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9)
——鳗鲡疾病(六)

2016-03-28 12:31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鳗鲡全池每千克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淡水养殖鱼类疾病及其防治技术(29)
——鳗鲡疾病(六)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四)寄生虫性疾病

1.鱼波豆虫病

【病原体】漂浮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or)。直接接触传播或转移宿主传播。

【流行与危害】该病流行于黑仔鳗和成鳗期,流行季节为春末至秋末季节,各种养殖鳗鲡品种均可发生。水温10~29℃发生,但主要在池底老化、所用水源水质较肥的养殖池。一般不引起批量死亡,但严重影响鱼体正常的摄食、生长。

【症状及病理变化】鱼波豆虫主要寄生在鳗鲡的鳃上及体表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体表及鳃黏液增生,鳃丝充血,排列紊乱,食欲不振,体色加深,常独游(逆水)在池边,呼吸频率加快,最终呼吸困难致死。

【诊断方法】取少量鳃瓣制作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椭圆形虫体附在鳃上,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硫酸铜,一次量,0.3~0.55mg/L,全池泼洒,15天1次。

(2)高锰酸钾,一次量,3~5mg/L,全池泼洒,7~10天1次。

(3)食盐,一次量,8‰~10‰,全池泼洒。

【治疗方法】

(1)硫酸铜硫酸亚铁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

(2)苦参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5~7天。

2.微孢虫病

又称凹凸病。

【病原体】匹里虫属(Plistophora sp.)的种类。由口传播。

【流行与危害】在各养殖鳗鲡品种中,日本鳗鲡对微孢子虫最敏感,其次为欧洲鳗鲡,美洲鳗鲡被微孢子虫感染病例少见。一般不形成大规模流行,仅在每批养殖鳗鲡中少量感染,病鳗引起死亡率高,但病鳗所占比例小。

【症状及病理变化】匹里虫主要寄生在鳗鲡肌肉组织里,它通过消化道上皮,经血管在肌肉内定居。病鳗体弱,不摄食,体消瘦,微孢虫在肌纤维间形成孢囊,孢囊周缘肌肉组织坏死,分解,呈黄色,使鱼体外观躯体为凹凸状,用手触摸可感知肌肉组织不均匀,所以又称凹凸病。由于长期不摄食,病鳗最终变成僵鳗,甚至缺乏营养而死亡。

【诊断方法】将外观具凹凸症状的病鳗,取其肌肉组织,捣烂后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微孢子,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将老化池底翻新。

(2)投喂鲜活饵料要彻底消毒。

(3)生石灰,一次量,200mg/L,带水清塘。

(4)80%精制敌百虫粉,一次量,0.2~0.3mg/L,全池泼洒,15天1次。

(5)驱虫散,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1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2天,每月1~2次。

【治疗方法】

(1)升温至30℃,保持1周,将病鳗及时捞除销毁,控制蔓延。

(2)生石灰,一次量,20mg/L,全池泼洒,2天1次,连续3~5天。

(3)百部贯众散,一次量,1~2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4天。或拌饲投喂,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2~0.4g,每天2次,连续3~5天。

(4)苦参末,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1~2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5~7天。或全池泼洒,一次量,1~1.5mg/L,每天1次,连续5~7天。

(5)驱虫散,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2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5~7天。

(6)盐酸左旋咪唑片,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25mg,拌饲料投喂,每天1~2次,连用5天。

(7)盐酸氯苯胍粉,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02g,拌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

3.肤胞虫病

【病原体】鳗肤胞虫(Dermocystidium anguillae)。

【流行与危害】本病仅在欧洲鳗鲡发现,一般在白仔鳗期、黑仔鳗期发生,成鳗期不发生。在冬季经长途运输的鳗种及鳗苗易发病。流行水温为15~18℃,水温高于20℃未见发病。发病感染率为5%~15%,死亡率为2%,少数引起死亡率5%。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鳗鳃肿胀,鳃盖膜外突,鳃盖不能正常开闭。病鳗不摄食,体弱,易被水流卷入池中央,或在水流缓慢处缓游,鳃丝上皮细胞增生,打开鳃盖即可见到白色的胞囊大量存在于鳃瓣,取鳃丝作显微镜观察,鳃瓣内具有大型香肠形胞囊,压碎胞囊为大量圆形孢子。内脏器官中肝脏、胆囊微肿,肠道长期不摄食而充血。

【诊断方法】

(1)打开鳗鲡鳃盖,发现大量白色米粒状物附于鳃丝上即可初诊。

(2)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量香肠形孢囊寄生于鳃上,压碎孢囊有大量圆形孢子,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在越冬期,体重小于10g的鳗鲡,养殖水温应保持在20℃以上。

(2)驱虫散,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1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续2天,每月1~2次。

【治疗方法】

(1)升温至25℃保持10天左右,可控制病情发展,但病鳗不易恢复。

(2)盐酸氯苯胍粉,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02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

(3)苦参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5~7天。

(4)百部贯众散,一次量,1~2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4天。

(5)阿苯达唑粉,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2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7天。

(6)盐酸左旋咪唑片,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25mg,拌饲投喂每天1~2次,连用5天。

(7)磺胺间甲氧嘧啶片,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均为150~200mg,拌饲投喂,每天2次,连用4~6天。

4.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Ic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由幼虫传染。

