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博导)
甲壳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5)——!河蟹疾病(一)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导)
颤抖病
河蟹的病毒性疾病是近年来随着对“颤抖病”深入研究而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在此之前,国内严隽箕(1995)报道,在对虾养殖池的死蟹体内发现对虾杆状病毒,姜静颖等(1996)在辽宁池养河蟹体内观察到一种球状病毒粒子。美国曾在饲养的蓝蟹体内发现疮疹病毒和呼肠孤病毒。以下就河蟹“颤抖病”的病原、症状、流行及防治进行介绍。
河蟹的病毒性疾病,是近年来随着对“颤抖病”深入研究而发现的传染性疾病。在此之前,国内严隽箕(1995)报道,在对虾养殖池的死蟹体内发现对虾杆状病毒,姜静颖等(1996)在辽宁池养河蟹体内观察到一种球状病毒粒子。美国曾在饲养的蓝蟹体内发现疮疹病毒和呼肠孤病毒。
【病原体】杨先乐(1988)报道,从患“颤抖病”河蟹体内分离出以弧菌为主的多种细菌及1种以上的病毒,提出河蟹“颤抖病”病原为病毒。陆宏达等(1999)在病蟹的心脏、腹神经节、鳃、肠和肝胰腺组织中发现球状病毒粒子,病毒无囊膜,直径为28~31μm左右,研究确定是小RNA(核糖核酸)病毒。何介华等(1999)研究颤抖病蟹,电镜下看到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在细胞质中观察到比细胞核略小的病毒包埋结构。陈辉、薜仁宇(1999)等分离、纯化、回感成功“颤抖病”致病因子,并认为病原体是一种球状病毒颗粒。夏冬等(1999)也分离出病毒粒子,认为致使“颤抖病”死蟹主要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细菌为继发性感染。潘连德(1988)报道,从患颤抖病病蟹体内分离到细菌(优势菌落)5个菌株,有4株为产气单胞菌,1株为弧菌,但将5个菌株回接健康蟹养殖113~120天未见发病,最后基本排除细菌致病。
南京师范大学王文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结果证实河蟹颤抖病是有柔膜纲的螺旋体(Spiroplasmasp.)引起。
【流行与危害】河蟹颤抖病又叫抖抖病、环爪病、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1995年在上海市崇明岛首次发现该病后,在长江中下游养蟹地区以及辽宁等地均有流行。
该病不仅流行范围大,而且具有发病快速、损失较大等特点。它没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一般从发现河蟹吃食异常至1~2只蟹死亡的8~10天达死亡高峰。通过对江苏省4个县市调查表明,1998年发病率比1997年增加211.3%,从5~10g的蟹种到200~250g左右的成蟹均有此病发生,且死亡率从1.2%到96%不等。1998年江苏省通州市、宝应县以及浙江省绍兴市3个县市此病造成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据分析,全国此病年损失至少30亿元以上,以精养河蟹的池塘为甚,围栏养殖和稻田养殖中也有发生。5-10月皆发此病,7-9月为发病高峰,死亡严重。温度在28~33℃下流行最快,10月后水温降至20℃以下,该病渐为少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辽宁水系和瓯江水系蟹种比长江水系蟹种易发生此病。
河蟹颤抖病在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自1997年以来日趋严重。3-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从体重3g的蟹种至300g重的成蟹均可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是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附肢无力,往往每触动一下,便抖动一次。有时步足收拢,圈缩成团,因而有的地方称之为环腿病或抖抖病。鳃有时呈淡铁锈色或微黑色,常静伏岸边或水草旁,不摄取食物。病理特征为细胞肿大,线粒体肿大,嵴断裂、扭曲或坏死溶解,病变严重处,组织细胞坏死崩解成无结构的物质。美国饲养的蓝蟹患呼肠孤病毒病的病蟹也有附肢颤抖等症状。
发病初期的病蟹体色正常,但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脱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随着病程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螯足夏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异脱落,口吐泡沫,不能爬行,翻身置于桌面上,不能翻转,因此被称为“颤抖病”。24小时内快速死亡。
