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易州山厂略论

2016-03-28 08:14孙泽晨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宣德平山

孙泽晨

(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9)

明代易州山厂略论

孙泽晨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

明代为了获取燃料,明朝政府曾在山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开设山厂,采伐木植以烧制柴炭。易州地处北京西南部的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山林资源就极为丰富,且距离京城较近,因而成为理想的柴炭采办地。明代在此开设易州山厂,并设立提督易州山厂一职专门负责管理柴炭采办事宜。易州山厂自宣德年间设立,直至嘉靖初年,期间经历多次地点迁移和管理体制上的变革,且一直是明代内府柴炭的主要来源地。得益于易州山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明代京城的柴炭供应问题。而易州山厂对明代边地生态、防务的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

明代;易州山厂;迁移与发展;积弊

明代,政府为获取柴炭,往往在山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开设山厂(或称山场),并在此伐木烧炭。易州山厂,亦称“易州山场”、“易州厂”,是明代在易州山区开设的一处山厂。明代开设山厂烧炭,由来已久。早在明初,就曾“于沿江芦洲并龙江、瓦屑二场,取用柴炭”[1]。永乐年间,因迁都北京,则改在北京以西的白羊口、黄花镇、红螺山等地采办柴炭。易州位于北京西南部,其所处的太行山区,自古以来林业资源就极为丰富。且易州距离京城很近,生产出的柴炭输送京师也较为方便。在明代,易州山厂隶属于工部的屯田清吏司。屯田司内设“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三员,内一员管易州山厂、一员管台基厂柴炭”[2],易州山厂则专门负责采办柴炭以供内府。

易州山厂自明宣宗时期设立之后,一直是明代御用柴炭的主要来源地。期间,易州山厂在开设地区以及官员设置等多方面皆出现较大变革,每次变革无不体现着统治者对易州山厂独特地位的关注。因此,搞清易州山厂的发展演变历程,对于研究明代的山厂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1 易州山厂的设立

史籍皆言易州山厂设立于明宣宗时期。但其具体设置于何时何地,史籍记载不一。关于其设立之初,《明史》中记载:(宣德)“四年置易州山厂”[1]、“宣德四年始设易州山厂”[1],《大明会典》亦载:“宣德四年始设易州山厂,专官管理”[2],而《明英宗实录》中则记载:“柴炭多于易州沙峪等口山场采用,自宣德五年至今,收用已久,材木既尽,乃命移厂于真定府平山、灵寿等处采之”[3],《明会要》载:“宣德五年,置于平山”[4],弘治《保定郡志》载:“宣德五年厂立于平山”[5],弘治《易州志》亦记载:“宣德五年置于平山”[6]。再查阅平山县志中的记载,清咸丰《平山县志》载:“宣宗宣德五年置山厂于平山县,专烧薪炭供应内府,继迁沙峪口”[7]。由此判断,易州山厂的部治应在宣德四年(1429年)设置于易州,而最初的柴炭采办地则在平山。再看弘治《易州志》中记载宣德年间主管易州山厂的官员,有“张敏,工部侍郎。宣德间管平山厂;李濬,都御史。宣德间管平山厂”[6],可见易州山厂设立之初应存在平山山厂(亦称“平山厂”)。换言之,易州山厂曾在包括易州在内的太行山多地开厂烧炭,平山厂则是其中最先开设的。

最初的烧炭地点不在易州而选在平山,原因应有以下几点:一,明宣宗初期北部边防形势仍较为严峻。易州以西即为战略要冲紫荆关,因此明宣宗时对于在此地伐木烧炭仍有顾虑。而平山县相对而言林木资源也较丰富,且位置更深入内地,亦无碍于边防。二,宣德四年(1429年)前后,易州地区曾发生严重的水灾和蝗灾以致逃民众多。先是宣德三年(1428年)七月“保定府祁州及雄、完、蠡、定兴、清苑、博野、容城、安肃、满城、新城十县,安州新安县、易州涞水县……今年五六月苦雨,山水泛涨,冲决堤埂,淹没田稼”[8],接着又于宣德五年(1430年)四月“甲午,易州奏蝗蝻生”[8]。至宣德五年(1430年)九月,“免直隶易州逃民一千二百二十九户去年今年所欠盐、粮、米二千二百八十一石、秋粮三百八十五石、谷草五万八束”[8]。可见宣德四年(1429年)前后的这一轮灾害较为严重,故此时再大兴烧炭之役则显得不合时宜。

