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理论”深入推进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

2016-03-28 09:29刘子健翟红蕾
传播与版权 2016年4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熊 风 刘子健 余 奕 翟红蕾



基于“培养理论”深入推进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

熊 风刘子健余 奕翟红蕾

[摘 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推进,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窘境,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正在逐步减弱。主要表现为: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不强,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缺失;外来文化兴盛,传统文化势弱;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单一;高校传统文化师资力量薄弱。主要原因是: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职业需求对传统文化教育程度要求不高;高校管理层缺乏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网络时代多元文化冲击等。而在中国教育成长下的高校大学生,长期浸淫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文化自觉性遭到了大幅度的破坏。在这种局面下,在西方传播学“培养理论”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将有效的传播学理论结合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主要对策为: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力度;提升高校管理层传统文化教育意识;积极引导多元文化的吸收;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改变和丰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增强高校传统文化师资力量。

[关键词]培养理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表现;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作者]熊风、刘子健、余奕、翟红蕾,武汉理工大学。

一、“培养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电视时代到来之后,美国传播学家伯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培养理论”。研究并探讨了电视传媒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培养理论”认为,人的头脑中形成的现实观与真正的客观现实是有差别的,特别是在媒介社会,这种差异十分明显。美国的研究者发现,大众媒介在选择、加工新闻和信息时,形成一个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接触媒介时间越久的人头脑中所形成的现实观会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媒介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在媒介所提供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感觉系统中慢慢培养而成的,即所谓的“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主要由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和培养分析三个部分组成,认为媒介讯息消费所带来的消息是真实的,并且可能引起重要的心理和社会结果,但这些效果是在一个长期过程中不易察觉地发生的积累性效果,又称为“石笋理论”。

基于以上所提出的“培养理论”的概念和概念中阐述的传播特性,在深入推进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过程中,将“媒介”贯彻到传统文化教育始终,转变高校传统文化单一的教育模式,以传统文化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加快高校学生文化自觉形成,具体的对策将在后面的行文中有详细的阐释。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窘境,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也呈现减弱的趋势,笔者前期进行的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直面当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尽快提出解决对策,加快推进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深化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性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表现

(一)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不强,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缺失

随着改革开放、“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普及率迅速增高,高校大学生数量呈指数膨胀。但是,纵览我国高校情况,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普遍呈现不足之态,从高校实体建筑建设上来看,由于高校合并、高校发展规划,新校区调整等诸多因素,目前高校多数建筑都是整齐划一的现代建筑,不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和历史厚重感;从高校人文建设来看,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突出,传统文化气息缺乏,学校理念宣传不深入,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文化纽带不够牢固;从高校发展建设来看,多数高校考虑到就业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学校发展的重心放在了高就业、高需求的专业上,诸如IT、制药、金融、财会等专业建设上,弱化了具备大量传统文化内涵的高校专业建设,使传统文化性质的专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另外,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诸多政治文化运动中,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和辩证性思维的不足,一些人将迂腐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误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全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的批判,导致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排斥和一定程度上的否定,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断层,国人的文化认同感逐渐弱化。这些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漏洞,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外来文化兴盛,传统文化势弱

当代中国大学生热衷于在西方情人节、万圣节和圣诞节进行大肆庆祝,知道其来历和意义;热衷于韩国影视和日本影视,憧憬国外制度和生活方式,却不愿在在清明节祭祀先祖、端午节凭吊屈原,拒绝国产影视文化……这些现状,从人类社会来看,反映了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地球村形成的迅速,但更为重要的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外来的西方文化输入有文化侵占之态,呈现出外来文化所向披靡而中国传统文化势弱的局面,这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战争,也敲响了加快进行国家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的警钟。当然,外来文化的兴盛还表现在“出国”盛行,在现代社会,多数经济实力强的家庭都倾向于在孩子高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其送到国外进行教育,而通过外国文化浸淫的学子,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则显得更为缺失。

(三)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济社会就业环境的改变成为高校各专业设立发展方向和教育培养方案的风向标,而以市场为主导的高校教育必然极具现实性、经济性、侧重性。在这个大环境下所进行的课程设置,呈现出明显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过少、传统文化学术要求过低的情况,而更多的技术性课程、外来文化教育课程及水平测试考试则占据了高校学生的大多数学习时间。