【诊断方法】随着病程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螯足下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易脱落,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蟹足攀爬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至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现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这是由于神经受病毒侵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坏死以至解体的缘故。在疾病后期常继发嗜水产气单胞菌及拟态弧菌等感染,使病情更加恶化;肝胰腺变性、坏死呈现淡黄色,最后呈现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有肌肉束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病蟹因神经紊乱、心力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目前,此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因此,从病毒学角度看,应重点放在预防方面。该病之所以在池塘等集约化或半集约化养蟹方式中发病,是因为人工投喂的饲料营养不能满足河蟹的需要,加之连续养蟹若干年使水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锐减,蟹的免疫力下降,在病毒的侵袭下而发病。为提高蟹种的免疫能力,有人在培养蟹种过程中,为了控制蟹种性腺早熟而降低投饲的营养标准,导致蟹种体质下降,免疫能力变差。因此,应选择体质健壮的蟹种进行养殖。尤其要提高以非特异性免疫水平为目的的饲料添加剂,如中草药、多糖、氨基酸等。从生态学角度看,要为河蟹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对长期养蟹的池塘要实行间歇式养殖,对池塘较深的淤泥应采取清除等措施。从防病学角度看,对蟹种和环境要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消毒药,如三氯异氰脲酸粉等。如发病季节用0.4~0.5mg/L三氯异氰脲酸粉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病原体,对控制该病有一定作用。
针对河蟹颤抖病的流行,一些鱼药生产商家反应敏捷,立即自行研制或与科研单位合作生产防治该病的药物。“蟹抖灵”系上海汉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该产品即可作预防也可作治疗用。预防时以1kg药物添加于100kg饲料中,每5天投喂1次;治疗时以1.5kg药物添加于100kg饲料中,每天投喂1次,5~ 7天为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时,可增加一个疗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鑫洋水产新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蟹抖停”,也称蟹立康。该药为富含动植物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以及多种长效抗病毒药物,对“颤抖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黄琪琰报道,山西省鱼虾水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拌威或蟹安I号拌入饲料中,制成水中稳定性较好的颗粒药饵,连续投喂7天有一定效果。
通常提倡的“三步”疗法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用浓度为0.15~0.3mg/L溴氯海因全池泼洒,杀灭蟹体外寄生虫(固着纤毛虫)。
第二步,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相结合。外泼消毒药可选用溴氯海因、二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钠,用药浓度为0.15~0.3mg/L全池泼洒。外泼消毒药的次数随病情轻重及消毒药的药效在池水中的持续时间而定,一般一个疗程为2~4次。内服药为克拌威或蟹安I号拌入饲料中,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饵,连续投喂7天;50kg河蟹用药100g,如病情严重,内服的药量可以加倍,或增加投喂药饵的天数,在河蟹停止死亡后再投喂2天药饵。
第三步,河蟹颤抖病治愈后,全池泼一次浓度为20~30mg/L生石灰水,将池水调成弱碱性,以适合河蟹生长。
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治疗河蟹颤抖病前,必须先杀灭河蟹体外寄生虫。如不先行杀灭,则蟹壳及鳃上的伤口就成为病毒、病菌等的侵袭门户,病情会更加严重;且一边治疗,一边大量感染,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必须互相结合,以便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毒、病菌都杀灭。外泼消毒药的质量一定要好,用药量要算准,泼药的次数要随病情轻重及药物在池水中的持续时间而定。不能认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就可以了,因为外泼一次消毒药,当时可将水体中、淤泥最表层及蟹体外的病毒、病菌杀灭,但淤泥下面的病毒、病菌则未被杀灭;同时蟹的颤抖病尚未治愈,病蟹还不断向水中排放病毒和病菌,在疾病流行季节,病毒、病菌的繁殖速度很快,所以,一般要隔天泼洒一次消毒药;如病情严重,则治疗开始时甚至连续泼药2~3天后,再隔天泼一次,直至治愈为止。
第三,内服药饵一定要拌匀,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饵,且要撒得开、撒得匀,保证尚能吃食的病蟹都能吃到足够的药量。