结合史籍所载,明代易州山厂的部治应当在宣德四年(1429年)设立,同时开设的还有平山厂等具体负责伐木烧炭的柴炭厂。而史籍中有关宣德五年(1430年)设厂于平山的记载,应当是指平山厂的开设。

2 易州山厂的迁移与发展

2.1迁往满城

易州山厂设立之后,曾几经迁移。继平山厂开设之后,柴炭厂还曾在满城县开设。弘治《易州志》载:“景泰间移置满城县西十里”[6],弘治《保定郡志》亦载:“景泰年移置满城县西十里”[5]。再结合弘治《易州志》中有关景泰年间主管厂事官员的记载,“邹幹,浙江人,工部侍郎。景泰间管满城厂,以公正称;陈恭,直隶常州府人,大理寺丞,历升工部尚书。景泰间管满城厂”[6],此处所指的满城厂亦为一处柴炭采办地。关于其具体的地点,《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满城故城,在县北眺山下,旧县治此……明初废为柴厂,寻移今治。”[9]。据此可知,满城厂设在县北的眺山。柴炭厂迁移至满城时,“惟设部堂一所,周以垣墙,构以稠木,盖以茆茨,仅蔽风雨而已。各府厂房未有定居,于西山寨口便于采打木植之地设置一处,地荒又徙他处。凡遇朔望,及柴夫销批倒觧,俱赴部厂,习为常例”[5]。由此可知,柴炭厂直到此时仍建置简陋,且仍处于不断迁移的过程中。

2.2迁回易州

柴炭厂最终迁回易州境内,是在明英宗时期。弘治《易州志》载:“天顺元年,移置州城西北二里许”[6]、弘治《保定郡志》亦载:“天顺初年,取回团聚易州”[5],此后的柴炭厂亦称为易州山厂(又称“易州厂”)。柴炭厂最终迁回易州境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平山厂、满城厂等处虽处内地,既无外患也不碍边防,但是距离京城较远,输送成本过高。自明初,采办柴炭的地点大多靠近京城,这样既能较快捷地获取柴炭,又可以节省财力。明成祖迁都以后,就于京西一带白羊口、红螺山处烧炭。明仁宗时,曾议京城附近山林部分解禁,以满足京城不断增长的柴炭需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上以京师人众,而荛薪往往取给千数百里外,命工部弛西山樵采之禁……其居庸关以东与天寿山相接宜禁樵采,余勿禁”[10]。可以看出自永乐、洪熙年间开始,明代柴炭采办地点皆为靠近京城的边地山区。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谕工部尚书赵荣等人:“采取柴炭先在易州为场,景泰以来却于真定、平山等处为场,路途窎远,官民不便,今后仍于易州为场”[3]。因此,明英宗遣工部左侍郎孙弘前往易州勘察柴炭地点。孙弘复奏:“奇峰等口山木皆所以屏蔽边塞,不可动,止有沙峪、东马头二口树木蒙茂,不妨关隘,宜立山场”[3],明英宗遂决定将山厂迁回易州;二,由山厂专门并集中采办柴炭,可以减轻对边防军务的干扰。明代对采办柴炭等杂役干扰边军日常军备的情况早已觉察。宣德元年(1426年),针对柴炭杂役不利于边军战备的问题,阳武侯薛禄上言:“宣府、怀安、永宁诸卫俱边境,将士严守备,又令采办,致多逋逃,乞罢其役”[11]。有鉴于此,明宣宗谕尚书吴中:“边方军士专务守备,何以他役劳之。柴虽山谷有,然运送甚艰。宜有逃避者,其即免之。自今凡差军民,必须计议得当而行,不可轻率”[11]。正统六年(1441年),上谕:“每操备屯种甫暇,辄令之捕野味、治薪炭,虐害多端……都察院其榜谕中外,戒以无得复尔,敢复尔者,法司执治无赦”[3]。可见,尽管明代在近京山区伐木采炭,但在国家安全层面上仍对烧制柴炭的行为加以约束。

