,粗如斗,横亘黔江两岸,故名大藤峡。

大藤峡险滩密布,激流汹涌,无法架桥,瑶民全靠攀藤往来两岸。数百年间,此处发生了多起农民起义。这年,大藤峡农民起义又一次失败,义军首领蓝受贰被捕牺牲,另一首领侯大苟冲出重围边打边跑,神出鬼没地跟追兵捉迷藏。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位于梧州城对岸的白鹤观已关门闭户,偶尔从城里传来一两声狗叫和更夫凄凉的梆声。忽然,一阵凶狠的喊杀声由远而近,从酣睡中惊醒的道士打开门时,白鹤观早被官军围得严严实实。官军搜索后毫无所获,只得撤退。

白鹤观恢复寂静,点着长明灯的三清宝殿内,从房梁跳下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他先对神像虔诚下拜,然后伸手取神台上的贡品,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此人正是官军追捕的目标侯大苟,他疲于奔命,两天粒米未进,而这晚道观贡品竟格外丰盛,除香茶、水果、松糕外,还有一块烧猪肉。

侯大苟认为是神灵特意关照,让他饱餐之后继续聚义。侯大苟许愿:有朝一日高奏凯歌,必定向三位天尊奉还数倍贡品。

侯大苟自白鹤观脱险后,返家乡重举义旗,翌年又拥有义军数万,分步兵、骑兵、水兵三军,声威大震。此后二十多年,侯大苟领兵多次攻占梧州,每次都到白鹤观隆重地上供还愿。

后来,韩雍领16万大军围剿起义军,47岁的侯大苟牺牲在九层楼山上。

韩雍杀人如麻,下令斩断大藤,大藤峡变断藤峡。韩雍发现断藤老而中空,便截藤为三,蒙以牛皮,制成三只大鼓,分别置放浔州总制、总兵府及梧州镇府三处。

据说,置放在梧州镇府大门旁鼓架上的藤鼓,常常血流如注,腥气冲天,因为九层楼山上被官军擒杀的侯大苟等七百义军勇士虽死不屈,要向韩雍讨还血债。

藤鼓移至白鹤观后,再也不流血,但藤鼓不响则已,一经重锤击打,声震方圆数十里。每逢锤鼓,梧州人就暗中传说,侯大苟又起兵了!

责任编辑:傅燕兰

诗心飞扬

猜你喜欢
三点水葛洪白鹤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独孤求败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白鹤的真爱
白鹤:春天奏响的铜管乐
《不同的三点水》教学设计
《医心方》引录《葛氏方》探析
地方特色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初探
我是小字典
瓶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