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2016-03-28 15:43:33赵晓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赵晓杰



日语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赵晓杰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文化背景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寻求提高听力理解的方法,对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文化背景;听力理解

赵晓杰/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辽宁大连116600)。

在交际过程中,听力理解决定着交际的效果。有效接收对方的语言信息,加以正确的理解并进行反馈,才能促进双方无障碍地交流。美国语言学家Coope(r1998)曾经做过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在交际活动中,听、说、读、写分别占42%、32%、15%、11%,这说明了“听”是交际的重要途径,如果听不懂对方的表达,或者听不懂对方语言背后的意图,必然导致交际失败。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文化、交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历史文化,同时也是该民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反映时代特征、文明发展程度的新词也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语言的背景文化知识是顺利交流的关键,相反,忽视文化必然会引起交流障碍。在日语学习中,听力也是困扰学习者的最大难题。随着跨文化交际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日语听力理解的效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进行联想、制约和理解,那么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激活”既存的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融合,产生新的图式,将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而心理语言学把听力理解分为三种模式,即“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以及“互动(interactive)”。“自下而上”是根据听到的语音、单词、句子,运用语法规则,理解说话人的意图的过程。但这一模式忽视了信息接收者的既存知识结构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上而下”模式通过已有知识背景、认知图式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这种模式对学习者的背景文化知识和语言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互动”是以上两种模式的结合,也就是背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的融合。王守元、苗伟(2003)认为听力理解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听力理解是听话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积极主动分析接收来的信息,不是被动的。二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会根据自身的社会经历和背景文化去理解听力材

一、听力理解的过程及特点

对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看法也不同。图式理论认为,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运用是信息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的既有知识图式对于新知识的吸收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在新知识的吸收过程中,不断地对获得的信息料。三是听力理解是互动的过程,并且非言语交际行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研究的方法不同,但都意识到了学习者的本国文化知识与对象国文化知识的积累都对听力理解有重要的影响。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语言交流的前提是信息的输入,而听是第一步,如果忽视了听力学习,必将给学习者带来交流上的障碍。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了语言结构本身,忽视了背景文化知识的输入,导致了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缺乏理解,甚至忽视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这样的结果是只听懂了单词,却不明白对方的意图。比如说,在日本当宴会结束时会用“お開きにする”这个表达方式,但是这个词在日语中原本为“开,开始”的意思,明明是结束为什么却用开始的意思呢?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那么肯定会误认为又要开始什么节目。其实这是因为在日本,在喜庆的场合是避免说“结束”这样不吉利的话语的,所以会用别的词来代替,而宴会结束了,人们自然需要打开房门走出去,所以就借助“打开(房门)”这个词来象征结束的意思。因此在听力学习中,背景文化知识是打开通往外语学习对象国大门的钥匙。

三、日语语言特征及文化成因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纷繁复杂。束定芳、庄智象(1996)通过研究得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点、目的特征、学习者特征和理解过程的特征。听力材料难易度的选取、对学习者知识水平的掌握、学习目标的安排、学习者与材料的文化背景的差异等都会对听力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语言知识存储量影响听力者的理解效果。比如,听力者自身的语音语调、语速、单词量和语法等如果与听力材料差距较大时,理解难度就会加大。同时,听力者的母语文化与对象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盲区也会对听力理解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文化摩擦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听力理解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种文体

日语口语中分为简体与敬语,其中,敬语又分为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关系亲近的人,通常使用简体,而关系疏远或者表达对对方的敬意时使用敬语。尊敬语用于形容对方的行为与状态,自谦语用于自己或自己一方人,郑重语被视为最安全的,因为尊敬语与自谦语比较复杂,并且表达很高的敬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过度的使用反而会疏远对方,因此,郑重语多用于日常生活。日语的这种语言结构与中国汉语是不同的,对于学习者来说就增加了难度。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需要学习者根据文体去判断说话人、听话人、话题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关系采取相应的交际态度与语言形式。日语的表达方式之所以这么复杂,是因为日本是一个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国家,长幼尊卑分明,内外有别,与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阶级的人交流时,表达方式也不同,所以,通过文体的区别,就能够定位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那么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以及与日本人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并根据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恰当的回应,这也是社会语言能力以及文化能力的体现。