易州山厂迁回易州以后,其规模和建置日渐完善。此前,山厂一直处于迁移的过程中,故迁回易州之初,“其厅堂、官民庐舍,苟完而已”[6]。但在天顺以后,易州山厂的规模日渐扩大,“其后建部堂于中,环以土城。八府五州分治,以次而列,皆南向。前有东西长衢,各属州县分治列焉,每门各设坊牌以记之。其部堂府治,两傍各有隙地,为积放薪炭之所,并植蔬果以供日用。部堂总其纲,府州县佐贰官分理其事”[6],此时的易州山厂才逐步地完成机构建设。具体而言,易州山厂的内部管理体制是以易州山厂部堂为总纲,负责统领山厂内部一切事宜。由工部外派的提督易州山厂则坐镇部堂,负责日常伐木、烧炭、运输等事宜。此外,除易州山厂需采办柴炭以外,还有其他地区的府、州在易州山厂设有柴炭采办点。一时间易州山厂云集八府五州数以万计的官民,盛况空前,“民之执兹役者,岁亿万计。车马辏集,财货山积,亦云盛矣”[6]。据弘治《易州志》记载,在易州山厂内设立采办点的还有山东、山西及北直隶等八府五州。

这一时期,易州山厂承担着明代内府柴炭大部分份额。在这些岁供的柴炭里,尤其以所谓的“红箩炭”最为闻名,是明代御用柴炭中的上品。红箩炭其物,明清史籍中皆有所记载。明人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说:“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等,气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12],黄景昉在《国史唯疑》中也说:“炭长尺大如小椽,火力可竟日不衰。每召对阁臣直房中纯烧此,俗呼为红萝炭”[13]。易州产红箩炭因品质极佳,成为宫内取暖所用的主要柴炭类型,因而摊派到易州厂的柴炭供额也在不断增加。据《大明会典》记载,易州山厂每年所承担的柴炭份额从天顺年间开始逐年增长,“凡山厂岁办柴炭,天顺八年,坐派本厂四百三十余万斤。成化元年,增至六百五十余万斤。二年,又增至一千一百八十余万斤。三年,又增至一千七百四十余万斤。四年奏准,内府各衙门柴炭减省支用,止照三年例采办。弘治九年奏准,每年派去本厂数目,但有过一千五百万之外,工部照例另行斟酌,奏请定夺。嘉靖二年奏准,上用并各官合用柴炭各二十万斤,照弘治间例,量派本厂,拨夫采运”[2]。由此可知,成化以后摊派到易州山厂的柴炭份额增长显著。