根据病毒病治疗难度大的问题,在推行健康养蟹、积极预防的同时,应根据国内外治疗鱼类病毒病的成功经验,加快防病疫苗和治病疫苗的研究,即可采用投喂口服免疫、水体浸泡免疫等多种方式进行。专家预言,21世纪将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基因产品为主导,以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较好地解决蟹、鱼等水生生物的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是河蟹的主要疾病,这是由于河蟹是开放式的循环系统。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黑鳃病、甲壳病、弧菌病及水肿病等。
1.黑鳃病
【病原体】黑鳃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目前初步认定可能由多种细菌引起发病,有弧菌属细菌、球菌属细菌、假单孢属和气单孢属细菌,具体确定尚需进一步研究。不过,在所感染的细菌属中以丝状细菌为多见,其菌丝用基部附着在河蟹的鳃瓣上。因此,鳃部感染发生病变是该病的主要特征。该病多发生在7-9月的高温期,即成蟹养殖的后期。一般认为,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也有人认为,池底淤泥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因为底泥表层细菌数多于水层,当蟹静伏于底部时,其鳃就为菌团以及微细泥沙颗粒等充塞。
放养密度大,投饵过剩,水体交换量不够,水质恶化,致使有害细菌大量繁殖,侵入并感染鳃部。此病多发生在9-10月,流行快,危害极大。
【流行与危害】该病多发生于成蟹养殖后期,由于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口吐泡沫,群众称之为叹气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鳃部感染发生病变是该病的主要特征,表现在鳃部颜色的变化方面。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则鳃丝全部变为黑色,且发生烂鳃现象。病蟹行动迟缓,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动,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轻者有逃避能力,重者几日或数小时内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尤以规格大的河蟹易发生。
【预防方法】
(1)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2)及时清除残饵,用生石灰对食场或料台进行消毒。
(3)每10~15天,用浓度为15~20mg/L的生石灰水,作全池泼洒;或用浓度为1~2mg/L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
【治疗方法】用浓度为15~20mg/L的生石灰水,连续泼洒全池2次。
2.腐壳病
【症状】河蟹腐壳病又称甲壳溃疡病、壳病或锈病。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中心部溃疡较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病因】蟹种在被捕捉、运输和放养时受伤感染细菌所致。该病危害严重,轻者影响蜕壳生长,重者死亡。
【预防措施】
(1)在捕捉、运输和放养河蟹等过程中,操作要细心,使用的工具应严格消毒,勿使蟹体受伤。
(2)用浓度为15~20mg/L的生石灰水彻底清池,有发病预兆时,用生石灰对全池泼洒。
(3)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并使池塘有5~10cm厚的软泥。
(4)发病池用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磺胺类药物,添加量为1~ 2g/kg饲料,连续3~5天为一疗程。
3.烂肢病
【症状】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行动迟缓,摄食减少甚至拒食,最终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病因】该病的起因是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蟹体受伤或生长过程中因敌害致伤,引起病菌感染所致。
【预防措施】
(1)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勿使河蟹受伤,以免被细菌感染。
(2)用浓度为15~20mg/L的生石灰水溶液,全池泼洒。
【治疗方法】
(1)用浓度为0.5~1mg/L的土霉素溶液,作全池泼洒。
(2)用浓度为15~20mg/L的生石灰水溶液,作全池泼洒,连施2次。
4.水肿病
【症状】病蟹肛门红肿,腹部、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拒食,最后死在池边浅水处。
【病因】该病主要是因蟹腹部受伤后被细菌感染。
【预防措施】
(1)在河蟹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在蜕壳时,尽量减少对其惊扰,以免受伤。
(2)经常添加新水,并多喂鲜活生物饲料和新鲜菜叶。
(3)每15天用浓度15~20mg/L的生石灰水泼洒一次。
【治疗方法】
(1)用浓度为0.5~1mg/L的土霉素或呋喃西林溶液作全池泼洒。
(2)用土霉素拌饵投喂,用量每千克蟹体重为0.1~0.2g,7天为一个疗程。
5.甲壳溃疡病
目前对该病的称呼尚未统一,也称之为壳病、甲壳病、锈病、腐壳病。但多数是依徐兴川1990年首先公开报道时参照国外资料和本病的症状表现而称之为的甲壳溃疡病。
该病除中华绒螯蟹外,在我国的锯齿溪蟹中也有发生,与对虾的褐斑病较为相似。国外报道美国的蓝蟹、拟石蟹、宽足拟石蟹、黄道蟹上也有发生。