(四)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单一

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中国的应试教育决定了中国教育模式是单一的课堂填鸭形式教育,老师讲授,学生接受,教师没有选择性的,针对性地将所有知识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传授,以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习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应付考试,考试一过,一切从头再来。另外,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中,同样也存在着师生互动不足、教育教学形式创新不足、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和电视等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教育等问题,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无法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自觉性无法提高。

(五)高校传统文化师资力量薄弱

中国现当代高校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决定了高校对教师的要求和聘用。一方面,高校对应用型学科的大力发展决定了对高校教师的人员聘用主要集中在应用型人才上,而大多数的应用型人才其本身又由于在接受教育时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了传统文化内涵薄弱,无法胜任其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和高校传统文化师资力量薄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另外,“出国热”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的聘用,纵览中国排名较强的高校,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大多是海外学成归来,一方面表现了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挤压了本土高等知识分子的生存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接受西方教育的教师同样难以挑起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大梁。

有果必有因。形成现代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要求的是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需求决定供给,大环境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建设就显得无能为力。除此以外,中国的层级社会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建设,如高校领导团队不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对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则将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计划制订和发展规模有一定的影响。网络时代为各国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的媒介渠道,如果本土的传统文化不够强大,那么,在媒介的影响下,根据培养理论,受众则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冲淡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而高校是先进文化积淀、发展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的职能,这对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要挑起培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人才,致力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对此,笔者针对上面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基于培养理论,提出了深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建设,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觉的几个对策。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困境解决对策

(一)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力度

对传统文化研究力度的加强,一方面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史为镜,以传统文化为镜,知兴退,增强传统文化力量,修复传统文化断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减轻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淡漠感;另一方面,也是对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学子的职业激励,解决在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学子就业难的问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课程设置。

(二)提升高校管理层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高校管理层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制定者,在信息传播、教育过程中也起到了“媒介”的作用,一个高校管理层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决定了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和教育模式发展程度以及整个高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因此,在进行高校管理层选拔和提升时,将传统文化意识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作为选拔的标准之一,在一代又一代管理层换血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坚固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将意识的具备作为高校管理层的常态,那么,在时间的发酵下,一个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建设将会越发牢固。

(三)积极引导多元文化的吸收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既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糟粕的一面,那自然外来文化也绝不可能全是优秀的一面,高校作为教育的圣地,就应该担负起内化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任,在外来文化来势汹汹时,能够很好地引导高校学生将外来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做一个良性的融合和吸收,促进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在全球化的文化战争中,以迂回的形式取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

(四)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校园氛围

针对在上文中提到,高校在传统文化氛围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中国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高校因其特殊性,其校区也是高校的名片,而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建筑和环境建设。因此,校园文化建筑、环境建设要体现校园文化和中国文化,打造不一样的文化高校。其二:高校的思想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没有思想,人只能成为机器,高校也一样,高校在传统文化氛围建设时要重视将校园文化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合本校的校园理念,并积极与学子沟通。其三:重视活动媒体。高校的协会众多,活动也丰富多彩,将传统文化渗透高校活动中,寓教于乐,将活动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媒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也是“培养理论”在传统文化氛围建设中的有力体现。

(五)改变和丰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

新媒体时代来临意味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改革的契机已经出现,除了课堂上的老师讲授以外,根据“培养理论”的观点,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上,诸如设置传统文化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推送,进行网络自主在线视频学习,或者学习“故宫淘宝”“博物杂志”等官方微博,用生动有趣的现代语言为高校学生群体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深刻理解培养理论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当代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困境求生方法。

(六)增强高校传统文化师资力量

对于师资力量的建设,绝不仅仅是靠应用型科目教师来充当传统文化教育者的角色,而是需要在教育阶段开始培养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才,通过国家政策和高校政策等为传统文化教育人才保驾护航,用优越的教学条件、丰厚的资金回报来鼓励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扩大,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变传统文化教育夹缝中生存的局面。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大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顺应时代潮流,基于“培养理论”深入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革,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觉,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和在实践中求答案的重要命题。(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培养理论的中国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耿利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2(6):5-7.

[2]程艳敏.浅谈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探索,2014(6):30-3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陈磊.西方培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79-80.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