3 提督易州山厂

提督易州山厂是专管易州山厂事务的官职,亦隶属于工部。关于提督易州山厂的沿革,史籍中皆言设立于宣德年间,于嘉靖初裁撤。而具体设立及裁撤时间,史籍记载亦不尽一致。《明史》记载:“提督易州山厂一人,掌督御用柴炭之事……宣德四年始设易州山厂,专官总理……嘉靖八年罢革,改设主事管理”[1],可知提督一职设立于宣德四年(1429年),裁撤于嘉靖八年(1529年)。《续文献通考》记载:“其总督易州山厂,肇自宣德五年……嘉靖六年,尚书刘麟议题裁革不设。”[14]此处认为提督易州山厂设立于宣德五年(1430年),裁撤于嘉靖六年(1527年)。《国朝列卿纪》亦载:“其总督易州山厂,肇自宣德五年……其间虽有通政等官督厂事,而尚书、侍郎主之实多。至嘉靖六年,裁革不设”[15],又可知提督管厂开始于宣德五年(1430年)。《大明会典》对此事的记载较为详细:“旧设督理侍郎一员督理,其领运柴炭,设官甚多,嘉靖五年革。存同知一员,通判四员,都事、经历、知事各一员,判官十员,县丞一员,主簿十一员。八年,改设郎中一员管理,尽革同知等官。四十四年,改主事管理”[2]。可见,山厂职官的变动在嘉靖年间较为明显。《明世宗实录》载:嘉靖六年(1527年)五月“辛丑,裁革易州山厂运薪官并真定府定州、平阳府汾州判官各一员,平阳府夏县县丞一员,真定府宁晋、行唐、灵寿、饶阳、南宫、枣强、武邑,保定府涞水、深泽、束鹿、完、唐、蠡,太原府交太原、交城,平阳府安邑、闻喜、襄陵、曲沃、翼城、阳城、陵川、长子、襄垣、潞城、壶关,济南府莱芜、阳信、济信、淄川,兖州府单县,东昌府立县,青州府安丘、沂水、乐安、临朐、寿光主簿三十七员”[16]。嘉靖八年(1529年),“工部尚书刘麟等请裁革易州柴炭厂委官,专选部属官一员主之”[16]。据以上文献记载可知,提督易州山厂一职应系宣德四年或五年设置。到嘉靖五年(1526年)前后,因设官太多,故将其裁革。到嘉靖八年(1529年)时,管厂职务已变为本部司官,提督一职确系已经裁撤。而任用主事管理厂事,则是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以后。

提督易州山厂主管山厂内的一切事宜,权责重大。其管理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山厂的日常经营。邹幹、陈恭、萧斌等人管厂期间,为官清正廉洁,深得官民赞扬。史籍载:“以工部侍郎浙江邹幹往蒞其事,公正自持,故内厨无匮乏之叹,下民无怨咨之声。未几,以常州府陈恭为大理寺丞主之。公质实诚笃,不妄言笑,三年升通政使,寻升工部侍郎转升本部尚书。六七年间,官无废事,民有欢心”;“陕西朝邑萧斌,以通政使来主厂。载廉静寡欲,不畏权势,故事易集,后卒于官。去之日箱无遗帛,囊无余资,则其为人可知矣。”[5]还有一些善于管理厂事的提督,如吴福管厂期间,“建部堂于城中,环以垣墙,八府五州鹰行而列,位皆南向。前有南北长衢,各属州县鳞次而列。每门各设坊牌以记之,使府以统县,县以承府,体统不紊,门径可寻,可谓善之善者也。后置八府山厂,前设府厅一座,内置各县厂地,外立称架。凡纳柴炭之数,胥此手录。故吏不能欺,夫不能盗,斯法之良无以加矣。其部堂、府治两傍各有隙地,花卉名园可玩可赏,菜韭芳畦可剪可鬻,真足以怡情而养廉矣。此皆出自于吴公巧思,而他人智虑所不及也”[5]。但也有为官不清,且不善管理的官员。如成化年间的管厂霍瑄,“到任一月,因詈其属何经,经讦其擅费工料,瑄不自安,以老乞休”[15],其结果是“一月居官而去,厂中一空”[5],到任不足一月便被弹劾。

4 易州山厂的积弊

4.1森林锐减以致烧炭困难

易州山厂自宣德间开设以来,由于大规模的伐木,到明代中期已经出现大面积荒芜状况,“今则数百里内,山皆濯然,举八府五州数十县之财力屯聚于兹,而岁供犹或不是。民之膏脂日以告竭,在易尤甚”[6]。可见,易州山厂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山林资源濒临枯竭,直接结果就是柴炭采办困难。“易州诸处柴炭所需林木已空,渐出关外一二百里”[17],因而明政府不得不另寻他处采买柴炭以弥补山厂产量的不足。

