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以铜陵学院为例

2016-03-28 08:14胡荣宝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铜陵应用型改革

周 敏 胡荣宝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
——以铜陵学院为例

周敏胡荣宝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方向,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本文以铜陵学院为例,深入分析了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探索性思考。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安徽省制定了多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意见。这些相关机构针对高校所制定的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反映出了地方高校正在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探索与尝试。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这不仅对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地方高校转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1]。如何把握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契机,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高校事业实现新发展,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1 地方应用型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2]。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应用型高校应按照教育改革的要求,主动进行转型升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就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实际教育工作时,缺少相应的创新性。让其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时缺少热情。因此,要充分发挥出其教育的作用,寻找到适合的切入点,通过创新来把握相应的教育方向,才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限制,让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流教育模式,最大化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其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作用,对自身进行准确地定位,促进其个性化发展[3]。

2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及存在的问题

2.1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举措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阶段,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铜陵学院通过多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逐步确立了“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并加快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在应用型高校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活动,并获批为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铜陵学院认真响应管理机构所提出的改革意见,制定规范化、合理化的教育改革方案,积极寻找与其办学理念相匹配的改革体制,并且通过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来确保铜陵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1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2012年开始,学校就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三结合”、“三融入”的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统一。“三结合”,即在创新教育上实现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结合、批判精神与包容精神的结合、创新创业的首创能力与团队的合作能力的结合;“三融入”,即在创业教育上把创业理念和创业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把创业认知和创业感受融入教学组织方式,把创业实践与创业经历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2.1.2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创业学》、《投资学》、《理财规划》等课程作为必修课、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不少于三周的创业模拟实训或创业训练。铜陵学院有机地将各个教学衔接点进行合理规划,让其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

2.1.3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学校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径。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陆续开设了“卓越会计师班”、“卓越电气工程师班”等项目,共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学院加大了对相关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不仅将一些常规实践教学实验室列为建设重点,还将创业实验室以及跨学科、跨专业实训平台列为实践教学基地的核心进行建设。通过学校来对其实践教育基础建设进行主导,切实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邀请社会各界精英参与到学校创客实验室中,为其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优良的资源。

2.1.4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增加小班化教学,广泛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和支持授课教师将学术前沿动态、最新研究的课题及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术创新创业灵感。学校将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创新创业路径。学校已制定政策鼓励学生保留学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对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给予资金支持。此外,学校将深入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分析的能力。

2.1.5努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因素。所谓的“双能型”,就是让教师既要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又要具有产学研合作的能力。为此,学校在“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由注重教师学术水平向建设“双能型”教师队伍转变,制定了相关方案,大力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二是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培养;三是强调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和地方企业行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性研究。

2.2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推动力度不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不够深入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已经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探索自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定位。但从目前所开展的实际工作来分析,大部分地方高校并没有将创次创业教育改革与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以及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的融合,其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主要依托于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等部门开展,没有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全面的规划机制,才能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2.2.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但是并没有将其纳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这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够[4]。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数量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创新创业教学教育的开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3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需要通过合理化、规范化的教育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同时也需要将所教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来进行内化。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只是简单的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没有合理化利用好其教学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各类教改平台,也没有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经济的优势。如有的高校开展了一些创新创业比赛或者以模拟创业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但这样的一种教育体系,相对现实创业具有非常大的区别。应该说这种教育形式是一种 “闭门造车”的教育形式,没有更好地利用学校优势以及资源来为学生搭建更好地平台,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中进行真实的创业创新活动。

3 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3.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机构

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作为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统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改变以往依托其他部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局面。这样的专门机构可以专门负责学校创新及创业课程管理与实施、开展创新及创业理论研究、校园科技创意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各级科技创意赛事的参赛组织、创新文化节及创业大赛等传统活动组织与策划。从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例如铜陵学院即将整合学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设立创新学院,打造一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辅导课程,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学科与技能竞赛,支持团体或个人举办各种校级竞赛。

3.2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高校应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理念,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分类施教为原则,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创新创业类课程。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对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有更深入地了解,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创业成功率的提升。积极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加强创新创业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解决。

3.3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校应对校内资源进行整合,将自身优势专业、学科、学术创新主动与学生的创业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创新创业互促互进,引导学生根据专业和学术对技术革命进行大胆地创新,针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应及时地帮助他们转化为创业项目。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很强,还需要与社会力量共同合作,大力加强产、学、研三方合作教育,将高校的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提供良好的试验田给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此外,学校可以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的教授、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对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的开展,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科研环境。

[1]王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5,(6):146-149.

[2]何宁,张晓华,王燕燕.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地方高校的改革探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

[3]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43-46.

[4]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10):64-67.

责任编辑:李晓

THE THINKING OF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ZHOU MinHU Rong-bao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as well as a chance for the local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nsform.Taking the case of Tongling college,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n the basis of th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s and concrete measure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Reform

G645

A

1672-2868(2016)04-0161-04

2016-05-11

周敏(1989-),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教务处,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铜陵应用型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亲亲的鸟
改革之路
其实冬天不可怕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