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004)
分层多元化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吴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004)
针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配套管理制度缺乏、过程监管不到位、评价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导致学生毕业设计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现状,提出在校内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室三层管理监控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搭建学校、企业、教育行政部门三方协调的多元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分层多元化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障高职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分层多元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2】,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毕业设计改革,因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毕业设计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现状,找出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完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对保障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毕业设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各高职院校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明确了毕业设计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但到目前为止,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
多数高职院校缺乏专门的毕业设计考核办法和考核评价标准,其采用的是以答辩成绩为主的毕业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这种单一的考核制度已不适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无法对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的质量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
1.2 毕业设计配套管理制度缺乏
随着各高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多数高职院校已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实验实训、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活动等多个环节。而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又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它更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每位学生毕业设计内容不同、各环节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加之为深入实践、开展“产学结合”,部分高职院校实行与顶岗实习结合实施的毕业设计更因时空的局限,管理难度加大,制定专门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部分高职院校因缺乏专项的毕业设计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毕业设计过程监管不到位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查找资料、开题、课题设计、成果鉴定、答辩等过程,大多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到第六学期,此时学生多处于实习阶段,部分环节指导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具体情况。因缺乏全面科学的过程监控体系和有效的毕业设计监控手段,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诸如流于形式、各环节监控与评价主体单一、内涵不明确等问题。
1.4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质量的评价反馈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答辩教师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意见,缺乏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反馈意见。毕业设
计质量评价反馈途径单一,机制不健全。
2.1 分专业制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毕业设计为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的专业必修课,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各专业需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含课题选择、实施流程、技术规范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一般包含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安排与组织、选题、考核标准与方式、课程实施条件。课程概述主要介绍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目标包含课程教学总体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教学安排与组织是对毕业设计各阶段安排与组织作详细说明;选题包含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考核标准与方式是根据专业特色对毕业设计的具体考核指标、考核方式作详细说明;课程实施条件主要包含指导教师团队要求、校内外实施教学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色补充相关内容,建立规范、专业、可行的毕业设计课程标准。
2.2 构建分层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
全校毕业设计工作在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成立毕业设计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毕业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指导教师条件和职责、毕业设计选题、实施流程和成果考核等方面的规定,建立毕业设计工作问责机制,加强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学校教务处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面指导以及有关制度和规范的制定,负责对毕业设计工作总体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各学院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组织安排并指定专人对毕业设计进行督查,掌握毕业设计质量与进度,协调有关问题;各系部建立毕业设计专项工作执行小组,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工作方案,明确学生设计要求及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毕业设计。
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分层管理和过程监督,教务处与各学院、系部均要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各环节的检查工作,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自查、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对毕业设计前期安排、中期实施、后期总结等各阶段进行过程管理和督查,并及时公布各阶段检查和抽查结果。学校、学院、系部、指导教师、学生均可依托世界大学城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毕业设计专栏,展示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进展和成果,突破时空的制约,及时进行指导、沟通和反馈。
2.3 建立多元化毕业设计质量评价和反馈机制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评价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依据,需综合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阅结果和行业企业专家的评阅、答辩意见。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完整地执行毕业设计实施计划,成果评价主要考核其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答辩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任务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完善学校毕业设计质量反馈机制,除学校指导教师、答辩专家等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反馈来源外,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专项抽查的指导反馈意见,形成校、企、政多方联动的毕业设计反馈机制。
逐步推行毕业设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多数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同时进行,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除有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外还有企业员工负责协助管理和指导,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填写相关调查表,反馈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情况。鼓励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任务。加强学生、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三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学生毕业设计进展和质量。对于校企联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需邀请企业代表参与评阅、答辩等环节,对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更全面的评价。教育职能部门加强对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和成果专项检查,开展高职毕业设计相关专题研讨,全面评价各高校毕业设计工作,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促进各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全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是高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岗位综合能力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高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存在的不足,在分专业制定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系室三层管理监控模式,依托信息化平台搭建以学校、企业、教育职能部门相协调的多元评价、反馈机制,构建分层多元化的高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高职毕业设计“管理规范化、监控过程化、评价标准化、反馈多元化”,确保毕业设计及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1]毛杰,王进满.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多元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
[2]王一海.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
G717
A
1671-5136(2016)01-0108-02
2016-02-26
吴佳(1982-),女,湖南沅江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务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