针对林木资源不足的问题,明代官员提出派遣人力在山区植树。嘉靖中,丘濬曾建言:“请于边关一带,东起山海以次而西,于其近边内地之广狭险易,沿山种树,一以备柴炭之用,一以为边塞之蔽……仍行委所在军卫有司设法看守,委官巡视,岁遣御史人员督察之,不许作践砍伐,违者治以重罪。待其五七年茂盛之后,岁一遣官采其枝条以为柴炭之用”[18]。明政府还令管厂官在山厂附近利用空地植树,以便就近取材。如“万历中,管厂主事张新请于厂后隙地植四万株”[13]。

4.2植被减少危害边防

易州山厂的伐木地点皆在靠近关隘的山区,“易州厂专司柴炭供御用者,询止三种木,曰青信、曰白枣、曰牛觔,总谓之甲木,尊其名也。惟紫荆关六十里至金水口产此”[13],长期的采伐活动势必会危害边防。此外,尽管明代山厂已经实行招商买办,但实际上这些商人的伐木地点也仍在易州附近山区,甚至穿越关隘往来自如,“射利之徒以易州山厂柴炭及惜薪司杨木供应为辞,往往越关樵采,而守关军不能御”[16]。嘉靖中,保定巡抚都御史周季凤上言:“缘边隘口山木,先朝皆有厉禁,近被奸民盗采为生炭以觅利……山产新炭虽自广昌、蔚州、灵丘等处,其实奸商不利远涉,各就紫荆、倒马二关取以供命,皆禁山也”[16]。

官方和民间不同程度地采伐林木,使得易州山区曾经茂密的林木日益减少。而明代边防长期依赖的屏障,到此时已岌岌可危。丘濬在《守边议》中就指出:“臣窃以为今京师切近边塞,所恃以为险固者,内而太行西来一带,重冈连阜;外而浑、蔚等州,高山峻岭,蹊径狭隘,林木茂密以限虏骑驰突。不知何人始于何时,乃以薪炭之故、营缮之用,伐木取材,折枝为薪,烧柴为炭,致使木植日稀,蹊径日通,险隘日夷。设使国家常如今日之无事,固无所用之。不幸一旦而有风尘之警,将何以扼其来而拒其入乎”[19]。同一时期的兵部尚书马文升在《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中亦谈到:“自成化年来,在京风俗奢侈,官民之家,争起第宅。木植价贵,所以大同、宣府规利之徒、官员之家,专贩筏木。往往雇觅彼处军民,纠众入山,将应禁树木,任意砍伐……伐木一事,既损地险,又役军人,是边备失其二也”[19]。这种大规模的伐木势必会导致林木资源濒临枯竭,长此以往必然与既有的边防政策冲突。

4.3官僚机构膨胀

由于各地派驻山厂的官员人数和民夫数不断增加,由此导致整个山厂机构趋于臃肿。丘濬曾上言:“自立柴厂于易州以来,恒聚山东西、北直隶数州民夫数千于此,取柴炭以供国用。又役顺天之民以为挑柴夫,府县添设佐贰官以专管之,又特敕侍郎或尚书一员以总督之。此事非特今朝无有定制,而前代亦所未闻也”[19]。嘉靖初,易州山厂“先年原设司、府、州、县等官俱有额员,其后随革随留,惟顺天府二十七州县止留通判、主簿各一员,足勾管理。其余八府尚未减革循至于今,见任者七十一员”[20],明世宗令工部会同管厂官查照原额,“并各府、州所属,夫多者留二十四员兼催钱粮外,其余后来添设四十七员之数应否裁革别用,再加议处。务期经久可行,不至误事”[20]。可见,嘉靖初年对山厂机构的几次较大调整,与官僚机构的膨胀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4.4宦官专权腐败丛生