【流行与危害】各养殖品种养殖周期均可发生,尤其在养殖欧洲鳗鲡广泛流行;在白仔鳗期和黑仔鳗期,大量小瓜虫在鳃上寄生,短时间内常暴发大量死亡;在幼、成鳗期在体表寄生小瓜虫较鳃寄生小瓜虫更严重,相对死亡率较低,但如不及时控制,也将引起大批量死亡。流行水温一般在25℃以下,冬、春、秋末为流行高峰期,水温在27℃以上较少发病。

【症状及病理变化】体表寄生时,在体表尤其背部形成许多小白点,严重感染时,体表增生黏液脱落,使鳗鲡躯体披上白云状黏液;寄生处组织发炎,脱黏处形成溃疡。鳃寄生时,鳃丝充血,黏液增生,幼虫易寄生于鳃丝内并形成外包膜。

【诊断方法】刮取体表白点或取鳃丝制作水封片镜检,观察到大量小瓜虫,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在40cm以上;在流行季节,保持水温26℃以上;鳗种引入应严格检疫。

(2)高锰酸钾,一次量,3~5mg/L,全池泼洒。

【治疗方法】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水温升高至27~28℃,保持1周。

(2)食盐,一次量,7‰~10‰,全池泼洒,36~2天。

(3)辣椒粉和生姜,一次量,0.8~1.2mg/L和1.5~2.2mg/L,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4天。

(4)苦参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5~7天。

5.车轮虫病

【病原体】车轮虫属(Trichodina spp.)及小车轮虫属(Trichodinella spp.)的种类。以直接接触传播或离开鱼体车轮虫在水中自由游动转移宿主传播。

【流行与危害】车轮虫广泛存在于各自然水域及养殖池水中,鳗鲡养殖可常年发生,流行高峰期为春、夏季及秋季,冬季发病少。在暴雨季节,养殖池水受地表水污染时易导致车轮虫感染,秋季主要为小车轮虫感染。本病主要影响鳗鲡食欲,仅车轮虫寄生不易导致死亡,但易受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导致死亡。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原体主要寄生在鳗鲡鳃上及体表皮肤、鳍上。少量寄生时,鳗鲡摄食及活动正常,大量寄生时易导致鳃、皮肤黏液增生,鳃丝充血,体表皮肤具出血小点,食欲下降,投饵时鱼体集中在饵料台下游,不上台摄食或上台摄食易散群。鱼体体色加深,消瘦,喜在池边或池底摩擦。一般不导致死亡。

【诊断方法】刮取鳗鲡体表、鳍或取鳃制作水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车轮虫,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高锰酸钾,一次量,3~5mg/L,全池泼洒,7~10天1次。

(2)苦楝树枝叶,一次量,40~50mg/L,水煎取汁,全池泼洒,在发病季节,每15天1次。

(3)雷公藤、辣蓼、苦楝和食盐,一次量,10mg/L、10mg/L、10mg/L和5mg/L,混煎后,全池泼洒,在发病季节,每15天1次。

(4)硫酸铜,0.3~0.55mg/L,全池泼洒,15天1次。

【治疗方法】

(1)硫酸铜硫酸亚铁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

(2)驱虫散,一次量,每千克鱼体重0.2g,或每千克饲料4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5~7天。

(3)雷丸槟榔散,一次量,3mg/L,全池泼洒。

(4)苦参末,一次量,1~1.5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5~7天。

7.杯体虫病

【病原体】杯体虫属(Apisoma sp.)中的某些种类,以游动孢子传播。

【流行与危害】春、夏季为流行高峰期,其次为冬季。主要在雨季水源水混浊时发病率高;有机物含量丰富,池塘老化的砂石底池塘发病率高。一般不引起鱼体死亡,主要影响摄食生长。各种养殖鳗鲡品种均可发生。

【症状及病理变化】杯体虫主要寄生在鳗鲡的鳃瓣上,刺激鳃丝黏液分泌增加,鳃丝水肿充血,血窦数量明显增加,大量虫体寄生时,病鳗离群独游,不摄食,呼吸频率加快,在换水时向进水处集中,一般不引起死亡。由于杯体虫主要是以水中有机颗粒为营养,所以本病一般发生于环境条件较差的养殖池。

【诊断方法】取少量鳃丝制成水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吊钟状虫体附于鳃上,即可确诊。

【预防方法】

(1)保持池水清洁,排污彻底,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池水,雨季避免进入混浊水源。

(2)硫酸铜,一次量,0.3~0.55mg/L,全池泼洒,15天1次。

(3)高锰酸钾,一次量,3~5mg/L,全池泼洒,7~10天1次。

【治疗方法】

(1)硫酸铜硫酸亚铁粉,一次量,0.6~1mg/L,全池泼洒,每天1次。

(2)阿维菌素溶液,一次量,0.0002~0.0003mg/L(以阿维菌素计),用水稀释2000倍以上后全池泼洒。

(4)高锰酸钾和80%精制敌百虫粉,一次量,3~5mg/L和0.2~0.3mg/L,全池泼洒。

(未完待续)

(通联:43007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市武昌东湖南路7号)

猜你喜欢
鳗鲡全池每千克
泥鳅鱼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卖 葱
小龙虾常见病防治措施
神秘的鳗鲡
花鳗鲡静水养殖实用技术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花鳗鲡静水养殖实用技术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