(二)性别、年龄用语差异

在日语中,男性与女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被称为男性用语与女性用语。即使是同一性别,由于年龄、身份、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美化语以及一些日语汉语词汇的使用上。关于中国汉语中性别语差异问题,解春红从语音语调、文字中“女”字旁文字的使用以及词汇、语言运用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汉语中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没有日语那么明显。性别语的产生与日本社会、历史、心理、文化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要正确区分性别、年龄用语的差异,并且能够根据身份特征进行用语转换,输出正确的信息。

(三)省略现象

方江燕(2008)通过对日语口语中主语、人称代词、谓语省略的考察,认为其本质是日本文化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是日本人生活的环境形成了集团性的特征,即“日本民族的同质性”。若要听得懂对方省略部分的意义,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这种委婉的、迂回的表达方式是基于日本人“以心传心”的思维方式。其原因一是日本是单民族国家,拥有共同的文化,互相能够理解省略部分的含义,二是日本非常重视“以和为贵”,省略的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直白的语言产生的尴尬或者带给对方的伤害。

(四)附和用语

交流过程中,当一方在陈述时,另一方需要发出声音表示在倾听,这种信号是很重要的,被称为“附和语”。做出积极的回应不仅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是让双方交流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重要交际手段之一。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经常点头称是并随声附和。因此“はい(是)”等词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はい(是)”不同情况下意思是不同的。一种用于应答,比如点名的时候;一种表示赞同对方的意见;还有一种表示自己在听对方讲话。而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把后两者混淆,误把对方的附和当成肯定自己想法的话,将会引起误会,甚至引发纠纷,所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对附和语需要有正确的理解,根据场合进行判断。

四、听力理解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语言知识和技能是语言交际的基础,但是有了语言能力不等于就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需要在掌握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背景文化知识去完成信息解码和意义重建,也就是在听力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并恰当地、灵活地给予反馈。

(一)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自信心

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效果的基础。首先,学习者需要掌握标准的日语语音语调,在入门阶段,跟读训练是有效的训练方法,对语音、语调、语速、节奏感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词汇量缺乏必然会影响听力理解,所以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词汇的变化形式以及在不同语境的具体活用,以及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日语独特的语言特征的理解与掌握,也起着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要是交际心理障碍,恐惧错误、自卑、文化偏见等都会干扰交际效果。因此,在日语听力教学中,首先要使学习者树立健康的文化观,培养对日语的兴趣,正确看待中日两国的差异,避免排他性。正确对待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使学习者能够认识到这种负迁移现象是外语学习中必然会产生的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减少。

(二)通过对比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比较法也是听力训练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对听力资料训练前,通过课前关键词,比较中日文化差异。比如,听力材料的主题为“运动”时,可以通过关键词“人气运动、日本第一、甲子园”等,深入探讨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以及俱乐部制在日本基础教育中的普及,运动员奋斗信念中“日本第一”的精神对日本人行为模式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出现的全面健身的人潮,反映出的中国人对于运动发生的观念变化。通过关键词的展开,扩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中日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等方面差异的理解,对于提高听力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网络多媒体的运用

网络视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手段,通过网络,可以了解日本最新的社会动态,为日语听力训练提供了最新的听力材料,可视资源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直观地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情况,加深对日本背景文化的了解,因此是听力理解不可缺少的训练资源。但是,如果资料选择或者利用不恰当,会造成学习者只片面关注视频效果,忽略了学习目地以及有效信息的捕捉,所以在视频的选择上,可以采取将无字幕与带有日文字幕相结合的方式,并注意时间的选取不宜过长,视频内容也需要有选择地截取,在观看视频与听取内容过程中,能够关注细节,注意中日文化差异、交际的技巧。

综上所述,日本文化知识理解、中日文化差异意识都影响着听力理解,也必然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自信心的树立、日语基础知识的积累、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现代网络多媒体手段的辅助,对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守元,苗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3(4).

[2]桑凤平,李金玻.浅析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3]王南.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4]户田康一.日本语达人之道[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徐灿.关于日本文化与日语学习的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14).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4-0050-03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2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Top—Down与Bottom—Up如何促进听力理解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42:55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2:06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