明代宦官专权的弊端也同样渗透到山厂体制当中,宦官往往肆意盘剥采办商,中饱私囊。在采买柴炭的过程中,以计筹取费,“柴炭百斤,筹一根,取银三分四分。计筹取钱,漫无纪极”[19]。又常私自增加价银,借此盘剥商人获取私利。“惜薪司言真定、山西等处所输柴炭运官揽头积有逋负,工部以为此因加耗过多,故徵运不及。请以明加及谙加之半并准正数,其余核实追徵。惜薪司太监执以为暗加必不可免……”[16]。在宦官的压榨之下,采办商人往往不堪重负,“独有惜薪一司,官冗役横,蜂聚豺贪。各商每厂支钱仅足铺蛰,一切柴炭,皆竭膏脂,百尔敲剥,如蹈汤火。是以年来工部商人三十余名,至今逃亡消磨仅余六人。此六人者,皆残喘游魂,苟活旦夕”[19]。对此,明代也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整饬。嘉靖时,下诏:“易州山厂柴炭今后悉遵先年旧额,泒纳惜薪司。近年新添加耗之数,俱改正照旧。其有揽头指称打点多勒价银,许被害之人首告。管厂侍郎痛加改革,不许仍踵前弊,如违,治以重罪”[21]。

终明一世,易州山厂一直承担着明代内府柴炭的供给任务。进入明代中期,山厂经营方式也趋于灵活,“成化以前实行力差,即佥派民夫,直接担负差役;成化以后改为银差,农民出银代役,由政府召商买办”[22]。然而,明代文武大臣针对易州山厂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一方面,尽管山厂的经营方式有所革新,但封建制度下的强制劳动和官僚盘剥丝毫没有改变,因此无论是何种方式采办柴炭,到后来都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明代既有的一套边防理念,一直对边地山林开发怀有顾虑,这对易州山厂的发展也是影响极大的。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62、1763、1994.

[2]申时行.大明会典[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6、434.

[3]明英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643、3832、5894、5916.

[4]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554.

[5]章律.保定郡志:卷十九·坛壝[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4.

[6]戴敏.易州志:卷三·公署[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第7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7.

[7]崔国榜.平山县志:卷一·舆地[M]//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10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16:12.

[8]明宣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099-1100、1542、1646.

[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511、512.

[10]明仁宗宝训[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100.

[11]明宣宗宝训[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263、264.

[12]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106.

[13]黄景昉.国史唯疑:卷九[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53.

[14]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7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89.

[15]雷礼.国朝列卿纪[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40、343.

[16]明世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364、581、1707、1731、2292.

[17]何乔远.名山藏:卷七十·李东阳[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5.

[18]陈九德.皇明名臣经济录:卷十七[M]//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9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11.

[19]陈子龙.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528、617、618、688、5154.

[20]孔贞运.皇明诏制:卷七[M]//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45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79.

[21]黄训.名臣经济录:卷十四[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4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66.

[22]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J].河北学刊,1985,(3):64-67.

责任编辑:陈凤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YIZHOU HILL FACTORY IN THE MING DYNASTY

SUN Ze-chen
(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9)

In the Ming Dynasty,in order to obtain fuel,the Ming government has set up the hill factory in the mountain abound with forest resources,and cut the trees to make charcoal.Yizhou is located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southwestern Beijing.The forest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 and very close to capital,thus become the ideal origin of the charcoal.The Ming Dynasty opened Yizhou Hill Factory here,and made the governor in charge of charcoal procurement matters.Though from the establishment in Xuande to the beginning of Jiajing,Yizhou Hill Factory has been through many changes of the place and management system,it always has been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harcoal in Ming Dynasty.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ll Factory,to a large extent,it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supply of charcoal in Ming Dynasty,however,what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at the hazard to the environment and defense,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management system caused by the factory.

The Ming Dynasty;Yizhou Hill Factory;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Long-standing abuse

K248

A

1672-2868(2016)04-0099-06

2016-5-31

孙泽晨(1991-),男,河北易县人。安徽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猜你喜欢
宣德平山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古瓷鉴定技巧
宣德炉探究
清宫藏瓷中为何少见宣德蟋蟀罐?
《平山雪色》
宣德炉
你来过平山吗
佛心艺境——平山郁夫的艺术
历史坐标上跳跃的红色音符——感悟电视文献片《平山记忆》