【病原体】从病灶上分离出多种细菌,如弧菌(Vibriosp.)、假单孢菌(Pseudomonassp.)、杆菌等,这些菌都具有分解几丁质的能力。然而,河蟹甲壳的上表皮不含几丁质,只有其下的外表皮才含几丁质。因而认为细菌侵袭的原因可能是上皮受到机械损伤,或者其他细菌破坏,这时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趁机侵入,引起此病。此外,该病也与蟹的营养不良有关。
【症状】表现有多种:一是患病蟹甲壳初期有白色斑点,其后由此斑点中间内凹并蚀成小洞,肉眼可见其壳内组织,在步足、胸部腹甲上可见溃疡斑点,患病蟹最终因蜕皮不遂而死亡;二是病蟹甲壳出现棕色、红棕色点状病灶,这些斑点逐步发展连成块,中心部位溃疡,边缘呈黑色;三是步足破损,早期为红色斑点或褐色斑点,晚期斑点连成不规则片状并腐烂,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黑色皮膜或肌肉,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天然水域中治疗该病较为困难,控制自然条件几丁质分解能力的细菌,难度也相当大。
(1)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捕捞、运输、养殖过程的操作,避免蟹体受伤,发现患病蟹后利用物理方法如改善水质很有必要。
(2)用浓度15~20mg/L的生石灰水清塘,有发病预兆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
(3)放养前,将蟹种放入浓度为10~15mg/L的土霉素溶液中浸洗10分钟。
(4)夏季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6.弧菌病
【病原体】引起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饲养过程中河蟹受到机械损伤或敌害侵入使体表受损,弧菌继发性感染。导致该病发生的弧菌有多种,已报道的有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鳗弧菌(V.ankuillarum)、创伤弧菌(V. vulnificus)、溶藻弧菌(V.alk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harveyi)等。
【流行与危害】在河蟹育苗的各个阶段均有发生,尤以溞状幼体的前期为重。由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高的死亡率,往往在2~3天时间导致90%以上的幼体死亡,甚至在24小时内大批死亡,故其危害性很大。
【症状及病理变化】河蟹幼体和蟹种腹部和附肢腐烂,摄食少或不摄食,肠道内无食物;无粪便排出,体色变浅,呈不透明的白色;发育变态停滞不前,活动能力减弱,行动迟缓,匍匐在池边,有时呈昏迷状态,之后腹部伸直,失去活动能力,最终聚集在池边浅滩处死亡。濒死或刚死的病蟹,体内可发现大量的凝血块,被感染的溞状幼体,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体内外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尤以复眼上居多。死苗和感染严重的幼体上,细菌成团块状,不断上下翻动。此病危害较为严重,一旦发生,1~2天内可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如不及时施药,则会“全军”覆灭。在河蟹养殖的池中,池底可见有一层红色的菌落。主要的弧菌病有烂肢病、水肿病等。多发生在高温季节,死亡率可达50%以上。
患病幼体的主要症状为幼体体色混浊,行动迟缓,反应痴呆,尤其是趋向反应不明显,肠内无食物,大多沉于水底死亡。患病的蟹种或成蟹身体瘦弱,行动减慢,腹部和附肢腐烂,体色变淡呈昏迷状态。该病在8-9月高温期间死亡率较高,受感染的蟹在1~2天就发生死亡。发病严重的蟹池底,可见一层红色的菌落。
【诊断方法】在显微镜下可见病蟹的体液或组织中有大量活动着的弧菌,并且弧菌集成团块状,不断上下翻滚。从淋巴抽血检查,可见血细胞和细菌聚结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以鳃组织居多。幼体的体表也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复眼表面为甚。
【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2)在捕捞、运输苗种等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小心操作,避免创伤,给弧菌感染提供机会。
(3)及时更换新水,保持池水清新,以防止因有机质增加而引起亚硝态氮和氨氮浓度升高。
(4)发病期间,应适当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
(5)育苗池和育苗工具,要用高锰酸钾或漂白粉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
(1)若发生此病,可用土霉素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3天。
(2)将土霉素(每千克蟹体重0.1~0.2g)拌饲投喂,连喂7天,根据病情,可喂1~2个疗程。
7.水霉病
【病原体】水霉菌。
【症状】病蟹体表,尤其是伤口部位长有棉絮状菌丝,行动迟缓,摄食减少,如伤口不能愈合,会导致伤口部位组织溃烂,被细菌感染,最后死亡。
【预防与治疗方法】
(1)在放养、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勿使其受伤,以免体表破损后被真菌感染。
(2)在大批河蟹蜕壳时,增加一些动物性饲料。
(3)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蟹5分钟,并用5%的碘酒涂抹患处。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